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平衡性
❶ 道德經中平衡的表述
第四章:道之動,先天法則。
.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道是不斷運動和變化的,可是它的變化又從來不會對之身造成傷害。
.
淵兮似萬物之宗。
它就是萬物最基礎的源泉。
.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它能阻擋一切的不良破壞,解決萬物運作的矛盾,讓萬物融合為一個整體,如同一脈。
.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它那清澈又深遠的體現又看不清又能感受的到,我不知道他是從何而生,更像是帝皇的起源。(其實我理解為萬物運作的法則!)
--------------------
道是不斷運動和變化的,可是它的變化又從來不會對之身造成傷害。
它能阻擋一切的不良破壞,解決萬物運作的矛盾,讓萬物融合為一個整體,如同一脈。
它那清澈又深遠的體現又看不清又能感受的到,我不知道他是從何而生,更像是帝皇的起源。(其實我理解為萬物運作的法則!)
---------------------
愚解釋到第四章的時候,能清晰的看見:第二章說的是人性的弱點。
第三章說的是如何想辦法去建設一個能將有著無數弱點的人類整合,包容,平和,奮進的社會。
這第四章就是在告訴我們有一個可以學習的對象,它就是萬物運作的自然,也就是:道!(一切的法則!)
.....
百煉丹心
2014/12/18
第五章.平衡之道,平衡可平不衡。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的法則不會偏心,他對一切都是平等的;領導者也要這樣,對於百姓也要平等。
.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天地萬物的運行就像是一個風箱,納氣過多就沒有了迴旋的餘地,這時在想做什麼就要先將氣吐出去。
.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社會也是一樣,容納的太多就會限制我們的發展,動一發則牽全身,要想在繼續發展就要先拆除一部分老舊的事物,就像話說多了會起到反作用,所以我們不如去保持一個穩定的平衡為長久打算。
----------------------------------
天地的法則不會偏心,他對一切都是平等的;領導者也要這樣,對於百姓也要平等。
天地萬物的運行就像是一個風箱,納氣過多就沒有了迴旋的餘地,這時在想做什麼就要先將氣吐出去。
社會也是一樣,容納的太多就會限制我們的發展,動一發則連全身,要想在繼續發展就要先拆除一部分老舊的事物,就像話說多了會起到反作用,所以我們不如去保持一個穩定的平衡為長久打算。
-----------------------------------
天之道過則降,虛則升。
過多的臃腫會限制我們的行動,過於的輕寡會限制我們的力量。
無論選擇了那個方向都會有弊端。
有其向必有其往,有其往必有其棄,有其棄必有其損,損之又損其災眼前。
所以把握著一個平衡將換來更多的應變能力。
----------------------------------
這第五章既第四章給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之後,又給我們一個忠告,做事要一步一步的穩扎穩打,急不來的。
可見祖師在這沒有出口的迷宮前如何為我們留下了一線生機。
.
百煉丹心
2014/12/19
----------------------------------------------
------------------------------------------------------
第六章,萬物無為,長存必滅。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世界的最低的地方,那是繁育一切的起源;這個繁育一切的大門,就天地萬物生長的根源。它就是穀神!(請自行參考八卦圖)
好吧我用大白話!
萬物的根源來自一個恆久不變的混亂,它既恆久不變,又混亂不堪。
它既有無數的矛盾,又會互相聯合發展。它們不斷的磨滅又不斷的繁衍。
它就是一切的根本,是創造一切的神靈。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它們的變化發展是那樣的綿柔,微而不察覺,可是它卻從來都沒有停止,也永遠不會停息。
-------------
世界的最低的地方,那是繁育一切的起源;這個繁育一切的大門,就天地萬物生長的根源。它就是穀神!(請自行參考八卦圖)
好吧我用大白話!
萬物的根源來自一個恆久不變的混亂,它既恆久不變,又混亂不堪。
它既有無數的矛盾,又會互相聯合發展。它們不斷的磨滅又不斷的繁衍。
它就是一切的根本,是創造一切的神靈。
它們的變化發展是那樣的綿柔,微而不察覺,可是它卻從來都沒有停止,也永遠不會停息。
--------------
好吧這一章,其實我不想如此的解釋,我知道這不是我有資格解釋的!我也知道這麽解釋一定會挨罵!
但是這確實是我個人的理解!
好吧我用相對理性的思考在解釋一遍!
------------------
萬物的運作沒有特定的方向,就像是被困在山谷之中沒有出口一樣,他們沒有主觀的方向意識,可是它們卻繁衍出無窮無盡的生機,創造出無限的方向。
可是它從來沒有被毀滅,也永遠無法毀滅。
它就這樣綿綿弱弱生生不息,微不可查的創造了一切,創造著無窮的變化,永不停息。
...................
