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審計立法式

審計立法式

發布時間: 2021-01-08 14:59:32

Ⅰ 請問政府審計模式中,哪種獨立性最強立法體制,司法體制,獨立體制三種中哪個獨立性最強

由於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歷史等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政府審計機構類型。從世界范圍來看,各國政府建立的審計機構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一、行政模式
在行政模式下,國家最高審計機關隸屬於政府行政部門,審計機關是國家行政機構的一部分,其根據政府所賦予的職責許可權執行審計業務,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泰國、瑞典、巴基斯坦、芬蘭、俄羅斯等少數國家目前實行的就是這種模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我國實施的國家審計也是行政審計模式,即政府審計機構是設立在國務院及各級政府之下,由國務院及各級政府直接領導的。審計署是我國最高的國家審計機構,在國務院總理的領導下,主管全國的審計工作,對國務院負責並向其匯報工作。
行政模式的國家審計機構雖然獨立性較弱,但由於其隸屬於國家行政部門,在政府的領導下,便於更好的組織與協調審計工作,更好地履行經濟監督職能,維護國家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轉。審計機關往往兼負其他行政監督職能,審計監督具有廣泛性和直接性,但其獨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司法模式
司法模式是指國家最高審計機構隸屬於司法部門,具有司法性質,擁有最終判決權。此模式下的審計機構一般以審計法院的形式存在,其機構和人員的設置也參照司法機關的模式,設有法庭、法官和檢察官,享有司法地位,有權對違反規定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處罰,使得審計機關具有很高的權威性。這種模式在西歐和南美的一些國家應用得較為普遍,如法國、義大利、土耳其、摩洛哥、巴西、葡萄牙等。
這種模式的審計機關屬於司法系列,審計部門具有很高的權威性,獨立性也較強,有效保證了政府審計機構的穩定性及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但其作用的發揮往往受到業務量等多方面的限制,較適用於中小國家。
三、立法模式
立法模式是指國家最高審計機關隸屬於立法部門,直接在議會或國會的領導下,依據法律所賦予的權力執行審計業務,完全獨立於政府,負責向議會或國會報告工作,這種審計模式最早產生於英國,目前在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用得最為普遍,如英國、美國、埃及、以色列等。
立法模式的審計機構由於隸屬於立法部門,不受行政管理當局的干涉,因而能獨立行使監督權,獨立性較強,審計范圍廣,審計職能亦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但需要強有力的立法機構體系和完善的立法程序,才能發揮作用。
四、獨立模式
獨立模式是指國家最高審計機關不隸屬於任何權力部門,獨立於立法、司法、行政部門之外,單獨形成國家政權的一個分支,按法律賦予的職權獨立地開展審計工作,直接對法律負責的一種審計模式。這種模式形式上獨立於立法、行政、司法之外,實質上更側重於服務立法部門。目前實行這一模式的國家主要有日本、德國、荷蘭、菲律賓、孟加拉、丹麥等國。
由於獨立模式的審計機構只對法律負責,審計機構可以不受任何干涉地履行職責,因此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獨立性極強,能夠得出客觀、公正的審計判斷,為立法、行政、司法等部門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及建議。國家審計機構自成體系,地位獨立,雖然同時向立法和行政部門提供服務,但更側重於立法部門,具有較強的宏觀服務職能。

本人也是學審計的,呵呵

Ⅱ 國家審計體制模式有哪幾種

1、立法型審計模式

立法型審計模式及特點:立法型國家審計模式,是指國家審計機構隸屬於立法部門。這種模式主要存在於西歐、北美等實行三權分立政治體制的國家。

實行立法型審計體制的國家,在政治體制上基本上屬於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國家。

國家審計機構隸屬於立法機構。立法型審計體制模式,採取審計機構向代表人民的議會負責,向議會提供服務,審計結果對議會負責。

國家審計機構都具有很強的獨立性。

2、司法型審計模式

司法型國家審計模式,國家最高審計機構以審計法院的形式存在。該模式以法律的形式強調國家審計的權威性,審計人員具有司法地位,並享有司法權力,強化了國家審計的功能。

3、行政型審計模式

行政型審計模式下的國家審計機構隸屬於政府行政部門,對政府負責,是國家加強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政府部門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審計機構的工作范圍和審計處理。

