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大學書專業
⑴ 大學本科法學專業有哪些科目
大學的法學院都有自己的培養計劃和科目設置。
總體而言呢,寬口徑的大法學教育就是十六個核心專業課都會學。
往下還會細分很多的小方向。
一般本科的教學計劃,設必修課、限選課、選修課和集中實踐環節。
有很多方向,比如法學理論、民商法,經濟法,訴訟法學,等。
一般的課程:
中國法制史、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合同法、商法、知識產權法、法律文書、勞動法、法律英語、中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環境法學、國家賠償法、犯罪偵查學、法醫學、監獄法學、檢察實務、律師實務、犯罪學、犯罪心理學、法律邏輯學、競爭法、公司法、 仲裁法、現代產權法律制度專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稅法、房地產法、財政金融法、涉外 經濟法總論、國際投資法、國際貿易法、國際商法與實務、婚姻家庭法學
等。
還可以根據自己希望發展的領域去修二專業,輔助學習一些類似於管理學,西方經濟學,這樣的課程。。。
具體問題,你可以補充問題,我再回答。
⑵ 中國哪所大學法學專業最強
2010年全國大學法學A等學校
1中國人民大學
2北京大學
3中國政法大學
4武漢大學
5西南政法大學
6吉林大學
7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8廈門大學
9華東政法大學
10清華大學
11南京師范大學
12復旦大學
13浙江大學
14外對經貿大學
15山東大學
16南京大學
17湘潭大學
18上海交通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
國內名校法學專業院校的不同發展歷程,學科發展的側重,特色。
一、老牌勁旅,雄風不減
昔日名揚四海的「五院四系」,堪稱法學界的老牌勁旅,他們欣逢盛世,在激昂奮進的發展中在法學領域獨領風騷,雄風不減。 據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提供的相關信息顯示,2006年法學專業全國各院校綜合排名中,脫胎於「五院四系」的9所高校中,仍有8所雄霸前八名的寶座。
中國人民大學——老牌法學強校,民商法實力最強
人大法學院是在作為「五院四系」之一的人大法律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作為老牌的法學強校,擁有憲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三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其中民商法實力最強。
【招生信息】開設碩士點專業有: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知識產權法。人大最近幾年的招生簡章都不公布招生人數。
【攻關秘笈】人大法學院歷年來的錄取分數線都很高。專業課考試採用人大版的21世紀法學指定教材,市面上容易買到。試題題型比較穩定,重復率也不低,通常是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而且試題90%出自指定的參考教材。這些試題看似容易但難拿高分。考生在答題時要注意邏輯性,盡量多答,以展示出自已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面。
武漢大學——國際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全國領先
武漢大學法學院是中國法學教育與研究的重點基地之一。無論是「大法學」(包括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政治學、公安學等5個學科類)還是「小法學」,其實力與研究底蘊在全國范圍內都相當不錯。優勢學科突出,國際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都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攻關秘笈】武漢大學復試分數線相對較低,復試比例較大;專業課考試有指定的參考教材,考題通常不會超過這些教材的范圍。專業課題型比較靈活,常見題型有名詞解釋、簡答、論述等題型/填空、案例分析、辨析等題型,比較重視考查考生理論的掌握和理解。另外,武大在啟航考研網上有輔導班,對考研成功也有一定幫助。
北京大學——法學理論名師雲集,實力雄厚
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刑法為國家重點學科,其中法學理論學科是我國最早設置碩士點的學科之一。名師雲集,教學科研力量雄厚,北大法學理論學科長期以來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
【攻關秘笈】北大法學院的招生十分挑剔,如果對自己的實力與競爭力不是非常有信心的考生,建議慎重報考。北大的研究生考試沒有指定教材,平時積累很重要。考試試題基本上都是主觀題,雖然考題不多,但是出題靈活,考查的信息量非常大,要求具備深厚的法學學術功底和很強的綜合分析能力。
中國政法大學——有統有分的培養模式,法制史、訴訟法水平一流
中國政法大學的培養模式獨具特色:被錄取考生按專業分至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學習。按照有統有分的教學計劃,通識課程與20門左右主要專業課程是統一的,各學院根據本院的學科優勢為學生開設部分選修課程,既保證寬口徑、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又實現法學專業特色人才的培養目標。 法大在法學領域各個專業實力都很強,尤其是法制史和訴訟法的研究水平國內一流。
【攻關秘笈】法大保送生、推免生的比例不高,每年報考和錄取的外校考生較多。專業課考試都有指定教材,出題一般都限定在指定教材的范圍之內,考題相對北大、清華的純主觀題來說比較容易把握。
西南政法大學——學科體系齊全,經濟法學傲視群雄
