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義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

義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

發布時間: 2021-01-11 21:24:21

❶ 為什麼會在義大利首先會出現法西斯專政

義大利是一個相對貧弱的帝國主義國家。戰後初期的經濟危機,引起了革命運動版的高漲。為了鞏固統治,意大權利大資產階級希望實行極權統治。墨索里尼於1919年建立法西斯組織,1921年正式建立法西斯黨。墨索里尼率領法西斯分子以殘酷的手段鎮壓工人運動,贏得了大資產階級的歡心和支持。1922年秋,法西斯分子已經控制了義大利的北部和中部許多地區,墨索里尼又糾集5萬工人黨徒准備向羅馬進軍。十月,義大利國王任命墨索里尼擔任總理,法西斯轉正在義大利開始建立。

這里,義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建立主要是由於一戰對義大利的打擊。

至於為什麼德國更加兇猛,那是因為一戰後,德國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而那時候,義大利已經是法西斯國家了。而希特勒利用了德國人民的民族主義,他們在一戰後受到的壓迫在希特勒的鼓動下一下子就爆發了。再加上,德國經濟政治軍事實力和影響力比義大利要強,所以二戰中,三國軸心以德國最為強大。
個人認為可能與希特勒也有關,他的軍事才能使其在前期席捲整個歐洲,短時間內吞了歐洲十四國。再加上英法美綏靖政策,蘇聯中立政策。膨脹的相當快啊。
義大利1943投降了。德國1945年投降。

❷ 為什麼法西斯政權首先在義大利建立

義大利是一個相對貧弱的帝國主義國家。戰後初期的經濟危機,引起了革命運動的高漲。為了鞏固統治,義大利大資產階級希望實行極權統治。墨索里尼於1919年建立法西斯組織,1921年正式建立法西斯黨。

墨索里尼率領法西斯分子以殘酷的手段鎮壓工人運動,贏得了大資產階級的歡心和支持。1922年秋,法西斯分子已經控制了義大利的北部和中部許多地區,墨索里尼又糾集5萬工人黨徒准備向羅馬進軍。十月,義大利國王任命墨索里尼擔任總理,法西斯轉正在義大利開始建立。

這里,義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建立主要是由於一戰對義大利的打擊。


(2)義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擴展閱讀

現代法西斯專政,是壟斷資產階級對內實行的極端專制的恐怖統治。例如,德國的政治警察「蓋世太保」,可不經法律程序,肆意將成千上萬的進步人士投入監獄。

德國的法西斯組織「沖鋒隊」和「黨衛軍」,製造了無數反猶太人和迫害政敵的公開暴力事件,搜捕所謂的「國家的敵人」,對人民進行迫害和控制。日本法西斯勢力要求在天皇名義下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他們製造了一系列暗殺、政變等恐怖事件。用獨裁代替民主。

法西斯政權都狂熱的進行侵略和擴張,醉心於建立龐大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歷嚴重的經濟危機,西方資本主義遭受沉重打擊。以極權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為特徵的法西斯主義借機在德、意、日三國抬頭。

法西斯頭子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分別在德、意上台掌政,日本建立起天皇制軍事法西斯專政。它們對內實行獨裁統治,對外擴張侵略,謀取世界霸權。

❸ 義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的背景

義大利的法西斯主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當時,義大利國內出現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各階級和各階層都對現狀極度不滿;工人運動有了廣泛的發展,然而缺乏強有力的領導,未能採取正確的策略,還沒有力量奪取革命的勝利;而以壟斷資產階級和封建王室為主體的統治階級又軟弱無力,不能有效地控制局勢,因而迫切需要一個能夠吸引群眾、壓製革命力量的政治組織及其領袖人物來執掌政權,以維護它們搖搖欲墜的統治。正因為有了客中適宜的土壤和氣候,法西斯主義才得以滋生和泛濫起來。

第一,巴黎和會期間,英法等背棄為爭取義大利參戰而簽訂的倫敦密約,拒絕履行原已同意的滿足義大利領土要求的許諾,引起義大利國內的強烈不滿,發生多起武裝沖突和流血事件,出現了政治危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法、俄三國於1915年4月26日在倫敦同義大利簽訂秘密條約,答應戰後將南蒂羅爾、特蘭提諾和達爾馬提亞等大片領土(1)並入義大利版圖。這就樣,義大利於5月24日倉促對奧匈帝國宣戰。