4、獨立型審計模式

獨立型審計模式是指國家審計機構獨立於立法、行政、司法,不屬於任何國家機構,獨立形成國家政權的一個分支,只對法律負責。該模式的組織形式是會計檢察院或審計院。審計機構獨立於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門之外,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免受立法、司法和行政的干涉。

(2)審計立法式擴展閱讀

審計機關成立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建立國家審計制度的初期,我國選擇了隸屬於國務院的行政模式。

這種選擇是符合一定時期的國家政治經濟環境特點的。特別是在新舊體制轉軌時期,財經領域中違法亂紀和有法不依的情況還十分嚴重,弄虛作假和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比較普遍,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不規范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好轉。

在這種情況下,實行在政府領導下的行政型審計模式,有利於更好得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

Ⅲ 國家審計組織設置模式有哪些模式,其特點是什麼

國家審計機關的設置模式有以下幾種:
1、審計機關隸屬於立法部門,直接對議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完全獨立於政府,主要審計政府財政。這種模式在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十分普遍,是目前世界審計制度的主流。英美兩國比較典型,是國會名副其實的「牧羊犬」。美國除了國會設有審計機構外,在聯邦政府各部門還另設有監察長辦公室,相當於政府部門的內部審計,主要負責審查所在部門的業務活動、經濟效果以及本部門官員行為的合法性。
2、審計機關屬於司法系列。即審計機關除具有審計職能外,還擁有一定的司法許可權,顯示了國家對法治的強化。因而,被西歐和南美一些國家採用。法國、義大利、巴西是典型的代表,它們設立審計法院,享有最高法院的某些特權,可以對違法或造成損失的事件進行審理並予以處罰。審計人員多為法官,審計的主要對象是國家財政。同時,負責管理財政部派出的公共會計。
3、審計機關不隸屬於任何權力部門。以德國為典型代表,設立了聯邦審計院,獨立於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門之外,直接對法律負責。這種模式從形式上看是獨立於三權之外,實際上它更偏重服務於立法部門。
4、審計機關在體制上隸屬於國家行政系列,是國家行政機構的一部分,對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但從發展趨勢看,它也越來越多地在為立法部門服務。目前,實行這種模式的主要有瑞典、沙特等少數國家。
5、審計和監察職能合一。如韓國、蒙古等。韓國設立了獨立於政府的審計監查院,受總統直接領導,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
6、主計審計長模式。如印度等國,設立了獨立的主計審計公署,負責財政決算編制、國家財政審計。
在上下級審計機關領導體制方面,各國也有較大區別。印度、葡萄牙等少數國家只設一級審計機關,地方不設相應的審計機關,對地方的審計工作由其派出機構負責。在分級設立審計機關的國家,最高審計機關與地方審計機關的關系也不盡相同。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最高審計機關與地方審計機關之間一般沒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也沒有業務指導關系,兩者完全平等。韓國審計監查院與地方自治團體監查機關之間是業務指導與合作關系。法國的審計法院可以接受對地方審計法庭判決不服的上訴,並作出終審判決。菲律賓的最高審計機關對地方審計機關實行垂直管理。

Ⅳ 我國的審計模式

審計模式是審計導向性的目的、范圍和方法等要素的組合,它規定了審計應從何處著專手、如何著手以及屬何時著手等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審計目的在不斷變化,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在不斷變化,因而審計模式也在不斷發展。審計模式通常可歸集為詳細審計模式、會計報表審計模式、制度基礎審計模式和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四類。

