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生動注腳

法治生動注腳

發布時間: 2025-07-19 19:42:11

⑴ 班會發言稿,主題《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字數300—500字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首廣為傳頌的詩作賦予了自由以最高的價值。
千百年來,公平正義、自由平等一直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所崇尚追求;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僅充分汲取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體現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優秀思想成果,而且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成為凝聚社會共識的核心價值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都離不開法治。法治就是依法治國。法治和人治是相對立的,封建專制社會是典型的人治,「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多變性。制度才能管根本管長遠。法治是文明進步的體現,是對現代國家的基本要求。
如果說,當年一部《秋菊打官司》的電影,曾讓人們充滿好奇,那麼今天,「討說法」已經成為社會口頭禪。從主張經濟、社會、文化和消費者權利,到捍衛政治、環境、食品安全和納稅人權利,「權利意識」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深入人心、影響社會、改變國家。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走向權利的時代。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自由平等意識、網路媒體勃興提供的多元表達平台、民主政治進步造就的個體意識啟蒙,所有這一切,成為人們權利意識的萌發、表達和伸張的「時代注腳」。與之相伴,「權利意識」的高漲,也為樹立法律權威、培養法治觀念、發掘公民意識,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成為社會進步的催化劑。「一元錢」官司的較真,釐清的是社會是非觀念;「物權」概念的普及,調動起創造財富的熱情;「環境權」的主張,增強著生態文明的群眾基礎……
「在一個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會里,一個人所能夠擁有的一切權利,其唯一的來由是法律。」 「權利意識」的伸張,離不開「法治觀念」護航。在法律的條款中去尋找依據,權利的主張才能水到渠成;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進,權利的實現才能順理成章。反之,把「權利」當作為所欲為的通行證,認為有了利益訴求,就能夠理直氣壯地去沖撞底線、挑戰規則、突破邊界,整個社會又如何做到和諧運轉?
「哪裡沒有法律,哪裡就沒有自由。」任何社會行為一旦脫離法治視野,便不可能帶來公共福利的實質增進,也難有公平正義的真正實現。今天,如果說,「權利意識」的啟蒙我們已經完成,那麼「法治觀念」的啟蒙還在路上。這也是黨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深層原因所在。既要「權利意識」,也要「法治觀念」,二者彼此砥礪、相互促進,才能讓法治精神融入社會治理和社會生活,使「權利意識」成為構建現代公民人格、建設民主法治社會的基礎。

⑵ 「辱母殺人」案件的細節是什麼

事情很簡單:2016年4月14日,一位22歲的男子於歡,在母親蘇銀霞和自己被11名催債人長達一小時的侮辱後,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傷了4人。其中,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駕車就醫,卻因失血過多休剋死亡。


杜志浩,是11名催債人的領頭者。除了辱罵,他還脫下於歡的鞋子,捂在蘇銀霞的臉上。他還脫下褲子,當著於歡的面,把自己的生殖器往蘇銀霞臉上蹭……


路過的工人看到了這一幕,選擇報警,警察來到後說「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隨即離開。看到警察離開,情緒激動的於歡站起來往外沖,被杜志浩等人攔下。暴力上演,一死三傷。


2017年2月17日,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

輿論


輿論的嘩然,估計是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沒有想到的。


「雖然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說這些話不合適,但是我還是想說:暗中被刺死的杜某死有餘辜,他已經喪失了起碼的人性,說於歡為民除害也不為過!法官在判案時,除了堅持法律之外,也應當注意防止判決與大多數人心中的底線正義相違背。本案中的母子實在令人同情,法律不應如此冰冷!」


寫下這話的,是某大學法學院一位教授。他的觀點,代表了網上的眾多輿論。


不少人看完新聞後的第一反應,也是「只能去殺人」。相比這種無奈的表達,一名網民在讀完新聞後,寫下了這樣的文章——《當他的雞雞蹭到你母親臉上時,你會不會怒起殺凶?》。


這是一種很容易想像的同理心,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男子,在被催債人員非法拘禁控制的情形下,在目睹母親被極端方式猥褻侮辱,而警方又沒有干預制止就離開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如果你身處其中,手頭碰巧有把水果刀,你會怎麼做?


