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我國的無主物立法

我國的無主物立法

發布時間: 2021-01-06 23:02:21

Ⅰ 無主物的先佔取得原則

送給國家小狗會被送到專門的地方殺掉的,自己留著養啊

Ⅱ 實踐中如何區分無主物和遺失物

你好,
其實這不抄算一個問題。
區分無襲主物和遺失物 就看這個東西放在大街上,你不撿,別人有撿的嗎?
比如你在大街上發現個錢包,你不能認定為無主物吧,即使當初由於人家兩口子打架,賭氣把錢包扔了,也不能因此認為是拋棄物吧。
關鍵看此物的價值,一般來講,沒有實際價值,很普遍,自然產生的,如鵝軟石,就認為是無主物。
實際上,嚴格來說,我國是沒有無主物的,都是國家的!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或者集體,

Ⅲ 請教民事律師網的專家們,怎樣才能認定無主物撿到的東西算嗎

一般來說,無主物是指按照人的一般常識的理解,處在自然界的自由狀態下,不可以明顯地表現處為人工創造出來的動植物。要正確認定此類無主物,需把握其兩個基本構成要件:第一,這類動植物不是法律規定為國家所有的動植物資源。我國物權法第49條規定:「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資源保護方面的行政法法規也做了類似的規定。因此,只要是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野生動植物,諸如大熊貓之類,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為因在地震中俘獲或者採摘它們而取得所有權,因為它們不是無主物,只能屬國家所有。法律貓從對《物權法》的49條的反面解釋來看,那些法律沒有規定為國家所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可以為集體或者私人所有。也就是說,地震後大量處於野生狀態的,非為國家專有的動植物可以為私人所有。那些不構成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卻可構成無主物,比如說,河流中游動的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的魚蝦。
第二,此類動植物必須處於無主的自由狀態下。我國法律對此沒有明確的規定,從民法學說上而言,能構成無主物的動植物必須出於無主的自由狀態。因此,假設地震後由於地質變動,人工養殖的魚跑到了非養殖者所能控制的江河中,在法律上,它就和處於自然狀態的野生魚一樣就成為了無主物。同樣,由於地震,原屬於國家水庫養殖的魚游進了江河中,就成為了無主物,不再是國家財產。

Ⅳ 國家無主貨物是怎麼處理的

通常對無主的貨物在國家公告期結束後,有國家公開拍賣,拍賣所得收入上繳國庫。

Ⅳ 無主物先佔為什麼不是法律事實

中國沒有先佔制度。先佔是取得所有權的一種事實狀態。而法律事實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所以不是法律事實。

Ⅵ 依照我國法律 下列只屬於無主物的是

這道題目出的不完整,漂流物不一定是無主物哦,和遺失物的性質是相同版的。所以A不對
B的話就權是基於拋棄的行為該衣服是無主物
c地下挖掘出的古代文物,要看它的價值了,如果屬於國家保護的文物就是屬於國家的了,如果不是,看他有沒主。才能判定
d.是國家的.

Ⅶ 無主物國家所有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一、無主物的概念及范圍界定
民法上區分有主物和無主物的目的,在於無主物適用先佔原則,有主物則不適用。無主物的本質屬性是:對無主物的任何支配,均不得侵犯任何人權利,因此先佔者可取得所有權。這意味著無主物上不僅無所有權,而且無任何權利。
根據物在一定時期是否有歸屬,可將無分為有主物和無主物。有歸屬的物為有主物,無歸屬的物為無主物。由於我國為生產資料公有制國家,國家基於自然權屬制度幾乎擁有我國領域內所有資源所有權。加之採取了公有主義立法例將所有人不明的物收歸國有,實際上是以國家強制力擴張對物的所有權。因此無主物的范圍仍按有無歸屬的標准來確定,無主物的范圍勢必會嚴重縮減。無主物的范圍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適當的擴大。無主物的范圍應有以下幾類:
(一)純粹意義上的無主物。即在一定時期無所有人或其所有人放棄其所有權的物,如拋棄物,無人繼承的物,來自外太空的墜落物隕石等。
(二)不純粹意義上的無主物。即有主而所有人不明的物(文物或其他特別法有特殊規定的除外),如埋藏物,隱藏物,無人認領的拾得物、漂流物等。此類物雖然有主,但由於時間久遠或其他原因根本無法確定物的所有人,從而使物的權利在一定時期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如果這一時期過長,不利於物的流通轉讓和效用的充分發揮。因而恢復此類物所有權無主的最初狀態,確定其的無主物地位十分必要。
(三)無關國家重大利益的天然孳息,如較小的個體礦石、玉石(請與礦藏嚴格區分)。
二、無主物國家所有的法律規定
對無主物,法律沒有特別規定時,按先佔原則取得所有權,在法律有特別規定時,從其規定,如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
對於無主物的歸屬問題生活中經常會發生糾紛,很多案例都是在發現無主物後一些人並不想按照規定上交給國家,無主物國家所有的法律規定有時候會顯得有一些霸道,但是最後的結局都是要進行上交國家,除非能夠證明其並非是無主物,所以關於無主物這方面的內容還需要更完善的法律進行規定。

Ⅷ 地下埋藏的無主物,所有權屬於發現者這種說法對嗎

此說法不準確,一位各國的法律規定不同;中國現有法律強調過,在中國國土(包括海洋)覆蓋的一切埋藏物品都是國有資產。

Ⅸ 法律關於無主物的界定

你好,不當得抄利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後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如售貨時多收貨款,拾得遺失物據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稱受益人,遭受損害的人稱受害人。不當得利的取得,不是由於受益人針對受害人而為的違法行為;而是由於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誤解或過錯所造成的。受益人與受害人之間因此形成債的關系,受益人為債務人,受害人為債權人。

你的問題答案是D.甲僱人耕田,僱工誤耕了乙的數畝代耕之田
理由是:僱工的疏忽、誤解或過錯所造成了乙的田被耕了,乙不就因為僱工的過錯得到利益了。

如有疑問請再講

熱點內容
四川大學法律碩士擬錄取名單 發布:2025-05-02 16:22:39 瀏覽:552
法治護平安 發布:2025-05-02 16:16:11 瀏覽:709
民法考鍾 發布:2025-05-02 16:15:31 瀏覽:674
人民法院獎勵辦法 發布:2025-05-02 16:09:44 瀏覽:146
婚姻法有規定懷孕不能領結婚證嗎 發布:2025-05-02 16:05:10 瀏覽:859
成都金牛法院入額法官 發布:2025-05-02 16:05:08 瀏覽:793
義務教育法所稱的社會是指 發布:2025-05-02 15:57:25 瀏覽:739
最新中國婚姻法中英文版 發布:2025-05-02 15:50:17 瀏覽:139
勞動合同法第34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02 15:25:19 瀏覽:946
法院天平一把 發布:2025-05-02 15:24:41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