西南政法大學是全國公認的規模最大、學科體系最齊全的高級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是全國培養法學專門人才最多的院校。在全國二級學科評比中,西南政法大學的經濟法國家級重點學科連續四年蟬聯全國第一。
【攻關秘笈】西政研究生專業課考試也有指定參考書目,基本上是本科生教學用書,有條件的還可以參閱西政本科教學參考書,重點掌握基礎知識,同時也要關注學科的一些研究熱點問題。西政的公費生招生比例一般在1/3以上、1/2以下,自費生學費約為1萬元/年。
吉林大學——律師實務頗具影響,法學理論全國聞名
吉大法學院擁有一批治學嚴謹的教授學者,科研成果豐富,律師實務也頗有影響。培養的畢業生中有許多已成為法律界和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力量,校友資源非常豐富。法學理論和刑法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尤其是吉大的法學理論研究,飲譽全國。
【攻關秘笈】吉大法學研究生專業考試有指定教材,認真復習指定教材,全面掌握知識點,基本上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另外,筆者強烈推薦一本專業參考書給擬考吉大的同學,也就是吉大本科生差不多人手一本的《民法原論》(馬俊駒著,藍色封面1998年版)。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4個部省級重點學科,知識產權法研究獨樹一幟
法學院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發展得比較成熟的一個大院,擁有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4個部省級重點學科,其中民商法學和憲法與行政法學為司法部和湖北省雙重重點學科。設有知識產權法研究所,涌現了吳漢東、曹新明等國內外知名的知識產權專家,其研究成果在國內同行中處於領先地位。
【攻關秘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專業課考試分別指定了初試參考書和復試參考書,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參考書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新出版的,考生要注意它們「新」的地方。考試題型根據所報考的具體專業方向有所不同,客觀題和主觀題都有,基本以參考書為考試范圍。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實力強勁,法律史、經濟法、刑法全面開花
華東政法大學的教師多為上海知名律師,教學與國際接軌,注重實際分析能力的培養。法律史學、經濟法為司法部、上海市重點學科,刑法學也被上海市教委確定為重點學科,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銀行貸款資助項目。國際法專業被國家司法部確定為司法部和上海市重點學科。
【攻關秘笈】華政的考研難度要小於復旦大學,但華政本校的本科生考本校研究生的比較多,而且不乏有實力者,因此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考生應多接觸案例,注重培養運用法律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西北政法大學——刑法和經濟法實力不俗
西北政法大學也是老牌的五所政法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區高等法學教育與法學科研中心,在西北地區聲望很高,不過因為地理位置受限制等因素,在五所政法院校中知名度和號召力相對較弱,但實力不容小覷,刑法和經濟法實力不俗。
【攻關秘笈】西北政法專業課考試沒有公布指定教材,不過題目難度不是很大,比較好把握。
二、名校戰隊,底蘊深厚
除了「五院四系」外,國內還與許多知名高校都設有法學專業,憑借名校效應、深厚的學術底蘊、良好的學術氛圍以及一流的科研條件,這些學校的法學專業也得到眾多考生的追捧。
清華大學——後來居上,民商法最具實力
民商法是清華大學法學院最具實力的專業,匯集了包括中國商法研究會會長王保樹、中國合同法學第一人崔建遠在內的一批著名中青年法學專家,與社科院法學所、人民大學民商法成三足鼎立之勢。
【攻關秘笈】清華大學法學的專業課考試試題與北大一樣,基本是主觀題,沒有指定的復習參考教材,考生在復習備考的時候不妨了解一下該專業的教學用書以及所報專業命題教師的有關論著和學術觀點,多關注該專業的相關論文。
廈門大學——地處經濟特區,國際法、民商法實力不俗
廈門大學地處經濟特區,國際法學、民商法學等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法學專業實力不俗。國際法學學科綜合實力已位居全國前列,尤其是在國際經濟法基本理論、國際投資法、國際經濟條約與國際經濟組織、國際稅法及國際經濟爭端解決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在海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成果。
【攻關秘笈】廈門大學法學專業考試有指定教材,題目比較靈活。除了指定教材以外,還要復習廈大法學院出版的考研參考書,主要是與考試相關基礎科目的習題集,包括歷年真題。對照題目和答案就能對考研試題風格和考查方向有進一步的了解。
浙江大學——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為考研熱門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是浙江大學文科建設的特區。 實行獨特的、不同於浙江大學其他學院以及其他大學法學院的管理體制、學術機制、評價體系。擁有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等一些優勢學科,也是法學類考研的熱門目標之一。
【攻關秘笈】浙大法學院招生人數少,慕名報考的人又多,浙大本校的學生進復試以後優勢非常明顯,競爭相當激烈。政治、英語等公共科過線分數偏高,專業課考題難度不算太大,不過法理的論述題往往比較靈活。