群情激昂的背後,透露的不止是對於歡個人生死的掛懷,也是大眾情緒的一種焦慮和不安。因為沒有公權力的保護,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遭遇於歡一樣的屈辱。


「我想過,如果我是於歡,當法律不能保護我和家人,使我和家人又遭遇到極端的羞辱或侵害的情況下,我會如同他一樣,甚至會更堅決,捅死那些狗日的,絕不寬恕。」一名網友寫下了這樣直白的話,並得到了數以萬計的點贊。


法院的判決,更是觸怒了網民。


很多人直接把矛頭對准了法官,「法官是天上掉下來的,沒有母親……」更多人則在反思,「如果法律不能讓人民感到安全,那麼這法律就是用來羞辱人民的。」


司法


是故意傷害,還是正當防衛,是本案最大的法律爭議。


法院認為,於歡面對眾多討債人長時間糾纏,不能正確處理沖突,持尖刀捅刺多人,構成故意傷害罪;鑒於被害人存在過錯,且於歡能如實供述,對其判處無期徒刑。


為何不認定正當防衛,法院的解釋是,雖然當時於歡人身自由受限,也遭到對方侮辱和辱罵,但對方未有人使用工具,在派出所已經出警的情況下,被告人於歡及其母親的生命健康權被侵犯的危險性較小,「不存在防衛的緊迫性」。


「不存在防衛的緊迫性」是法律上的專門表達,理論上稱「防衛正當時」,通俗解釋就是「不法侵害正在進行」。因為只有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時,才存在實施防衛措施的必要性。如果不法侵害尚未開始或者已經結束而進行所謂的防衛,就成立「事先防衛」和「事後防衛」,屬於「於防衛不適時」,不具有正當性。


面對法院的判決,有學者發現了一個吊詭的細節,法院既然認定於歡的人身自由受到非法限制,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即是「非法拘禁」的違法犯罪行為,該行為是典型的持續犯,從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開始到解除這種限制為止,整個期間都屬於「不法侵害正在進行」。這相當於承認了正當防衛的前提是存在的。


另一種觀點認為,一審法院的判決某種程度上也屬情理之中。一方面,於歡的行為造成了一死三傷,存在法律上認定的社會危害性,且影響重大;另一方面,杜志浩的行為,沒有造成於歡和蘇銀霞的人身危險,即沒有「防衛的緊迫性」。


不過,這樣的解釋,顯然不能服眾。


在大眾的認知中,這種不法傷害從一開始就是存在的,杜志浩們限制了於歡和母親的人身自由,辱罵,抽耳光,向他們播放黃色錄像,用男性生殖器當著兒子的肆意凌辱母親。這不但是對生命健康權的剝奪,更是對人格尊嚴的挑釁。


於是,民眾支持於歡拿起水果刀,特別是在警察介入無果後……


警察的身影,在本案中一閃而過,看似微不足道,卻成為重要轉折點,成為壓死於歡的「最後一根稻草」。


監控顯示,22時13分,一輛警車抵達非法拘禁現場——山東源大工貿有限公司,民警下車進入辦公樓。


多名現場人員證實,民警進入接待室後,說了一句「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打人」,隨即離開。


4分鍾後,部分人員送民警走出辦公樓,有人回去。


看到三名民警要走,於歡的姑姑於秀榮拉住一名女警,並試圖攔住警車。她回憶說,「警察這時候走了,他娘倆只有死路一條。我站在車前說,他娘倆要死了咋辦,你們要走就把我軋死。」


對此,警方給的說法是,他們是詢問情況後到院內進一步了解情況。(但未解釋,為何屋裡關著人,他們要先到院里了解情況)


無論如何,警察的出現,並沒有解除於歡母子被有黑社會性質的催債團伙非法拘禁的事實。實際言行,甚至有偏袒和放縱的嫌疑,這也成為輿論和專家認定警方不作為的重要依據。


警察的毫無作為,讓杜志浩們看上去肆無忌憚,原來連警察也奈何不了他們。或許,正是這個草率至極的處置行為,讓於歡陷入絕望,也更加氣憤。


案件顯示,於歡殺人的時機,恰恰是在經受了母親的奇恥大辱、警察丟下一句話離開之後的幾分鍾內。無疑,警察的過錯,或者警察的過失,成為了殺人導火線之一。


甚至有人提出,討債的人非法拘禁,本身就是違法的,警察不聞不問,也就是瀆職,檢察院應當立即立案。


上訴


於歡已提出上訴。其上訴代理人、律師殷清利表示,已經在2月24日,趕在上訴期的最後一天提起上訴。


上訴理由指出,在遭遇涉黑團伙令人發指的侮辱、警察出警後人身自由仍然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於歡的被迫還擊至少屬於防衛過當。同時,於歡聽從民警要求交出刀具並歸案、在訊問中如實供述等行為,應當認定為自首。


