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建設立法

法治建設立法

發布時間: 2021-01-11 14:13:22

⑴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進,什麼,什麼,什麼建設相互促進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相互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

新中國成立70年、改革開放41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不斷探索實踐中,逐步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當前,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對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1)法治建設立法擴展閱讀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決定》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改革開放41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成就非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發揮了重要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越向更深層次發展,就越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發揮更重要的推進和保障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在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的後半程,「我們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

當前,我們必須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從法治上為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提供製度化方案,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光明前景。

⑵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全民守法和什麼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全民守法和促進國家治理體回系和治答理能力現代化
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關於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如此論述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 堅持法治國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實現科學立法、 嚴格執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⑶ 加強社會法治建設的內容有哪些

在當前新的形勢下,加強民主法制建設重點抓好五個方面:

第一,切實加強政府立法工作。立法的重點要著眼於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以及「十二五」時期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深
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重點抓好深化改革開放、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規范行政行為、加
強政府自身建設等方面急需制定或者修訂的法律、行政法規項目,著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製度保障。要堅持依法立法,嚴格遵守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防止越權立法。
要堅持科學立法,遵循並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決我國的實際問題;要更加註重增強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和立法後評估工
作,使法律法規規定在理論上站得住,實踐中行得通。要堅持民主立法、開門立法,暢通人民群眾有序參與立法的渠道,保證人民群眾的意見得到充分表達,合理訴
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體現。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所有行政法規草案和部門規章草案都要通過「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集中公布,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以適當
方式反饋意見採納情況。最重要的是,政府立法工作要本著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始終站在全局的高度,從維護國家利益、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克服地
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利益的干擾,確保出台的法律制度有用、管用、好用,堅決杜絕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利益合法化傾向,以及出現「合法不合理」的情況。

第二,強化和改進行政執法。當前,我國一些地方和部門行政執法工作的現狀,與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執法的社會公信度不高,特別是許可審批、執法檢查、行政處罰等執法行為中存在的隨意性較大,自由裁量權較大;「多頭執法」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運動式」
執法較多,以及存在執法推諉扯皮等問題,社會效果難以持久;一些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執法方式簡單粗暴、態度生硬、服務意識差,甚至發生侵害群眾利益的問
題,社會反映比較強烈。加強和改進行政執法,一要創新執法方式,寓行政指導於行政執法中,採取勸告、建議等非強制性方式,引導行政相對人自覺守法,依法辦
事。二要建立健全經常化的執法模式和工作機制,把查處違法行為的執法活動經常化,把控制違法活動的管理活動常態化,從而切實解決執法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等
問題。三要完善和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切實發揮執法評議考核獎優罰劣的作用,把行政執法的標准、過程、結果與行政執法的責任統一起來。四要規
范執法程序,全面清理和修訂行政執法程序,修訂和完善實際執法中的具體操作規則,實現行政執法程序的標准統一、流程清晰、內容合法與合理。夯實程序建設的
基礎,切實增強行政執法程序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通過進一步規范檢查、取證、聽證等重點環節的執法程序,並結合加強和深化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逐步加以
完善。六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通過制定崗位資格標准,建立執法人員資料庫,建立和完善輔助人員培訓考核和資格管理制度,切實加強執法人員及其輔助人員的資
格管理,提高執法隊伍管理的規范化水平。

第三,推進司法體制機制改革。要順應人民群眾對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的新期待,深化司法體制機制改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
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中順利推進。按照全國政法工作會議精神,2013年將重點推進勞教制度改革、涉
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四項改革」。這「四項改革」均是長期以來人民群眾特別關心的改革,牽扯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
利益,是改革重點,更是改革難點。從收容遣送制度的廢止到勞教制度的改革,我國司法體系與時俱進,順應人民群眾的正當訴求,對那些已不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
法規制度進行反思、改革及至廢止,呈現了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改革的新氣象,必將不斷提升我國法治建設的文明水準,不斷推動法治中國的前行。

