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理解
⑴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研究有什麼目的
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會影響到會計工作的質量,甚至影響到國家以及社內會的利益,所以容會計從業者都需准守
(1)格守獨立、客觀和公正的原則:(2)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3)遵守獨立審計准則等職業規范,合理運用會計准則及國家其他相關技術規范;(4)在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前提下為誠為客戶服務;(5)與同行保持良好的工作關系,配合同行工作;(6)維護職業形象,不得有可能損害職業形象的行為。
⑵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有哪些
本原則包括注冊復會計師履制行社會責任,恪守獨立,以及廣告、業務招攬和宣傳等、客觀、公正的原則,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遵守審計准則等職業規范,履行對客戶的責任以及對同行的責任等。具體要求包括獨立性、專業勝任能力、保密、收費與傭金、與執行鑒證業務不相容的工作、接任前任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業務
⑶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包括哪些
注冊會計師應遵循獨立、客觀、公正、廉潔等基本原則 ; 注冊會計師應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 ; 注冊會計師應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方面的技術守則注會計師既要對社會公眾負責,也要對委託單位負責;業務承接中的職業道德。
1、客觀公正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審核和審閱等鑒證業務,應當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注冊會計師執行鑒證業務時應當保持實質上和形式上的獨立,不得因任何利害關系影響其客觀、公正的立場。當識別出損害獨立性的因素時,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以消除影響或將其降至可接受水平。
2、較強業務能力
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遵守獨立審計准則等職業規范,勤勉盡責。注冊會計師應當通過教育、培訓和執業實踐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不得宣稱自己具有本不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或經驗,不得提供不能勝任的專業服務。
3、遵守程序
注冊會計師應當與同行保持良好的工作關系,配合同行的工作。注冊會計師應當就其向鑒證客戶提供的非鑒證服務與鑒證服務是否相容做出評價。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不得採用強迫、欺詐、利誘或騷擾等方式招攬業務。
4、對客戶負責
注冊會計師應當履行對客戶的責任,對執業過程中獲知的客戶信息保密,這一保密責任不因業務約定的終止而終止。注冊會計師不得利用在執業過程中獲知的客戶信息為自己或他人謀取不正當的利益。
(3)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理解擴展閱讀
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具有以下功能:
(1)指導功能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會計職業道德能指導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方向,表現出會計職業道德的指導功能。會計職業道德指導著社會公眾和會計人員自願地選擇有利於消除各種矛盾、調整相互關系的會計道德行為,避免矛盾的產生擴大,緩和與解決已產生的矛盾,影響和引導會計的科學發展方向。
(2)評價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的評價功能能讓會計人員養成強烈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對正確的會計行為有道德上的滿足,對不當的會計行為有道德上的批判,有助於調整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改善會計行業作風。
(3)教化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通過造成社會輿論、形成會計道德風尚、樹立會計職業道德榜樣等方式深刻影響、教化人們尤其是會計人員的會計道德觀念和會計道德行為,培養會計道德習慣和鍛煉會計道德品質,促使會計人員人格升華以及提高社會道德水準。
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一方面引導會計人員履行會計職業道德原則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另一方面通過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在各種社會活動中直接和間接地影響社會道德,推動社會道德水準不斷提高。
⑷ 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一般原則對哪些方面做了明確的規定
