直銷什麼時候立法
⑴ 直銷在中國大概什麼時候立法
中國入世時承諾3年內開放國內直銷市場,今年以來「為直銷立法」的呼聲也一度高漲。直至2005年9月1日,《直銷管理條例》與《取締非法傳銷條例》的出台,標志著中國直銷市場的開放!這2份法規將分別於2005年12月1日和2005年11月1日開始實施。
⑵ 中國什麼時候給直銷和營銷立法
上面的朋友說的是管理條例,而不是立法
小道消息傳言可能是在今年立法,內部還沒有傳出什專么消息屬。這個還不能確定。
在直銷與傳銷管理條例出來以前,內部傳言也一改再改,並不是內部傳言不準,更多的原因是管理條例還沒有完善,所以一再推遲管理條例的日期!而直銷立法的具體日期,目前還沒有對外公布。所以,能得到的消息,也只是小道消息而已,權威性為零,真實性有待驗證。
⑶ 直銷什麼時間立法
(一)引入期
(1990-1993年)以美國雅芳/安利/仙伲蕾德等直銷巨頭率先登陸中國為標志。此時,國內企業尚未大批介入。
(二)混亂期
(1993-1996年)外資大量湧入(以台灣為主導),內資企業也紛紛緊隨其後,市場開始出現混亂。期間,政府進行了首度的打傳行動。
(三)試營期
(1996-1998年)由國家工商局於96年4月批准了41家多層次傳銷企業,並於97年1月10日頒布了《傳銷管理辦法》。之後,由於很多傳銷企業以「滾動制」/「雙軌制」/「電腦排網」等進行制度炒作,出現了大批傳銷難民,引發了較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傳銷」被政府認定不合當時國情,並於98年4月「一刀切」,全面禁止了傳銷經營活動。
(四)轉型期
(1998-2005年)政府在98年4月對直/傳銷「一刀切」後,於同年6月份又批准了10家外資轉型企業,這些公司包括:安利/雅芳/玫琳凱/日暉/富迪/尚赫/完美/百美/特百惠/娜麗絲,允許它們以「店鋪+直銷員」的方式繼續經營。(「十家轉型」企業的直銷許可於2006年12月31日正式廢止)
(五)開放過渡期
2005年被視為中國的直銷元年。因為政府終於在2005年9月2日由國務院正式出台了《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兩個條例,並分別於2005年12月1日和2005年11月1日起實施。這就意味著直銷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合法的行業了。從兩個「條例」正式實施至今,所有的直銷企業都在為適應這個新的法規而進行著內部調整和積極的申牌工作,這將是一個較漫長的「過渡期」,而且還將持續著。
(六)過渡高危期
(2006-2008年)在「開放過渡期」當中,我們正在經歷這樣一段更加特殊的時期。這段時期是直銷業最敏感的時期,對直銷企業和經銷商來說也是高度的危險期。主要表現在政府主管部門對拿牌後的直銷企業的嚴管和對所有傳銷活動的嚴厲打擊。即便是已拿牌的企業,如果不能遵守《條例》的規定,同樣不能從事直銷活動,甚至取消其直銷牌照。
(七)開放成熟期
這一時期的到來,將標志著《直銷法》的正式完善和實施;將標志著《中國直銷行業協會》等相關組織機構的成立和運行;將標志著中國直銷與《世界直銷聯盟》的融合;標志著中國直銷對外全面開放的時機已經成熟。
或許,這一成熟時期的到來還很漫長,但,通過業界/政府主管部門以及相關組織機構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我們有信心期待這一時期的早日到來!
