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初一道德筆記

初一道德筆記

發布時間: 2025-05-29 20:02:23

Ⅰ 《道德經》讀書筆記1—萬物皆有源

第一,萬物皆有源。
《道德經》首章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42章進一步闡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可見,道作為眾妙之門,孕育了萬物,故而萬事萬物皆有其根源。
第二,根源可視為種子或起因。
在第64章中,我們讀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正如大樹源於一粒種子,高台起自一捧泥土,那粒種子、那捧泥土正是它們的起點。
同樣,在第二章中提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以及第三章中的表述:「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這些都在說明,一旦事物的標准被設定,其對立面就會相應出現;一旦某種事物被崇尚,與之相對的行為就會產生。爭斗源於對社會賢能的崇拜,偷盜則是因為某些物品被標注為珍貴。因此,每一件事情都有一個起始原因,一個真正的源頭。
第三,智者處理事務,並非直接對抗,而是去除事物的根源或植入新的種子。
《道德經》中提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這意味著在問題尚小、未顯露時便容易解決,智者因此懂得在未亂之時進行治理。
故而有「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的說法。即真正的高手不會通過武力、怒氣或正面沖突來取勝,而是善於在紛繁復雜的事物中尋找根本,以巧妙的方式達到目的,使他人難以察覺,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熱點內容
我國婚姻法上親子關系的種類及地位 發布:2025-08-15 19:32:27 瀏覽:769
經濟法基礎2017第四章 發布:2025-08-15 19:32:16 瀏覽:598
深圳特區規章 發布:2025-08-15 19:30:09 瀏覽:319
老婆掉入山崖我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15 18:35:13 瀏覽:91
法律顧問刑事辯護 發布:2025-08-15 17:56:55 瀏覽:458
澳大利亞公司法律體系 發布:2025-08-15 17:46:58 瀏覽:262
涉外法規匯編 發布:2025-08-15 17:45:51 瀏覽:217
經濟法休假天數 發布:2025-08-15 17:43:05 瀏覽:399
楊欣律師 發布:2025-08-15 17:39:53 瀏覽:518
怎麼樣東莞市維正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8-15 17:37:03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