在戰爭的進程中,義大利帝國主義的弱點—它的腐朽性、資源貧乏、物力和財力枯竭等等,很快就暴露出來。為了這次戰爭,義大利動嘰了五百萬人,死亡達六十萬,傷殘一百萬,另有六十萬當了俘虜。(2)當時一年的國民總收入僅為二百億里拉的義大利,在戰爭中竟消耗軍費六百五十億里拉。其中二百億是借外債,四百五十億名義上從國民收入中支出,實際上有三百五十億是借的內債。(3)盡管付出如此代階,但義大利壟斷資產階級侵佔領土的野心仍然未能如願以償。

大戰結束後,義大利作為四大戰勝國之一,派首相奧蘭多和外交大臣索尼諾率代表團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和平會議,代表團在會上提出,「根據1915年4月26日的倫敦條約,義大利要求得到阿爾卑斯山水文線義大利一側的領土,包括誇爾納羅灣的沃洛斯卡,達爾馬提亞的一部分和對面的大部分島嶼。」除此之外,還要求「阜姆與義大利統一。」(4)但是,英、法、美三國不願加強義大利在地中海和巴爾乾的勢力,拒不履行倫敦密約的許諾。義大利代表團由於不滿這個決定而退出會場。

巴黎和會的分贓情況傳到義大利後,各階層對會議的有關規定都感到非常憤慨。全國出現了一股「愛國熱」和懷念「古羅馬」的情緒。他們指責政府無能,希望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採取軍事行動實現義大利的領土要求。墨索里尼和反動的民族主義分子借機鼓吹義大利有權進行擴張;頌揚古羅馬的遼闊版圖和尚武精神。墨索里尼提出,「要麼修改(凡爾賽)條約,要麼進行新的戰爭」。(5)羅科更加露骨地叫嚷,義大利「完全有理由要求生存空間」,「向祖國的領土以外去擴張」。(6)

1919年7月7日,居住在阜綠的義大利人民與法國人之間爆發了嚴重的流血事件。民族主義者鄧南遮利用人們的不滿意情緒,乘機組建了一支二千五百名退伍軍人和民族主義分子參加的義勇軍,並親自率領該軍於9月12日佔領阜姆城,宣布阜姆與義大利合並。

鄧南遮的行動在義大利受到熱烈歡迎。正如義大利前首相博諾米所說,這次行動在「全國(居民)的心理上產生了無法估量的影響」。(7)各地紛紛舉行集會,遊行歡呼勝利,要求修改凡爾賽條約。這種民族主義的情緒成了法西斯主義在義大利產生的溫床。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除由於工廠大批倒閉造成九十多萬工人失業外,對於義大利來說,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戰後一百萬退伍士兵的安置問題。這是義大利當時發生動亂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這些人入伍前多數是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王國首相曾向他們許諾,「在退役時分土地給他們」。(8)而且據埃納烏迪(9)在1933年出版的《義大利戰爭的經濟方針和社會後果》一書說,「在戰壕里以及在每次大的戰役前夕,農民們都聽到宣傳鼓動家們、有時是頗有名氣的議員們鼓動他們為使自己的子女能擁有土地去犧牲自己的生命」。(10)戰爭結束後,「當農民回到他們的家園時,自以為有權分得土地。」(11)但是,政府沒有兌現戰前的許諾。退伍軍人對現政權不滿,為生活、土地而焦慮,他們要求改變現狀,期望能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或俯視人物來實現他們的迫切願望。這時墨索里尼一面為軍人歌功頌德,一面積極支持他們去奪取地主的荒地,這使他贏得了廣大退伍軍人的擁護。當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組織時,他們成了該組織的主要成員。

戰後,農民渴望得到土地,在城市工人舉行大罷工和佔領工廠的時候,他們在鄉村開展了佔地運動。1918年8月24日,拉齊奧地區的大約四十個村鎮的農民蜂湧而起,佔領大地主的土地。隨後這一行動擴展到全國各個地區。1919年農村參加暴動的人約有五十萬,1920年達一百多萬。(12)墨索里尼積極支持農民舉行的暴動。

當社會黨提出「土地社會化」、農民擔心失去土地時,墨索里尼提出「給農民以土地」,廣大貧苦農民把墨索里尼視為自己利益的保護者,許多人轉到法西斯運動一邊,成為法西斯主義的群眾基礎。

