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豐富法治課

豐富法治課

發布時間: 2021-01-09 14:09:54

1. 如何開展一堂有效的法治教育課堂

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在數學知識中同樣蘊含著豐富的法制教育資源。關鍵是如何開發和利用這些法制教育資源與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以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

2. 如何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

課堂教學的師生地位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雙邊互動關系。學生主動參與的實現,需要其自身發展具備一定條件。其中一個主要條件是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的發展水平。而主體參與意識的最終形成又以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水平、理性思維能力等為制約條件。處於兒童期的初中生,這些條件尚未成熟,還處在自我主動參與意識的感性理解階段。這就要求教師對如何實現初中生的主動參與性,進行特殊研究。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的提高正是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藉助於參與各項活動這種更直觀、更具體的方式,使他們從感性上形象地去體會其自身的主體參與地位及意義,以達到主體的感性實現,「參與」成了實現學生主體性操作上的有效落腳點。使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參與越多越積極,主體地位感性體驗越強烈,主體意識越得以增強,從而越促使其向理性理解的方向發展,反過來又進一步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教師的主導作用或者說是主體地位實現的標志,就是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為學生實現主體地位創造條件。而這同樣需要有操作上的具體落腳點,如果沒有操作上的保證,對教師如果沒有明確的規范的操作上的要求,教師的主導作用往往會流於空泛而得不到實在的體現,參與是非常具體可見的 。
一、精心策劃教學設計,切實達成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是一個分析教學問題、設計解決方法、對解決方法進行試行、評價實施結果,並在評價基礎上修改方法的過程。首先,教師要分析教學對象,即分析學生目前的學習水平處於什麼樣的層次。有些班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不同的方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他們的情感需要設計教學,教師設計的活動過於簡單或者繁瑣,過分強調知識的內容而忽視活動的實踐性和趣味性,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直接影響學習效率。
二、重視布置課前任務,適當分散教學難點。
新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課前向學生布置任務,為下一堂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提供保障,這點至關重要。學生圓滿地完成課前任務,有時會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精彩效果。教師要力求合理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路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三、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努力營造課堂氣氛。
新課程標准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當前課堂常見的方式。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話題,引發學生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的慾望。在小組討論中,教師應走下講台,在各組之間穿梭,解惑釋疑。與此同時,還應該注意觀察小組中的那些弱勢群體,給予他們特殊的關懷和指導。在展示成果時,根據話題的難易度,讓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都能有表現的機會。 四、注重教學過程評價,激發學生參與意識。
學生的學習動機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師的情感激發,這種清感激發就是一種對學生的評價。教師應該從知識、情感、意念三個方麵塑造學生。語言本身就具備表情達意的工具性特徵,因此,在課堂中,師生之間不僅僅有知識的交流,同時也有情感的溝通。對學生出現的與教師所提問題無關的回答或者想法不能簡單地用對錯來評判,教師應注重保護學生思維的創新性和獨立性。教師對學生所表現出的每一個反應都對學生的學習情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提高課堂學生的參與度不僅是教學效果的保證,而且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最終實現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總體目標。

3. 如何上好道德與法治課

開學已經月余,入手新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老師們,還用的習慣嗎?在教學過程中,有沒有遇到教學難題呢?

新一輪課程改革對品德課程進行了整體的改革,它涉及到時代背景的變遷、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課程任務的重新定位、課程目標的明確界定、課程內容的全面更新以及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因此,要把品德課上出實效,就必須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一堂入心的道德與法治課,應該滿足:「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三個標准。

1

如何在課堂中呈現出「生活性」

1、新課導入生活化

從學生感興趣的、為他們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課導入生活化。

2、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生活化

教學實踐表明: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特徵採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不但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深受學生的喜愛,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3、教學情境設置生活化

巧用教材內容設置情境,設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4、教學活動生活化

在教學工作中應充分考慮學生,不能讓學生成為聽眾,應組織他們多看、多做,多參與合適的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思想品德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反復親歷體驗的過程。

2

如何在課堂中呈現出「開放性」

開放性的品德教學就是從多方位多角度為理念,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以開放的實踐為基本渠道,以主體參與貫穿始終,以提高思品教學實效為根本,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具體包括:

廣闊的教學陣地,打破傳統教學場地的限制

互動式的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學習的主體

多樣化的情境式表演,如:講故事、聽歌曲、情感朗誦、角色游戲、小品表演、知識競賽等

設計開放式實踐活動,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

運用開放式的評價考核,日常行為規范與道德與法治學習考核相結合

發揮遠程教育資源的優勢,實現教學資源利用最大化

3

如何在課堂中呈現出「活動性」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學生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活動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如:討論、搜集信息、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游戲、參觀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等。

教育專家分析:部編版新教材的使用,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將產生直接影響。應該如何把握《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方向和立場,一線教師有諸多困難。

針對部編版新教材,二一教育特邀全國優秀一線教師製作最新課件、教案,他們都是教學經驗豐富的一線名師,深鑽教材、對新教學有自己獨到的認識與看法。

這套部編版《道德與法治》課件+教案+練習

完美解決了老師的授課難題

《道德與法治》熱門推薦精品推薦

最新《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同步課件+教案+素材

2018最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同步課件+教案+素材,課件設計精美,圖文並茂、動畫生動形象,活動符合小學二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具有啟發性,目前本資料包發布第一單元資料!

