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萬千

道德萬千

發布時間: 2021-01-06 22:57:23

①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什麼意思

意思是: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原文: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翻譯:

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能終止;

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能終止;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能終止;

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能終止。別人學一次就會,我要學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會,我要學一千次。

果真能夠實行這種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會聰明起來,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會堅強起來。

(1)道德萬千擴展閱讀: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出自《中庸·第二十章》。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

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

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

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

「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② 《萬千教育·怎樣教授道德才有效:德育心理學家給教師

淺談語文教師如何面對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就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語文素質教育是全面實施教育的基礎教育,因而對語文教師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推進語文素質教育,必須從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即提高語文教師自身的教育素質做起 素質教育的提出,在中學語文教育界激起了一片浪花。但這種浪花除了表層的變幻和喧嘩之外,在教育學實踐中很少有實質性的推進。「素質教育貫徹在口頭上,應試教育落實在行動上」成了中學語文教育的現狀。一位學生說,語文書發下來,自己看看還挺有意思的,可是等到老師在課堂上一講,就沒有興趣了。語文教材選的是名家名篇,不僅有經典性,而且具有藝術性、可讀性,那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呢?究其原因,主要是語文教師著眼於語文教材中字、詞、句的詮釋和記憶,洋洋灑灑,不著邊際地分析,千篇一律程式化地歸納或標簽式的簡單判定,把一篇好文章講死、講乏味了。就像一朵鮮花,含苞欲放,令人羨慕,一旦拿到實驗室撕下花瓣,切開花蕾,作機理分析,從欣賞角度而言,還有什麼魅力可言呢? 長期以來,教師已習慣於只灌輸應考的知識,而忽視語文科學性和人文性的整體感染魅力,未能進行全面的語文素質培養,忽視了對學生自己學會學習和實際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的培養,更談不上對學生智能的開發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並且從「應試教育」出發,產生高分者就是好學生的片面有害的人才觀,忽視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扼殺了無數學生成才的機遇。

③ 描寫人物優秀品質的四字詞語(100個)

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聲望。
1千602
大公無私
[dà gōng wú sī]
1.完全為人民群眾利益著想,毫無自私自利之心。
1千539
拾金不昧
[shí jīn bù mèi]
拾到金錢財物不隱藏起來(據為己有)。昧:隱藏。
1千527
舍己為人
[shě jǐ wèi rén]
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的利益。
1千392
高風亮節
[gāo fēng liàng jié]
也說高風峻節。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堅貞的節操。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一:「余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於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心也。」
1千426
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形容沒有私心,胸懷坦白。
1千338
助人為樂
[zhù rén wéi lè]
幫助人就是快樂。
網路漢語APPAI讓學習更簡單立即下載
408110
兩袖清風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比喻做官廉潔。明於謙《入京》詩:「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578249
冰清玉潔
[bīng qīng yù jié]
也說玉潔冰清。像冰一樣清明,像玉一樣純潔。比喻人的行為高尚,操行清白。
681298
襟懷坦白
[jīn huái tǎn bái]
心地純潔,光明正大。
508238
不同流俗
[bù tóng liú sú]
流俗:流行的習俗。與世俗習氣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461287
鞠躬盡瘁
[jū gōng jìn cuì]
恭敬謹慎,勤勤懇懇,盡心竭力,奉獻一切。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盡瘁:竭盡勞苦。
558201
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克制、約束和嚴格要求自己,為集體的利益而努力。
399199
高情遠致
[gāo qíng yuǎn zhì]
高、遠: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387192
厚德載物
[hòu dé zài wù]
舊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
408181
忠心耿耿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形容非常忠誠。耿耿:忠誠的樣子。
474189
德厚流光
[dé hòu liú guāng]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響;光:通「廣」。指道德高,影響便深遠。
336163
懷瑾握瑜
[huái jǐn wò yú]
懷里藏著美玉,手裡握著美玉。比喻具有純潔無瑕的品德。《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瑾、瑜:美玉。
35817
堂堂正正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1.形容光明正大:做一個~的男子漢。
429170
大義凜然
[dà yì lǐn rán]
堅持正義,不 顧敵人威逼利誘,始終保持嚴峻不可侵犯的態度。凜(lǐn)。
407172
廉潔奉公
[lián jié fèng gōng]
不貪污腐化,一心為公。
294 94
鍥而不舍
[qiè ér bù shě]
《荀子·勸學》:「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意思是說,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堅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鏤刻成器的。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293 75
平易近人
[píng yì jìn rén]
1.態度和藹,使人感到親切,容易接近。