復旦大學——學科發展均衡,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
除了法學院本身快速發展以外,復旦大學與法學密切相關的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歷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及外語教學的實力都居於全國前列,這也是其開展法學研究和教學、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得天獨厚的條件。
【攻關秘笈】復旦的綜合課考查的面比較廣,其內容包括所有的法學核心課程,指定教材上的內容很少。考試既有老的內容,也有時事熱點,有靠記憶的內容,也有需要綜合運用法律知識分析的內容,復習時要注意把握好參考教材和其他資料的知識綜合問題。
南京大學——增強對外交流,中德合作辦學
南京大學經濟法學是江蘇省「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學科。學院設有中德法學研究所,是南京大學與德國哥廷根大學合辦的國際性法學合作研究與教學實體,聯合培養研究生,學制三年,其中兩年在國內,一年在德國,對考生很有吸引力。
【攻關秘笈】南大法學院研究生考試競爭也很激烈,經濟法專業尤甚,刑法學專業也比較熱門。專業課考試不同專業的出題風格差別較大,考生要多收集一些相關信息。
⑶ 大學本科法學專業有哪些科目
大學本科法學專業的課抄程主要有以下科目:中國法制史、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合同法、商法、知識產權法、法律文書、勞動法、法律英語、中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環境法學、國家賠償法、犯罪偵查學、法醫學、監獄法學、檢察實務、律師實務、犯罪學、犯罪心理學、法律邏輯學、競爭法、公司法、
仲裁法、現代產權法律制度專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稅法、房地產法、財政金融法等。
法學,又稱法律學、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法學,是關於法律的科學。法律作為社會的強制性規范,其直接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秩序,並通過秩序的構建與維護,實現社會公正。作為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⑷ 大學法律專業教科書都有哪些
主要有民法、商法、刑法、行政法、法理學、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國際法、經濟法等主要科目,其他每個學校都會有一些選修的科目
⑸ 法學專業考研專業書要看哪些
313綜合課(法理學、刑法、民法)
《法理學》,張文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刑法》,高銘暄、馬克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民法》,魏振瀛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14綜合課(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商法學)
《民法》,魏振瀛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民事訴訟法》,江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商法學》,施天濤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15綜合課(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制史)
《法理學》,張文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憲法學》,周葉中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法制史》,曾憲義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15專業基礎課(憲法、行政法、行政訴訟法)
《憲法》,周葉中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現代行政法原理》,熊文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版
《行政訴訟法學》,胡建淼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16經濟法學(經濟法、國際經濟法)
《經濟法》,楊紫煊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國際經濟法》(第二版),余勁松、吳志攀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17專業基礎課(民族法)
《民族區域自治法教程》,楊侯第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民族法學》,吳宗金主編,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⑹ 北京大學法學本科的教材有哪些
法學院本科生用教材:
一、法學院9字班版本法學緒論(入門課):沈宗靈《法理學》(不常用)
憲法學:許崇德《中國憲法》(不常用),王世傑/錢端升:<比較憲法> 龔祥瑞<比較憲法與行政法>
民法學(1)(總論部分、物權):馬俊駒《民法原論》(主要是上冊) 民法學(2)(合同法):崔建遠《合同法》(修訂本)
刑法學(1、2):張明楷《刑法學》 民事訴訟法學:張衛平《民事訴訟法教程》 婚姻與繼承法學:楊大文《親屬法》、同系列的《繼承法》
中國法制史:葉孝信《中國法制史》(新編本) 知識產權法:鄭成思《知識產權法教程》 刑事訴訟法:陳光中、徐靜村《刑事訴訟法學》