八下第二單元

4. 法治課教學中如何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必需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幫助。通過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思路,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堂自由發展空間。文章首先概述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隨後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就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出了幾點建議。
2016年9月份,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北師大舉行,提出了「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以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為內涵的中國學生培養思路。道德與法治作為初中基礎課程,以培養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要教學目標,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也成為現階段課程教學的基本任務。
一、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
1.文化基礎
文化學習是核心素養的基本組成部分,僅以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來說,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提升個人道德素養,另一方面也可以樹立科學精神和正確價值觀念,追求真善美的統一。
2.自主發展
以往的中學課程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理論講解為主,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受到限制。而核心素養則提倡教師為學生創造更多自主發展的空間,例如要堅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勇於質疑、敢於提問,培養學生的發問精神。此外,也要注重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例如採取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對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有直接幫助,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3.社會參與
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連的學科,而核心素養也主張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豐富學生的社會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所學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做到「知行合一」,這也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最終目標。另外,學生通過參與社會活動,還能夠鍛煉自己的責任擔當,提高社會活動中的創新創造能力,這些都會對學生今後的成長和發展起到必要的促進作用。
二、道德與法治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1.促進深度體驗,提升探究能力
教師要想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重視挖掘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深層次價值,不僅讓學生通過書本教材「知其然」,更要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來達到「知其所以然」的目標。為此,教師要積極嘗試師生角色轉換,以更加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從被動聽講向主動參與轉換。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美好集體有我在》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一些集體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真切的感受到集體給自己成長帶來的積極影響,進而加深了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在「五一勞動節」時,組織班級中的學生成立志願者隊伍,有的隊伍負責清理校園花壇中、草坪中的垃圾,有的隊伍負責宣傳和製作黑板報。最後由教師進行活動經驗總結,大家在活動中互幫互助,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也間接的增強了團隊凝聚力。
2.釋放學習主動權,開展共享式教學
核心素養時代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主動「放權」,同時要能夠更多的關注當代中學生的學習訴求,從而確保課程教學模式能被學生所接受。例如,當代學生被稱為網路的「原住民」,他們對互聯網有著較高的興趣,教師可以更多的利用多媒體、互聯網進行課堂教學,包括現階段比較常見的MOOC(慕課)、公開課、微課等,都可以嘗試引進並與道德與法治課程結合起來,真正實現「互聯網+教育」。基於互聯網的輔助教學模式,也繼承了互聯網開放共享的特點,教師可以將教案發布到校園網、QQ群里進行共享,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可以下載課件,自行學習,溫故而知新。
3.進行學科整合,培養綜合素養
未來的人才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跨越文化差異、觀點差異,能夠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具備批判和創新思維……都至關重要,而這些素質無一例外都是跨越學科的綜合素養。對於學校教育來說,讓學生具備這樣的素質,就需要有超越學科教育的「大教育」觀念。道德與法治與初中其他文化課有一定的關聯性,例如歷史、地理等,教師在進行本學科內容講解時,也可以根據具體內容適當結合其他學科的知識,例如在講解《國家利益至上》這部分內容時,可以聯系歷史中的一些名人,像林則徐、周恩來等,這樣不僅使得道德與法治內容更加生動、靈活,而且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015年下發的《關於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圍繞立德樹人,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提煉課程整合主題,整合相關課程內容,增強課程實施的綜合性。實踐中,我們也在不斷深化對綜合課程的認識和理解。
結語
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當代中學生必備的一種品格和能力,從中學階段開始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不僅有助於學生基礎文化課的學習,而且對學生今後的發展也有一定促進作用。從教師角度來說,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時,也要注重轉變傳統觀念,例如充分藉助於現代化教學模式,進行學科整合等,為學生營造相對寬松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本位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

5. 學校上法治課的標語。

答:學校上法治課的標語

01、法為家書一生讀,和作良田萬代耕。

02、法興國運國專興法,和諧世道屬世諧和。

03、法興國運國興法,廉樹黨風黨樹廉。

04、法在律,情在人,和諧在你我。

05、公民遵紀守法,社會政通人和。

06、關愛我們的親人,從自我守法做起。

07、國是籬笆法是樁,拆了樁子籬散光。

08、遵紀守法,從我做起。

09、學法用法,做遵紀守法好少年。

10、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學校家庭責無旁貸。

11、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12、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讓青少年遠離犯罪!

13、有事想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

14、全社會關注青少年教育,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

15、學法用法,做遵紀守法好少年!

16、凈化青少年成長環境,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17、堅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結合!

18、社會學校家庭聯動,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

19、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切實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

20、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要做到制度化規范化!

6. 積極推進法治教育進課堂會產生哪些積極影響

讓學生知法,懂法,守法,培養新一代守法的公民;還可通過學生向父母宣傳法律知識,達到普法的目的。也可讓老師在宣講法律知識的同時進一步了解法律知識,進一步推進依法治校,加快依法治教和依法治學的步法。

7. 「法制課」還是「法治課」

法治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艱巨的任務。

熱點內容
網路散播政治謠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05:34:01 瀏覽:831
我國金融監管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5 05:16:14 瀏覽:973
法官背上 發布:2025-08-15 05:05:53 瀏覽:41
搭乘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05:04:38 瀏覽:700
福建法院網 發布:2025-08-15 05:04:38 瀏覽:92
經濟法基礎行政處罰 發布:2025-08-15 04:51:38 瀏覽:631
新沂市律師 發布:2025-08-15 04:47:12 瀏覽:176
書法院職責 發布:2025-08-15 04:47:12 瀏覽:397
新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 發布:2025-08-15 04:41:26 瀏覽:215
王志律師 發布:2025-08-15 04:41:15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