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法治案例
『壹』 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都有哪些
一、賴小民受賄、貪污、重婚案這是金融領域一起觸目驚心的腐敗大案,賴小民,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原董事長,2021年1月5日,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貪污罪和重婚罪判處賴小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經司法機關最終認定,從2008至2018十年時間里,賴小民收受、索取的財物共計摺合人民幣17.88億元,是迄今為止人民法院受理的職務犯罪案件中受賄數額最大的貪官。
賴小民不但受賄數額特別巨大,而且犯罪情節特別嚴重,具有主動向他人索取賄賂等多項依法從重情節,賴小民的絕大部分受賄行為發生在黨的十八大之後,屬於典型的不收斂、不收手,頂風作案,犯罪行為的社會影響特別惡劣。
為了滿足個人的貪欲,賴小民違背國家政策,參與一些明令禁止國有金融機構涉足的項目,最終導致一些巨額投資放債業務出現問題,資金難以收回,對國有金融企業的經營管理秩序造成嚴重侵害,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金融風險,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
二、侵害英烈名譽、榮譽刑事第一案
中國西部邊陲,喀喇昆侖高原,2020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雙方協定,悍然越線挑釁。陸軍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帶領幾名官兵據理交涉,遭到了對方的暴力攻擊。面對數倍於己的外軍,祁發寶和戰友們與對方展開殊死搏鬥,誓死捍衛祖國領土主權,祁發寶身負重傷,營長陳紅軍以及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英勇犧牲、以身殉國。
2月20日,網名「辣筆小球」的犯罪嫌疑人仇子明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以往對於此類案件大都是追究民事責任,2021年3月1日生效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專門增設了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標志著我國在英雄烈士名譽、榮譽保護方面民事、行政、刑事三個層級的規制措施全面建立。「辣筆小球」案成了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設立後的全國首案。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刑庭庭長 楊浩: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人民群眾對於這個行為的反應非常強烈,可謂是群情激憤,我們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完全符合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犯罪構成的。
三、「10·18」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
一個電話、一條簡訊,或冒充客服退貨退款、或冒充公檢法人員威嚇哄騙、一次「中獎」帶來了一連串陷阱、甜言蜜語背後暗藏著凶險的「殺豬盤」,近年來,電信網路詐騙套路層出不窮,屢打不絕。電詐「毒瘤」、民之公敵;鏟除公害,民之所盼。
猛葯去痾、重拳生威,「10·18」系列案件審判的從嚴從重、依法嚴懲,有力震懾了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彰顯了司法為民、除「騙」務盡的立場與力度。
四、百香果女童被害案
這是一起讓人不忍重提卻又難以釋懷的侵害未成年人兇案。廣西欽州靈山縣小學生楊曉燕,遇害時年僅10歲,人們痛惜地把她叫做「百香果女童」。
2018年10月4日中午,曉燕獨自在家附近售賣百香果,正當她走在回家的小路上,一雙邪惡的眼睛盯住了曉燕。
案發第二天,面對警方的詢問,楊光毅拒不承認自己作案。案發兩天後,楊光毅在其父親的陪同下到靈山縣公安局伯勞派出所自首。
2019年7月12日,欽州中院以強奸罪一審判處楊光毅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楊光毅不服,提出上訴。2020年3月25日,廣西高院作出二審判決,改判楊光毅死刑,緩期二年執行,依據是楊光毅投案自首,可以依法從輕,改判死緩。
二審改判後,一石激起千層浪,百香果女童遇害案引發公眾熱議,如果惡魔可以因為自首而被法律寬恕,那如何依法保護未成年人?
