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道德
『壹』 心理醫生的職業道德
1、心理醫生不得因求助者性別、年齡、職業、民族、國籍、宗教信仰、價值觀等任何方面的因素而歧視求助者。
2、心理醫生在咨詢關系建立起來之前,必須讓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詢的工作性質、特點,這一工作的局限性,以及求助者的權利和義務。
3、心理醫生與對求助者進行工作時,應與求助者對工作的重點進行討論並達成一致意見,必要時(如採用某些療法)應與求助者達成書面協議。
4、心理醫生與求助者之間不得產生和建立咨詢以外的任何關系。盡量避免雙重關系(盡量不與熟人、親人、同事建立咨詢關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對咨詢師的信任謀取私利,尤其不得對異性有非禮的言行。
5、當心理醫生認為自己不適於對求助者進行工作時,就應對求助者做出明確地說明,並且應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度將其介紹給另一位合適的心理醫生或醫師。
6、心理醫生應始終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具體保密措施如下:
(1)心理醫生有責任向求助者說明心理咨詢工作者的保密原則,以及應用這一原則的限度。
(2)在心理咨詢工作中,一旦發現求助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況,必須採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發生(必要時應通過有關部門或家屬),或與其他心理醫生磋商,但應將有關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低范圍之內。
(3)心理咨詢工作中的有關信息,包括個案記錄、測驗資料、信件、錄音、錄像和其他資料均屬於專業信息,應在嚴格保密的情況進行保存,不得列入其他資料之中。
(4)心理醫生只有在求助者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對咨詢過程進行錄音、錄像。在因專業需要進行案例討論,或採用案例進行教學、科研、寫作等工作時,應隱去可能據以辨認出求助者的有關信息。
(5)心理醫生對於心理咨詢服務的記錄、開具的診斷、照會或醫囑,應指定適當場所及人員保管,並負有保密義務。
(6)心理醫生有衛生、司法或公安機關詢問時,不得作虛偽的陳述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