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人民道德核心

人民道德核心

發布時間: 2021-01-11 00:08:08

道德的核心是什麼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這是因為: 一.社會主義道回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答,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要求。說到底,道德建設的核心就是為誰服務的問題。不同類型的道德,其核心也就不同。一切剝削階級的道德都是為維護剝削制度、維護少數剝削者的根本利益服務的,因此,其道德建設的核心就只能是為個人謀私利;而社會主義道德是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道德,是為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服務的倫理體系,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決定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觀要求。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以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的的經濟制度,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社會主義的思想文化都是來自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因此,客觀要求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而不能以為別的什麼為核心。

㈡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內容

核心: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規定: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1944年9月5日,中共中央警衛團的一名叫張思德的戰士在陝北安塞山中燒炭時,因炭窯崩塌而不幸犧牲。9月8日,中央直屬機關專門為紀念張思德召開了追悼會,毛澤東在追悼會上作了演講,這就是著名的《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宗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唯一宗旨,是社會主義時期道德建設的核心。

為什麼人的問題是做人的根本問題,也是區分無產階級人生觀、價值觀與資產階級人生觀、價值觀的根本標准。無產階級的使命不僅僅是為了解放自己,而是為了解放全人類。它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謀利益。

所以毛澤東說:「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

(《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1004—1005頁)。總之,是為人民而不是為自己。

堅持為人民服務,首先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取向。這是人生首要的、根本的問題,也是無產階級人生價值觀與剝削階級人生價值觀的根本區別。

在無產階級看來,人生的真正意義在於奉獻,在於為社會、為他人多作貢獻,這是大前提,也是做人的根本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做人的其他問題才有可能正確解決。

比如對待利益、榮譽、金錢、地位、苦樂、幸福、生死等等,只要首先不是從個人利益出發,而是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就會找到正確的答案,就容易正確對待,正確處理。

其次,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為人民服務水平的高低,貢獻的大小,不僅與他的人生價值觀相聯系,也與他的知識、素質為基礎的能力相聯系。

我們只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業務素質,才有可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做出較大的貢獻。有的人不注意努力學習和鍛煉,自己的能力素質提不高,志大才疏,他就不可能做出太大的貢獻。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知識爆炸」的今天,加強學習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掌握的科學技術越多,他的能力就可能越強,也越有可能做出驚人的貢獻。

第三,要積極從事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掌握知識和提到能力的目的在於實踐。一個人有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又有了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這還不夠,還必須積極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社會實踐中去,在實踐中使為人民服務成為現實。

能力靠實踐來顯現,價值靠實踐來創造,成果靠實踐來獲得,貢獻靠實踐來完成,如果他消極、懶惰,大事作不來,小事又不做,那麼他的願望將是空的,能力將是廢的,價值也只是潛在的。

毛澤東十分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動員人們積極實踐,他說,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束之高閣,並不執行,那麼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

第四,要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合理的、合法的、合乎政策的追求個人利益是道德允許的,但基本前提是保證國家、集體和人民的利益。

社會主義國家代表著人民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集體代表這一部分人的特殊利益,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都是人民的利益。個人利益不能凌駕於人民利益之上,當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發生矛盾時,要以人民的利益為重,勇敢地犧牲個人利益。同時,要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為作斗爭。

(2)人民道德核心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道德是植根於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與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狀況相適應的社會道德。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又是向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前進的歷史運動,社會主義道德本質上從屬於共產主義道德體系,是共產主義道德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具體體現。

它以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為道德原則,以實現共產主義為道德理想。毛澤東說「提倡以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結合的原則為一切言論行動的標準的社會主義精神」。

㈢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啥

為人民服務。因為: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要求。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觀要求。

㈣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核心是什麼

社會主義來道德體系的核自心是為人民服務。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嘩弗糕煌蕹號革銅宮擴,以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

㈤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內容是「為人民服務」。社會主義道德是在無產階級自發形成的樸素的道德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指導,由無產階級自覺培養起來的道德;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以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是指社會主義道德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行為規范有機結合起來的整體。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社會主義道德的內容體系,它由各方面的道德規范構成,如政治道德、商業道德、家庭道德以及各行各業都有自己具體的規范、具體的內容,各種規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內容體系。另一方面是指社會主義道德的層次體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低到高存在著四個層次的道德要求。處於最低層次的、也就是最簡單、最一般的道德要求,是社會主義起碼道德要求,它包括社會公德和家庭道德兩大部分。處於第二層次的是社會主義基本道德,具體概括為「五愛」,即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處於第三層次的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特殊道德要求。處於第四層次的是共產主義道德。這是社會主義時期的最高道德要求。以上這四個層次的道德要求有機結合,構成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層次體系。

㈥ 道德問題的核心是什麼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這是因為:一.社會主義專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屬,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要求.說到底,道德建設的核心就是為誰服務的問題.不同類型的道德,其核心也就不同.一切剝削階級的道德都是為維護剝削制度、維護少數剝削者的根本利益服務的,因此,其道德建設的核心就只能是為個人謀私利;而社會主義道德是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道德,是為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服務的倫理體系,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決定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觀要求.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以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的的經濟制度,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社會主義的思想文化都是來自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因此,客觀要求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而不能以為別的什麼為核心.