好了我相信這個解釋大家會接受一些!
這已經涉及了無為大道的核心區域,但是無為不止是這些,因為真正的無為還要加上一個「心」。(還是大家自行感悟吧,不然我就是壞了人家的慧根了。這也是我不想用大白化來解釋的原因!)
-------------------
言歸正傳:上一章祖師為我們推薦了一個以平衡為根的建設方向。
可是這個方向又不是那麼有說服力。
於是祖師在這一章,拿出了有力的證據,向我們展開了一個自然的平衡運行的大門。
可見祖師不會空穴來風!
百煉丹心
2014/12/19
------------------------------------------------------------------------------------------
第八章.水之善,接人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
上善若水。
天道的善就和水一樣。(也可以理解為萬物的法則在水中最能顯現!)
.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它幫萬物的運作,卻不去爭奪任何利益,它所住的地方是人們所厭惡之地,這種屬性近乎於道。
.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人們要是像水一樣,居常人不爭之地,想著自己不足之處,與人接觸要相互謙讓,言出必行,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做事要以集體的利益為重,行動要根據時事為之。
夫唯不爭,故無尤。
有作為而不爭利,也就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了。
----------------------
天道的善就和水一樣。(也可以理解為萬物的法則在水中最能顯現!)
它幫萬物的運作,卻不去爭奪任何利益,它所住的地方是人們所厭惡之地,這種屬性近乎於道。
人們要是像水一樣,居常人不爭之地,想著自己不足之處,與人接觸要相互謙讓,言出必行,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做事要以集體的利益為重,行動要根據時事為之。
夫唯不爭,故無尤。
有作為而不爭利,也就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了。
-----------------------
第七章祖師指出人道的先天不足讓我們沒辦法完全像天道一樣發展。
而這一章祖師從最溶於道的水為我們找到了,又一個門徑。
這種不為了表現自己的功績,直接指出自己構架方向的不足,又為了彌補不足而不思辛勞的境界,是所有學者面前不可逾越的高山。另我等後輩震撼不已。
同樣這也顯示見證了祖師的道德思想。
........
解釋到這里我想起一首我去年做的一首詩,我感覺這首詩放在這里會很恰當。
.
予潤
天象傾盆潤萬物,
清濁二分事事憂;
族靈國魂本唯一,
一家興盛眾家榮。
.
百煉丹心
2014/12/19
第九章.微觀鋪路,自正其身。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我們強行握著自己握不住的東西,會給自己帶來災難,不如量力而行。
.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我們一直舉著鋒利的利劍是不可能永遠都不放下的。
.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所以縱然有家財萬貫,也總有守護不住的一天。
.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而且富貴帶來的驕傲會抹去我們的成就和步伐。
.
功成身退,天之道。
與其用那些過去成就去混日子,即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如功成身退,暗合天道!
----------------------
我們強行握著自己握不住的東西,會給自己帶來災難,不如量力而行。
我們一直舉著鋒利的利劍是不可能永遠都不放下的。
所以縱然有家財萬貫,也總有守護不住的一天。
而且富貴帶來的驕傲會抹去我們的成就和步伐。
與其用那些過去成就去混日子,即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如功成身退,暗合天道!
---------------------
這一章讓我看到了祖師放下了宏觀的固有認知,開始從微觀上解決一點一滴。
還記得那句話嗎?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從第二章到這里,祖師先用宏觀思想給事物下啦定義,有扔到宏觀來到微觀為我們見證了一個有實踐的理論思想。
.
百煉丹心
2014/12/19
------------------------------------------
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說實話這章我不想解釋,做為一個喜歡道家文化的中國人我不想讓誰世界觀崩潰,但是我還是要對自己的心負責,修心法者做好一念萬相滅的准備。防止鑽牛角尖。記住道是圓的怎麼都能轉回來。
----------------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我們建立一個只允許一部分行為意識的社會,另一部分行為意識就不存在了嗎?人們就不會離心離德了嗎?
.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我們只專攻柔和的方向,就能像嬰兒一樣無為了嗎?嬰兒就沒有剛強的一面了嗎?(超乎成人的學習能力是剛是柔?超乎成人的成長速度是剛是柔?超乎成人的回復速度是剛是柔?)
.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清除了社會的矛盾和分歧,這個社會就能純潔無暇了嗎?
.
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如果領導想要以集體的利益為大,無知可以治理的了嗎?
.
天門開闔,能無雌乎?
我們用一道門來過濾雌雄,世界上就沒有雌性了嗎?
.
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明白了這些,你還認為你是無為嗎?(那叫無知!)