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一個顯著標志是對社會對公眾利益承擔責任。社會公眾利益是指注冊會計師為之服務的人土和機構組成的整體的共同利益。注冊會計師行業作為一個肩負重大社會責任的行業,應當以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為根本目標。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行為,強化道德意識,提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準,注冊會計師在職業道德方面應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即獨立、客觀、公正,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保密,職業行為,技術准則。
一、獨立、客觀、公正
鑒證業務是指為被鑒證對象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循了既定的適當標准提供高度或適度保證的業務。注冊會計師在執行鑒證業務時,應當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獨立、客觀、公正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中的三個重要的概念,也是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
(一)獨立
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執行鑒證業務的靈魂,因為注冊會計師要以自身的信譽向社會公眾表明,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是真實與公允的。獨立性是指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或其它鑒證業務,應當在形式上和實質上獨立於委託單位和其它組織。實質上的獨立,是指注冊會計師在發表意見時其專業判斷不受影響;公正執業,保持客觀和專業懷疑;形式上的獨立,是指會計師事務所或鑒證小組避免出現這樣重大的情形,使得擁有充分相關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斷其公正性、客觀性或專業懷疑受到損害。
(二)客觀
客觀性原則是指注冊會計師對有關事項的調查、判斷和意見表述,應當基於客觀的立場,應當力求公平,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不摻雜個人的主觀願望,也不為委託單位或第三者的意見所左右;不得因成見或偏見、利益沖突和他人影響而損害其客觀性。在分析、處理問題時,不能以個人的好惡或成見、偏見行事。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執業中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調查研究。在確定哪些情況和業務尤其需要遵循客觀性的職業道德規范時,應當充分考慮以下因素:
1.注冊會計師可能被施加壓力,這些壓力可能損害其客觀性;
2.列舉和描述在制定準則以識別實質上或形式上可能影響注冊會計師客觀性的關系時,應體現合理性;
3.應避免那些導致偏見或受到他人影響,從而損害客觀性的關系;
4.注冊會計師有義務確保參與專業服務的人員遵守客觀性原則;
5.注冊會計師既不得接受,也不得提供可被合理認為對其職業判斷或對其業務交往對象產生重大不當影響的禮品或款待,盡量避免使自己專業聲譽受損的情況。
(三)公正
公正性原則是注冊會計師在提供服務時應當,應當將社會公眾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不偏不倚地對待有關利益各方。正直、誠實,不偏不倚地對待有關利益各方,不以犧牲一方利益為條件而使另一方受益。無論提供何種服務,擔任何種職務,注冊會計師都應維護其專業服務的公正性,並在判斷中保持客觀。公正還有公平交易和真實的含義。
客觀性原則和公正性原則實際上適用於注冊會計師提供的各種專業服務,而不僅僅局限於鑒證業務。
二、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關注
(一)專業勝任能力
注冊會計師,應當具有專業知識,技能或經驗,能夠勝任的工作。「專業勝任能力」既要注冊會計師具有專業知識,技能和經驗,又要求其經濟、有效地完成客戶委託的業務。注冊會計師如果不能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就難以完成客戶委託的業務。事實上,如果注冊會計師缺乏足夠的知識、技能和經驗提供專業服務,就構成了一種欺詐。當然,注冊會計師依法取得了執業證書,就表明其在該領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一個合格的注冊會計師,不僅要充分認識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充滿信心,更重要的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專業勝任能力方面的不足,不承接自己不能勝任的業務。如果注冊會計師不能認識到這一點,承接了難以勝任的業務,就可以給客戶乃至社會公眾帶來危害。注冊會計師作為專業人士,在許多方面都要履行相應的責任,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就是其中之一。
(二)應有關注
注冊會計師提供專業服務時,應保持應有的職業關注、專業勝任能力和勤勉,並且隨著業務、法規和技術的不斷發展,應使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以確保客戶能夠享受到高水平的專業服務。應有關注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保持職業謹慎,以質疑的思維方式評價所獲取證據的有效性,並對產生懷疑的證據保持警覺。
(三)公正
