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以法治理疫情

以法治理疫情

發布時間: 2025-08-07 08:49:17

⑴ 什麼是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首先要遵循的三項原則是:科學化、法治化和人性化。

原則1:堅持科學化防控,強調防控要講究理性和專業主義,讓專業的人員和知識在防控中發揮更大作用。

疫情防控科學是由公共衛生科學、流行病科學、治理科學、心理科學等多種科學組成,要讓防控政策有科學性,就需要發揮多科學的作用。例如小區層面的消毒通道就不要建立了,應該重點把工作放在貫徹和落實本地小區管理的工作中,做好「最後一公里」防控。各個地方可以根據實際盡快成立公共衛生決策咨詢委員會,讓防控建立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

原則2:堅持法治化防控,強調防控要按照法律規則和精神來進行,使得防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防控政策一定要貫徹國家法律和法規,如《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以及本地的規章制度,使得整個疫情防控在法治限度來運行。上級政府也需要進行法律審查,對於一些不符合國家法律精神的措施要進行「依法審查」,如有一些地方的高速公路不允許車主下車,一些小區不允許租戶或者醫護工作者返回,這些都需要及時糾正。

原則3:堅持人性化防控,強調防控要體現對人民生命和身體健康的真正關懷,從關心人和將心比心出發,做好各項防控工作。

防控既要講科學和法治,也要講情感和溫度,要在防控中體現人類的大愛,避免以鄰為壑。例如,一家三口打麻將被處理,男主人遭連扇耳光,這些既違法,又沒有體現人性關懷。疫情防控應該激發人類的利他主義,真正實現「同舟共濟」,而不是自私自利。

⑵ 如何理解「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疫情防回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答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這一論斷為當前依法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指明了方向。

國奉圭臬,治依良法。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即便是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也絕不允許突破法治底線。「法無古今,惟其時之所宜與民之所安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蘊含著黨領導廣大人民應對歷次重大挑戰的實踐智慧,疫情防控越到最吃勁的時候,就越要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顯著優勢,以統籌各方力量,兼顧不同利益,彰顯社會公平正義。

⑶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國始終堅持什麼的原則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國始終堅持

一,反事實框架、政策干預與設計原則

二,堅持科學、依法和人性防控的原則

原則1:堅持科學化防控,強調防控要講究理性和專業主義,讓專業的人員和知識在防控中發揮更大作用。

原則2:堅持法治化防控,強調防控要按照法律規則和精神來進行,使得防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原則3:堅持人性化防控,強調防控要體現對人民生命和身體健康的真正關懷,從關心人和將心比心出發,做好各項防控工作。

⑷ 抗疫情民法典手抄報

「典」亮我們的生活|民法典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疫情防控越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並要求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民法典》是依法防控的重要依據,在第二個「民法典宣傳月」期間,讓我們一同了解民法典關於疫情防控的有關規定吧!

3.因為疫情影響的合同能否以不可抗力原因解除合同?要視合同因疫情影響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疫情及其防控措施僅導致合同履行發生了一般的困難,比如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期發貨、生產成本增加等,合同雙方應當重新協商,通過採取延遲發貨期限、增加價款等方法使得合同繼續得到履行。若在合理期限內,雙方的協商不能達成協議。合同當事人可「繼續履行合同對於當事人一方明顯不公平"為由將對方訴至法院,請求變更合同的履行限、履行方式、價款數額。

4.由於發生疫情,監護人被強制隔離,被監護人的監護職責由誰承擔?因發生疫情等突發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

5.疫情期間,政府是否有權徵用個人經營賓館作為隔離場所,使用後是否給予補償?出現疫情防控的緊急情況,政府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用個人的房屋,但在使用後應當予以返還並給予補償。

6.物業根據政府的通知對業主出行嚴格進行管控,業主需要執行嗎?業主應當配合執行。民法典總結了社區防控的經驗,為了維護社區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情況下承擔應急處置的責任,並明確業主的配合義務,便於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開展相關工作。