第三,一次大戰把義大利的工人運動推向一個新的階段,特別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以及德、法等國西歐其他國家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對義大利的工人運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群眾的斗爭情緒日益高漲。革命斗爭的目標不再是單純要求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而是建立蘇維埃政權;斗爭的方式也不再僅限於舉行罷工,而是佔領工廠,甚至地方政策。

1919年,義大利有記載的罷工達一千八百七十一次,參加者五十五萬四千人次。(13)這年的7月4日,為要求降低糧食及食品的價格而舉行了全國總罷工。在艾米利亞—羅馬涅、馬爾凱和托斯卡納等幾個大區的許多市鎮,工人們紛紛建立「糧食蘇維埃」。到1920年,罷工斗爭的聲勢更加浩大。這一個全國舉行罷工二千零七十次,參加者達二百三十一萬四千人次,(14)其中影響最大的一次是9月份震驚世界的六十萬冶金工人佔領工廠的運動。

1920年8月30日,米蘭羅米歐冶金廠廠主對要求增加工資而舉行罷工的工人進行了報復,他聯合其他工廠主實行所謂「同盟歇業」。這一行動激怒了廣大工人群眾。第二天,義大利冶金工會為抗議工廠主的這一行動,決定佔領工廠。當天,羅米歐冶金工廠的工人首先採取行動。接著,義大利北部地區其他工廠的工人,特別是米蘭和都靈的工人,也都起來仿效羅米歐工廠的做法,佔領各自的工廠,並建立護廠赤衛隊和工廠蘇維埃。米蘭、波洛尼亞和佛羅倫薩等城市的工人還一度佔領市政府。資產階級被這聲墊浩大的工人運動嚇得驚慌失措。各廠廠主紛紛逃離工廠。在眼看統治權有可能被革命運動沖跨時,「統治階級已不再把希望寄託在你們(政府)的能力、力量和權威上面,而寄託於你們(政府)之外的某種東西上面,這就是法西斯武裝所造成的恐怖」。(15)這說明法西斯主義的興起是統治階級對革命運動的反動。

但是,社會黨的多數領導人沒有認清業已出現的法西斯運動的危險性及其作為壟斷資產階級鎮壓工人運動的工具的實質。沒有把法西淇擋成危險的敵人來對待。

社會黨的失誤使得業已形成的革命形勢並沒有轉變為勝利的無產階級革命。首先,在群眾革命情緒高漲的時候,它不是積極組織與引導群眾運動,而是把主要力量放在爭取議會選舉的勝利上。甚至在1919年10月5日波洛尼亞舉行的社會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的決議中還幻想通過「到選舉陣地上去,到資產階級國家機構中去,廣泛宣傳共產主義的原則,促進資產階級統治機構的滅亡」。(16)結果忽視了對革命運動的領導。

其次,盲目而頻繁的罷工影響了城鎮正常生活,引起中、小資產階級分子的不滿,為法西斯黨人爭取他們提供了方便。1922年8月1日,鐵路、電車、郵電和清潔工人宣布舉行總罷工。墨索里尼立即派遣法西斯分子去接替罷工者駕駛火車和電車、清掃街道和從事其他公共服務活動。這一舉動深得中、小資產階級的歡迎。有人甚至自願拿出錢財作為發給接替罷工工人勞動的法西斯分子的獎賞。

第四,義大利資本主義的發展失天不足,階級的統治比較軟弱,王室和其他封建殘余勢力還有很大影響,資產階級的議會民主制並沒有真正牢固確立。在社會發生嚴重危機、革命形勢出現的時候,統治階級需要有強有力的工具來維持它們的統治,保護他們的利益。

義大利1870年才歸於統一,國內的統一市場形成較晚。當英、法、德、美等國的大工業已有了很大發展的時候,義大利的大工業還剛剛興起,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很不徹底,國內,特別是南方與島嶼地區還保存著想 大量的封建殘余。本國資源極度匱乏,缺少大工業所需要的一切主要原料。這樣,義大利經濟一直相當落後,國內市場狹小,絕大多數居民的收入及消費水平很氏,經濟發展大大落後於西歐其他大國。據義大利民族主義協會(即通常所說的「國家主義黨」)1914年出版的小冊子說,「當法國的財富是三千億里拉,英國是三千五百億里拉,德國是四千億里拉時,義大利僅有八百億里拉」。(17)