㈦ 社會主義道德為什麼要以人民服務為核心

社會主義道德建抄設的襲核心是為人民服務.這是因為: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要求.說到底,道德建設的核心就是為誰服務的問題.不同類型的道德,其核心也就不同.一切剝削階級的道德都是為維護剝削制度、維護少數剝削者的根本利益服務的,因此,其道德建設的核心就只能是為個人謀私利;而社會主義道德是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道德,是為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服務的倫理體系,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決定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觀要求.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以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的的經濟制度,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社會主義的思想文化都是來自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因此,客觀要求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而不能以為別的什麼為核心.

㈧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什麼。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
記得採納啊

㈨ 為什麼說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

1、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要求。道德建設的核心就是為誰服務的問題。不同類型的道德,其核心也就不同。一切剝削階級的道德都是為維護剝削制度、維護少數剝削者的根本利益服務的,因此,其道德建設的核心就只能是為個人謀私利。

而社會主義道德是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道德,是為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服務的倫理體系,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決定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2、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觀要求。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以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的的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社會主義的思想文化都是來自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因此,客觀要求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而不能以為別的什麼為核心。

(9)人民道德核心擴展閱讀

集體主義的基本內容之一,把國家利益與社會集體利益放在首位,把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利益結合起來。但是,有的人片面強調個人利益,宣揚個人中心、個人至上,甚至錯誤地主張「為個人主義正名」,用「個人主義原則」代替集體主義原則。少數人由於個人主義膨脹,公然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要堅持集體主義,就必須反對個人主義。

個人主義是以個人為中心,一切從個人出發,為了滿足個人私慾而不惜損害社會和他人利益的思想體系。個人主義是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適應的。雖然它在反對封建專制和宗教神學的斗爭中曾經產生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它具有很明顯的階級局限性。

㈩ 職業道德的核心是什麼

職業道德核心是:為人民服務。

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

1、為人民服務的原則(一切經濟活動、職業活動的宗旨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這是根本性質所決定的);

2、集體主義原則(因為職業道德要協調個人、集體與社會三者的關系,離開了集體主義,這三之間的矛盾,是無法協調的);

3、主人翁的勞動態度原則(在我國的,所有勞動者都是國家的主人翁,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社會主義制度所決定的,充分認識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有利於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

(10)人民道德核心擴展閱讀:

良好的職業修養是每一個優秀員工必備的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每一個員工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這兩點是企業對員工最基本的規范和要求,同時也是每個員工擔負起自己的工作責任必備的素質。

職業習慣是一個職場人士根據工作需要,為了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務主動或被動的在工作過程中養成的工作習慣,也是保證工作任務和工作質量必須具備的品質。

良好的職業習慣,是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務的必要前提,如果不具備良好的職業習慣就不能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良好的職業習慣。

職業道德的基本職能是調節職能。它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系,即運用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為,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如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要團結、互助、愛崗、敬業、齊心協力地為發展本行業、本職業服務。

另一方面,職業道德又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如職業道德規定了製造產品的工人要怎樣對用戶負責;營銷人員怎樣對顧客負責;醫生怎樣對病人負責;教師怎樣對學生負責等等。

熱點內容
我國婚姻法上親子關系的種類及地位 發布:2025-08-15 19:32:27 瀏覽:769
經濟法基礎2017第四章 發布:2025-08-15 19:32:16 瀏覽:598
深圳特區規章 發布:2025-08-15 19:30:09 瀏覽:319
老婆掉入山崖我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15 18:35:13 瀏覽:91
法律顧問刑事辯護 發布:2025-08-15 17:56:55 瀏覽:458
澳大利亞公司法律體系 發布:2025-08-15 17:46:58 瀏覽:262
涉外法規匯編 發布:2025-08-15 17:45:51 瀏覽:217
經濟法休假天數 發布:2025-08-15 17:43:05 瀏覽:399
楊欣律師 發布:2025-08-15 17:39:53 瀏覽:518
怎麼樣東莞市維正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8-15 17:37:03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