公正性原則是注冊會計師在提供服務時應當,應當將社會公眾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不偏不倚地對待有關利益各方。正直、誠實,不偏不倚地對待有關利益各方,不以犧牲一方利益為條件而使另一方受益。無論提供何種服務,擔任何種職務,注冊會計師都應維護其專業服務的公正性,並在判斷中保持客觀。公正還有公平交易和真實的含義。
客觀性原則和公正性原則實際上適用於注冊會計師提供的各種專業服務,而不僅僅局限於鑒證業務。
二、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關注
(一)專業勝任能力
注冊會計師,應當具有專業知識,技能或經驗,能夠勝任的工作。「專業勝任能力」既要注冊會計師具有專業知識,技能和經驗,又要求其經濟、有效地完成客戶委託的業務。注冊會計師如果不能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就難以完成客戶委託的業務。事實上,如果注冊會計師缺乏足夠的知識、技能和經驗提供專業服務,就構成了一種欺詐。當然,注冊會計師依法取得了執業證書,就表明其在該領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一個合格的注冊會計師,不僅要充分認識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充滿信心,更重要的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專業勝任能力方面的不足,不承接自己不能勝任的業務。如果注冊會計師不能認識到這一點,承接了難以勝任的業務,就可以給客戶乃至社會公眾帶來危害。注冊會計師作為專業人士,在許多方面都要履行相應的責任,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就是其中之一。
(二)應有關注
注冊會計師提供專業服務時,應保持應有的職業關注、專業勝任能力和勤勉,並且隨著業務、法規和技術的不斷發展,應使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以確保客戶能夠享受到高水平的專業服務。應有關注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保持職業謹慎,以質疑的思維方式評價所獲取證據的有效性,並對產生懷疑的證據保持警覺。
三、保密
注冊會計師能否與客戶維持正常的關系,有賴於雙方能否自願而又充分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掩蓋任何重要的事實和情況。只有這樣,注冊會計師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如果注冊會計師受到客戶的嚴重限制,不能充分了解情況,就無法發表審計意見。同時,注冊會計師與客戶的溝通,必須建立在為客戶信息保密的基礎上。因此,注冊會計師在簽訂業務約定書時,應當書面承諾對在執行業務過程中獲知的客戶信息保密。這里所說的客戶信息,通常是指商業秘密。一旦商業秘密被泄露或被利用,往往給客戶造成損失。因此,許多國家規定,在公眾領域執業的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在提供專業服務過程中獲知的信息保密,除非有法定的或專業的披露權力或義務。在未經適當或特別授權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不得使用或披露任何相關信息。同時,還應確保協助其工作的業務助理人員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信守保密原則。
四、職業行為
注冊會計師的行為應符合本職業的良好聲譽,不得有任何損害職業形象的行為。這一義務要求注冊會計師履行對社會公眾、客戶和同行的責任。
⑸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哪些
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一個顯著標志是對社會對公眾利益承擔責任。社會公眾利益是指注冊會計師為之服務的人土和機構組成的整體的共同利益。注冊會計師行業作為一個肩負重大社會責任的行業,應當以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為根本目標。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行為,強化道德意識,提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準,注冊會計師在職業道德方面應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即獨立、客觀、公正,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保密,職業行為,技術准則。
一、獨立、客觀、公正
鑒證業務是指為被鑒證對象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循了既定的適當標准提供高度或適度保證的業務。注冊會計師在執行鑒證業務時,應當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獨立、客觀、公正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中的三個重要的概念,也是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關注
三、保密
