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手法治頸椎病

手法治頸椎病

發布時間: 2021-01-06 00:46:15

㈠ 頸椎病各型的手法治療怎樣進行

對於頸椎病的按摩手法,有一些通用的手法,如揉按頸肌,提拿斜方肌,沿棘突和椎回板方向的分筋和答理筋手法,點按風池和肩井等穴位。但由於頸椎的分型不同,各型頸椎病的手法亦有不同。

(1)神經根型。應主要以上肢手法為主,根據神經孔狹窄的位置,沿上肢的三陽經或三陰經循經推按;牽抖上肢;點按臂月需,手三里,小海,外關,陽溪等穴位;彈拔、牽抖指間關節;彈響各指末端。

(2)椎動脈型。應主要在椎板和橫突孔周圍施以手法,沿椎板與關節突之間的間隙行拔筋、分筋手法;從頸6 橫突開始深按,沿椎動脈走行方向向頭部方向推分,刺激椎動脈起始部位,增加椎動脈血流量。上述手法效果不佳時,可以施以扳法治療。

(3)交感型。主要手法在頭部和頸前部。伴有頭暈、耳鳴、失眠、煩躁等症狀者,主要在頭部施以手法,開天門,推坎宮,揉印堂,分推高骨,點按風池、頭維、安眠、神門、內關等穴位;同時沿胸鎖乳突肌前緣按揉,通過刺激頸部交感神經節和小關節囊的深部感受器,達到調節自主神經的功能。

(4)脊髓型。主要以下肢手法為主,以強筋健骨,滋肝益腎為法,主要點按和推擦昆侖、絕骨、承山、陽陵泉、腎俞、膈俞,至這些穴位感到發熱為度。

㈡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頸椎病自我療法大全
1、保持良好坐姿
糾正改善工作中的不良習慣性體位

不良的工作體位,不僅影響治療效果,而且是本病發生、發展與復發的主要原因之一,放必須引起重視。故此類工作人員應定期或及時糾正頭頸部的不良體位,其時間間隔不應超過半小時,並且做一些領部保健操,使頸椎各方向得以活動及休息。並且注意要改變自己不良的讀書、寫字或工作的姿勢。
辦公室人員:正確的坐姿應該是頸、腰、背挺直,下頜回縮,眼睛平視前方,肩部放鬆,肘關節屈曲90度,給予前臂和手腕足夠的支持,髖、膝關節保持屈曲90度及雙足平放於地面。
2、選對枕頭,舒適睡眠改善與調整睡眠狀態
睡眠姿勢不當,不僅易引起腰腿痛,而且更容易引起或加劇頸椎病。因此注意改善與調整頸椎在睡眠中的體位及枕頭的軟硬高低等,則可起到預防及治療作用。枕頭的高低應以仰卧時頸不過屈,側卧時無側屈為宜,枕頭以放置在枕頸部後方為好,這樣可以維持頭頸部生理曲線,使椎節內外處於平衡放鬆狀態。或者挑一個薄、軟的枕頭,豎放,三分之一向上疊,頭部位於三分之二處,此法也能改變頭頸部的生理曲線。
3、自我牽引療法
這是一項可立即見效的措施。如你突然感到頸部酸痛,或肩背部及上肢有放射痛時,可將雙手十字合攏交叉,將其舉過頭頂置於枕頸部,之後將頭後仰,雙手逐漸用力向頭方向牽引5~10秒鍾,如此連續3~4次即可起到緩解椎間隙壓力的作用。其原理是利用雙手向上牽引之力,使頸椎間隙李開,使後突之髓核有可能還納,也可改變頸椎關節列線而起到緩解症狀之作用。
4、頸椎牽引治療
可用市面出售的或自製的四頭帶進行牽引,可坐位也可卧位牽引,牽引重量一般為1.5~6公斤,可根據情況自己選擇,若有時間則可較輕一點長時間牽引(30分鍾以上),若時間緊張可以大重量短時間牽引,牽引時注意頸部和身體縱軸相一致,不要扭轉或過伸、過屈。
每工作1個小時適當休息活動工作1小時左右,應起身活動一下,尤其是頭頸肩部,以放鬆緊張的肌肉和關節。站在窗前抬頭遠眺,利於頸椎的保健。