Ⅳ 政府審計模式在全球范圍內有哪幾種

1、立法體制。在立法體制下,國家審計機關隸屬於國家立法部門,依照國家法律賦予的許可權,對各級政府機關的財政經濟活動,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進行審計監督。例如,英國國家審計現代化進程初期,審計監督主要由財政部執行,議會的監督是間接的,無法真正體現立法監督思想,審計效率不高。19世紀60年代,隨著英國海外殖民地擴張,需要審查的賬目激增,迫切需要立法性質的經濟監督普及到包括海軍部和陸軍部在內的一切行政機構。在這種情況下,1866年的《國庫和審計部法案》規定政府的支出應由議會給予信用,政府的決算應受議會審核。決算審查委員會的成員均由議會推選,其構成反映議會的構成,這樣審計監督完全處於議會的掌控之下,充分體現了立法監督精神。

與英國國家審計署相同體制的還有美國審計總署,加拿大審計公署等,它們獨立行使審計監督職權,對國會或議會負責,不受行政當局的控制和干涉,其地位較高,獨立性較強。

2、司法體制。在司法體制下,國家審計機關一般都獨立於國家立法部門和國家行政部門,擁有有限的司法權。例如,法國的審計法院,在中世紀,法國王宮內就已設有從事財政工作的官員。由於財政是國家的命脈,並且國王對下屬缺乏信任,所以設有專門發布財政命令的撥款人和從事記賬及出納等業務活動的會計人員,兩者分工明確,相互制約和監督。國王菲力浦五世於1320年發布諭旨,成立了法國歷史上第一個審計機構——審計法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財政管理的需要以及現代國家各個職能和司法機構的逐步完善,拿破崙於1807年9月,通過法律的形式,成立了審計法院,這就是法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審計法院。

與法國相同的還有義大利、西班牙的審計法院等,它們具有審計和經濟審判的職能,權威性較高。與立法型國家審計相比,司法型國家審計更加強調審計機關的權威性,並以法律形式來強化這種權威性,審計人享有某些司法職權。

3、獨立體制。在獨立體制下,國家審計機關一般都獨立於國家立法部門、司法部門和行政部門。例如,日本會計檢查院既不隸屬於國會和內閣,也不隸屬於法院,它是獨立於內閣且與內閣相平行的機構,其使命是檢查監督國家財政的執行情況,並定期向國會報告工作,具有較高的獨立性。

4、行政體制。在行政體制下,國家審計機關一般隸屬於國家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賦予的許可權,對政府各部門、各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活動進行審計監督,並對國家行政部門負責,以便保證國家財經政策、法規、計劃、預算的正常執行。例如,巴基斯坦審計長公署,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審計總局,瑞典審計局和中國國家審計署等。綜觀以上幾種的審計模式,那麼我國應選擇哪種更適合自己的國情呢?這就要對各種審計模式進行比較分析,從而選擇合適的模式。

Ⅵ 國家審計機關的四種模式中,獨立性較差的是 a,立法模式 b,司法模式 c,行政模式 d,獨立模式

國家審計機關的四種模式中,獨立性較差的是--行政模式.

Ⅶ 從歷史角度看,中國的審計體制能否變為立法型司法型獨立型

中國的審計從萌芽到產生,以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是作為一個部門歸屬於政府的,當然古版代沒有政府這個權說法。中國行政型的國家審計體制在建立之時是符合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環境的,這個可以從政府權力和節約審計資源等方面自己理解。我認為要轉變成以上三種中的任何一種審計體制,都需要一個過渡的過程,個人覺得楊肅昌等老師提出的「雙軌制」是比較可行的改革道路。如果能實現了這一階段的過渡,審計體制比較可能向立法型轉變,因為人大擁有最高立法權。

Ⅷ 我國政府審計機關屬於()A、立法型 B、行政型 C、司法型 D、獨立型

西方一般是ad兩種。隸屬關抄系應該是指審計機關的隸屬,立法型表示審計機關隸屬於立法機關,如英美等國家,審計機關就隸屬於議會或國會,有專門的委員會領導著審計機關;司法型則指審計機關擁有有限的司法權,如法國、義大利的審計法院。
獨立型表示審計機關獨立於三權機構,如日本的會計檢查院就採用這種方式,既不隸屬於國會和內閣,也不隸屬於法院,而是獨立於內閣且與內閣平行的機構,定期向國會報告工作,有較高的獨立性。不過日本在地域上不屬於西方,所以沒選。

