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和科學
⑴ 道德經裡面講述的內容大概是什麼意思
今天回答了兩個類似的問題:我想,簡單的說,《道德經》闡述了老子最基本的思想內「慈、儉、不爭」.復雜的說,借用麥容小舟老師的話說《道德經》闡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倫理學說:植根於無私與慈愛的大德境界之上,體系完整,而且境界高遠.二、民本思想:老子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愛民、為民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孤家寡人的公僕意識,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人權、人道的民主理念;在世襲與民選關系的課題方面:老子在2800年前就主張民選官,而反對世襲的家天下.三、國際關系:老子在2800年前就提出了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相扶持、和諧共處的國際關系准則.四、戰爭與和平:高舉起反戰的大旗,提出了「不以兵強於天下」和不打第一槍的反戰名言.他還作出了侵略者、稱霸者最後必定失敗的預言.五、人與自然關系:提出了友好大自然的環保思想.此外,老子在文學、軍事學、教育學、經濟學、環保生態學、生命學、養生學以及空間理論學等方面都作出了貢獻.在人類歷史上,老子是提出民本思想、公僕意識、民主文化的第一人,是高舉反戰大旗的第一人,是提出和諧共處國際關系准則的第一人,是提出環保生態觀的第一人,是提出空間理論的第一人.
⑵ 楊振寧在什麼場合說道德經是中國不能產生科學的根源
不知道出處。
楊先生這個說法沒問題,但是問題本身有問題。好像除了中國其他國家專文明都產生了屬科學一樣。科學一般指現代科學,科學的產生就像是地球只有一個一樣,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它是古希臘數理邏輯和英國經驗實證碰到一起產生的,這已經是共識了,是基因突變似的。
所以中國不可能產生科學這個根本不是個問題。就像世界上只有一個愛因斯坦,你說中國為什麼沒有愛因斯坦,沒有為什麼,沒有就是沒有。
⑶ 道德經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抄》,又稱《道德真經》、襲《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⑷ 道德經的主旨是什麼
「道生一,復一生二,二生制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哲學理論,這一哲學理論是道德經的主旨思想,也是道家文化的精華所在。
在修道的過程中,聖人給我們開示了道是產生萬物與天地人的本體,道是宇宙與大自然的起源。聖人揭示了大道的文化淵源,大道的本質內涵,大道的生化現象,以及道種,道源,道脈,道果的衍生性與生化規律等。這主要是讓弟子羽化成聖,勤於悟道,端正德相,善化內心,正大光明地做事與做人,實事求是地服務社會與群眾。
老子的思想主要是守中,順其自然,善於引導。不貪名利,始終如一的保持寧靜、淡薄、踏實、沉穩、清凈、犀利(思維)。凡事成竹在胸,不做無把握之事。凡事適度,懂得放棄。不為名、利、情所奴役。致虛極,守靜篤。養浩然之氣,恬然之心,泰然處於世,靜觀眾妙之門,利萬物而不爭。低調做人,摒棄慾望。虛懷若谷,心處世外,身安人下。寬恕任何人,任何事。以博愛之心去引導萬物,順其自然,不做強迫。善為功而不居功,安於自身所有。時時謹慎,不可大意。做事要以最少的行動達到最佳的效果,不可繁化。
⑸ 《易經》《詩經》《道德經》《論語》四者之間怎樣的關系
我試著回答您。
第一,中華思想源頭,不應當是「一源說」,而應當是「多源發生」。
第二,問《易經》《道德經》《論語》哪個更基礎,哪個是高端?是不恰當的提問。同樣,也不能僅僅把《易經》歸為發現宇宙和人生奧妙的唯一寶典。
第三,《易經》和《道德經》當然有對應的,但不能等同。如乾卦,《道德經》對應章節為第一章;坤卦,《道德經》對應章節為第二十五章;《道德經》總結兩卦的章節為第四十章。又如, 「天」、「地」在《易》和《道德經》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又被解釋為「乾」、「坤」和「無」、「有」,但不能等同。
第四,《易經》乃是「中國自然科學」的源頭,《詩經》乃是「中國社會科學」的源頭。
在其下面,《道德經》是「中國經濟學」的源頭。《論語》則是對「三源頭」的學科梳理與規范,是為「中國邏輯」和「中國方法」的總綱講義。
————歸結起來說,把它們和馬克思《資本論》聯系起來,是講的「事的科學」。實際上,
中華典籍就是把物的科學和事的科學嚴格地區分開的科學,這個道理很深刻呦!!有興趣,可看《保衛<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這是一本比《21世紀資本論》還要好的書,是國學馬克思主義版本的歷史經濟著作!
