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潞安人道德詩

潞安人道德詩

發布時間: 2025-08-07 07:55:56

A. 在中國古代名人輩出,在這之中有姓公的名人么

1 公儀休
春秋時魯國人。他任魯相以後,清正廉潔,拒不受賄,為魯國的文武官員作出了榜樣。有一次,有位賓客送給他一條大魚,他堅決不肯接受。賓客說:「我聽說你喜歡吃魚,特地送來給你,你為什麼不肯接受呢?」他幽默地說:「正是因為我喜歡吃魚,我才不肯接受你的魚。」賓客聽了他的回答,不解他的意思,就問他:「你說的話是什麼道理呢?」他說:「現在我自己擔任相職,憑自己的俸祿還買的起魚,如果接受別人的魚,違反操守,被免職。到那時候,沒有相職了,即買不起魚,又會有誰送給我魚呢?」這個送魚的賓客聽他這樣說,不得不把魚轉拿回去。
2 公勉人
號西埠。明朝時蒙陰人。弘治進士,任大仆卿,因與劉謹不和而未能得到重用,劉謹死後,才得到重用,升為大同巡撫。他選將練兵,提高將士素質,忠於職守,戒備森嚴,在邊關工作10年,不出意外事故。並著有《山東集》。
3 公鼐
明文學家。字孝與,號周庭。蒙陰(今屬山東)人。萬曆進士,天啟初官禮部右侍 郎。魏忠賢亂政,引疾歸。論詩主張一代有一代之聲情,反對復古模擬。其紀行詩與晚年山居諸詩善於寫景,多流露了抑鬱之感。所著有《問次齋集》。他與公勉仁、公躋奎、公一揚、公家臣,史稱「五世進士」。他將公氏家族的道德文章,仕途功名發展到頂峰。公氏家族五世進士,有兩名同授翰林編修,一時名重朝野。為褒揚公氏家族公德,明朝末年,在蒙陰縣古城縣署附近,修建了「五世進士,父子翰林」的石牌坊。

B. 姚姓起源

1、出自姚姓。 源於舜帝姚重華,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姚氏正宗。南宋的《通志·氏族略》記載:「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於姚墟,故因生以為姓」 ,舜因生在姚墟,其後子孫即以地為氏,稱為姚氏。北宋景佑年間刊本:邵思著《姓解》記載:」女生為姓,故姓之字多從女。

2、源於「癸」(舜之妻名),女+癸=姚。遠古部落聯盟時期,炎黃先祖,登泰山祈禱,天乃降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神州依據天意,兩兩而合,命名五大宗族,並鑄十鼎,永銘天德。其中,帝標記「癸戊」。

3、源於羌族,出自後漢西羌燒當羌部首領姚弋仲。據史籍《晉書》記載,南安郡赤亭地(今甘肅隴西東南)羌族首領弋仲,本是漢朝西羌燒當氏的後人,他自稱是帝舜的後代,故而改姓姚,稱姚弋仲。在姚弋仲的後裔子孫中,皆以首領所改為姓氏,稱姚氏,世代相傳至今。

4、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明時期蒙古族禹爾部。據《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明朝時期,有蒙古族人饒五十,因有功於朝廷,受賜姚姓而姓姚,稱「姚名智」,其後裔子孫世代稱姚氏至今等。

5、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岳佳部。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耀佳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岳佳部,滿語為Yao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後多冠漢姓為姚姓 。

6、源於德昂族,出自明朝時期德昂族拉耐氏族。在明朝萬曆年間中央政府大力推行改土歸流運動時,被歸入為雲南副總兵鄧子龍所轄姚營兵,駐扎在姚安,因此取漢姓為姚氏。

(2)潞安人道德詩擴展閱讀

姓氏名人

1、姚平

姚平,西漢朝代睦侯侯爵,舜帝奉祀使。官至諫議上大夫,冀州刺史,西漢末年姚平為戰亂而保舜帝嫡系血脈永續,舉家遷隱江南吳興郡(浙江吳興縣),是吳興姚氏定基之祖。

2、姚察

姚察(533—606),字伯審,吳興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人,南朝歷史學家。歷經梁、陳、隋三朝,父姚僧垣精醫術,為梁大醫正。姚察6歲誦書萬余言,12歲能文。侯景之亂時,隨父歸鄉里。年十三為蕭綱所器重。

蕭綱登基,授南海王國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入陳朝,為秘書監,領著作郎、吏部尚書等職。陳亡入隋,於隋朝授秘書丞、晉王侍讀,襲封北絳郡公,授太子內舍人。

3、姚最

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繪畫批評家。吳興(今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詳(一說生年為公元536年,卒於公元603年),約活動於公元六世紀中期。其著作《續畫品錄》是對謝赫的《古畫品錄》的補充與發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畫學論著之一,為今天研究六朝時期的繪畫作品和畫學思想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線索。

熱點內容
湖北省市場開辦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45
動遷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94
天津趙洋律師 發布:2025-08-12 00:43:28 瀏覽:608
遂寧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8-12 00:19:25 瀏覽:385
外匯法規2017 發布:2025-08-12 00:15:01 瀏覽:592
合同法有約定從其約定 發布:2025-08-12 00:13:28 瀏覽:523
砸手機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0:07:32 瀏覽:635
律師保險費 發布:2025-08-12 00:05:52 瀏覽:285
民族教育政策法規 發布:2025-08-12 00:03:35 瀏覽:88
關於拆遷安置房法規 發布:2025-08-11 23:53:47 瀏覽: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