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促進了義大利軍事工業以及與此有關工業的發展,但是,這並未能加強義大利資產階級的統治。在義大利壟斷資本從戰爭中獲得發展,並具有更大的帝國主義擴張慾望同時,義大利的革命運動也在蓬勃發展,社會黨的威望日益提高。1920年全國八千三百二十七個市鎮議會選舉,它在其中的二千一百六十六個獲得絕對多數席位。(18)波洛尼亞等許多城市已由工人擔任市長。當時的動盪形勢已使資產階級政權岌岌可希,不能有效地控制全國的局勢。這促使義大利的壟斷資產階級決心選擇一種能夠維持其在國內的統治並能實現它的領土野心的政治力量,藉以鎮壓革命人民,強化資產階級統治。這就為法西斯主義在義大利的興起和奪取政權開辟了道路。

❹ 20到30年代哪幾個國家建立法西斯政權

1922年義大利的墨索里尼來首先建立起自法西斯專政。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建立法西斯政權 。
1936年廣田弘毅止台,標志日本軍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1939年佛朗哥建立起法西斯專政。
回答是:
19世紀20年代一個:義大利
19世紀30年代三個:德國 ,日本,西班牙
OK?

❺ 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建立對法蘭西政權有什麼作用

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建立後,法蘭西行動黨領導人萊昂•都德宣稱,該黨「不久將通過暴力奪取政權」。這之後,法蘭西行動黨以及法國其他名目的法西斯組織雖然均有所發展,

❻ 義大利德國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權的原因

1919年三月,墨索里尼為了自己的野心在米蘭建立了法西斯戰斗團,1921年11月正式建立國家法西斯黨,綱領是法西斯國家至上,執行國家的決定是每個個人的天職。有黨員30萬人左右,多數來自退伍軍人、資產階級、地主和具有沙文主義情緒的小資產階級。1922年10月28日,在大壟斷資本集團和軍隊的支持下,數萬名身穿黑衫的武裝法西斯分子向羅馬進軍,墨索里尼攫取國家最高領導權。

德國在一戰後社會處於崩潰邊緣又面臨著高昂的戰爭賠款(一直賠到2010年歷時91年才賠完)民族自尊遭到戰勝國無情的踐踏(在德國見到法國的軍隊路過德國人一律得脫帽示意否則會遭到法軍的毆打)而且德國社會各級普遍認為一戰是國內的腐敗分子和猶太人在背後搗亂才失敗,軍隊與國家並未失敗,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之下納粹黨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加之當時德國面臨經濟大蕭條越來越多的德國人選擇相信納粹的宣揚,1934年8月2日,希特勒廢除總統制,立法成為德國元首,德國變成法西斯爭權。

16世紀末,日本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首次提出征討朝鮮、進佔中國、印度,稱霸亞洲的狂妄計劃,並於1592、1596年兩次出兵侵朝。豐臣的擴張思想和侵略野心之大,集日本統治者之大成,達到空前程度。日本開始慢慢形成軍國主義。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國內外均無制約和阻遏軍國主義發展的形勢和力量。日本國內曾有三次民主運動高潮,即自由民權運動、大正民主運動和護憲三派斗爭、反法西斯斗爭,但均遭失敗;日本對外侵略時,屢屢冒險卻均較輕易得手,更刺激其向軍國主義道路迅跑。
從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一直奉行軍國主義戰略,四處侵略擴張

❼ 最早建立法西斯專政的國家是

首創法西斯主義的並不是德國的希特勒,而是義大利的墨索里尼。「法西斯」一詞來自回拉丁文fasces,原指中間答插著一把斧頭的「束棒」(古羅馬使用的權力標志棒),象徵有判處笞刑或死刑的權力。法西斯主義是義大利文fascismo的音譯,指資本主義危機時期壟斷資產階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建立了法西斯黨,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義,黨徒身穿黑色制服,故又稱「黑衫黨」。1922年,墨索里尼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在義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專政。因此,法西斯成為獨裁和暴力的代名詞.

❽ 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建立過程..