注冊會計師能否與客戶維持正常的關系,有賴於雙方能否自願而又充分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掩蓋任何重要的事實和情況。只有這樣,注冊會計師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如果注冊會計師受到客戶的嚴重限制,不能充分了解情況,就無法發表審計意見。同時,注冊會計師與客戶的溝通,必須建立在為客戶信息保密的基礎上。因此,注冊會計師在簽訂業務約定書時,應當書面承諾對在執行業務過程中獲知的客戶信息保密。這里所說的客戶信息,通常是指商業秘密。一旦商業秘密被泄露或被利用,往往給客戶造成損失。因此,許多國家規定,在公眾領域執業的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在提供專業服務過程中獲知的信息保密,除非有法定的或專業的披露權力或義務。在未經適當或特別授權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不得使用或披露任何相關信息。同時,還應確保協助其工作的業務助理人員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信守保密原則。
四、職業行為
注冊會計師的行為應符合本職業的良好聲譽,不得有任何損害職業形象的行為。這一義務要求注冊會計師履行對社會公眾、客戶和同行的責任。
⑹ 如何理解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及三項基本原則
一、誠信原則
(一)基本要求
誠信原則要求注冊會計師在所有的職業關系和商業關系中,保持正直和誠實,秉公處事、實事求是。
(二)誠信原則要求注冊會計師不得與有問題的信息發生牽連,如果發生牽連,則應當消除牽連。
(三)不得發生牽連的情形(重難點,精準掌握)
1.如果注冊會計師認為審計客戶的業務報告、申報資料或者其他信息存在以下情況,則不得與這些有問題的信息發生牽連:
(1)含有嚴重虛假或誤導性的陳述;
(2)含有缺乏充分依據的陳述或信息;
(3)存在遺漏或含糊其辭的信息。
2.如果注意到已有問題的信息發生牽連,則應當採取措施消除牽連。
3. 如果對鑒證業務中有問題的信息出具了恰當的非標准業務報告,則不被視為違反誠信原則。
二、獨立性原則
(一)獨立性含義
獨立性包括實質上的獨立性和形式上的獨立性。
1.實質上的獨立性是一種內心狀態,使得注冊會計師在提出結論時不受損害職業判斷的因素影響,誠信行事,遵循客觀和公正原則,保持職業懷疑態度。
2.形式上的獨立性是一種外在表現,使得一個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權衡所有相關事實和情況後,認為會計師事務所或審計項目組成員沒有損害誠信原則、客觀和公正原則或職業懷疑態度。
(二)獨立性的總體要求
1.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和審閱業務以及其他鑒證業務時,應當從實質上和形式上保持獨立性,不得因任何利害關系影響其客觀性。
2.會計師事務所在承辦審計和審閱業務以及其他鑒證業務時,應當從整體層面和具體業務層面採取措施,以保持會計師事務所和項目組的獨立性。
(三)非鑒證業務與獨立性
注冊會計師執行的業務分鑒證業務與非鑒證業務,許多非鑒證業務以客戶為唯一受益人,比如會計師事務所承接的為某公司提供內部審計服務,代為編制會計記錄或財務報表服務,代公司管理層招聘服務,為公司稅務服務等。注冊會計師在提供這些服務時不需要承擔對第三方報告的責任,不需要遵循獨立性原則。
(四)非鑒證業務提供後對獨立性的影響
如果注冊會計師僅為客戶提供非鑒證業務,則無需考慮獨立性原則。
但是,如果注冊會計師已經為某一客戶提供了非鑒證業務,現在擬承接該客戶的鑒證業務(包括審計業務、審閱業務和其他鑒證業務),則需要分析已經提供的非鑒證業務對擬承接的鑒證業務在獨立性原則要求方面構成的不利影響。
三、保密原則
(一)總體要求
注冊會計師應當對職業活動中獲知的涉密信息保密,不得有下列行為:
1.未經客戶授權或法律法規允許,向事務所以外的第三方披露所獲知的涉密信息;
2.利用自己所獲知的涉密信息為自己或第三方謀取利益。
(二)保密范圍
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其客戶、擬接受的客戶、受雇的工作單位、擬受雇的工作單位向其披露的涉密信息保密。
(三)無意泄密的對象
注冊會計師在社會交往中應當履行保密義務,警惕無意中泄密的可能性,特別是警惕無意中向近親屬或關系密切的人員泄密的可能性。
(四)保密原則的例外情形(精準掌握)
1.法律法規允許披露,並取得客戶或工作單位的授權;
2.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為法律訴訟、仲裁准備文件或提供證據,以及向監管機構報告所發現的違法行為;
3.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在法律訴訟、仲裁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接受注冊會計師協會或監管機構的執業質量檢查,答復其詢問和調查;
5.法律法規、執業准則和職業道德規范規定的其他情形。
⑺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
注冊會計師為實現執業目標,必須遵守一系列前提或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包括獨立、客觀、公正,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保密,職業行為,技術准則。
一、獨立、客觀、公正
獨立、客觀、公正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中的三個重要的概念,也是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一)獨立
