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道德講堂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道德講堂

發布時間: 2021-01-10 19:54:03

⑴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如何解釋

諸葛亮的解釋是保持安定的心,不要浮躁,可以修身,保持勤儉節約可以培養高尚道德

⑵ 誡子書中「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什麼意思快快!!!

詞 目】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編輯本段【讀 音】
jìng yǐ xiū shēn,jiǎn yǐ yǎng dé
編輯本段【釋 義】
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朴以淳養品德。
編輯本段【出 處】
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誡子書】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朴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里,悲傷嘆息,還有什麼用呢
注釋
淫慢:過度的享樂與怠惰
接世:接觸社會

⑶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是什麼意思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於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指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朴以淳養品德。

⑷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可以有一部分配以插圖寫出這句話的來歷,出於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內行,容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指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朴以淳養品德。然後在其他的版面具體舉相關的例子,宣傳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對我們的重要性,並寄予大家~也可以再裡面寫關於這個的名人名言,像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 李白 這些都可以~
http://ke..com/link?url=-nec-Q8KvJuwl_mKw68ozZ-8KgaNcw8Myinv623hK

⑸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朴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專德。

出自諸屬葛亮《誡子書》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鑒賞:

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鑒之處。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

文章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後來更成為修身立志的名篇。

(5)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道德講堂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當作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元234年),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

⑹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是什麼意思

非寧靜無以致遠,靜以修身:「夫君子之行,儉朴以淳養品德,儉以養德,儉以養德。」指恬靜以修善自身。出於諸葛亮《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靜以修身

⑺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出處

出自於諸葛亮《誡子書》。

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一、釋義: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

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二、賞析:

《誡子書》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這篇《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與學習的關系;不但講明了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

(7)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道德講堂擴展閱讀

1、《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也可以算作古代的家訓。

關於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鑒之處。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它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後來更成為修身立志的名篇。

2、在《誡子書》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

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3、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卧龍,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⑻ 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http://..com/question/11483094.html

熱點內容
制度產權司法等對財富的生產有什麼作用 發布:2025-05-07 05:53:50 瀏覽:283
勞動法哪些員工不可以辭退 發布:2025-05-07 05:46:34 瀏覽:109
廣西村民自治法規 發布:2025-05-07 05:22:30 瀏覽:356
法官王賽 發布:2025-05-07 05:18:12 瀏覽:782
行人在高速路上行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7 05:16:18 瀏覽:940
法院拘傳票 發布:2025-05-07 05:12:03 瀏覽:804
長垣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5-07 05:03:23 瀏覽:157
煽動員工罷工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7 05:01:57 瀏覽:85
模擬商務談判法律顧問對話稿 發布:2025-05-07 04:58:12 瀏覽:469
法律顧問工作情況 發布:2025-05-07 04:42:53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