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社會環境
① 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現狀
一、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過程中,廣大會計人員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廉潔奉公、堅持原則,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毋庸置疑,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缺陷。
1、會計造假。一些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薄弱,不能夠遵守職業規范,不能堅持原則,直接或間接參與偽造、變造、篡改、隱匿、毀損會計資料,編造虛假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對外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和經濟指標,嚴重影響了政府的決策,擾亂了社會正常經濟秩序。
2、違法亂紀,牟取私利。某些會計人員抵擋不住金錢誘惑,採取收入不記賬、虛報冒領、偽造、變造支出單據等違法行為,侵吞國家和集體財產,或利用職務之便利,貪污、挪用公款,以權謀私,侵害國家和集體利益。
3、違背執業准則,弄虛作假。少數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人員,不嚴格遵守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准則,對明知有重大錯誤和舞弊的會計報表出具不恰當的審計報告,欺騙廣大投資者。造成以上表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上的,又有客觀上的。主觀上,會計人員道德素質偏低,一些會計人員缺乏必要的會計職業道德知識,對遵守職業道德沒有清醒的認識或者是沒有足夠的重視,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客觀上,一是受社會風氣的影響。在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社會上出現了弄虛作假、哄騙欺詐、偷稅漏稅、以權謀私等一些違背誠信的不良現象,使部分會計人員心理失衡,也參與到弄虛作假的行列中。二是受執業環境的影響。目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法律規范不完善,對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缺乏具體的懲治措施,而對堅持原則,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也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救濟制度,使一些會計人員迫於單位領導脅迫,參與會計造假。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1、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解決會計造假和會計信息失真的需要。會計造假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會因素,有政治原因也有經濟原因,雖然解決會計造假不能僅僅靠會計個人力量。但是會計造假主要發生在會計工作中,主要是會計行為,在解決會計造假中,會計人員必然是主要力量。只要會計人員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堅持原則,嚴守職業道德,就能遏止會計造假和信息失真現象,因此在目前會計造假和信息失真嚴重的情況下,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重要措施。一個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應具備「德、能、勤、績、公、廉、儉」等七個方面的素質。會計人員有足夠的專業技術水平、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執業的基本知識固然很重要,但由於會計工作的特殊性,會計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管理工作好壞的關鍵。因此,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才是最重要的,會計人員具備了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才能真正做到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堅持准則、廉潔奉公、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作風嚴謹、艱苦樸素、大公無私,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重要措施。
② 論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道德的論文
摘 要: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從事有關會計活動,參與經濟管理應當遵守的道德規范。本文就會計職業道德概念出發,分析當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面臨的問題,淺析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一、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是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對會計職業行為及職業活動的系統要求,是根據會計職業的特點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一種標准,是調整會計人員與國家等不同的利益群體或者會計人員之間的社會關系及社會道德規范的總和。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特點
1、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利益關系的手段
在市場經濟下,經濟關系的實質是鄭核利益關系,在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及不違法的前提下,允許個人和經濟主體獲取合法的自身利益;
2、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會計活動需要遵循准則及相關規定,會計是為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經濟秩序,維護公眾利益服務的,要遵循客觀的經濟規律;
3、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廣泛的陵辯社會性
會計的服務對象面向社會各個行業,會計信息質量影響著社會各個行業的發展,從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會計信息的高質量是保證社會經濟秩序健康運行的必要條件。所以,會計道德必然會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三)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
會計職業道德主要內容有八項,包括以下方面:
1、愛崗敬業。要求會計人員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會計工作,忠於職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2、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老實做事,謹慎執業,信譽至上,不為利益所誘惑,不弄虛作假。
3、廉潔自律。要求會計人員公私分明、不貪不佔。
4、客觀公正。要求會計人員站在中立的角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保持應有的獨立性。
5、堅持准則。要求會計人員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始終堅持按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