代理律師的理由得到不少同行的贊同。一方面,杜志浩等人的非法拘禁事實是成立的,一審法院已經確認。另一方面,警察有限的執法方式,並沒有達到制止「非法拘禁」的效果,於歡及其母親的人身危險依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尋求救濟無望的被告人情緒失控,以暴力制止侵害,符合「不得不為」的正當防衛要求,只不過「超過必要限度」。


實際上,一審判決的確有值得商榷之處。蘇銀霞被催債,是因為陷入了高利貸陷阱。她向杜志浩的僱傭者吳學占借款135萬元,約定月利息10%。截止到2016年4月,她共還款184萬元,並將一套140平米價值70萬的房子抵債,最後17萬欠款,實在還不起了。從法律上來說,10%的月息已超出國家規定的合法年息36%上限;吳學占從蘇銀霞手裡獲取的絕大部分本息,屬於嚴重的非法所得。


其次,在中國傳統的情理社會,精神侮辱帶來的「防衛的緊迫性」,其實不亞於生命健康權。要明白,杜志浩的行徑是突破人倫底線的侮辱。手段之卑劣,性質之惡劣,超出絕大多數人的想像,嚴重挑戰了公眾的道德認知。畢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母親。


再次,長期以來大眾對警方表現的失望,一並裹挾到了本案中。當於歡把求援的希望放到警方身上時,他們內心是期待警方幫助他們脫困的,哪怕是暫時的。但是,警察既沒有帶走杜志浩們調查,又沒有將於歡母子解困,其處置缺陷和實際後果,與於歡殺人間是否構成因果聯系,一審法院選擇性地忽略了。


最後,就「正當防衛」的立法精神來看,目的是要鼓勵公民採取必要措施與不法侵害作斗爭,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從而彌補公力救濟之不足。但是,如果司法實踐中,將「防衛的緊迫性」標準定義過高的話,很容易消解公民對抗違法行為的勇氣,這與正當防衛的立法初衷背道而馳。


更何況,這是一個自我的防衛,也是一個為母親的防衛。


安提戈捏說,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


未來


二審怎麼判?我們不便揣測。


因為,審判獨立的原則,無論如何都值得尊重。


一種觀點認為,在民意洶涌的輿論壓力下,二審極有可能改判。說不定,此刻相關法院就在加班加點,研究案件事實與法律適用。


我們不贊同輿論干預司法。但是當刑事個案生成為社會公共事件時,它所帶來的討論,無疑具有啟發民智的意義,甚至關乎我們對法治未來走向的信心。在被刷屏的一天里,有關於歡刺殺辱母者的上億條評論,是國人對法治高度關切的一個生動注腳。


面對22歲的於歡,以及本案中自然正義與法律正義可能存在的落差,我們只想說,司法,不僅關乎紙面規則的落地,還關乎規則背後的價值訴求,更關乎人心所向,倫理人情。


否則,於歡承擔的,就不止是杜志浩帶來的羞辱。蔡斐/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法學博士
山東辱母案事發細節


「於歡媽媽被那些人侮辱時,我看到了。他刺殺那些人,我沒看見。因為我當時正在門口阻攔正准備離開的警察……」3月25日,在接受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電話采訪時,於歡的姑媽於秀榮說。


於歡,山東聊城人,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山東聊城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從該案一審判決書中看到,於歡持刀故意傷害四人,致一人送醫不治死亡,兩人重傷,一人輕傷。受害的四位系向其母親討債的人。這四人在討債過程中,存在侮辱、打罵其母親和於歡本人的行為。


該案經南方周末報道後,立即引發公眾對聊城中院一審判決的討論。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注意到,其中最大爭點系「於歡行為是否屬正當防衛或防衛過當」。


姑媽回憶


目睹侮辱媽媽 於歡「拳頭一直攥得緊緊的」


2016年4月14日,於歡母親蘇銀霞公司內。催款人趙榮榮又一次來催款。那麼,那天到底發生過什麼?


2017年3月25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對話於歡姑媽於秀榮。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你看到過於歡媽媽被侮辱那一幕嗎?


於秀榮:我清楚,我就在窗外,他們在屋裡頭,在接待室。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你看到了什麼啊?


