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簡述我國行政立法體制的內容

簡述我國行政立法體制的內容

發布時間: 2025-07-19 19:14:30

1. 我國的立法體制是什麼

我國的立法體制是指國家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一套立法機制。在中國,行使立法權的機構主要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我國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也是我國立法的最高機構,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工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制定、修改、廢止法律和授權行政法規,發布決議等。
在我國,立法工作按照中央和地方兩級分別進行。中央立法機關主要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它根據法定程序制定和修改國家基本法律;地方立法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也是依法立法的主要機構。地方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規章和單行條例必須與國家法律相一致。
我國的立法體制還建立了一個嚴密的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政策解釋等各種形式的法律法規,都必須經過法規制定、發布、生效和修訂等環節,確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其中,法律是最高法律規范,規定法律的公布、實施等程序和效力等。立法機關發布的法規必須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
總之,我國的立法體制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主體,遵循憲法和法律規定,建立了完整的法律法規管理制度,確保國家制度運行的穩定和規范化。

2. 我國的立法體制是什麼

我國的立法體制是:一元、兩級、多層次體制。

立法體制,主要是指立法許可權劃分的制度,意指在一個國家中哪些國家機關有權制定法律,它們的立法權力之間的關系如何。一個國家的法體制如何安排,與該國的政治制度、具體國情、歷史傳統等因素有密切關系。

在實行單一制的國家裡,一般採用一元立法體制,立法權集中在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只有一個立法體系。在實行聯邦制的國家裡,一般採用二元或多元立法體制,一國之內有多個擁有自己的立法許可權的機關。

我國現行的立法體制,既不是二元或多元立法體制,也不是純粹的一元立法體制,而是綜合兩種立法體制,結合我國具體情況獨創的「一元、兩級、多層次」的立法體制。「一元」指全國只有一個統一的立法體系;「兩級」是指中央和地方兩個立法等級;「多層次」是指不論是中央級立法還是地方級立法。

立法體制的劃分標准

1、立法機關的類型和職能:立法機關是制定法律的主體,根據不同的職能和地位可以分為國家立法機關、地方立法機關和特別立法機關等。

2、立法程序的特點和程序:立法程序是指制定法律的具體程序,根據不同的程序和特點可以分為常規立法、特別立法、緊急立法等。立法內容的范圍和層次,立法內容是指法律的主要內容和范圍,根據不同的范圍和層次可以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

3、立法權的歸屬和分工:立法權是指制定法律的權力和職責,根據不同的歸屬和分工可以分為中央立法權、地方立法權和共同立法權等。

3. 我國立法體制是怎麼樣的

關於我國立法體制的描述如下:
1. 憲法地位與職權:我國憲法是法律體系的最高法源,規定了立法的基本原則和程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立法職權。
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立法決議需經過多層次討論和表決程序。
3. 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地方人民代表大會是各級地方政權的最高機關,具有一定立法職權,可制定與本地區有關的法律、規章和決議。
4. 立法程序與程序審查:立法程序包括草案提出、審議、表決和公布等環節,重要的環節是多輪審議和表決。程序審查由法制工作委員會負責。
5. 司法審查與法律監督:司法審查確保法律正確適用和合法效力,法律監督維護法律權威和公正性。
6. 專門立法機構與行政立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專門委員會和國務院部門負責特定領域的法律和規章制定。行政機關可通過行政法規形式立法,但權力受限。
綜上,我國立法體制以憲法為核心,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共同組成。立法程序嚴格,包括司法審查和法律監督,確保法律體系的完善和實施。

4. 我國的立法體制是什麼

法律分析:當代中國是單一制國家,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我國的立法體制是一元性的立法體制,全國只有一個立法體系;同時又是多層次的。在我國,根據憲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制定法律;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國務院下屬的部委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規章;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 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 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 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 性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 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 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 行政法規,制定規章。此外,按照「一國兩制」的 原則,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包括立法制度), 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八條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一)國家主權的事項;(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罰;(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八)民事基本制度;(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十)訴訟和仲裁製度;(十一)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5. 簡述我國立法體制的基本構成是什麼

我國的立法體制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國家立法權以及行政法規制定權、地方性法規制定權、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制定權、規章制定權構成的。我國的立法體制是統一的,又是分層次的。

一是中央與地方立法許可權的劃分,二是中央各國家機關之間立法許可權的劃分。由於各國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狀況、歷史文化傳統、民族狀況等情況不同,因此,各國對立法許可權的劃分也不盡相同。

我國立法體制的基本特徵: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是國家的領導核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統一的單一制國家是歷史形成的傳統,這些因素決定我國的立法許可權必須相對集中,不能過於分散,以利於維護法制的統一和國家的統一。

同時,由於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情況很不相同,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我國正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各項改革,需要不斷完善法制,等等,這些因素又決定我國的立法許可權不能過於集中,必須適應各種不同情況,有利於充分調動各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於促進改革發展穩定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6. 我國的立法體制是什麼

一、我國的立法體制是什麼
1、我國的立法體制的基本構成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國務院行使行政法規制定權、地方政府行使地方性法規制定權、自治區可以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八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第八十九條
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
(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
(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
(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
(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
(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
(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
(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
(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
(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二、我國的立法背景是什麼
我國的立法背景為,近年來,我國社會的誠信道德和誠信秩序出現一些問題,引發了較大范圍的影響,其中亦有法律不當適用的因素。社會對善意救助者反遭誣陷議論不斷,甚至質疑社會道德和法律的引導性。不少學者主張,應當對善意救助者從法律上、制度上給予更全面的保障,為處理這類案件提供理論支持和法律依據,彌合誠信道德和誠信秩序的社會創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靈魂,以法治體現道德觀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必然要求,也將凝聚起強大價值引導力和精神推動力。

7. 我國立法體制

法律分析:我國的立法體制可概括為:

1.中央統一領導和一定程度分權的,多級並存、多類結合的立法體制

2.一元、兩級、多層次的立法體制

3.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4.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熱點內容
門診流程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0 01:02:50 瀏覽:324
公司規章制度討論會會議紀要模板 發布:2025-07-20 01:00:06 瀏覽:932
勞動法辭退賠償2014未簽合同 發布:2025-07-20 00:57:52 瀏覽:285
法院調查令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20 00:54:59 瀏覽:739
需要法律咨詢怎麼處理 發布:2025-07-20 00:50:20 瀏覽:204
道德講堂中 發布:2025-07-20 00:37:31 瀏覽:961
違反單位的規章制度的檢討書 發布:2025-07-20 00:31:14 瀏覽:869
萬國律師實務 發布:2025-07-20 00:28:36 瀏覽:555
2019年5月29曰社會與法 發布:2025-07-20 00:26:15 瀏覽:195
中學生法律知識競網路大賽 發布:2025-07-20 00:19:42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