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海瑞曾立法

海瑞曾立法

發布時間: 2021-01-09 13:42:50

Ⅰ 儒家思想的優點和缺點

一、優點:

1、道德精神:「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責任感,「朝聞道,夕可死」的精神追求,堅毅的人格、積極的人生態度,尊老尚賢敬師和見利思義的人生准則。

2、現代價值:大一統思想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團結;以人為本、民本思想有利於「三農」問題;「和為貴」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禮讓為先、睦鄰友好、和而不同的文化內涵使中國樹立了良好的外交形象。

二、缺點:

1、「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迷信思想。

2、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道德維系專制統治與等級社會,壓抑人性,鉗制思想,阻礙了科技的發展。總之,我們應吸取精華,剔其糟粕,傳承中華文化。

(1)海瑞曾立法擴展閱讀:

儒家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儒家學派之前,古代社會貴族和士通過「師」與「儒」接受傳統的六德(智、信、聖、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社會化教育。

從施教的內容看,中國古代的社會教育完全是基於華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環境中長期形成的價值觀、習慣、慣例、行為規范和准則等文化要素之上而進行的。儒家學派吸收這些文化要素並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高度。

產生背景

儒家思想是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後,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東周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劃時代的歷史變革中,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爭霸,社會處於動盪之中。

這時候代表各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歷史舞台,著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們各自為新興的地主階級設計了一套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治國方案,為秦漢以後的社會治國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社會內部不可調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機,搖撼了傳統文化的權威性。

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日俱增,就連「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當時所處的時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中,並對傳統文化加以適當的改造,以便在社會實踐中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秩序和心理平衡。

這種情況到了大變革的戰國時代顯得尤為突出,因為人們在崩塌的舊世界廢墟上已經依稀看到了沖破舊尊卑等級束縛的新時代的曙光。

未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模式,就成了舉世關注的大問題,並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場百家爭鳴式的大辯論。當時代表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利益的諸子百家,紛紛提出各自的主張,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爭論焦點就是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

圍繞這個問題而進行的思想交鋒,儒、法兩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們旗鼓相當,針鋒相對,英者雲集,皆為顯學。另外還有墨家、道家、陰陽家、兵家等等學派,可謂學派林立,學術與言論的開明為儒家思想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興起

秦朝是以法家思想為政權的統治思想,而漢朝在漢武帝之前以道家思想作為正統思想。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加之漢字尚處於雛形,不具備准確表達的功能,正統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哲學根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

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了顯學。此時,孔子已死三百餘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漢代的儒家思想普及過程中,很多社會問題得到解決。儒家思想傾向於施用仁政管理國家,政治家們以此為根據,限制土地過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體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綱五常」,等政策。

西漢武帝在位時期封建國家十分強盛,這給封建統治穩定創立了前提。為維護大一統的局面,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體系。

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於君主統治的成分,對儒學進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權神授」和大一統的思想,這在客觀上有利於封建中央集權的加強,也利於社會的穩定,和鞏固儒家思想,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縱觀兩千多年來儒家之所以能獨領風騷,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內核即哲學上的天人觀念、倫理上以「仁」為核心的「三綱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統主張,在根本上都有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需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為儒傢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隨時代需要的變化而不斷改變面目。先秦儒家沒有為當時的統治者所接受甚至還遭到了秦始皇毀滅性的打擊,這是由先秦儒家初創時自身的理論缺陷導致的。

先秦儒學的內容體系充滿著濃重的、溫柔淳樸的倫理親情色彩,顯得「迂遠而闊於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學」,目的在於通過「正名」,」恢復「已一去不復返的「周禮」所代表的時代,所以孔子的思想不會為新興地主勢力所青睞。

孟子的「仁政」說,雖已轉到新興地主勢力的立場上,但其「仁政」說是建立在「民為貴」、「君為輕」的基礎上的,過分突出了小農利益,因而也不會得到統治者的贊賞。歷史發展到漢武帝時期,封建國家強盛,儒學隨之有了恢復生機的條件。

Ⅱ 推薦名書!謝謝了

名書:

1、《小王子》

作者:[法] 聖埃克蘇佩里

聖埃克蘇佩里是一個傳奇飛行家,他的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

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看到了成人的空虛、盲目和愚妄,記下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本質的言語、本真的視角,也帶給許許多多人感動和嚮往。

2、《社會契約論》

作者: [法] 盧梭

《社會契約論》是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於1762年寫成的一本書。《社會契約論》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及兩國的憲法均體現了《社會契約論》的民主思想。

3、《倫理學》

作者:斯賓諾莎

《倫理學》一書是斯賓諾莎一生哲學思想的結晶。該書所闡述的實體、屬性和樣式的學說,是17世紀西歐先進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發展的總結。馬克思在他的哲學著作中,也經常把斯賓諾莎作為近代哲學史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傑出代表。