年 10 月底,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上台執政,把向外擴張作為其政綱的核心。
法西斯黨領袖、政府首相墨索里尼急切想征服新的殖民地,以證明義大利已變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但是軍隊卻非常不爭氣,幾乎每一次大戰役都是氣勢洶洶地去,損兵折將而回。
1923 年,墨索里尼確定擴張方法,把大而弱的衣索比亞作為擴張的首要目標,叫囂必需征服埃國,以建成一個名副其實的殖民帝國。但是直到 1935 年,做事猶豫不決的墨索里尼才決定作戰。 10 月 2 日,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宮宣布戰爭總動員,囂張地宣稱:已經忍耐了 13 年了不能再忍了
裝備精良的義大利軍隊在南北兩線投入 20 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和大量飛機,准備一舉拿下埃國。當時的埃軍的武器只有步槍、數千挺機槍和幾百門老式輕型火炮,根本沒有坦克和能作戰的飛機。兩國實力相差懸殊。然而,事情卻超出墨索里尼預想。意軍在迅速攻佔幾個城市後,就連連受到埃國軍隊的阻擊,以至於當時意外交大臣齊亞諾都悲觀地說,要打勝這場戰爭是不可能的
1936 年 5 月,瘋狂的義大利法西斯竟用瓦斯彈、芥子氣彈等化學武器,向埃國河湖和田野里傾撒毒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佔領埃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建立了短暫的東非帝國 」
1939 年 9 月,納粹德國 「 閃電 」 襲擊波蘭,歐洲戰爭全面迸發。義大利先是以國內經濟困難和軍事准備缺乏為由,等候有利的作戰時機。還沒等墨索里尼緩過神來,納粹德國的閃電 」 作戰已橫掃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
1940 年 5 月,德國軍隊迅速攻入法國並逼近巴黎。 6 月 10 日,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到命令西方集團軍群司令翁貝托親王指揮 32.5 萬軍隊駐扎在意法邊界待命。 17 日,新組成的法國貝當政府要求停戰,希特勒邀請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會晤。墨索里尼很順利地得到法國局部割讓土地。
有趣的墨索里尼覺得這樣的勝利有失尊嚴,又突然決定在停戰協議正式簽訂前的21 日和22 日向法軍發動閃電戰。結果,阿爾卑斯山地區,意軍的閃電進攻非但沒有讓勢單力薄的 6 個法國師後退一步,反而遭到法軍迎頭痛擊,損失沉重, 631 人被打死, 5206 人受傷, 626 人失蹤,翁貝托親王自願宣布停戰。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前任總書記斯特拉塞不無感慨地說,停戰前兩天還打,讓那麼多人白白去送死,真是令人痛心呀!
1940 年 6 月,英國 20 多萬遠征軍在敦刻爾克丟盔卸甲、潰退英倫三島。此時,墨索里尼認為搶奪英國非洲殖民地的時機已經到當時,英國軍隊的主力在歐洲,駐非洲和中東的英軍只有 10 多萬人,而義大利在非洲駐軍近 60 萬人。意軍企圖以東非的軍隊進攻英屬索馬里,控制紅海南部的出海口;以北非的軍隊進攻埃及,奪取蘇伊士運河。一旦實現目的地中海便可能成為 「 新羅馬帝國的內湖 」
然而,墨索里尼卻完全高估了自己。不到半年時間,駐守北非的數萬英軍憑借幾次漂亮的戰役俘虜意軍達 30 多萬人,包括百餘名將軍。與此同時,偽 「 東非帝國 」 也隨之瓦解。
意軍的剩餘部隊中只有納西將軍的余部負隅頑抗一陣,結果還是大敗, 4000 餘人陣亡, 8400 名傷殘。鑒於義大利法西斯軍隊大多是投降的多,戰死的少。史書上還是把納西將軍指揮的這一戰役稱為 「 體面的戰敗 」 北非戰場失利後,墨索里尼非但沒有自省,反而責備德國救援不及時,大罵 「 德國人 ) 應記住是使我失去了一個帝國 」
1940 年6月30 日,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的座機在東北部港口圖卜魯格上空竟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擊落,元帥當場喪生。意軍為了掩飾這一嚴重的事件,便宣布元帥是同英國人進行空戰中遇難的可憐巴爾博成了二戰中被誤傷的最高軍銜指揮者。
1941 年2 月16 日,德國非洲軍團司令隆美爾奉希特勒之命抵達北非救援。此時,意軍早已是潰不成軍、倉皇逃竄。一個上校向隆美爾報告說,意軍士兵把武器和彈葯都扔在沙漠里,軍官們正在打點行裝,希望能盡快返回義大利。
為了改變自己在法西斯軸心國當中的配角地位, 1940 年10月28 日,墨索里尼動用8.7 萬兵力、163 輛坦克、686 門火炮和380 架飛機,向希臘發起了全面進攻。
11月4 日,希臘政府僅集結了 15 個師,花了一周時間就把意軍趕出邊境。 21 日,墨索里尼臨時換指揮,增派 14 個師,發動新的一輪總攻。希軍巧妙地利用地形,頑強抗擊,意軍始終沒有扭轉敗局。墨索里尼心急如焚,一面把慘敗的責任歸罪於總參謀部,進而更換總參謀長,一面又通過希特勒要求希臘停戰。可是為時已晚,希臘軍隊已全線發動進攻,意軍死傷慘重,王牌師全部被殲,5名將軍被俘,1名將軍被打死。
墨索里尼回國後,仍然希望搶在德國之前靠本國的力量打敗希臘,挽回面子。下令急征新兵,組建一支 50 萬人的增援部隊。 1941 年 3 月 2 日,以最高統帥的身份親自督戰,但還是以失敗告終。墨索里尼怎麼也想不通,人數和武器都占優勢的義大利軍隊為什麼攻不破希臘的防線。希臘一戰進一步流露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虛弱和無能,也使義大利淪為軸心國集團中的二流國家,只能作 「 配角 」 隨德軍進行從屬戰。
蘇德戰爭迸發後,希特勒本想 「 單干 」 墨索里尼認為德軍必勝,如協同作戰還可以分到戰利品,於是苦苦乞求希特勒答應意軍參與對蘇作戰。結果,派往蘇聯的 22 萬義大利精銳部隊同樣不堪一擊,一半士兵被打死打傷或被俘,另一半則早早就逃回義大利,各種武器損失大都達 80% 以上。 義大利軍隊在戰場上的連連失利使國內出現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人民反戰和反法西斯情緒異常高漲。 1943 年 7 月 25 日,義大利發生政變,墨索里尼被捕,法西斯政權倒台。
關押中的墨索里尼始終不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把失敗歸於 「 義大利人的軟弱 」 實際上,號稱 「 世界上最精銳的殖民軍 」 意軍屢戰屢敗的主要原因在於義大利領導人的無能。墨索里尼剛愎自用,優柔寡斷,缺乏指揮才幹,不信任軍隊指揮,也不聽取作戰問題的建議與勸誡,卻常以最高統帥身份剝奪了總參謀部的軍事決定權,常突然改變軍事計劃,獨斷專行。除此之外,意軍將軍們庸碌無能,士兵厭戰情緒高也是重要原因。這樣,義大利法西斯過早垮台是可想而知的。

