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立法
Ⅰ 提高立法質量應當採取哪些措施
一、堅持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科學安排立法項目
立什麼法、確定哪些立法項目,都要從實際出發,在總結實踐經驗,把握立法規律的基礎上,做到通盤考慮、統籌安排。在確定立法項目時,需要明確:法必須要能解決問題,但所要解決的問題,必須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主觀想像的;必須是反復出現的,而不是偶然發生的;必須是普遍的,而不是個別的。對需要立法的事項,也有一個立法時機的把握問題,要根據立法需求的輕重緩急、立法條件是否成熟等因素,「當時而立法」;要處理好立法及時「跟進」社會實踐和適當「超前」立法的關系,將立新法同修改現行法一並考慮。
立法必須堅持這樣一個指導思想,就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牢固樹立「五個統籌」的協調發展觀,在加強經濟領域的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立法的同時,高度重視有關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方面的制度建設,力爭使政府立法進程同我省改革、發展的進程相適應,自覺服從並服務於全省的工作大局。具體講就是要堅持地方立法與經濟特區立法、實施性立法與創制性立法的有機統一,按照「不抵觸、有特色、可操作」的要求,緊緊圍繞培育我省產業、體制、環境三大特色做好政府規章的立、改、廢工作,為我省改革與發展提供法制保障。
一是要抓住入世機遇,推動改革,完善體制,擴大開放。要加緊制定和完善有關市場准入和運作規則、建立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支持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鼓勵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加強信用建設、吸引人才等方面的法規、規章,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使市場規則在更廣的領域和更深的程度上與國際慣例銜接。
二是要促進我省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綜合競爭力。要以立法擴大產業開放、鼓勵利用省內外、境內外資金技術、人才,加大投資,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加快培育熱帶農業、現代化工業、旅遊業、海洋產業、信息產業等優勢產業和生態省建設。
三是要進一步做好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完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規范政府行政行為、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Ⅱ 如何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為了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堅持科學立法 加強立法規劃與計劃性,確保立法工作的有序進行。 健全公開徵求意見和評估機制,廣泛聽取民意,提高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學性。 加強重要領域立法,如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 以社會現實需要為導向,解決影響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實現立法決策與改革發展決策相統一。
二、嚴格執法 各級政府必須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政府權力行使應依據法律法規界定,按法定程序實施,接受法律監督和監督機關的監督。 對行政機關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要依法追究責任,確保嚴格執法。
三、公正司法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確保審判權、檢察權依法獨立行使。 加大司法公開力度,推進司法公正公開透明,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通過司法責任制改革等措施,提升司法公信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四、全民守法 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 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形成公民自覺守法、政府依法行政、全社會共同推進法治建設的良好局面。
以上措施的實施需要各級黨委的領導、政府的實施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和支持。同時,需要建立健全科學的考評機制和監督機制,確保這些措施得到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