⑹ 《道德經》揭開宇宙之謎 觀後感
道德經真的抄可以揭開宇宙之謎嗎?古今中外世界上所有的科學家加起來都不敢說揭開宇宙之謎。
道德經來源於易經,而易經被認為是一種樸素哲學觀念,與科學並沒有關系。
近代科學一個特點就是把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分開,而《易經》的「天人合一」觀念卻將天道、地道與人道混為一談。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科學家和思想家,把希臘哲學家發明的形式邏輯體系視為近代科學的源泉之一,並認為中國古代文化缺少這個源泉:「中國傳統對於邏輯不注意,說理次序不注意,要讀者自己體會出來最後的結論。」
實際上,中國傳統中不僅缺少合乎邏輯的嚴密推演法,也缺少合乎邏輯的嚴密歸納法。
楊振寧認為易經的「取象比類」、「觀物取象」是歸納法,其實這是在「天人合一」的神秘主義觀念指導下的不合乎邏輯的類比法。
楊振寧指出易經的思想和方法根本就與科學格格不入,甚至要為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產生承擔罪責,自然也就否定了易經是「科學明珠」、「科學指南」、「科學預言書」種種無稽之談。
如果要寫一篇讀後感,以上可以給您提供參考。
⑺ 為什麼古代科學那麼不發達,而有人居然能創造《易經》和《道德經》易經和道德經的玄機就連今天的科學家
因為他們無憂無慮。現在名利太重。
⑻ 大學里學不學習《道德經》里的物理學。
其實愛因斯坦真正的成就我們絕大多數人不了解 他在學習了道德經之後 發現道德經裡面的科專學讓他屬感到震撼 慢慢他發現道德經里的科學都是對的 然後他慢慢參悟 研究 最後他發現他研究出來的結果世人無法接受 所以他給他女兒留了遺書 要人類進步到多少年之後在嘗試的公布 因為沒有人會懂 他還研究了道德經里的精神 發現不能讓世人知道 因為這會造成大亂 所以毀了
⑼ 道德經與科學之間是必然還是偶然
老子的學說有些是具有先見性的,但並非神秘主義意義上的。從根本上講老子是通過對自身的反思來確定世界的運行方式。所以對於世界誕生方式的猜測是思辨意義上的,由理性推導出存在的內在運行的必然性,而將其擴展到世界運行的實際方式。這種辯證關系性的內外符合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必然性的。但仍然不可用其來作為證明手段。這也是形而上學和科學的分別所在,科學所需的是客觀的證據,而形而上學是從主觀出發的。
畢竟同老子的世界由無中誕生相似的形而上推想還有其他幾個,如果不通過科學性的實證是不能夠辨別誰對誰錯的,諸如時間永恆輪回論、上帝創世論、不可知論,甚至比較歪門的邪惡上帝猜測(上帝在上一刻剛剛創造了世界,只不過同時創造了無限復雜的關系性和人們的記憶)。最終令你相信宇宙爆炸論的仍然還是哈勃的望遠鏡觀測到光普的紅移。而是你能夠理解爆炸理論的是愛因斯坦和霍金的宇宙論中關於無窮大的引力場導致時空曲率無限大,使宇宙誕生之前即使有事件發生過也無法對宇宙的誕生發生絲毫影響。這些都是老子所不能夠提供的。
所以我們說老子與科學的符合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但是這種必然性並不能作為一種原則性的東西去對待。至於關於老子具有神性的說法就更是無稽之談。講到這里讓我突然想起了魯迅《故事新編》里的《出關》,兄弟有興趣的話也可找來看看解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