㈢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頸椎病的保守治療
中葯離子導入療法
本法用於頸椎病急性症狀明顯時效果較好。可以消除神經根炎性水腫,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和代謝狀態,從而解除頸椎間盤退變、椎體骨質增生及頸部軟組織勞損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狀。臨床觀察,本法對各型頸椎病均有一定療效,尤其對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效果更好。
小針刀療法
具有針和刀的兩種作用,尤其是對於合並有項韌帶鈣化、棘上韌帶和棘間韌帶慢性損傷粘連以及伴有頸椎旁伴有條索狀物的頸椎病,使用小針刀可以松解粘連組織,達到通而不痛的即刻療效,這種療效是其他療法無法相比的。此外,利用小針刀松解棘間韌帶和橫突間韌帶,有協助推拿手法糾正頸椎滑脫的的作用
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是治療頸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治療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和椎動脈型頸椎病方面,皆有肯定的療效。針灸療法,有「簡(簡單)、便(方便)、廉(廉價)」的特點,適宜大多數患者的臨床治療。既可作用於局部,又可作用於全身,有較好的調整陰陽、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
推拿療法
一方面其理筋手法可以改善頸椎周圍軟組織,包括神經、血管等的血液循環,達到活血通絡止痛的目的;另一方面,頸椎扳法可能部分,或完全改變骨損筋傷對神經、血管和脊髓的壓迫。推拿治療為保守療法首選,對頸型及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最好,椎動脈型次之。在採用推拿治療的同時,可配合牽引、針灸、理療等以加強療效。
硬膜外腔灌注療法
頸部硬膜外腔注葯治療頸椎病,其最初是受到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啟發而應用於治療頸椎病的。針對頸椎病的病理特點,在治療時不僅要考慮手法復位、小針刀等療法對其生物力學上的調整,更要注重對其病變周圍無菌性炎症的治療,消除椎管內外的充血、水腫、粘連,解除椎旁肌肉的痙攣、改善局部的微循環,恢復病變組織的生理狀態。該療法可以把治療葯物注射到頸部硬膜外腔中直接發揮作用或通過散布途徑彌散到病變組織後發揮作用。
牽引
可使肌肉逐漸放鬆,在牽引力的作用下,可有患節椎間隙逐漸被牽開,其范圍約0.5~3mm。這有利於突出物的還納,尤其是早期及輕型病例,突出物尚未與周圍組織形成粘連,就有可能向原位還納。
隨著椎間關節的牽開,兩側狹窄的椎間孔亦可以同時被牽開,從而緩解了其對神經根的壓迫與刺激作用,對腦脊膜返回神經支及根管內的血管支亦起到減壓作用,從而使局部疼痛減輕。同時使頸椎外平衡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並糾正頸椎的列線,有可能使頸椎不正的列線完全恢復正常(但病程過久者不易恢復),從而達到一定的治療作用。通過牽引,還可緩解、糾正椎動脈的折曲、痙攣,緩解和解除椎-基底動脈缺血,同時小關節的嵌頓和錯位也可因牽引而得到糾正。在患頸椎病急性期的情況下,或是伴有患節局部外傷,多伴有創傷性反應,表現為水腫、充血、滲出增加等。通過牽引所產生的固定和制動作用,局部疼痛得以緩解,同時創傷部位的血液循環也得以改善,使局部滲出、水腫和充血得以消退

㈣ 頸椎病的推拿治療方法是什麼

推拿手法治療與分型無關。為了防止發生意外事故,治療時應手法輕柔,先進行影像學檢查,除外椎體滑脫、椎間盤突出造成的椎管狹窄。如有椎管狹窄,切不可行推拿治療。推拿手法治療對於椎孔、椎間孔較大或軟組織損傷者療效較好。

[治療原則]活血通絡,理筋整復,解痙止痛。

[常用穴位]夾脊穴、風池、天柱、大椎、肩井、天宗、曲池、小海、外關、合谷。

[常用手法]舒筋手法、端提牽引法、牽引旋轉法、理筋復原法。

[治療步驟]1.舒筋手法

病人取坐位,術者立於病人背後,用法施於頸項部三線:頸正中線風府至大椎,頸兩側線風池至肩井,岡上肌以及背部豎脊肌。一指禪點按風池、風府,按揉頸項部兩側韌帶、肌肉,由上至下數遍,繼而按揉肩井以及天髎、天宗等穴。

拿風池以及頸項部,由上而下數遍。

直擦頸項部韌帶以及兩側肌肉,以透熱為度。

以上手法能使頸部肌肉放鬆,經絡疏通,關節松解,為治療手法做准備。

2.端提牽引法

術者立於病人背後,雙手從患頸兩側以虎口卡在下頜和後枕部,用力向上端提2~3min。

3.牽引旋轉法

此法用於鉤椎關節旋轉移位病人。在上法的基礎上,助手站在病人側方,扶住病人肩部以固定。術者立於病人背後,一手托住下頜及後枕部向上牽引,另一手拇指推頂患椎的棘突,囑病人放鬆頸部,頭向患側旋轉,當不能再轉動時,術者稍加用力推頂移位的患椎,可聽到頸部「咔嚓」響聲。再用同法向另一側旋轉,病人多於當時即感頸椎輕松。

4.理筋復原法

接上法,術者站在病人背後,用單手提拿,小魚際滾動頸椎兩側軟組織,反復5~7次,雙手提拿兩側肩井、上肢部軟組織,並點揉兩側肩胛提肌、背闊肌數遍。

注意事項:頸椎手法治療時切忌粗暴,禁止使用暴力、蠻力和過大幅度的手法。老年人應避免使用扳法。另外,頸椎牽引重量應適當,注意頸部生理曲線,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適當確定前屈角度。

熱點內容
工廠罰款勞動法有規定嗎 發布:2025-09-17 17:56:59 瀏覽:572
道德講堂圖片集 發布:2025-09-17 17:56:12 瀏覽:228
理科法學家 發布:2025-09-17 17:43:28 瀏覽:819
婚姻法繼承法沖突 發布:2025-09-17 17:33:13 瀏覽:206
刑事訴訟法85條是什麼 發布:2025-09-17 17:22:15 瀏覽:430
其他規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7 17:14:47 瀏覽:952
什麼是合同法分割房產 發布:2025-09-17 17:14:46 瀏覽:145
開封杜良法院 發布:2025-09-17 16:40:59 瀏覽:319
軌道交通安全條例 發布:2025-09-17 16:40:14 瀏覽:718
環保法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7 16:17:56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