6、提高技能。要求會計人員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刻苦鑽研,不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7、參與管理。要求會計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鑽研相關業務,全面熟悉本單位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積極參與管理,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管理者出謀劃策。
8、強化服務。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努力維護和提升會計職業的良好社會形象。本著服務的良好心態處理各種業務活動。
二、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存在的問題
1、會計造假
近年來由於會計造假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弄虛造假的財務報表日益增多。上市公司出現了銀廣夏事件等嚴重喊汪掘的會計造假事件,給會計行業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2、財務管理混亂
一些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對會計人員的管理不嚴格,使得一些沒有會計從業資格或者能力不能勝任會計一職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造成公司財務管理的混亂局面。
3、違背准則
目前存在少數會計人員,不能客觀獨立地遵守准則和相關會計法律法規,在知情的情況下出具一些假的審計報告,欺騙信息使用者,辜負社會的信任。
(二)分析原因
1、利益沖突
有些會計人員心術不正,在個人利益面前,面對誘惑,喪失了理智,喪失了會計人員最起碼的法制觀念,會計職業道德淪陷,他們故意偽造、毀損、隱匿會計資料,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以身試法,觸犯法律的底線。
2、"聽從命令"
在企業現有的管理體制下,會計師主要接受領導管轄。面對社會和就業的壓力,會計師往往屈從於領導的決定。現在的情況是只有少數會計師堅持原則,不屈從領導的壓力,寧可放棄工作也不違背職業道德,大部分會計師還是選擇向現實屈服。
3、會計師缺乏敬業精神
部分會計師認為自己的工作就只是單純地和數字打交道,缺乏對自己職業的熱愛,對自己的要求不高,不思進取,懷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心態,缺乏敬業精神。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面對我國目前會計職業道德的問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刻不容緩。我認為,要想改變當前的危機,國家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
(一)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
構建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需要通過法規建設和職業道德規范的建立來約束、制約和激勵財會人員的道德行為。首先,應當判斷會計職業道德意識所處階段及水平,及時發現會計職業道德新動向及發展;第二,成立會計職業道德評價委員會,成員應包括注冊會計師協會及會計協會人員參與;最後,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明確具體行為及相對應的獎懲措施,做到有理可依。
(二)健全相關法規
當前會計舞弊嚴重,會計信息失真情況時有發生,說明我國與會計職業道德相關的法規不夠完善。要防止會計造假,加大財務報告的透明度,需要國家健全相關的法規。健全法規的前提是分析目前我國財會行業面臨的具體問題,針對個例制定法規條例。
(三)完善企業管理機制,加強會計人員誠信教育
企業作為會計信息的承擔者,要對會計信息質量負責。保證會計人員的客觀獨立是完善企業管理制度的重點,企業應努力做到讓會計人員敢於抵制領導強制舞弊的命令,同時應加強對財會人員的誠信教育,把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列為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
(四)加強輿論監督
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離不開輿論監督。可以通過網路、廣播、電視等曝光違反職業道德的不良行為,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增強財會人員的敬業精神,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會計基礎工作規范[Z].財會字[1996]19號
[2]裴俊紅.會計職業道德問題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08.
[3]江永華.會計職業道德建設[M].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4]王瑜.高校會計倫理道德教育探析[J].技術與市場,2009,(5).
作者簡介:賈孟冉(1991.5-),女,河南義馬人,長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09級會計學本科生。
③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社會環境的經濟因素有哪些
1加大懲處力度,嚴格財經紀律
一是從法律規范上加大對造假失信者的處罰力度,使其造假的預期成本大於其造假的收益;二是管理部門以及執法部門要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查處,杜絕講人情和執法、司法腐敗現象。
2健全制度,以制度保障制約
健全有關法律、法規,將會計職業道德制度化、法律化。從企業外部來講,在市場經濟中,由於法律的滯後性,就有可能出現屬於不道德但是卻不違法的情形,這種情形即屬於法律規范的死角,因此有關部門應及時認真的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對於不道德但是卻不違法的情形進行規范,減少法與德的矛盾和沖突。從企業內部來講,在現代企業制度中,由於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為了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與完整,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就顯得異常重要了,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避免和消除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形成各相關部門和人員之間的相互制約,防止會計職業道德缺失情形的發生。
3推行會計委派制,保障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
4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
需要切實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並且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避免一人做多個崗位的工作,還有減少會計因領導操縱而造假的可能性,優化會計環境。
建立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基本規范,一套完善規范的內控體系,能有效起到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
5建立誠信檔案,常抓不懈。
「誠信是誠信者的通行證,失信是失信者的墓誌銘」。誠信在會計行業龍為重要,誠信是會計行業之魂,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核心,是經濟社會永恆的主題。市場經濟是種信用經濟,會計信用是這根經濟活動鏈條的基石,沒有了信用,與市場經濟相適應各類社會關系與經濟關系也就不能順利建立,並無法持久維系。當然如果市場主體採取了不誠信的手段,一系列會計資料就會失真和虛假,國家就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經濟就可能出現倒退,這是非常可怕的。在大力提倡誠信的今天,要研究建立會計人員的誠信檔案管理制度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體系,推動和完善會計職業道德的規范化和法制化。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失誤、違法事件均應一一記入其個人誠信檔案,並將其分值化,如駕駛員違章記分一樣,爭取用量化的考核模式來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管理。【更多會計問題進會計網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