.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生靈和畜生一樣,它們生來都沒有搞下之分,沒有貴賤之分,它們的行為不依靠任何目的,它們有它們的道,它們的力量長久不斷,是頓與順,生與滅,恆與亂的大德。
-------------------------
我們建立一個只允許一部分行為意識的社會,另一部分行為意識就不存在了嗎?人們就不會離心離德了嗎?
我們只專攻柔和的方向,就能像嬰兒一樣無為了嗎?嬰兒就沒有剛強的一面了嗎?(超乎成人的學習能力是剛是柔?超乎成人的成長速度是剛是柔?超乎成人的回復速度是剛是柔?)
清除了社會的矛盾和分歧,這個社會就能純潔無暇了嗎?
如果領導想要以集體的利益為大,無知可以治理的了嗎?
我們用一道門來過濾雌雄,世界上就沒有雌性了嗎?
明白了這些,你還認為你是無為嗎?(那叫無知!)
生靈和畜生一樣,它們生來都沒有搞下之分,沒有貴賤之分,它們的行為不依靠任何目的,它們有它們的道,它們的力量長久不斷,是頓與順,生與滅,恆與亂的大德。
--------------------------
呵呵這一章解釋出來不被罵死都難,就算表面上不罵,心裡也會罵!
可是我只想將我個人的感悟真實的說出來。
大家都認為去掉了另外的一半就可以純凈無暇了,去掉了對立的一面就可以停止矛盾了。
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只剩下羊了,這個世界就沒有爭鬥了嗎?就沒有食肉動物了嗎?
答案是15年後有些羊就會變成食肉動物!
大道的永恆在於他對待一切的平等,物質的永恆是它們會自然的追求平和。
可是人的心永遠不會平和,「他」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自由變換的存在,「他」可以放大一切,也可以磨滅一切。
所以只有你的心平衡了一切才會平衡。平衡?永恆?
----------------------------
這一章祖師用微觀的角度找到了,問題的根源,他在這里指出問題在於我們對事物的歧視性認知,這阻礙了我們社會未來的發展和穩定,它不但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反而是製造問題的源泉!
百煉丹心
2014/12/19
第十一章.無之無形,用之不盡。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車輪之所以可以運轉,是因為三十根輻條不長不短不偏不亂,各持其道卻又向著一個心,而這個心卻是空的,可它卻帶動整個車輪的運轉。
.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我們製造的陶制器械,其中間都是空的,所以它可以作為承載雜物的器材。
.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修建好的房屋,必須留下窗戶和房門,才能共人居使用。
.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所以「有」是利益的聚合的載體,而「無」卻是我們必須要使用的不能缺失的承載體。
所以我們沒有了「有」可以去爭取,但是沒有了「無」我們將一無所有,因為無是一切的載體,是一切選擇的基礎,是運作行動的空間,是創造一切的資本,是無限方向的基點,沒有了無就沒有了一切。
---------------------------------------
車輪之所以可以運轉,是因為三十根輻條不長不短不偏不亂,各持其道卻又向著一個心,而這個心卻是空的,可它卻帶動整個車輪的運轉。
我們製造的陶制器械,其中間都是空的,所以它可以作為承載雜物的器材。
修建好的房屋,必須留下窗戶和房門,才能共人居使用。
所以「有」是利益的聚合的載體,而「無」卻是我們必須要使用的不能缺失的承載體。
所以我們沒有了「有」可以去爭取,但是沒有了「無」我們將一無所有,因為無是一切的載體,是一切選擇的基礎,是運作行動的空間,是創造一切的資本,是無限方向的基點,沒有了無就一無所有。
-------------------------------------
上一張祖師告訴我們事物都有兩面性,無論你怎麼舍棄另外一面,它都會在其它的地方形成另外一種形式的另一面。
而這一章祖師直接拿出了更有效的證據,而這個證據卻帶給我更加震撼的啟迪。
讓我看到了一個不能沒有的「無」。
百煉丹心
2014/12/19
第十四章,無字天書,無之本相。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 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 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 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 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 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我們看到了他卻沒對他的認知,於是我們說夷?這是啥?
我們聽到了他但是卻沒有他的見聞,於是我們說真希奇!
於是我們用各種方法來解釋他,可是仍然搞不懂他,於是我們說這東西太微小了!我看不見他!
.
此三者不可致詰, 故混而為一。
這三個方法我們都搞不懂他,所以我們將他們混為一談!
,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在大的方向沒有對他明確的認知,
在小的方面我們沒有準確的定義。
,
繩繩不可 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因為我們的標准沒有辦法給他定義
,就乾脆將它歸咎於無物,說他是沒有狀態的狀態,沒有實體的現象。
.
是謂惚恍。
就是混沌不清,隱隱若存。
.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我們想攔截他可是找不到他的頭在哪,我們去追蹤他又找不到他的尾巴。
.