④ 明星是什麼意思

  • 明星

    (漢語詞語)

  • 古書上指金星。舊時指交際場中有名的女子;現指在某個領域內內有一定影響力容的人物。泛指有名的演員、歌手、藝人、運動員等。

    2018年1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宣傳例會上,宣傳司司長高長力提出廣播電視邀請嘉賓應堅持「四個絕對不用」的標准,即:對黨離心離德、品德不高尚的演員堅決不用;低俗,惡俗、媚俗的演員堅決不用;思想境界、格調不高的演員堅決不用;有污點有緋聞、有道德問題的演員堅決不用。另外,總局明確要求節目中紋身藝人、嘻哈文化、亞文化(非主流文化)、喪文化(頹廢文化)不用。

⑤ 小說里的經典名句

一歲到兩歲(按虛歲計算,以下同),我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會重生在古代?

結論是:霸王文看多了。

所以,同志們,看文一定要留印跡,哪怕拋磚都行,拋磚也能引玉啊。當然,除非你也有心穿越一回。不過也幸好看了很多的穿越文,讓我有了一定的心理建設。

兩歲到三歲,我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是架空歷史?

結論是:為了社會穩定。

因為我和其他人一樣,並不知道歷史的車輪何去何從,也就不必擔心自己的一言一行會改變歷史。不過就像敏敏說的:好處是唐詩宋詞可以隨便盜用,壞處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知識白背了(典出《穿越與反穿越》)。

三歲到四歲,我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是庶出?(忘了告訴大家,俺娘只是小妾之一,還是不得寵的那種)

結論是:進可攻,退可守。

作為庶出的小姐,相比嫡系雖然待遇要差些,但壓力也要小些,表現不好也屬理所當然,呵呵,如果表現好,那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效果更好。

四歲到五歲,我思考的問題是:是做古代人還是做回現代人?

結論是:做一個具有現代精神的古代人。

既然是投胎轉世,就不可能回去了(回去了那叫詐屍),那就安心做個古代人吧。但是,既然是架空歷史,不用擔心會歪曲史實,又何必放棄我二十多年的現代智慧和精神呢?取長補短才是正道。

五歲到六歲,我思考的問題是:長大了做個什麼樣的人?

結論是:做個快樂的米蟲。

前世的我在人老珠黃、前程黯淡之時總結出一個教訓,人生要乘早立下遠大的目標。而今世的我終於有了足夠的時間和智慧,當然不能再重蹈覆轍。根據我的興趣和專長(確定發展方向,二者缺一不可)——擅長深思熟慮(其實就是發呆),喜愛以逸待勞(實質就是懶惰),我的理想職業是——米蟲。
-----------《戲龍記之非常穿越》

⑥ 好段,要求寫出出自哪篇文章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汝南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樟壽,號豫才;「魯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運動後使用的一個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紹興都昌坊口一個封建士大夫家庭,7歲啟蒙,12歲就讀於三味書屋,勤學好問,博聞強記,課余喜讀野史筆記及民間文學書籍,對繪畫藝術產生濃厚興趣,自此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他不囿於四書五經,多方尋求課外讀物,努力掌握歷史文化知識。

紹興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特別是眾多越中先賢的道德文章,給魯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響。魯迅少年時代,祖父因科場案下獄,父親病故,家道從此中落。魯迅由一個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長房長孫,變成了一個破落戶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變故,使少年魯迅飽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魯迅母親魯瑞,農民的女兒,品格高尚,對魯迅影響很大。