於秀榮:我一直和於歡、於歡的媽媽在公司,是他們在放黃色錄像,還隔著窗戶喊還錢呢,還不來錢去賣去,賣一次一百塊錢,只喊蘇銀霞還錢,好象有一個叫趙溶溶(音)的女的。下午吃了晚飯以後,另一個證人曾二小(音),在接待室侮辱他媽媽,他一會兒脫褲子、弄他的生殖器,我在窗外看著的,因為他們不讓進去,一個人老是攔著不讓我進。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於歡看到自己媽媽被侮辱是怎麼樣一種表情?


於秀榮:當然是氣忿了,老攥著拳,但是他也不能反抗,他媽媽都坐著,那邊的人是站著,他就在沙發上坐著呢。


他兩個是西邊沙發坐一個,東邊沙發坐一個,有個人直接就脫了褲子,對著他媽媽。這個時候,有人往外跑,告訴我老公抓緊去報案、打110,這一次跟往前的不一樣。我老公打110,我打110,打不出去,我老公就急著跑,跑了50米以外打出去的。屋裡的人聽說打110了,他就問我不是一直在窗外看著嗎,他就問是你打的110嗎?我說不是,他伸手就把我的手機奪過去了。看了看手機不是我打的,因為我打沒打出去,不是我打的 他把我手機摔了,把我踹了一腳。


於秀榮:警察來了他們就直接進接待室了。進了接待室我一看警察來了,我以為和往前一樣說說,他們就不再鬧了,我和我老公就回去了,就出去了。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於歡最後的行為你看到了嗎?


於秀榮:就是這個時間我沒看到,但是我跟110在交涉呢。就是我老公打了110以後,110進屋了我們就回來了,我沒想到出事,我見110要回去了,我就攔了110的車,我就在110的前頭截住他的車,我說你們不能走,你們走就把我壓死吧,如果你們走了十幾個人就侮辱她兩個,她兩個要是出了人命怎麼辦?


就這個時候我抓一個110的女的一下,她把胳膊甩了我,別告訴我,告訴我干什麼你,說了我一頓。然後有一個司機已經上了車了,下面這一個人就說下來吧,去看看去。我和他們110一塊兒進大廳。走到大廳台階,這個時候有個人就出來了,往外出來,就聽著說「開車開車,小子來精神了,撓了我了。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撓了我了就是刺到我了是吧?


於秀榮:對。然後出了大廳門口叫車。他開著車自己就走了,有人要替他開車,他說不用,他自己開車走的。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於歡刺殺一幕,實際上就是在警察准備離開時?


於秀榮:對、對。110進了接待室時候。110進去以後,於歡與他媽媽他們兩個都坐著,沒有反抗的能力,但是110一來,他兩個都站起來了,站起來一看110要走,他兩個就急著往外沖,要跟著110出去。但是這時候那些人就把他們堵在屋裡,截住他,然後就把於歡按到沙發上揍了一頓。


引發爭議的暴力催債


四次撥打110和市長熱線


於歡,今年22歲,母親蘇銀霞,因經營工廠資金周轉困難而向某地產公司老闆吳學占借款,前後累計借款135萬元,約定月息10%。此後陸續歸還現金184萬,以及一套價值70萬的房屋抵債,還剩大約17萬餘款實在沒有資金歸還。因此,蘇銀霞遭受到暴力催債。


由社會閑散人員組成的10多人的催債隊伍多次騷擾蘇銀霞的工廠,辱罵、毆打。案發前一天,吳學佔在她的已抵押的房子里,指使手下拉屎,然後將蘇銀霞按進馬桶里,要求還錢。當日下午,蘇銀霞四次撥打110和市長熱線,但並沒有得到幫助。


第二天,催債的手段升級,蘇銀霞和兒子於歡被帶到公司接待室,連同一名職工,11名催債人員圍堵並控制著他們三人。其間,催債人員用不堪入耳的羞辱性話語辱罵蘇銀霞,並脫下於歡的鞋子捂在他母親嘴上;甚至故意將煙灰彈到蘇銀霞的胸口。催債人員杜志浩甚至脫下褲子,侮辱蘇銀霞,令於歡瀕臨崩潰。外面路過的工人看到這一幕,才讓報警人於秀榮報警。