商法學(1)(商法總論、公司法): 王保樹《中國商事法》(同時也是商法學2) 王保樹《中國公司法原理》等等(主要是這兩種)
外國刑法學:張明楷《外國刑法綱要》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姜明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經濟法:王保樹《經濟法原理》
國際法:Akehurst's Mordern Intro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二、法學院0字班版本(更新至2004年)1 法學緒論/法理學(高鴻鈞、王晨光,許章潤老師)
《法學緒論》使用張文顯主編的21世紀課程系列,北大/高教版。 但實際上基本不講教材。許章潤老師的《法理學》課有參考書單。 2
比較法總論(高鴻鈞老師) 《外國法制史》,由嶸編 《比較法總論》,茨威格特、克茨著 《比較法研究》,沈宗靈 3
刑法學(張明楷、黎宏、周光權老師) 張明楷《刑法學》,法律出版社最新版,黃色封皮的。 4 憲法學(王振民、程潔老師)
許崇德《憲法》,人大出版社出版。金黃色(灰土黃色封皮) 5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田思源老師)
姜明安主編的兩本,一本是21世紀教材系列,北大/高教版。 一本是法律碩士(JM)教材系列,法律出版社的,42塊錢的那本。
兩本教材各有特點,似乎教師更推崇後者,因為比較新,收錄了很多新法規。 6 民法學(師資眾多,不一一列舉)
歷史上曾經使用過馬俊駒老師的《民法原論》,法律出版社九五規劃教材。 物權、債權、侵權法請往下看。 7 國際公法(李兆傑老師)
無教材,主要看講義。李兆傑老師的教材據說年內會出版。 8 國際私法(李旺老師) 李旺《國際私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黃色封皮的。
9 國際經濟法(車丕照、傅廷中老師) 車丕照《國際經濟法概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39.50元。 10 物權法(程嘯老師)
2001級使用《物權法》,梁慧星,法律出版社95規劃教材。
2002級是程嘯老師自編講義,但指定的是王利明主編的《物權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1 國際貿易與技術轉讓法(傅廷中老師)
王傳麗的《國際貿易法》政法大學出版社 12 西方法律思想史(高鴻鈞老師) 《西方法律思想史》人民大學出版社,谷春德主編,
另有凱利的《西方法律思想簡史》為重要參考書,法律出版社。 13 債權法(崔建遠、韓世遠老師)
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的崔建遠老師的《合同法》(新版是黃色封皮的)、法律出版社
2004年3月版的韓世遠老師出的《合同法總論》和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的張廣興先生的《債法總論》老版本。 14 侵權行為法(程嘯老師)
王利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修訂版)》,政法2003 楊立新《侵權法論》(第二版),人民法院2004
⑺ 大學法學系都學什麼課,看什麼書
到了學校,先熟悉環境,學生會加不加看你的學習能力強不強, 有沒有空餘時間. 我是西北大學法學院的. 我們的課程是: 第一學期:高等數學,大學生思修,毛概,體育,英語,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 第二學期:計算機,體育,英語,軍事理論,刑法學,民法學,行政法學,中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 具體學的時候按個人情況,一周裡面不可能什麼時候都在上課,所以有空餘時間供自己安排,圖書館,球場,網吧,街道,宿舍......... 其實背是必要的,記憶力不好就有點吃力了.不過理解並重,法學並不是要你背法條,相反,你可能法條看都沒看過,但是依然會分析案例,這其中重要的就是理解.我們刑法老師判卷的宗旨是,沒有對與錯,只是看你能不能自圓其說. 如果想學得好點, 上課仔細聽, 跟上老師的思路,別逃課,多問問題.多跑跑圖書館,翻翻有名氣的傢伙寫的教材和導讀. 如果及格就好,又不想聽無聊的課,那你必須有良好的短期記憶,考前一個月,幾百頁的書,背吧...... 其實到最後,能從事這個專業的人很少,100個裡面能有20個留下就不錯了,再加上司法考試這東西,7%的過率實在是凶多吉少...... 大一的大概是這么多課程. 01932010 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 2/32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20 思想道德修養 2/32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30 毛澤東思想概論 2/32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40 法學基礎 2/32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50 馬克思主義哲學 3/48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60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2/32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70 鄧小平理論概論 3/48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80 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 2/32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3032010 