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執行鑒證業務的靈魂,因為注冊會計師要以自身的信譽向社會公眾表明,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是真實與公允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者主要依賴財務報表判斷投資風險,在投資機會中做出選擇。如果注冊會計師與客戶之間不能保持獨立,存在經濟利益、關聯關系,或屈從外界壓力,就很難取信於社會公眾。那末,什麼是獨立性呢?較早給出權威解釋的是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1947年發布的《審計暫行標准》(The TentativeStatementof Auditing Standards)中指出:「獨立性的涵義相當於完全誠實、公正無私、無偏見、客觀認識事實、不偏袒。」 傳統觀點認為,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包括兩個方面——實質上的獨立和形式上的獨立。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職業行為守則中要求:「在公共業務領域中的會員(執業注冊會計師),在提供審計和其他鑒證業務時應當保持實質上與形式上的獨立。」國際會計師聯合會職業道德守則也要求執行公共業務的職業會計師(執業注冊會計師)保持實質上的獨立和形式上的獨立。根據國內外有關文獻,我們給出獨立性的定義:「獨立性,是指實質上的獨立和形式上的獨立。實質上的獨立,是指注冊會計師在發表意見時其專業判斷不受影響,公正執業,保持客觀和專業懷疑;形式上的獨立,是指會計師事務所或鑒證小組避免出現這樣重大的情形,使得擁有充分相關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斷其公正性、客觀性或專業懷疑受到損害。」
(二)客觀
注冊會計師應當力求公正,不因成見或偏見、利益沖突和他人影響而損害其客觀性。注冊會計師在許多領域提供專業服務,在不同情況下均應表現出其客觀性。在在確定哪些情況和業務尤其需要遵循客觀性的職業道德規范時,應當充分考慮以下因素:
1. 注冊會計師可能被施加壓力,這些壓力可能損害其的客觀性。
2. 在制定準則以識別實質上或形式上可能影響注冊會計師客觀性的關系時,應體現合理性。
3. 應避免那些導致偏見和受他人影響,從而損害客觀性的關系。
4. 注冊會計師有義務確保參與專業服務的人員遵守客觀性原則。
5. 注冊會計師既不得接受,也不得提供可被合理認為對其職業判斷或對其業務交往對象產生重大不當影響的禮品和款待,盡量避免使自己專業聲譽受損的情況。
(三)公正
注冊會計師提供專業服務時,應當坦率、誠實,保證公正。公平不僅僅指誠實,還有公平交易和真實的含義。無論提供何種服務,擔任何種職務,注冊會計師都應維護其專業服務的公正性,並在判斷中保持客觀性。
二、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關注
(一)專業勝任能力
注冊會計師應當具有專業知識、技能或經驗,能夠勝任承接的工作。「專業勝任能力」既要求注冊會計師具有專業知識、技能或經驗,又要求其經濟、有效地完成客戶委託的業務。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為注冊會計師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會。進入注冊會計師職業的人士,並不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可以用一隻筆或一台計算機就能開始執業生涯,但必須具備相當的教育程度和一定的能力。為何要把專業勝任能力提高到道德層次?這是因為,注冊會計師如果不能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就難以完成客戶委託的業務。事實上,如果缺乏足夠的知識、技能和經驗提供專業服務,就構成了一種欺詐。當然,注冊會計師依法取得了執業證書,就表明在該領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但能否保持專業勝任能力只有自己才清楚。這意味著,一個合格的注冊會計師不僅要充分認識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充滿信心,更重要的是,必須清醒認識到自己在專業勝任能力方面的不足,不承接自己不能勝任的業務。如果注冊會計師不能認識到這一點,承接了難以勝任的業務,就可能給客戶乃至社會公眾帶來危害。注冊會計師作為專業人士,在許多方面都要履行相應的責任,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就是其中之一。
⑻ 會計造假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影響
cpa中國注冊會計師考試。下面給你點注會的資料了解一下:
1、注會考試每年的四月份在地區級的財政局報名,九月份是旬參加考試。會計的內容只比中級會計實務的難度有所加深,但知識點大致相同。所以,考中級的學生可能拿注會的題來研習。它主要分基礎會計和高級會計。基礎會計是日常所接觸的,高級會計主要是外幣、借款費用、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日後事項、差錯變更、合並會計報表等一些章節,買到書之後你就可以知道了。
不考經濟數學,而且和數學沒有必要的聯系。
2、注冊會計師考試實際上是一項執業資格考試。考試合格採用百分制,一般情況下60分為合格分數線,不設數量和比率的限制。我國《注冊會計師法》規定,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可以報名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考試科目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和《稅法》。按照規定,考試成績合格者,頒發由全國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統一印製的全科合格證書,並可申請加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完成後續教育,成績長期有效;否則,其全科合格成績僅在自取得全科合格證書後的5年內有效。單科成績合格者,頒發由全國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統一印製的單科合格證書,單科合格成績的有效期也是5年,即考生在取得單科合格證書後的連續4次考試中,免試已合格科目。在連續5次考試中,取得全部單科合格成績者,可持有效的全部單科合格證書,向省級考試委員會申請換發全科合格證書。考試中允許單科報考,5科成績均通過即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