第四,加快基層社會組織發展。要加快推進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改革,大力支持社會組織發揮服務社會作用。穩步推進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工作,有
條件的地方要繼續下放非公募基金會和異地商會登記管理許可權,擴大地方試點管理涉外社會組織范圍和領域,在設區市和縣(市、區)設立全國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
范區。要依託城鄉社區,依據群眾需求,簡化備案登記手續,大力發展基層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要加快出台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政策文件,既推
動政府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又提高社會組織承接能力,發揮社會組織在改善公共服務提供方式中的作用。探索社會組織參與社會協商民主的途徑和方式,重點發揮行
業協會反映訴求、維護權益、行業自律的作用。開展民辦非企業單位塑造品牌與服務社會活動,促進民辦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發展樞紐型、聯合性社會組織,利用社
會組織管理和服務社會組織。同時,要大力推進社會組織分類評估,全國性社會組織評估率達到70%,地方社會組織評估率也要明顯提高。完善社會組織信息公開
制度和失信懲罰機制,加強對離岸社團、網路社團和在境內活動的境外非政府組織監管,依法查處社會組織違法行為,堅決取締非法社會組織。

第五,深入推進以完善社區治理為重點的城鄉社區建設。要完善基層民主制度,發展社區服務,增強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推動修訂城市居委會
組織法,完善村委會選舉規程,探索外來常住人口參加居住地選舉的方式,依法開展村(居)委員會換屆選舉,重點加強「農轉居」村、村民居民混居村、流動人口
聚居地等村(居)委會建設,抓好「難點村」後續治理等工作。促進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更好地行使自治職能,開展基層民主協商,規范村(居)民議事活動,提高基
層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水平。推廣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規范村務公開目錄和程序,完善村務公開制度和民主評議規則,強化基層民主監督。要繼續實施社區服務體
系建設「十二五」規劃,加快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2013年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比上年增長10%。推動制定《關於加強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
見》,深入開展和諧社區示範單位創建活動,扎實推進全國社區管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工作,積極完善與人口大規模流動、利益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思想文化多元
化相適應的社區建設體制機制,努力把社區建設成為服務完善、管理民主、充滿活力、和諧幸福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⑷ 十三五時期法治建設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十三五」時期法治建設的主要任務:
一、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內公正容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設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軌道。
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加快重點領域立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治理法律制度,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堅持依法立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統一。
三、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實現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尊重司法規律,完善對權利的司法保障、對權力的司法監督。
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

⑸ 在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哪些方面的立法司法

憲法,刑法,環境保護法等

⑹ 從立法、執法、司法三個環節談談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基本要求

從立法、執法、司法三個環節談談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基本要求,司法機關一般情況下指公安局、檢察院與法院系統,立法機關是中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或地方人民代表委員會的法制委員會,僅供參考

⑺ 法制建設十六字方針是哪個憲法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短短十六個字,涵蓋了從立法到守法的全過程,而且富含法理。
立法的根本目標在於使法律成為公民的行動准則,指引人的行為;執法是由行政主體主動執行法律規范,使「紙面上的法」在生活中得以實施;司法是由司法機關對法律進行適用,定紛止爭、平息糾紛,以促進社會和諧。無論是立法,還是執法、司法,最終落腳點都在於使法的統治獲取至高權威,任何公民和組織都不得逾越法律之上。全體公民和社會組織都能夠遵守法律,這便是「全民守法」。「全民守法」既是立法、執法、司法的目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理想追求。
伯爾曼有雲:「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將形同虛設。」從「科學立法」到「全民守法」,是促使全民信仰法律的過程,也是一個循環往復、上下響應並最終達致共識的過程。任何法律的頒布和實施,都需要接受時間與社會的檢驗。通過執法和司法使所立法律接受實踐的檢驗,通過法律解釋不斷完善已立法律,從而促使全民信服法律、自覺守法,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循環往復的互動,包括立法上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執法中接受群眾監督、司法活動中接受群眾質疑等。只有經過長期磨合,法治才可望成為共識。

⑻ 什麼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

1、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2、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

3、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

(8)法治建設立法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

1、全會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

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2、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完善立法體制,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完善黨對立法工作中重大問題決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

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項目徵集和論證制度,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

4、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

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熱點內容
最好的企業法律顧問律師 發布:2025-05-08 14:49:25 瀏覽:156
律師函的寫作 發布:2025-05-08 14:49:20 瀏覽:966
試述經濟法基本原則 發布:2025-05-08 14:49:15 瀏覽:635
法律非法學國家線 發布:2025-05-08 14:46:59 瀏覽:878
許建法院 發布:2025-05-08 14:32:42 瀏覽:838
法院三強化 發布:2025-05-08 14:05:40 瀏覽:469
律師非訴業務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8 14:04:55 瀏覽:54
有限責任公司代持股份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5-08 14:04:39 瀏覽:274
柘榮縣律師 發布:2025-05-08 13:56:07 瀏覽:569
行政法治建設的各個環節 發布:2025-05-08 13:56:05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