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教前提

依法治教前提

發布時間: 2021-01-10 04:15:01

❶ 簡述刑罰的目的

刑罰的目的有預防目的和報應目的:

一、預防目的

1、特殊預防

特殊預防,是指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特殊預防的對象只能是犯罪人,即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人。

2、一般預防

所謂一般預防,是指防止尚未犯罪的人走上犯罪道路。

二、報應目的

  1. 道義報應

道義報應是指根據犯罪人的主觀惡性程度實行報應。根據道義報應的觀點,對犯罪人發動刑罰,應以其道德過為基礎,使刑罰與道德充分保持一致。道義報應的本質是將刑罰奠基於主觀惡性,予以否定的倫理評價。道義報應揭示了刑罰的倫理意義,因而是刑罰的題中應有之義。

2.法律報應

法律報應是指根據犯罪的客觀危害程度實行報應。根據法律報應的觀點,對犯罪人發動刑罰,應以其客觀上對社會造成的危害為基礎。法律報應將刑法與道德加以區分,認為犯罪的本質並不是一種惡,尤其不能把罪過視為犯罪的本質,滿足於對犯罪的否定的道德評價,而是強調犯罪是在客觀上對法秩序的破壞,刑罰是對犯罪的否定。

(1)依法治教前提擴展閱讀

刑罰的種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二條【主刑和附加刑】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三條【主刑種類】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四條【附加刑種類】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

(二)剝奪政治權利;

(三)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熱點內容
盤錦興隆台法院 發布:2025-08-15 11:34:34 瀏覽:132
環保法刑法 發布:2025-08-15 11:33:43 瀏覽:604
電大刑法學解釋犯罪 發布:2025-08-15 11:33:34 瀏覽:20
食品行政法規的解釋 發布:2025-08-15 11:27:56 瀏覽:714
民事訴訟法擔保物權 發布:2025-08-15 11:24:27 瀏覽:776
在讀法律碩士司法考試 發布:2025-08-15 11:24:05 瀏覽:658
姚江法院 發布:2025-08-15 11:22:56 瀏覽:137
依法治國政治論文 發布:2025-08-15 11:14:50 瀏覽:755
公司並購中涉及的法律問題 發布:2025-08-15 11:13:01 瀏覽:222
民法有哪些原則 發布:2025-08-15 11:07:47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