警察接警後到接待室,說了一句「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打人」,隨即離開。看到警察要離開,報警的於秀榮拉住一名女警,並試圖攔住警車。「警察這時候走了,他娘倆只有死路一條」於秀榮在後來接受記者采訪說。被催債人員控制的於歡看到警察要走,已經情緒崩潰的於歡站起來試圖往外沖,喚回警察,被催債人員攔住。混亂中,於歡從接待室的桌子上摸到一把水果刀亂捅,致使杜志浩等四名催債人員被捅傷。其中,杜志浩因失血性休剋死亡,另兩人重傷,一人輕傷。


判決書沒提及的細節


放黃色錄像、將煙灰彈胸口等


此前曾有媒體采訪目擊者時提及,催債人員對於歡的母親蘇銀霞的侮辱行為,不僅僅包括脫褲子,脫於歡的鞋來堵嘴等,還有如放黃色錄像,以及將煙灰彈到蘇銀霞的胸口等行為。


3月25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從於歡代理律師處獲得一審判決書。在這份判決書中, 關於催債人員對蘇銀霞的侮辱行為,如放黃色錄像,以及將煙灰彈到蘇銀霞的胸口等證人證言證據, 確實並未能得到體現。


按照我國法律,當證據被提出後,均需記錄在案,只用「採信」及「不予採信」予以區別,這種沒有記錄在案的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


3月25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嘗試與聊城市冠縣公安局工業園區派出所取得聯系,求證為何判決書提及證據與證人所提供的證據不符,但電話並未撥通。

⑶ 中國制度的優勢有哪些

人民日報帶你讀懂「中國制度」的13個顯著優勢

人民日報評論
2019年11月29日 · 人民日報評論部官方賬號

金秋時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並作出決定。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

人民日報評論版從11月7日起推出系列評論,聚焦「中國制度」的顯著優勢,解析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奇跡背後的制度之基、治理之道。我們特集納整理,方便廣大讀者閱讀學習。

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多方面的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是我們實現民族復興的有力保證

既深深紮根於中國的社會土壤,又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吸收借鑒其他制度文明成果,並隨著實踐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們各方面制度必將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文】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我們之所以能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最根本的是因為黨領導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

我們推進各方面制度建設、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加強和改進各方面工作,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全文】

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正是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我們的制度才能保持與時俱進的活力,我們的治理才能實現自我革新的優化 【全文】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全面依法治國,不僅是制度文明的發展,更體現著「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治理智慧

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既為全面依法治國奠定堅實基礎,更為實現良政善治築牢堅強保障 【全文】

堅持全國一盤棋

凝聚黨心軍心民心,集合人力物力財力,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入不竭動力

讓一切創新的活力充分涌流,讓一切創造的動力競相迸發,才能不斷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全文】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

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我們就能實現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

【全文】

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就一定能推動中國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全文】

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打下思想基礎

始終發揚偉大團結精神,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就能夠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 【全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寫下生動而溫暖的注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兼顧了效率與公平,既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又實現了社會公平正義 【全文】

善於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科學社會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的一大區別,就在於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把社會主義看作一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實踐過程

正是將堅守道路與自我完善並舉、將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我們打破教條限制,根據時與勢的不同靈活調整政策、推進制度創新 【全文】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既把政治標准放在首位,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廣開進賢之路,才能讓新時代的好乾部不斷涌現

注重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才能在全社會形成支持大膽干、大膽闖,鼓勵敢擔當、敢作為的良好氛圍【全文】

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

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是人民軍隊完全區別於一切舊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

人民軍隊政治生態重塑、組織形態重塑、力量體系重塑、作風形象重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全文】

堅持「一國兩制」

「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的概念。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

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一國兩制」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全文】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

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辟出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發展新道路,為人類發展提供了新的選擇 【全文】

熱點內容
門診流程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0 01:02:50 瀏覽:324
公司規章制度討論會會議紀要模板 發布:2025-07-20 01:00:06 瀏覽:932
勞動法辭退賠償2014未簽合同 發布:2025-07-20 00:57:52 瀏覽:285
法院調查令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20 00:54:59 瀏覽:739
需要法律咨詢怎麼處理 發布:2025-07-20 00:50:20 瀏覽:204
道德講堂中 發布:2025-07-20 00:37:31 瀏覽:961
違反單位的規章制度的檢討書 發布:2025-07-20 00:31:14 瀏覽:869
萬國律師實務 發布:2025-07-20 00:28:36 瀏覽:555
2019年5月29曰社會與法 發布:2025-07-20 00:26:15 瀏覽:195
中學生法律知識競網路大賽 發布:2025-07-20 00:19:42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