Ⅸ 西方政府審計機關,按其隸屬關系不同,主要類型有A 立法型 B 獨立型 C 行政型 D 司法型

西方一般是AD兩種。隸屬關系應該是指審計機關的隸屬,立法型表示審計機關隸屬內於立法機關,如英美等容國家,審計機關就隸屬於議會或國會,有專門的委員會領導著審計機關;司法型則指審計機關擁有有限的司法權,如法國、義大利的審計法院。
獨立型表示審計機關獨立於三權機構,如日本的會計檢查院就採用這種方式,既不隸屬於國會和內閣,也不隸屬於法院,而是獨立於內閣且與內閣平行的機構,定期向國會報告工作,有較高的獨立性。不過日本在地域上不屬於西方,所以沒選。

Ⅹ 國家審計機關設置模式有哪些

國家審計機關的設置模式有以下幾種:
1、審計機關隸屬於立法部門,直接對議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完全獨立於政府,主要審計政府財政。這種模式在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十分普遍,是目前世界審計制度的主流。英美兩國比較典型,是國會名副其實的「牧羊犬」。美國除了國會設有審計機構外,在聯邦政府各部門還另設有監察長辦公室,相當於政府部門的內部審計,主要負責審查所在部門的業務活動、經濟效果以及本部門官員行為的合法性。
2、審計機關屬於司法系列。即審計機關除具有審計職能外,還擁有一定的司法許可權,顯示了國家對法治的強化。因而,被西歐和南美一些國家採用。法國、義大利、巴西是典型的代表,它們設立審計法院,享有最高法院的某些特權,可以對違法或造成損失的事件進行審理並予以處罰。審計人員多為法官,審計的主要對象是國家財政。同時,負責管理財政部派出的公共會計。
3、審計機關不隸屬於任何權力部門。以德國為典型代表,設立了聯邦審計院,獨立於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門之外,直接對法律負責。這種模式從形式上看是獨立於三權之外,實際上它更偏重服務於立法部門。
4、審計機關在體制上隸屬於國家行政系列,是國家行政機構的一部分,對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但從發展趨勢看,它也越來越多地在為立法部門服務。目前,實行這種模式的主要有瑞典、沙特等少數國家。
5、審計和監察職能合一。如韓國、蒙古等。韓國設立了獨立於政府的審計監查院,受總統直接領導,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
6、主計審計長模式。如印度等國,設立了獨立的主計審計公署,負責財政決算編制、國家財政審計。
在上下級審計機關領導體制方面,各國也有較大區別。印度、葡萄牙等少數國家只設一級審計機關,地方不設相應的審計機關,對地方的審計工作由其派出機構負責。在分級設立審計機關的國家,最高審計機關與地方審計機關的關系也不盡相同。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最高審計機關與地方審計機關之間一般沒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也沒有業務指導關系,兩者完全平等。韓國審計監查院與地方自治團體監查機關之間是業務指導與合作關系。法國的審計法院可以接受對地方審計法庭判決不服的上訴,並作出終審判決。菲律賓的最高審計機關對地方審計機關實行垂直管理。

熱點內容
保障農民工支付工資條例規定 發布:2025-05-01 16:35:55 瀏覽:536
2020年自考行政法學答案 發布:2025-05-01 16:26:41 瀏覽:968
勞動合同法42條5款 發布:2025-05-01 16:17:03 瀏覽:830
法院解凍帳戶 發布:2025-05-01 16:12:19 瀏覽:917
合同法對標的物異議 發布:2025-05-01 16:09:56 瀏覽:463
交通事故法律援助經典案例 發布:2025-05-01 16:02:01 瀏覽:675
法院人耐心 發布:2025-05-01 16:01:54 瀏覽:714
關於合同法和貿易的案例 發布:2025-05-01 15:57:34 瀏覽:166
環境保護規劃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1 15:57:33 瀏覽:108
中世紀歐洲刑法 發布:2025-05-01 15:52:21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