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道德綁架

道德與道德綁架

發布時間: 2021-01-12 08:34:37

道德綁架有哪些

公交車讓座,城市復里公交制車是大多數人選擇的交通工具,車上經常播報給老人小孩讓座,這本是一種美德,可是久而久之,老人和有小孩的家長認為這是一種理所應當。當別人不給你讓座的時候,你就說他沒道德,這就是一種道德綁架。

02
針對遇到摔倒的老人扶還是不扶,這難倒了多少人,本是助人為樂,有的老人卻抓住這個人性的美德,來訛詐別人,這不是道德綁架是什麼呢!

03
在親戚朋友中,如若你有錢了,你要是不請客吃飯,親戚朋友說你不道德,問你借錢,他們就覺得你一定要借給他,這就是典型的道德綁架!

04
隨著國家發展越來越迅速,生活質量越來越高,蘋果手機隨處可見,看見別人用蘋果,就說別人不愛國,因為韓國和中國關系微妙,中國市場抵制韓貨,看見別人居然還買韓貨,還看韓劇,就職責別人不愛國,這也是道德綁架!

❷ 「道德綁架」和「道德捆綁」分別是什麼意思

兩個詞說得都是一個意思,道德綁架: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內事情。所謂的「道德綁架容」,只可能是在用聖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或混淆政治義務和道德義務的情況下才成立。

❸ 愛情被道德綁架是什麼意思

愛情被道德綁架的意思是就是別人用情理讓你付出所謂的愛情。

所謂的「道德綁架」,可能是在用聖人或超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補充內容:其實不是聖人的標准,聖人也不一定掏錢救助所有有困難的人,應該說用是超乎人類和說話人自己的標准,去要求別人,如果做不到,就算是他眼中不道德的行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主要是源於群體思想覺悟低,資源分配不均勻所產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個軍人捨身救人,否則就要譴責,這就是道德綁架;要求一個富人掏錢支持希望工程,這盡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個人不掏就要譴責,這也是道德綁架,因為這並非他的道德義務;要求一個人代表團體去隨機抽獎,如果抽不到就是損害了團體利益就要受譴責,這同樣是道德綁架。「道德綁架」之所以發生,除去人的精神結構不談,根源就是道德判斷的邏輯混亂。

(3)道德與道德綁架擴展閱讀:

觀點一(保守主義):但是,如果一個人連道德底線都沒達到,連道德義務都沒盡到,用道德底線的標准、盡道德義務的要求對他進行道德判斷就不僅不是道德綁架,相反是在捍衛作為一種「公共善」的道德。

觀點二(自由主義):「道德」一詞的存在,目的在於個人的修身養性與精神發展,並進而形成群體性的「寬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於並高於法律,沒有任何強制性和規范性,是一種對模糊的「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紮根於人的本性之中。且不論社會對「道德底線」和「道德臨界點」的所在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定性

❹ 「堅守道德」和「道德綁架」的區別在哪裡

堅守道德就是有自己的良心,不會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有自己的原則,不會違背專自己的道德。屬道德綁架就是在看到對自己有利的東西,忍不住誘惑,痴心妄想,沒有能力絕不擇手段的要去實現他,這就是道德綁架,自我的迷失了方向!

❺ 什麼叫道德綁架戀愛中的道德綁架是什麼舉個例子

這不叫道德綁架,我說一個,我喜歡一個女神,可人家不喜歡我,我追求她,表白過,然後專被拒絕,屬之後我以跳樓威脅,不答應我我就跳樓,如果這個女神不答應在別人眼裡就是冷血無情,無情無義,人家為了追求你都要死,你有什麼理由拒絕。這才是道德綁架

❻ 道德綁架是什麼意思具體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對於「道德綁架」的理解,社會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分別代表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

❼ 道德綁架是什麼意思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專人並屬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是在用聖人或超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主要是源於群體思想覺悟低,資源分配不均勻所產生的不平衡心理。

(7)道德與道德綁架擴展閱讀:

道德綁架的實質是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結果一般是做了的也少有自豪感,不做的則會在一段時間內感到忐忑不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社會是經常發生的。道德綁架之所以容易得手,是因為在強調群體和統一價值觀的社會中,輿論具有足以殺人的功能。

潛藏危機:「道德綁架」這詞能做「擋箭牌」,人們可以說自己沒違反法律就行,指責說自己的人。各種事情都因自己沒違法而說自己「錯了嗎?」時間久了,人們一切只要求自己不違反法律,而不要道德,長久下來,道德將會消失,社會將冰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綁架

❽ 什麼叫做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對於「道德綁架」的理解,社會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分別代表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

  1. 觀點一(保守主義):但是,如果一個人連道德底線都沒達到,連道德義務都沒盡到,用道德底線的標准、盡道德義務的要求對他進行道德判斷就不僅不是道德綁架,相反是在捍衛作為一種「公共善」的道德。那些把什麼都稱之為「道德綁架」的人,等於連這樣的道德底線和道德義務都要取消。

  2. 觀點二(自由主義):「道德」一詞的存在,目的在於個人的修身養性與精神發展,並進而形成群體性的「寬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於並高於法律,沒有任何強制性和規范性,是一種對模糊的「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紮根於人的本性之中。且不論社會對「道德底線」和「道德臨界點」的所在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線」 一詞本身概念極其模糊,哪怕一個人跨越了「道德底線」,但凡他的行為還在法律范疇允許之內,其行為就可以被接納和理解。僅有對逾越法律底線的行為,社會才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其行為為「錯誤」。但在一般情況下用「個人道德標准」或是毫無明確定性的所謂的「社會道德標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線論」對沒有違背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對「不給老弱病殘讓座」進行批判),從根本上即是「道德綁架」。所以,正因為「道德」本身並不存在「義務」屬性,「道德義務」一詞犯了邏輯上的錯誤,本身不應存在。

拓展資料

所謂的「道德綁架」,可能是在用聖人或超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主要是源於群體思想覺悟低,資源分配不均勻所產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個軍人捨身救人,否則就要譴責,這就是道德綁架;要求一個富人掏錢支持希望工程,這盡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個人不掏就要譴責,這也是道德綁架,因為這並非他的道德義務;要求一個人代表團體去隨機抽獎,如果抽不到就是損害了團體利益就要受譴責,這同樣是道德綁架。「道德綁架」之所以發生,除去人的精神結構不談,根源就是道德判斷邏輯的混亂。網頁鏈接

熱點內容
民法中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發布:2025-05-09 21:48:12 瀏覽:51
論述經濟法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發布:2025-05-09 21:48:06 瀏覽:375
商鋪合同法違約賠償 發布:2025-05-09 21:43:54 瀏覽:103
辦公樓物業管理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9 21:23:53 瀏覽:888
勞動法固定一周不能工作超出多長時間 發布:2025-05-09 21:18:47 瀏覽:424
監利司法局長 發布:2025-05-09 21:07:34 瀏覽:14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34 發布:2025-05-09 20:56:56 瀏覽:178
違法行為都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9 20:24:19 瀏覽:898
16字方針是依法治國的 發布:2025-05-09 20:01:16 瀏覽:623
大一期末考試經濟法 發布:2025-05-09 19:37:01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