⑸ 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如何依法防控依法治理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1、要研究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2、要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

3、要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常備不懈,將預防關口前移,避免小病釀成大疫。

要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衛生資源投入結構,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防控能力建設,織密織牢第一道防線。


(5)以法治理疫情擴展閱讀:

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

1、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體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精準解決疫情第一線問題。要健全科學研究、疾病控制、臨床治療的有效協同機制,及時總結各地實踐經驗,形成制度化成果。

2、完善突發重特大疫情防控規范和應急救治管理辦法。

要平戰結合、補齊短板,健全優化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支持一線臨床技術創新,及時推廣有效救治方案。要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

⑹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在疫情期間如何體現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原則,處理好改革和法治的關系,統籌考慮各類機構設置,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完善國家機構組織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全面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科學立法,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組織編製法律體系。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是制定機構設置和組織編制方面法律的根本依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就要加快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組織編製法律法規體系,推動機構編制科學化、規范化、法定化,改進機構編制管理方式。要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制定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完善機構和編制方面的黨內法規。協調發揮好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在規范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中的作用,把黨政機構統籌起來考慮、設置,構建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黨政機構新格局。要完善黨政部門機構設置、職能配置、人員編制方面的規定,依法管理各類組織機構和編制,充分發揮法律引領、推動、保障機構改革的作用,保障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順利、平穩、有序開展。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實現組織法定,為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奠定製度基礎。

深化改革,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在行政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上,要做到職責明確;在履行職能和行使權力上,要做到依法行政。要調整優化政府機構設置、職能配置,轉變政府職能,解決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責劃分不夠科學、職責缺位和效能不高問題。加強和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職能,完善市場監管和執法體制、改革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完善公共服務管理體制、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滿足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新需要。要深入推進簡政放權,精簡整合辦事機構,精幹設置各級政府部門及其內設機構,簡化辦事手續環節,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改革行政執法體制,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整合精簡執法隊伍,完善執法程序,嚴格執法責任,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解決執法不作為、亂作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等問題,營造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全面提高政府效能。

處理好改革和法治的關系,發揮法治在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政府職能轉變到哪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到哪一步。」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把握好深化改革和推進法治的關系。實現改革與法治相向而行、同步雙贏,要求立法要主動適應改革要求,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提供法治保障。要按照改革方案和政策要求,全面清理與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相關的法律法規,該修改的修改,該廢止的廢止,該制定的制定,為機構改革掃清法律障礙,為改革後的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提供製度保障。凡涉及法律設定的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事項,應當及時啟動法律修改和廢止程序,確保在法治的框架內推動改革。只有將改革全面納入法治軌道,以法治的方式推動改革,以剛性的制度管許可權權,才能增強改革的合法性與權威性,順利完成改革任務。十三屆全國人大修改憲法,賦予國家監察委員會憲法地位,用一節五條的篇幅規定國家監察機關的產生、性質、組成、體制、許可權和程序等重大問題,並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就是為了確保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於憲有源、於法有據,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要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相促進,既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用法治的方式促進改革,充分發揮法治規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又要在改革中完善和強化法治,主動適應改革需要,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法定化。

熱點內容
湖北省市場開辦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45
動遷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94
天津趙洋律師 發布:2025-08-12 00:43:28 瀏覽:608
遂寧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8-12 00:19:25 瀏覽:385
外匯法規2017 發布:2025-08-12 00:15:01 瀏覽:592
合同法有約定從其約定 發布:2025-08-12 00:13:28 瀏覽:523
砸手機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0:07:32 瀏覽:635
律師保險費 發布:2025-08-12 00:05:52 瀏覽:285
民族教育政策法規 發布:2025-08-12 00:03:35 瀏覽:88
關於拆遷安置房法規 發布:2025-08-11 23:53:47 瀏覽: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