1898年春,魯迅離開故鄉,滿懷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翌年,因不滿學堂的「烏煙瘴氣」,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他廣泛接觸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閱《時務報》,看《天演論》,深受維新思潮和進化論學說的影響,初步形成「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人」的社會發展觀。

1902年,魯迅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官派赴日留學。他先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後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習醫。因深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浪潮的影響,積極投身於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課余「赴會館,跑書店,往集會,聽講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1906年,魯迅在事實面前,有感於國內同胞的愚弱,認識到改變國民性的重要,便毅然棄醫從文,邁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選擇了文學藝術,以筆作為自己救國救民的戰鬥武器。他參與籌辦文藝雜志《新生》,撰寫了《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早期重要論文。魯迅認為,中國的嚴重問題在於人,不在於物;在於精神,不在於物質;在於個性,不在於「眾人」;要「立國」,必先「立人」,而「立人」的關鍵,在於個性的覺醒與精神的振奮。

辛亥革命前夜,魯迅回到祖國,先在杭州的浙江兩級師范學堂執教,擔任化學、生理學教員,後又回到故鄉紹興,擔任紹興府中學堂監學兼博物教員、山會初級師范學堂監督(校長)。他一方面教書育人,培養青年, 一方面積極投身於辛亥革命。 他領導故鄉文學團體「越社」, 支持創辦《越鐸日報》。 1912年初, 魯迅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赴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任職,不久,隨教育部遷至北京,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同時先後受聘於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擔任校外兼職講師。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魯迅深受鼓舞,與李大釗、陳獨秀等當時許多先進知識分子一起,寫文章,辦雜志,揭開了中國五四運動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積極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擊幾千年來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1918年,他發表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小說通過象徵的藝術手法,無情地揭露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強烈地控訴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惡。此後,魯迅「一發而不可收」,以徹底的不妥協的姿態,創作了《孔乙己》、《葯》、《阿Q正傳》等許多小說和大量雜文、隨筆、評論,從而成為五四五四運動的先驅和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1926年夏,魯迅離開北洋軍閥盤踞的北京,南下廈門,擔任廈門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同時兼任國學院教授。1927年初,魯迅又轉赴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擔任了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同時兼任教務主任,一邊從事教育和文學創作,一邊投入新的戰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變發生,魯迅經受了腥風血雨的考驗,因營救學生無果,憤而辭職。在血的教訓面前,魯迅早年形成的社會發展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嚴厲解剖自己的思想,糾正了過去只信進化論的「偏頗」,從此,他的思想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起點。20年代中期,參與創辦《莽原》周刊、《語絲》周刊和文學社團末名社。1927年初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1927年8月到廈門大學任教授。

1927年10月,魯迅到了上海,從此定居下來,集中精力從事革命文藝運動。1928年與郁達夫創辦《奔流》雜志。193O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是發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領導人,曾先後主編《萌芽》、《前哨》、《十宇街頭》、《譯文》等重要文學期刊。他參加和領導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許多革命社團。他主編《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許多刊物,團結和領導廣大革命的、進步的文藝工作者,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國民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他堅持韌性戰斗,撰寫了數百篇雜文。這些雜文,如匕首,似投槍,在反文化「圍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他與共產黨人交往密切,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他以「竊火者」自喻,致力於中外文化交流,倡導新興木刻運動。他關心青年,培養青年,為青年作家的成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大陸新村寓所與世長辭,終年55歲。

魯迅寫過一首《自嘲》詩,其中有兩句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魯迅一生寫下了800多萬字的著譯,他的《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許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譯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語等多種文字,飲譽全球。《魯迅全集》是他留給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魯迅著作