政治學原理 3/48 學科類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00 社會學概論 3/48 學科類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10 社會工作概論 3/48 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20 中國社會思想史 3/48 學科類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30 西方社會學理論 3/48 學科類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40 國內外社會工作 3/48 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50 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 3/48 學科類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60 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 3/48 專業必修課 必修 法學院圍繞本科教學進行的改革 (1)課程設置方面:法學院在2001年和2003年教學計劃修訂過程中,堅持加強基礎,拓寬口徑,因材施教,體現時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基本原則,遵循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教育理念,以通識教育課為基礎,構建了由學科專業類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組成的法學本科專業課程體系。 強化專業核心課。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將中國法制史、國際私法學和知識產權法學三門選修課調整為必修課,從而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確立的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應當開設的14門核心課程均納入學科類專業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的范疇。 優化選修課。以法學專業14門核心課為輻射源,優化選修課的比重和門類,刪除部分陳舊的選修課,設置了民商法學、訴訟法學、憲法與行政法法學、國際法法學、法律史學六個層面的專業選修課課程群。 增設特色課程。在專業課中增設人權法概論、侵權行為法學等課程,並設置了英美法概論、國際私法、證據學三門雙語(英語和漢語)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設置了民族區域自治法、古代蒙古法概論、蒙古國法律概論等課程,並明確規定了對法學專業蒙授雙語本科生用蒙語講授的10門專業課程。 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教學計劃中設置了由辯論課、模擬審判、社會調查與實踐、實驗課和畢業實習等組成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法學專業本科學生每學年至少參加1次辯論課;結合訴訟法類課程的學習,要求每個同學每年至少參與1次模擬審判;每個年級的學生在夏季短學期至少參加1—2周的社會調查與實踐;物證技術學實踐課1學分;每個學生必須參加畢業前一個月的實習。 (2)教學方法方面:強化師生交流,實行師生互動機制;在課堂教學中,學院鼓勵在完成教學計劃中的內容的前提下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許多教師嘗試了案例討論、專題討論、模擬法庭等教學方式;強調課後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採用多媒體教學。 9、法學院課程體系 學科專業必修課: 法學導論、 法理學、憲法與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國際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 專業必修課:中國法制史、國際經濟法學、商法學、國際私法學、知識產權法學 蒙語授課課程: 法學導論、 憲法與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行政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古代蒙古法概論、蒙古國法律概論 主幹基礎課:法理學、憲法與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法學、商法學、刑法學、婚姻家庭繼承法學、國際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中國法制史、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 重點課程:國際法學、婚姻家庭繼承法學、民法學、經濟法學
⑻ 法學專業要看哪些書
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
還有法學專業各種課本以下:
《法理學》,張文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刑法》,高銘暄、馬克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民法》,魏振瀛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民法》,魏振瀛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民事訴訟法》,江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商法學》,施天濤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法理學》,張文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憲法學》,周葉中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法制史》,曾憲義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憲法》,周葉中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現代行政法原理》,熊文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版
《行政訴訟法學》,胡建淼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經濟法》,楊紫煊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國際經濟法》(第二版),余勁松、吳志攀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民族區域自治法教程》,楊侯第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民族法學》,吳宗金主編,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⑼ 法學專業,大學學什麼
主幹課抄程:
法理學襲、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邏輯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總論、民法分論、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總論、刑法分論、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法律英語、公文寫作與處理。

(9)法學大學書專業擴展閱讀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法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2、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
3、了解法學的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趨勢;
4、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
5、具有運用法學知識去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⑽ 法學專業的大學生應讀的法學經典書籍
1.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本書最大的價值當在法學「啟蒙」。它會告訴我們在觀察法律現象是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視野和方法,應該如何培養我們的學習和研究進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識、挑戰既有的知識和觀念。對於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讀完此書,會感覺法律原來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枯燥。
2.伯爾曼:《法律與宗教》
寫得精彩,譯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後的精神,支撐法律的東西。「沒有信仰,法律它將形同虛設」。在中國既有的法律傳統被打破的同時,我們應該如何尋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傳統?當然,讀此書時,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語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線索。
3.劉瑜:《民主的細節》
這本書是眾多學者推薦的書,是作者過去幾年給一些期刊報紙寫的專欄文章結集,其中主要是給《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書中以講故事的形式,把「美國的民主」這樣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拆解成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我一直喜歡讀劉瑜的文字,她的生動是智慧的生動。在洞察力和解析能力的背後,是一個充滿靈氣和悟性的獨立思想者。我總是讀完一篇就在等著她的下一篇文章出來。 ——林達
今日中國的公共討淪常見一種病理化的傾向,總是困在「民主」、「自由」之類的名詞面前,大而無當地浮游表層,夾纏不清,難以寸進。所以劉瑜來得正是時候,因為她替這些蒼白的名詞補回了該有的細節和血肉,有專業學養的根基,又有平近親和的故事。她的評論正是這時代最需要的營養劑。 ——梁文道
我喜歡劉瑜的評論,她講求事實與論據,不輕易選擇左中右的某一方立場,對群眾和權力,少數與多數都保持警惕和觀察,避免簡單的是非判斷,避免振臂一呼的沖動,避免智力上的懶惰。有這樣的理性,才有負責任的時評。
——柴靜
4. 林達:《總統是靠不住的:近距離看美國二》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從「美國總統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開始,用一連串的故事,層層鋪排出美國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深刻地了解美國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統中,通過「平衡和制約」去實施對權力的監督和限制。
