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家庭名片
『壹』 一個好友把我的微信名片分享出去給她的朋友別人來加我這樣做是不是不道德呀我
沒什麼不道德的,不需要你同意也不違反什麼規定
『貳』 誠信 成為中國名片的意義是什麼。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和其它優秀文化傳統一樣,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特點,每一個時代都會賦予它不同的內涵,都會為它打上政治、經濟和階級的烙印。作為一種道德規范,現代誠信既是對傳統誠信的傳承,又是對傳統誠信的發展和超越。和傳統誠信相比,現代誠信有如下特點:
一是調整社會生活的內容更為廣泛。傳統的農耕社會,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交通落後,信息閉塞,人的活動范圍很小,人與人之間交冬天的范圍很窄,交往的頻率很低。除了少數經商的人群外,社會生活的主體人群之間的交流一般是局限於親戚、朋友和熟人之間。而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規范,它調整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交往,如果調整主體缺失,這種規范對社會生活的作用也就降價。曾子曰:「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禮樂記》雲:「著誠去偽,禮之經也。」可見,在古代,儒家所推崇的「信」也多是朋友之「信」,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大義中,「信」在很大程度上局限於「修身齊家」這一層面上。現代社會,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信息暢通,交通方便,人類社會逐漸由農耕文明走向商業文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范圍擴大,交流的機會增多,交流合作的形式逐漸多樣化,交流的對象也由熟悉的人群擴展到陌生的人群。特別是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信息網路化,經濟全球化,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誠信這一道德規范所調整范圍已擴展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熟人朋友的日常生活交往,大到國家政治經濟組織之間的交往與合作。現代誠信已超越了傳統意義的誠信,具有了更深廣的內涵,已從「修身齊家」的層面擴展到「治國平天下」的層面。中國共產黨「十六大」提出了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其中「德」的重要內容便是「誠信」。
二是誠信缺的危害更大。由於農耕文明時代人們的交流多限於親戚朋友熟人之間,傳統誠信只是居於「修身齊家」的層面,誠信的缺失往往是傷害親戚朋友熟人的感情,失朋友之「義」,是個人修養的缺失,是道德取向的偏差,是人性的墮落。而現代誠信一旦缺失,不但個人失去立身之本,而且還會影響一個企業、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一言足以興邦,一諾豈止千金。一次金融詐騙,可導致上億的資金流失;一紙合同不履行,會使一個企業破產;一言承諾失信,可使一個國家威信掃地。
『叄』 請為自己設計一張道德名片,用一兩句精煉的話表明自己的道德追求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肆』 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我能為學校做點什麼》教案與反思
我能為學校做點什麼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學校名片,版激發學生關心學校、熱愛權學校的情感。
2、培養學生創造力和想像力,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良好個性。
教學重點:、通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學校名片,激發學生關心學校、熱愛學校的情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創造力和想像力,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良好個性。
教學方法:討論法、練習法、講授法 教學准備:
1、學生設計表格,搜集有特色的名片。
2、學生准備硬卡紙、彩筆、剪刀等製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初識名片,激趣導入
1、生活中,名片有什麼作用?
2、小組交流自己帶來的名片,看看別人在名片上介紹了什麼
3、導入活動主題:同學們願意為學校製作一張名片嗎?
二、找出學校的特點
1、你對學校有了哪些了解?(地理位置、校園環境、教學設施、榮譽、老師和同學的情況、開展過的大型活動)
2、匯報結果
3、游戲--「校園之最」快速搶答 如:學校最有名的人是( ) 學校最美的地方在( )等
4、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學生名片投影展示
『伍』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我為母校添光彩
教學目標:
1、學習愛國實業家陳嘉庚先生的事跡,激發熱愛母校,報效母校之志。
2、通過問卷調查,主題隊會等活動形式,加深對校園文化的理解,增強以校為榮的集體榮譽感。
3、通過為母校發展獻計獻策、設計母校宣傳冊等活動,增強民主參與學校管理、爭做學校小主人、和學校共榮辱的責任心與自豪感。
重點難點:
重點:1、學習愛國實業家陳嘉庚先生的事跡,激發熱愛母校,報效母校之志。
2、通過問卷調查、主題隊會等活動形式,增強以校為榮的集體榮譽感。
難點:培養學生以校為榮,民主參與學校管理的責任心和自豪感。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1、按照教科書學習要製作母校名片。
2、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合作收集以下資料,母校的校史、校訓、校歌和校徽,母校的名人錄,名人的母校等
3、從「辦學特色、輝煌過去、母校名師、喜看今朝」等幾方面製作母校宣傳冊。
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課
1、教師談話導入:母校給了我們知識和力量,母校給了我們榮譽和歡樂,我們能為母校做些什麼?
2、教師出示課題――「我為母校添光彩」
二、展示交流「母校名片」
學生展示自製的母校名片,講述在製作過程中的學習體會,分析母校名片上的數據給自己的啟示,教師對學習交流活動做出評價。
三、閱讀「名人和母校」
學生自學「陳嘉庚的故事」,討論「嘉庚精神」是一種什麼精神。
四、實踐活動
學生根據教科書學習要求選擇一題進行調查、研究,數據整理,然後用小報、日記等形式展示學習成果。
五、解讀校園文化,組織主題隊會
1、全班根據教科書所示活動流程組織活動
2、學生交流參加活動的感想。
六、製作母校宣傳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