執 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我們可以抓住他在最古老的一切起源之初的形態,在和現在已經形成的一切有型的事務作比對,就可以找到他的經歷了,這就是道的規律道的歷史,簡稱道紀。
---------------------------
我們看到了他卻沒對他的認知,於是我們說夷?這是啥?
我們聽到了他但是卻沒有他的見聞,於是我們說真希奇!
我們用各種方法來解釋他,可是仍然搞不懂他,於是我們說這東西太微小了!我看不見他!
這三個方法我們都搞不懂他,所以我們將他們混為一談!
在大的方向沒有對他明確的認知,
在小的方面我們沒有準確的定義。就是混沌不清,隱隱若存。
我們想攔截他可是找不到他的頭在哪,我們去追蹤他又找不到他的尾巴。
但我們可以抓住他在最古老的一切起源之初的形態,在和現在已經形成的一切有型的事務作比對,就可以找到他的經歷了,這就是道的規律道的歷史,簡稱道紀。
---------------------------
這一章是一個重點,這就是祖師在教我們如何去: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如果前面二到十章是祖師是直接說他的感悟,那麼從十一章開始就是在教我們如何靠自己去感悟道的存在。
而這一章已經到了一個重點,如果領悟不了這一章,我想後面就沒有讀的意義了。
同意從第八章到到第十三章領悟不了這一章就沒有多大可能領悟了。
用大白話說:就是說前面都是在吹,現在就要靠實際了!
百煉丹心
2014/12/23
---------------------------------------------------------------------------
道德經的每一章都有陰陽兩面,每一章都獨立性又有整體性,他的學問不是用文字可以描述的,越是學問高的人來解讀道德經就越容易誤導人們,越是解釋的清楚就越是限制了讀者的思考能力。
而道德經的精髓在於啟發人們的自我思考,所以老子總是將道德經寫的很模糊。
而後世的高等學者又自大的來翻譯道德經結果就是限制了人們的自我思考,這是與道德經背道而馳的!
在現在對的在以後未必是對的!在小方面對的在大方面未必是對的!所以用學問是解讀不了道德經的!
其整體性和獨立性更是千變萬化!我看道德經從不看譯文,實在是看不懂了那譯文做參考,在我看來譯文就是放屁!壞了他人的慧根!
道德經是一個將世間一切的矛盾融合成一個整體的超級世界觀構建,如果你能將道德經中的陰陽兩面,整體和個體這四個矛盾聯合在一起.那麼前知五百,後知五百就如同一個兒戲一樣。
在下也只敢說陰陽有通,將每一章的個體拿出來還可以,但是要是將他們連接起來....我剛剛連接了14章!哎~~~難那~
常人學道德經大多是陰連陰,陽連陽,微觀連微觀,宏觀連接宏觀,這樣的人已經算是高手了。能將其中的兩者相互連接你就是登峰造極了,能連接三者你就出神入化了,能連接四者你就.....反正不是人了!
普通人一般都是瞎連!
說白了道德經就是一個可以將整個宇宙運行裝到腦子里的:「核心中驅」!也就是超級世界觀。
你要是能將道德經的所有元素融合成一體,你就會發現「神」是如此的渺小!
孩子一本道德經才20元,如果你就是那個能將此書融合於心的變態天才,那以後天地神鬼就要靠你吃飯了!
------
個人感悟!
❷ 道德的功能有哪些
(1)始終為產生它的經濟基礎服務,它以自己的善惡標准從道義上論證產生它的內經濟基礎的合理性和容正義性,促進自己經濟基礎的形成和鞏固,並譴責和否定不利於自己經濟基礎的思想和行為;
(2)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階級斗爭的工具之一,統治階級的道德為統治階級的利益辯護,是維護其階級統治的精神力量。被統治階級的道德代表被壓迫者對這個統治的反抗和末來的利益。
(3)一切進步的道德,總是對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一切落後、腐朽的逍德則對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起著消極的阻礙作用。
(4)道德還對上層建築的其他領域以及社會生活秩序起著重要影響。
(2)道德平衡性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❸ 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認識功能:
- 定義:道德指引我們理解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則與原則。
- 作用:幫助我們認識何種行為是正當的,何種行為是不當的,從而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調節功能:
- 定義:道德具有糾正不當行為的作用。
- 作用:通過道德規范,調節人們的行為,避免沖突,促進社會和諧。
教育功能:
- 定義:道德教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 作用:通過道德教育,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提升個人修養,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
評價功能:
- 定義:道德作為評價社會現象的手段。
- 作用:根據道德標准,對社會現象、行為、事件等進行評價,判斷其是否符合道德規范。
平衡功能:
- 定義:道德維持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 作用:通過道德規范,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