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服務道德講堂
『壹』 善心銀川200字以上作文
每年的3月都有一股暖流溫暖著中華大地,雷鋒精神和著初春的暖陽把溫暖灑向每一個角落,培育了一批批雷鋒傳人和時代楷模。
為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進一步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鞏固和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成果,2012年年底,銀川市委、市政府正式啟動了「志願銀川溫暖城市」行動。兩年多來,我市動員社會力量,鍛造了一支志願者隊伍。數以十萬計的志願者們用善心與善行,為這座城市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正能量,也使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
在市委宣傳部和市文明辦、志願者協會的指導下,團市委牽頭建立了具有銀川特色的志願服務體系,主要包括「一個平台、五個機制」。一個平台,即「志願銀川」網路服務平台;五個機制,即志願者招募及隊伍培育機制、志願服務項目徵集機制、志願服務項目對接機制、志願者培訓機制和志願者考核獎勵機制,從而落實了「團隊化管理、項目化運作、個性化選擇」的志願服務總體思路。
特別是,以積分、回饋、嘉許制常態化助力社區志願服務,以獎勵機制常態化助推志願服務,以宣傳常態化力促志願服務……從去年以來,我市不斷探索創新志願服務活動的激勵辦法,以「三個常態化」推動志願服務活動向縱深發展。
以積分、回饋、嘉許制常態化給力社區志願服務,這是我市志願服務的一大亮點。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我市各社區通過建立QQ、微博、微信等互動平台,發動社區居民成立學雷鋒精神志願服務隊,並向居民發放「愛心服務卡」,組織志願者上門為困難人群提供便捷服務。
「去年以來,我們連續兩次對全市133個社區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情況逐一進行了指導督查,對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較好社區給予了獎勵。」市文明辦負責人介紹,社區又以獎勵的資金作為回饋、嘉許社區的志願者,各社區不斷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涌現了「愛心儲蓄銀行」、「星級志願者」評選、「志願服務道德積分制」等經驗做法。
在以獎勵機制常態化給力志願服務方面,我市從道德模範到志願者,從「身邊好人」的先進事跡到市民「小」的善舉,都不遺餘力地給予表彰和獎勵。去年結合「最美銀川人」評選表彰活動,重獎了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等代表,以及在全市公民思想道德建設領域涌現出的道德模範。此外,我市以宣傳常態化給力志願服務,充分運用媒體宣傳、道德牆、「道德講堂」等載體與陣地,大力宣傳道德模範感人事跡和志願者的凡人善舉。
「拖車哥」、「打傘妹」、「全城尋耳蝸」等銀川好市民、好故事感動了無數人,讓善的力量有力彰顯,讓愛的聲音廣泛傳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通過具體生動的「銀川實踐」,走進了更多老百姓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