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律的立法主體

法律的立法主體

發布時間: 2021-01-11 21:13:30

1. 哪些主體可以向立法機關提出法律草案

提出法律草案要由有提案權的主體實施。具體情況如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回,全國人民代表答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職權范圍內的議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職權范圍內的議案;一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的人民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職權范圍內的議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議案提出後,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立法議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議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議程。列入議程的議案,提案人和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人大常委會的有關工作部門應提供有關資料,提案人應提出關於立法議案的說明。

2. 哪些主體有行政立法權

您好,立法主體是指有權制定、認可、修改、廢除法律的國家機關。包括專門行版使立法權權或主要行使立法權的立法機關,也包括制定憲法的制憲機關,還包括制定行政法規規章的國家機關以及制定地方法規的地方國家機關。
行政立法主體,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權,可以制定行政法規或行政規章的國家行政機關。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行政立法主體包括國務院,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國務院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3. 有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解釋要求的主體有哪些

主體包括:國抄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四十六條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解釋要求。

(3)法律的立法主體擴展閱讀:

需要法律解釋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四十五條 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法律解釋的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五十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4. 全國人大提出法律議案的九大主體 都是什麼

全國人大提出法律議案的九大主體是:

有權向全國人大提出議案的主體是:

(1)全國人大主席團

(2)全國人大常委會

(3)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

(4)國務院

(5)中央軍委

(6)最高人民法院

(7)最高人民檢察院

(8)全國人大的一個代表團或30人以上代表聯名

(9)10名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中國法律規定,有法律提案權的組織和人員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一個代表團、30名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0名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未經授權的機關和人員雖然可以用各種形式提出制定、修改或廢除法律的意見和建議,但在立法程序上不具有提出正式法律議案的意義。議案提出後,必須經過一定程序,方能列入法律制定機關的議事日程,進行審議和討論。

(4)法律的立法主體擴展閱讀:

法律案的審議。對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首先由全體會議聽取提案者關於法律案的說明,然後由各代表團全體會議和分組會議審議,並由法律委員會和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

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主席團審議通過後印發會議,並將修改後的法律案提請大會表決。

對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實行至少兩審的制度,即在第一次常委會會議上聽取提案者關於法律案的說明,進行初步審議後,交法律委員會和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

由法律委員會向下一次或者以後的常委會會議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再次經常委會分組會議、聯組會議審議後,才提請常委會全體會議表決。

法律案的表決。在代表大會會議和常委會會議上,表決法律案,都採取了按電子表決器的方式,須由全體代表或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法律的公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以主席令的形式公布。

5. 法律制定的主體是指公民還是國家

根據各種法律的規定,能夠參與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以下幾類:

1、公民(自然人)。這里的公民既指中國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國境內或在境內活動的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

2、機構和組織(法人)。這主要包括三類:

(1)各種國家機關(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等);

(2)各種企事業組織和在中國領域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

(3)各政黨和社會團體。

(5)法律的立法主體擴展閱讀

法律主體是活躍在法律之中,享有權利、負有義務和承擔責任的人。此處所說的「人」主要是指自然人。在特定情況下,可以將法人等「人和組織」類推為法律主體。

至於法律主體是否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就應當承擔義務或者責任,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普遍的認識是,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法學上,「權利」有客觀權利與主觀權利之分。客觀權利,簡單地說即是在制定法中所規定的權利。這種權利是明確的、法定的,當事人據此可主張權利、排除妨礙或者申請國家的保護與救濟;但主觀權利的概念則比較復雜,大致說來有三種不同的用法:

一是將主觀權利等同於「自然權利」,強調主觀權利中的「主觀」意蘊,認為「所有構成主體屬性的、屬於其本質的、為其固有的,都是主觀的」,由此主觀權利「就是根據自我判斷從事一切自認為有益於其生存的活動」。在啟蒙時代,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鳩等思想家所強調的「自然權利」即屬於這種類型的表述。這一理論強調的是生而為人者都必然擁有與其生命、自由、自我發展、追求幸福等密切相關的權利,這些權利不依賴於國家和社會的存在,反之,自然權利的讓渡,構成了國家和社會成立的基礎。

二是將主觀權利理解為「特權」,是一個「保留給權利主體的領域」,「它為了主體的利益而限制著其他人的自由;它在人們之間構成一種有利於某一特定個體的法律上的不平等」。「特權」意味著這種權利為特定的當事人所擁有而其他人不得染指。

6. 憲法立法的主體是

憲法立法的主體是具有代表性質的權力機關,我國憲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專定和修改屬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就是我國憲法立法的主體。


拓展:立法主體

立法主體是指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有權制定、修改、補充、廢止各種規范性文件以及認可法律規范的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團體和個人。

第一,立法主體實際上主要是國家機關。

第二,有關國家機關只有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才能成為某些立法的主體。

第三,應當注意組成國家機關的個人和國家機關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第四,應當注意參與立法者和立法主體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當代世界各國的立法主體主要有:

1、具有代表性質的權力機關,即議會(人大)

2、具有管理性質的行政機關,即政府

3、具有創制判例性質的司法機關,即法院及法官

4、被國家機關授權或由法律規定的社會組織、團體

5、由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享有全民公決權或立法復決權的公民個人。

根據我國《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我國的立法主體只包括前兩類。

7. 請問地方性法規的立法主體包括哪些

一般地方立法權:
地方性法規
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
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立法權: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人大

特別行政區立法權:
特別行政區法律:
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8. 詳細介紹我國中央和地方的立法主體有哪些

中央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回定行政法規;國務答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地方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另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也有一定的立法權。

9. 按照我國現行立法體制,立法主體有哪些

(全國人民代抄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另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也有一定的立法權)

熱點內容
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經濟法 發布:2025-08-16 02:14:36 瀏覽:456
合同法中的明顯不合理低價 發布:2025-08-16 01:57:10 瀏覽:431
海港區法院 發布:2025-08-16 01:56:15 瀏覽: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發布:2025-08-16 01:54:05 瀏覽:572
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8-16 01:53:56 瀏覽:226
民法扣工資 發布:2025-08-16 01:27:54 瀏覽:386
司法考試6 發布:2025-08-16 01:27:04 瀏覽:772
存款保險條例是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6 01:07:04 瀏覽:214
蒂法官方cp 發布:2025-08-16 00:55:05 瀏覽:313
交通法規的英文 發布:2025-08-16 00:47:07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