❾ 德國和義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權的異同

德國、義大利、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權的異同:
一、相似之處:
①都是專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屬,法西斯勢力上台執政,建立起獨裁統治的。
②都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強化法西斯統治。
③都成為法西斯軸心國成員。
④都給世界和平和本國人民帶來了空難。
⑤都在二戰中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二、不同之處:
①義大利法西斯是在一戰後初期的國內經濟危機影響下,在鎮壓革命運動的過程中起家的,德、日法西斯是在世界經濟危機的沖擊,國內階級矛盾尖銳的形勢下上台的。
②義大利、德國法西斯是通過建立法西斯組織奪取政權建立法西斯專政的,日本法西斯政府是由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台組閣而成的。
③德、意法西斯歐洲的戰爭策源地,日本是亞洲的戰爭策源地。
④二戰結束後,德意法西斯戰犯受到嚴厲懲處,日本法西斯戰犯受到美國的包庇。

熱點內容
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經濟法 發布:2025-08-16 02:14:36 瀏覽:456
合同法中的明顯不合理低價 發布:2025-08-16 01:57:10 瀏覽:431
海港區法院 發布:2025-08-16 01:56:15 瀏覽: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發布:2025-08-16 01:54:05 瀏覽:572
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8-16 01:53:56 瀏覽:226
民法扣工資 發布:2025-08-16 01:27:54 瀏覽:386
司法考試6 發布:2025-08-16 01:27:04 瀏覽:772
存款保險條例是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6 01:07:04 瀏覽:214
蒂法官方cp 發布:2025-08-16 00:55:05 瀏覽:313
交通法規的英文 發布:2025-08-16 00:47:07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