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楷體字
① 小楷初學者,練靈飛經好還是道德經
小楷初學者,練靈飛經好還是道德經,兩個都是經典權威,喜歡那個就學那個。選帖的原則:權威、喜歡、易學。
小楷,即是楷體小字。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鍾繇。
經典小楷代表作有:鍾繇《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等。
小楷的書寫原則:一般說來,寫小字與寫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則上是:寫大字要緊密無間,而寫小字必要使其寬綽有餘。也就是說:寫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寫小字要能做到大字似的舒朗,故古人所謂「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蘇東坡論書有「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有餘」的精語。以上這些話怎麼講呢?因為我們通常寫大字時,以為地位(面積)寬闊,可以任意揮灑,結果字體變成了鬆散空闊。寫小字則正好相反,因為地空間太小,擔心寫不下就越難免要盡力局縮,往往局縮過當,反而變成蜷促。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現象,極易觸犯的毛病。所以蘇公「大小難能」這句話,正是針對這種神情而發,更是經驗老到之談。
寫小字的重心與筆畫的配合,則與大字無大差異。至於運筆,則略有不同。小字運筆要圓潤、娟秀、挺拔、整齊;大字要雄壯、厚重。大字下筆時用逆鋒(藏鋒),收筆時用回鋒; 小字下筆時則不必用逆鋒,宜用尖鋒,收筆時宜用頓筆或提筆。譬如寫一橫,起筆處或尖而收筆處則圓; 寫一豎,起筆或略頓,收筆則尖;撇筆則起筆或肥而收筆瘦:捺筆則起筆或瘦而收筆肥,同時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筆畫生動而有情致;點欲尖而圓,挑欲尖而銳,彎欲內方而外圓,鉤半曲半直。運筆靈活多變,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筆筆不同,而又協調一致,一行字寫出來,錯落有致,卻又一直在一條線上,如是則行氣自然貫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項鏈,神采飛揚。
② 毛筆楷書分哪幾種、
楷書分四體:指歐體、顏體、柳體、趙體。
唐朝歐陽詢(歐體):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楷書《蘭亭記》行書有《行書千字文》。
唐朝顏真卿(顏體):代表作楷書有《東方朔畫像贊》、《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公神道碑》《大唐中興頌》等。
唐朝柳公權(柳體):代表作楷書《玄秘塔碑》、《神策軍碑》、《劉沔碑》、《金剛經刻石》、《李晟碑》、《回元觀鍾樓銘並序》、《馮宿碑》、《苻璘碑》、《魏公先廟碑》等。
元朝趙孟頫(趙體):代表作《千字文》、《洛神賦》、《汲黯傳》、《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
(2)道德楷體字擴展閱讀:
楷書的學習方法:
1、講究用筆
鋼筆楷書的筆畫有提頓、藏露、方圓、快慢等用筆方法。不同的用筆方法產生不同的形態、質感的線條,不同的線條需要不同的用筆方法去體現。鋼筆楷書字形較小,線條粗細變化不大,如果書寫時用筆稍不注意,筆畫就達不到要求,筆畫就會出現軟弱無力、僵硬死板等毛病。。
2、筆畫分明
鋼筆楷書的每一個筆畫的起筆和收筆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規范,干凈利落,不能潦草、粘連。但是筆畫與筆畫之間又要有內在的呼應關系,使筆畫達到:既起收有序、筆筆分明、堅實有力,又停而不斷、直而不僵、彎而不弱、流暢自然。
3、結構方整
鋼筆楷書在結構上強調筆畫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穩、比例適當、字形端正、合乎規范。字與字排列在一起時要大小勻稱、行款整齊。雖然也有形態上的參差變化,但從總體上看仍是整齊工整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楷書
③ 軟筆書法中小楷字一般是多大尺寸
小楷常指的是一厘米見方左右的小楷書。
小楷,即是楷體小字。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鍾繇。經典小專楷代表作有:屬鍾繇《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等。
嚴格說來,兩厘米見方以內的楷書就都可稱為小楷了,兩厘米以上就可稱之為中楷了,再大到七八厘米就是大楷了,大到三四十厘米的就是榜書了,小楷常指的則是一厘米見方左右的小楷書,0.5厘米見方左右的楷書則稱為蠅頭小楷。
(3)道德楷體字擴展閱讀
書寫原則:
1、寫大字要緊密無間,而寫小字必要使其寬綽有餘。也就是說:寫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寫小字要能做到大字似的舒朗,故古人所謂「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
2、寫小字的重心與筆畫的配合,則與大字無大差異。至於運筆,則略有不同。小字運筆要圓潤、娟秀、挺拔、整齊;大字要雄壯、厚重。
大字下筆時用逆鋒(藏鋒),收筆時用回鋒; 小字下筆時則不必用逆鋒,宜用尖鋒,收筆時宜用頓筆或提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