⑷ 中國直銷什麼時候立法啊
備受業內關注的《直銷管理條例》與《禁止傳銷條例》9月1日正式出台。其中《直銷管理條版例》將於12月1日開權始實施,《禁止傳銷條例》將於11月1日實施。商務部直銷法草案立法要點:內外資公司准入有別:外資公司從事直銷業,公司投資額須達到1000萬美元,在海外有3年以上直銷從業管理經驗,並要求是世界直銷聯盟組織成員。內資企業申請申報之前,該企業須連續3年年營業額累計超過5億元人民幣。最高3000萬元保證金:每家直銷企業必須繳納2000萬至3000萬元人民幣保證金,主要用於處理消費者的舉報、投訴進行處罰與賠償。禁止經銷商跨區域經營:推銷員必須參加全國推銷員考試;推銷員必須服務於一家企業,並與企業簽訂僱傭員工勞動合同;限定跨區域企業經營;經銷商如果跨區域經營,直銷企業將承擔連帶責任。推銷員培訓課不超600人:原則上規定直銷企業在總公司進行教育訓練的,人數要求在600人以下,並必須報備當地公安、工商部門;省級分公司會議人數規范在400人以下,市一級專賣店人數200人以下,地方經銷商專賣店50人以上」。直銷獎勵嚴格限制:直銷企業支付給經銷商的總薪酬不得高於產品零售價格的25%-30%
⑸ 直銷法什麼時候正式立法
直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443號
《直銷管理條例》已經2005年8月10日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⑹ 中國直銷什麼時候立法
2005年是中國直銷元年,《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在這一年正式頒布實施。
2015年是直銷立法十周年,直銷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歷經風雨和起落。
⑺ 直銷什麼時候會立法
暫時感覺還不會,但個人感覺直銷確實需要有相關法律來約束了。
⑻ 中國直銷業大概什麼時候才立法呢
還沒有立來案,要看中國直銷具體自發展情況.
注意:
在中國直銷還是一個起步期,是剛剛發展起來的。立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直銷的發展要經過4個階段,一個起步期, 二個 發展期, 三個爆發期 , 最後一個是成熟期。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中國的直銷立法是什麼時候的事了。還有美國人口只有2億多而在美國直銷就運行了60多年了,台灣人口也只有二千多萬就運行了二十多年,中國是個人口大國。那麼通過以上資料可以看出中國直銷業立法還有一段距離。
⑼ 直銷什麼時候立法
早著呢
其實條文應該擬定得差不多了,但是ZF就是不想正式公布,自然有ZF的考慮。
從ZF的本身來說是不願意為直銷立法的,因為那等於間接變相承認了直銷的合法地位,對以後打擊傳銷、打擊號稱直銷的變相傳銷不利,平添許多人為的障礙。
現在只是迫於WTO協定,被迫開放直銷市場,但一旦真正放開,就會被國際直銷巨頭捲走更多財富、擾亂經濟秩序,到時候中國未必有能力再挽回,而一旦用強硬手段限制直銷,就會有人搬出直銷法來說事兒,讓政府背上個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黑鍋。
現在兩難境地,ZF就拖一天算一天。 觀望事態發展再隨機應變
直銷法所規范的主體絕對是「小眾」的。但是,直銷行為涉及到國家的利益和公眾的利益,所以,直銷行業必須制定法律。然而問題在於,直銷雖然涉及到千家萬戶,但經營者畢竟是少數,因此,當社會公眾利益與少數經營者的利益難以調和時,或者政府缺乏監管經驗,不願意放開市場承擔相應的風險時,相關的立法自然難產。這也就是為什麼長期以來直銷立法雷聲大雨點小,相關的制度無法出台的原因所在。
立法的過程,其實是一種權利與義務的平衡過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同的市場主體之間經常性的出現權利義務的動態變化。政府部門必須隨時注意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的經營業態,並且提醒最高權力機關制定完善的法律,平衡市場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由於中國正處在一個特殊的轉型期,所以憲法規定國務院和地方政府有制定行政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的權力。這種政府部門既有立法權又有執行權的體制安排,有利於解決改革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符合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發展要求。
⑽ 直銷什麼時候立法
,05年是出草案,沒有正式立法,那我問你什麼是傳銷,是不是把你叫過去騙你的錢版,然後暴打一頓是權不是,直銷是1998年鄧小平引進的,難到他傻嗎;把自己的國家毀掉嗎我在裡面呆的時間只不過4個月,直銷它本來那時好的,只不過被一些人做歪了啊.今年立法,我想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立法了,只有,退伍軍人和大學生只可以做,其他人做不了哦.
你是不是河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