《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新潮社
《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熱風》(雜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說集)1926,北新
《華蓋集》(雜文集)1926,北新
《華蓋集續編》(雜文集)1927,北新
《墳》(論文、雜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詩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雜文集)1928,北新
《三閑集》(雜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雜文集)1932,合眾書店
《魯迅自選集》1933,天馬
《兩地書》(書信集)與景宋合著,1933,青光書局
《偽自由書》(雜文集)1933,青光書局
《魯迅雜感選集》瞿秋白編選,1933,青光書局
《南腔北調集》(雜文集)1934,同文書局
《拾零集》1934,合眾書店
《准風月談》(雜文集)1934,興中書局
《集外集》楊霽雲編,魯迅校訂,1935,群眾圖書公司
《門外文談》(論文)1935,天馬
《故事新編》(小說集)1936,文生
《花邊文學》(雜文集)1936,聯華書局
《且介亭雜文》(雜文集)1936,三閑書屋
《夜記》(雜文集,後編入《且介亭雜文末編)1937,文生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且介亭雜文末編》(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魯迅書簡》(影印本)許廣平編定,1937,三閑書屋
《魯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譯文和輯錄的古籍)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綜合集)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漢文學史綱要》(文學史)1941,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全集補遺》唐韜編,1946,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許廣平編,1946,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日記》(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鉛印本,1959,人文
《魯迅選集》1952,開明
《魯迅小說集》1952,人文
《魯迅全集補遺續編》唐韜編,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補遺》吳元坎輯,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魯迅選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文學史)1958,三聯
《魯迅選集》(上下冊)1959,人文
《魯迅書簡》(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報社
《魯迅詩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魯迅書信集》(上下卷,收《兩地書》以外書信1381封)1976,人文
《魯迅佚文集》1976,解放軍報社
《魯迅書簡》(致曹靖華)1976,上海人民
《魯迅手稿全集》(書信8冊,日記6冊)1978一1980,文物
《魯迅致許廣平書簡》1980,河北人民
《魯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魯迅全集卷一(墳 熱風 吶喊)
魯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魯迅全集卷三(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而已集)
魯迅全集卷四(三閑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魯迅全集卷五(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 花邊文學)
魯迅全集卷六(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魯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魯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遺補編)

⑦ 《道德經》有雲:少則得,多則惑。 三兩知心好友,勝過萬千泛泛之交 老子說:「人

今今有雲,少則得多則惑,三兩知心知好友勝過萬千泛泛之交

⑧ 你會用哪句詩來公布戀情

其實中國對於戀愛的浪漫的詩詞還是很多的。

如果非要用詩的話,我會用這幾條:

1、我要在你身上去做,春天在櫻桃樹上做的事。——聶魯達

(直白狂野)

2、請允許我成為你的夏季。——狄金森

(含蓄雋永)

3、除了愛你,我沒有別的願望。——艾呂雅

(直白狂野)

4、春風十里,不如你。——馮唐

(含蓄雋永)

5、我是你路上最後的一個過客,最後的一個春天,最後的一場雪,最後的一次求生的戰爭。——艾呂雅

(含蓄雋永)

15、玲瓏骰子安紅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新添聲楊柳枝》溫庭筠

(思念至極)

16、我愛你,不光因為你的樣子。還因為,和你在一起時我的樣子。——羅伊·克里夫(直白坦誠)

17、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

(美好期許)

18、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無盡思念)

19、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敻《訴衷情》

(深情繾綣)

20、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

(相愛的決心)

歡迎各位小夥伴來互動評論。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第34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02 15:25:19 瀏覽:946
法院天平一把 發布:2025-05-02 15:24:41 瀏覽:290
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大全 發布:2025-05-02 15:22:56 瀏覽:987
民法檔案法 發布:2025-05-02 15:16:42 瀏覽:600
2015年4月份行政法學真題 發布:2025-05-02 15:05:22 瀏覽:114
貴州省平壩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02 15:03:28 瀏覽:693
婚姻法的手抄報 發布:2025-05-02 14:55:38 瀏覽:259
鞍山市城鄉規劃條例 發布:2025-05-02 14:49:43 瀏覽:177
勞動法中關於紀錄管理 發布:2025-05-02 14:49:41 瀏覽:857
民事訴訟法中的審級制度 發布:2025-05-02 14:47:32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