5.王銘銘、王斯福編:《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
本書聚集了一些法學和社會學學者的研究。學者們對中國鄉土社會的判斷與描述,以及對其中的秩序狀況的把握與解釋,為以後的研究留下了許多令人深思的問題。就法學來講,本書的研究取向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遺憾的是,如今再沒見後續性的研究,不足以造成真正的學術氣勢。這是一本好書,也是我們藉此反思如何營造中國學術傳統的一本書。
6.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歷史的、比較的、實證的等。探詢法律的性質和精神,視野寬廣,氣度優雅。也是啟蒙時期的代表著作,闡述了自然權利觀和三權分立等思想。雖然作者的「分類和框架」與他提倡的社會考察的方法有某種裂痕,但這恰好是優秀著作的標志——確立了一個「範式」,供後繼者超越。
7.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作者對美國社會的分析和對民主的洞見, 充分展現了他橫溢的才華。作者對自由的理解,值得我們進行長久的反思。關於美國法律職業和法律信仰的論述,對於我們今天的法治建設,仍是寶貴的思想財富。
8.梁治平:《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
中國法律史研究中具有「範式」意義的著作。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更重要的是方法運用上的自覺。它是事實描述式的,也是文化的同情和辯異式的。重要的不是作者對多種史料的採用,而是對這些史料的解釋。重要的也不是他是否解決問題,而是他提出問題的方式本身。
9.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法史研究上的經典。本書作者的功力深厚,語言平實。從社會學的視角切入。當然,社會學的方法本身也有多種,本書可能還屬於「規范社會學」的進路。而且,由法律的分析透視中國的社會,這一學術取向本身就讓人尊敬。
10.江山:《中國法理念》
作者在中國法學界是獨樹一幟的。他很幸運,沒有受什麼現代西方產業化學術體制的「污染」,因此,他對中國法的現實和理想的解讀必然是浸淫著真正的中國式思考的。也因如此,他的法律觀是我們這些著眼於「現代世界」的法律人所不具備的。這是一本難得的稱得上有「思想色彩」的中國人寫的書。
11..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
在中國影響頗大的綜合法學著作。書的前半部分簡要介紹了西方法思想的歷史,後半部分論說了作者認為重要的一些法理學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自然法為立場的綜合法學觀。該書的價值之一是它對中國1980年代中期以來的法理學的影響。
12.季衛東:《法治秩序的建構》
作者的治學進路和思考進路都深深體現了某種宏大和理性的情懷。書中對當代西方法理學說和域外(特別是日本)法治經驗的紹介,都無不透露出作者自身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問題關切。該書論證嚴謹,學術色彩濃厚。
13.博西格諾等:《法律之門》
作為一本教科書式的著作,本書涉及了當代法律的幾乎所有的重要領域。富於啟發而又不乏生動;重在訓練思維而又無正襟危坐之感。可以說,此書正是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帶入法律殿堂。
14.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釋》
當代中國法學研究中最具備學術意識的一本書。作者以自己的學術實踐做到自我的總結、批判和反省。如果我們的學術都能建立在這樣的一步步的積累和批判的基礎之上,相信這才是中國學術的真正希望。
15.劉軍寧:《共和·民主·憲政》
一本「保守主義」自由觀的中國化的「激進」之作。作者的立場自不待言,其用語的鮮明甚至「鼓動」,難免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其學術的味道。自由主義實際上在中國還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對於不了解自由主義的廣大學生來說,「自由」的各種思潮實在不易把握和分辨,此書提供的是一種積極的進路,我們還應該有一種更全面和冷靜的思考。
16.德沃金:《認真對待權利》
本書系統闡述的作者的權利觀。是當今研究權利問題的重要著作。作者在書中對規則、原則和政策等的分析對我們深化對法律的理解有很大的啟示。我們怎樣關懷和尊重人的權利?這始終是令人深思的問題。
17.羅爾斯:《正義論》
本書被譽為是二戰後「倫理學、政治哲學領域中最重要的理論著作」。本書涉及法學、倫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諸領域,對正義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以「無知之幕」和「原初狀態」的理論預設為前提,提出了「作為公平的正義理論,並論述了正義分配的平等自由原則和機會公平與差別原則。也是自由主義的重要著作。
18. 德肖維茨:《致年輕律師的信》
艾倫·德肖維茨,律師、法學教授、作家。28歲即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法學教授。成功代理過許多重大案件,包括辛普森案、泰森案、五大樓秘密文件案、柯林頓總統彈劾案和美國總統大選案等著名案件,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辯護律師」。這本書凝聚了作者執教哈佛和律師執業37年間的人生閱歷和心得,提煉出37條忠告,內容涉及人生悟、經驗教訓、成敗得失、做人原則、職業規劃及建議等多個方面。既充滿哲理,又發人深醒。希望這樣一本觀點獨特、精華濃縮的小書,能夠給站在人生岔路口的年輕律師以及法學院學生一些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