4、《一九八四》

作者: [英] 喬治·奧威爾

這一部奧威爾的傳世之作,堪稱世界文壇上最著名的政治諷喻小說。他在小說中他創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話」等詞彙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個形容詞「奧威爾式」不斷出現在報道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見其在英語國家影響之深遠。

5、《理想國》

作者: [古希臘] 柏拉圖

柏拉圖認為,正義的城邦城理想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統治者應從有才能的人中挑選出來,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第二,統治者階層應過公社生活。第三,國王應該是哲學家,或應該讓哲學家做國王。

6、《悲慘世界》

作者: [法] 雨果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獲釋罪犯冉阿讓試圖贖罪的歷程,融進了法國的歷史、建築、政治、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

7、《麥田裡的守望者》

作者:[美]傑羅姆·大衛·塞林格

塞林格將故事的起止局限於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爾菲德從離開學校到紐約游盪的三天時間內,並借鑒了意識。流天馬行空的寫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個十幾歲少年的內心世界。

8、《平凡的世界》

作者:[中國] 路遙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9、《人性的枷鎖》

作者:[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於1915年出版。這部小說是一部半自傳體性的作品。小說通過敘述主人公菲利普從童年時代起的三十年生活經歷,反映了一個青年的痛苦、迷惘、失望、挫折和探索,以及逐步擺脫種種枷鎖,尋找生命意義,走向成熟,獲得精神解放的歷程。

10、《時間簡史》

作者:[英] 斯蒂芬·威廉·霍金

出版於1988年。全書共十二章,講述了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包括: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等內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遙遠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質等知識,並對宇宙的起源、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命題進行了闡述。

11、《穆斯林的葬禮》

作者:[中國] 霍達

一個穆斯林的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

展現了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垂涎。作品清新流暢、質朴無華,以細膩的筆觸探測人的心靈,讀後盪氣回腸,留下深沉的思索。

12、《基督山伯爵》

作者:[法]大仲馬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法老號大副唐泰斯受船長委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獄友法里亞神甫向他傳授了各種知識,並在臨終前把埋於基督山島上的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

唐泰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本書充滿浪漫的傳奇色彩,章章奇特新穎,引人入勝。

13、《蘇菲的世界》

作者:喬斯坦·賈德

《蘇菲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並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

評論家認為,對於那些從未讀過哲學課程的人而言,此書是最為合適的入門書,而對於那些以往讀過一些哲學而已忘得一干二凈的人士,也可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14、《圍城》

作者:[中國]錢鍾書

《圍城》是中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作者錢鍾書1910—,江蘇無錫人,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後留學英、法,是位學貫中西而富才情的學者。《圍城》動筆於1944年,完稿於1946年,其時,作者正蟄居上海,耳聞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蠻橫,「兩年裡憂世傷生」《圍城·序》,同時又堅韌地「錙銖積累地」把自己對人生、對學術的感悟與思考付諸筆端,先後完成了小說《圍城》和學術著作《談藝錄》。

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沖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包圍。錢鍾書以他灑脫幽默的文筆,述說著一群知識分子的快樂與哀愁。錢鍾書的深入骨髓的洞見,通達超脫的生存智慧足以讓讀者品評再三。

15、《呼嘯山莊》

作者:[英] 艾米莉·勃朗特

《呼嘯山莊》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奇特的小說」,是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畢生的唯一力作。棄兒希刺克厲夫被「呼嘯山莊」的主人恩蕭收養,恩蕭的女兒凱瑟琳與他從小友愛,產生了熾烈的愛情。

而莊主的兒子辛德雷卻仇恨他,老恩蕭死後,把他降為奴僕,百般凌辱。凱瑟琳為了得到「畫眉山莊」主人林頓的財產資助希刺克厲夫而嫁給了林頓。希刺克厲夫得知後憤然出走。

幾年後,希刺克厲夫致富歸來,使辛德雷傾家盪產,並誘騙林頓之妹與他成婚,恣意虐待。凱瑟琳終因不能同希刺克厲夫結合而凄然病逝。

熱點內容
電子廢棄物條例 發布:2025-08-15 04:08:32 瀏覽:356
元旦依據立法 發布:2025-08-15 04:08:32 瀏覽:885
房博士律師團 發布:2025-08-15 03:54:58 瀏覽:677
參加法律碩士有什麼要求嗎 發布:2025-08-15 03:49:20 瀏覽:176
孫劍良律師 發布:2025-08-15 03:47:42 瀏覽:640
法律知識普及名言警句 發布:2025-08-15 03:39:29 瀏覽:982
上網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5 03:39:27 瀏覽:85
305刑法 發布:2025-08-15 03:36:40 瀏覽:793
安徽省法院領導 發布:2025-08-15 03:31:50 瀏覽:174
法院失責 發布:2025-08-15 03:25:58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