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商業立法

商業立法

發布時間: 2025-08-07 02:31:47

㈠ 清末頒行的最早的商事立法有哪些

一、清末頒行的最早的商事立法是《商人通例》和《公司律》。
《商人通例》和《公司律》是《欽定大清商律》的組成部分,《欽定大清商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獨立的商事法律,也是清末法律改革中頒布最早的新法。它是在沒有先例和缺乏經驗的情況下,為應當時之需,按「模範列強」的原則制定的。
1903年,清政府命載振、伍廷芳起草商律。是年12月,起草完畢上奏後定名為《欽定大清商律》。其中《商人通例》9條,《公司律》131條,在體例和內容上均體現了對外國商法典的效仿。
清末商法作為中國近代最早的商事立法,在近代法史上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由於時間倉促及立法技術的不成熟,制定的商事法律法規存在著缺陷,甚至有些還是制定中的草案,並隨著清政府的倒台「夭折」。但是,這次立法活動使中國初步建立了商事法律體系,給後人留下了值得借鑒的立法實踐經驗。研究清末商事立法,分析其得失,可以為我國現階段商事立法,尤其是商事法律的移植,提供有益的借鑒。

二、《商人通例》和《公司律》
1、《商人通例》
《商人通例》主要對商人的涵義、商業能力、商號、商業帳簿等作了規定。該商律以法律形式確認了商業活動以營利為目的,確認了商人的合法地位。「商人通例」的具體規定雖然不如《日本商法典》第一編的有關規定那麼詳盡,但仍可從中找出兩者某些相似的內容。《商人通例》的相關內容與《日本商法典》的這些規定比較相似。

2、《公司律》
《公司律》的規定較為詳盡,具體規定了公司的組織形式、創辦呈報方法、經營管理方式 和股東權利等內容,它將公司分為合資公司、合資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4種 ,這也是近代大陸法系國家商法典所通常規定的公司種類。從「公司律」的規定看,也主要是繼受外國的公司立法。
因為主要是翻譯搬抄外國的法令,《公司律》中也存在許多規定模糊的地方;同時,《公司律》中較少對中國傳統商業行為進行規范和保護,本國商人從而難以有效配合,清政府初次進 行的經濟立法工作因為「移植性」太強而難以順利植入中國社會。

熱點內容
湖北省市場開辦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45
動遷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94
天津趙洋律師 發布:2025-08-12 00:43:28 瀏覽:608
遂寧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8-12 00:19:25 瀏覽:385
外匯法規2017 發布:2025-08-12 00:15:01 瀏覽:592
合同法有約定從其約定 發布:2025-08-12 00:13:28 瀏覽:523
砸手機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0:07:32 瀏覽:635
律師保險費 發布:2025-08-12 00:05:52 瀏覽:285
民族教育政策法規 發布:2025-08-12 00:03:35 瀏覽:88
關於拆遷安置房法規 發布:2025-08-11 23:53:47 瀏覽: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