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道德衡陽
A. 衡陽戰役 (1944年-1944年)
衡陽戰役(1944年 - 1944年)
別名:衡陽保衛戰
衡陽戰役,又稱衡陽保衛戰、衡陽攻守戰,是發生在1944年6月22日到1944年8月8日之間,抗日戰爭後期最慘烈的一場城市爭奪戰。
傷亡:
國軍:總數約17,600餘人,其中傷亡15,000餘人,陣亡約7,600人,被俘約2,600人
日軍:總數近10萬人,傷亡約19,380餘人(日軍陸軍部官方數字:12,186),其中高階將領戰死390名,負傷520人
中國平民:3174人
1944年,蔣中正電令全國部隊於8月20日,在各防區內向衡陽陣亡守軍致敬。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把衡陽定為抗戰紀念城,1947年8月10日,衡陽抗戰紀念城在岳屏山頂舉行了命名奠基典禮時,蔣介石總統頒訓詞:「我第十軍殘余部隊,喋血苦守此兀然孤城者,歷時48日之久,此為全世界稀有之奇績,而我中華固有道德之表現與發揚,亦以此為最顯著。」
「抗戰八年,戰死疆場之英雄烈士,至少數十萬人;而保衛國土,致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數;但其對國家貢獻之大,於全局勝敗有決定作用者,當為衡陽守軍。」
由於衡陽保衛戰的戰績,方先覺所率第十軍各師師長均獲頒青天白日勛章,使得第十軍成為中華民國建軍史上至今唯一一個師長以上將官共獲得青天白日勛章達到四座的軍級部隊。
B. 「午寒府」什麼意思蔣中正先生在建立衡陽抗日紀念城中的訓詞落款用到。
蔣的訓詞沒有「午寒府」啊
(衡陽市參議會楊議長已虞代電悉,茲頒發訓詞如下):
抗戰八年,大戰百餘合,小戰不可勝計,而衡陽之役,支持之久、犧牲之烈,與夫關系之巨、貢獻之弘,尤足以驚動全世界。
自三十二年以還,聯合國海軍在太平洋上之反攻既節節勝利,倭人鑒於海上交通之遭受阻厄,乃計劃開辟大陸交通,冀自偽滿經北寧路、平漢路、粵漢路以達越南,中間衡湘鐵路一段,猶在我軍之手,故不惜傾其精銳,全力猛犯,於三十三年二月起,調集十個師團及若干特種部隊分道進攻。我軍配備較遜,而士氣旺盛,沉著應戰,處處予敵人以重大之打擊。至是年六月下旬,衡陽四鄰各縣先後失陷,我第十軍殘余部隊,喋血苦守此兀然孤城者,歷四十八日之久。
此為全世界稀有之奇跡,而我中華固有道德精神之表見與發揚,亦以此為最顯著。地方人士所以請定衡陽為抗戰紀念城者,其意在此。昔孟子言仁者無敵,又言浩然之氣,集議所生,至大至剛,我中華民族所恃以生存,所資以興立者,豈非數千年來仁義之教所沾被,既深且遠歟!
今當舉行命名典禮,爰舉此義,以告國人,並示來葉。
中正
C. 歷史上的衡陽守軍將領是哪位將軍
衡陽保衛戰,是發生在1944年6月22日到1944年8月8日之間,抗日戰爭後期最慘烈的一場城市爭奪戰。
中國方面是第10軍方先覺
第10軍號稱3個師,但因在常德會戰損失慘重,未整補完成實際只有一個半的師兵力,預備第10師葛先才(守城主力),第3師周慶祥(僅一團,守備西郊及北門),第54師饒少偉(僅一個營兵力,守備湘江東岸機場),190師容有略(守備亘草河之線)
日本方面是第11軍橫山勇約10萬人
6月20日,日軍下達進攻衡陽的作戰部署。同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電令:「一、國軍以確保衡陽之目的,阻敵深入,以一部於淥口、衡山之間地區行持久抵抗,主力由醴陵、瀏陽向西,由寧鄉、益陽向東,夾擊深入之敵,而擊破之。」。
8月2日,中國空軍兩次向衡陽城內投下蔣介石的手令,要求方先覺軍堅守衡陽城待援。7月27日,蔣中正令方先覺:「守城官兵艱苦與犠牲情形,余已深知,此時只有督率所部,決心死守,以待外援之接應,。。非萬不得已,不必發電詳報,以免被敵軍偷譯[3]。」8月2日,蔣中正令方先覺:「此次衡陽之得失,實為國家存亡所關,決非普通之成敗可比。……第二次各路增援部隊,今晨皆已如期到達……。」
8月3日,日軍對衡陽大肆轟炸
8月8日,衡陽陷落。日軍第11軍以竹內參謀為代表入城談判,雙方同意停戰,日方並承諾保全守軍官兵安全。
傷亡
日軍在衡陽之戰中使用了毒氣。據美軍十四航空隊化學戰情報官湯姆生上尉的研判,日軍所使用的是芥子氣與路易氏劑混合物。
國軍:第十軍方先覺總數約-九個團-17,600餘人,其中傷亡15,000餘人,陣亡約5,600人,被俘約4,600人
日軍:第11軍橫山勇總數約-五個師團-近14萬餘人,傷亡約25,300餘人(日軍陸軍部官方數字:19,186),其中高階將領戰死390名,負傷520人
衡陽會戰對日軍而言,可說是在中國戰場上,最慘烈的一戰,後來依據日軍曾參戰的官兵描述衡陽之戰,中國軍隊根本是拿手榴彈當刺刀在使用,國軍將三顆手榴彈串成一串,看到人影就丟。
血戰間日軍的兵力前後補充了三次。在城郊的陣地爭奪戰中,日軍付出了損失兩萬多人的代價,而中國守軍至最終只損失了不到一萬人,這種戰損比在當時日軍中是不可接受的。包括了日軍第68師團長佐久間中將、參謀長原田貞大佐殘廢,和第57旅團長志摩源吉少將陣亡才得以近逼市區。血戰期間在日本國內更因各地的戰況不利,導致東條英機的軍人政府因而倒台。
1944年,蔣中正電令全國部隊於8月20日,在各防區內向衡陽陣亡守軍致敬。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把衡陽定為抗戰紀念城,1947年8月10日,衡陽抗戰紀念城在岳屏山頂舉行了命名奠基典禮時,蔣介石總統頒訓詞:「我第十軍殘餘部隊,喋血苦守此兀然孤城者,歷時48日之久,此為全世界稀有之奇績,而我中華固有道德之表現與發揚,亦以此為最顯著。」
由於衡陽保衛戰的戰績,方先覺所率第十軍各師師長均獲頒青天白日勛章,使得第十軍成為中華民國建軍史上至今唯一一個師長以上將官共獲得青天白日勛章達到四座的軍級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