楊家共有五個孩子,曉燕的父親在她一歲時因見義勇為離世,全家六口人的生活一直靠母親打零工勉強支撐,喪女之痛與改判結果,讓曉燕的母親無法接受,於是委託律師向廣西高院提起申訴。
正義不可缺席,罪刑終有法定。2020年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對楊光毅強奸一案調卷審查,經過近6個月的依法審查,2020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再審決定,指令廣西高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再審。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認為,原審被告人楊光毅犯罪動機卑劣,犯罪手段特別殘忍,犯罪情節特別惡劣,危害後果特別嚴重,既違國法,又悖天理,更逆人情,雖有自首情節,不足以對其從寬處罰。
五、中國證券集體訴訟第一案
2018年10月16日,一篇揭露康美葯業貨幣資金造假的文章出現在網上,康美葯業股票當天盤中觸及跌停,之後連續三天跌停,市值腰斬,數萬名股民血本無歸、欲哭無淚。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是證券市場的一顆「毒瘤」,嚴重傷害廣大股民的合法權益,危及市場秩序和金融穩定發展。此前,對於此類行為的行政處罰只能處以幾十萬的頂格罰款,如此惡劣的造假,違法成本卻極低。
但公正不會一直缺席,這一次被割的不再是「韭菜」,財務造假者自己終於躺在了砧板之上。
2021年11月12日,隨著廣州中級人民法院的法槌敲響,長達近三年的康美葯業財務造假案當庭宣判,康美葯業等相關被告承擔投資者損失總金額約24.59億元,賠償金額之高創下了國內A股市場同類案件之最。
六、民法典「自甘冒險」適用第一案
2020年4月20日,當時70歲的宋某與其他球友在北京某公園內進行羽毛球三對三比賽,激烈較量當中,周某殺球進攻、大力暴扣,宋某伸手舉拍,防守未果,當場被羽毛球擊中了右眼。
2021年1月1日,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正式實施,2021年1月4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此案,這是民法典中「自甘風險」原則首次在庭審實踐中應用,成了公眾高度關注的焦點。
法院經審理認為,宋某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對抗性競技比賽,應認定為「自甘風險」的行為,當庭判決,駁回了原告宋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民法典實施一年來,一個個紙面上的法律走進日常生活成了裁判規范與行為准則,腹中的胎兒是否有繼承權、高空拋物受害者如何維權、見義勇為是否會被訛詐,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彰顯了民法典「民」字當頭,以民為本,正在成為「百姓生活的網路全書」。
七、「人臉識別」第一案
「掃碼」與「刷臉」現在已經是日常生活中的常態。2019年4月,浙江杭州市民郭兵花費1360元,購買了一張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暢游365天」的雙人卡,並確定以指紋識別方式入園游覽。同年10月,園方將指紋識別升級為「刷臉」入園,並要求用戶錄入人臉信息,否則將無法入園。「刷臉」認證在大多數人看來就是對著手機點點頭、眨眨眼的事兒,但郭兵認為人臉信息屬於高度敏感個人隱私,野生動物世界無權採集,不接受人臉識別,要求園方退卡。園方則認為,從指紋識別升級為人臉識別,是為了提高效率。雙方協商無果,郭兵一紙訴狀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了法庭。
2021年4月9日,備受關注的「人臉識別第一案」二審在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法院判定,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郭兵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以及指紋識別信息;並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完畢。
杭州市中級法院主審法官韓聖超:法院是旗幟鮮明地提出,只有在消費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經營者才能收集使用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而且必須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
八、吳春紅申請再審無罪賠償案
2020年4月1日是吳春紅永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他被宣告無罪釋放,從開始被羈押服刑到重獲自由之身,已經過去了整整5612天。
2004年11月,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兩名幼童食物中毒、一死一傷,同村村民吳春紅被認定為兇手。在此後的三年時間里,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三次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吳春紅死緩,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三次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2008年,商丘中院第四次開庭判處吳春紅無期徒刑,從此,吳春紅和家人走上了多方申訴的漫漫長路。
沉冤昭雪,無罪歸來,盡管無妄的牢獄之災已經結束,但失去自由的五千多個日夜、身心所遭受的痛苦煎熬,成為了吳春紅難以癒合的創傷。2020年6月,吳春紅向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國家賠償。
2020年8月,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書》,決定賠償吳春紅侵犯人身自由賠償金194萬余元,精神損害撫慰金68萬元,並向吳春紅賠禮道歉。
吳春紅認為賠償金額偏低,向最高人民法院遞交了國家賠償申請復議書。在冤錯案件中,受害人最大的傷害來自精神損害,在中國法治進程中,一些「特例」的出現會為前路標注下鮮明的路標。2021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2020)最高法委賠25號國家賠償決定,將原來的68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提高至120萬元。
九、種子套牌侵權糾紛案
種子是農業的「晶元」,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事關國家糧食安全,事關農業科技自立自強。黨總書記強調,要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金地公司認為親耕田公司的行為構成侵權,向法院訴請判令親耕田公司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300萬元。親耕田公司稱其僅是向種子供需雙方提供自留種子信息,由供需雙方自行交易,並未銷售被訴侵權「金粳 818」稻種。
親耕田公司不服判決,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二審認為,應認定親耕田公司系交易的組織者、決策者,構成銷售侵權,對一審法院認定的幫助侵權予以糾正。親耕田公司未獲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違法銷售「白皮袋」種子,侵權行為情節嚴重,一審法院按照賠償基數的二倍適用懲罰性賠償正確,故判令駁回上訴
『貳』 關於法治的經典事例
清朝末期,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規定了臣民的義務和權力 中華民國建立時,頒專布了臨時屬約法,那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對袁世凱的權利進行了約束。還提出了五權分立,國民的權利等等。 在1922年,國民政府收回了部分關稅自主權,在1943年完全...
『叄』 「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揭曉
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舉辦「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揭曉活動,公布2021年度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及十大提名案件。
入選「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的案件是:賴小民受賄、貪污、重婚案;侵害英烈名譽、榮譽刑事第一案;「10·18」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百香果女童被害案;中國證券集體訴訟第一案;民法典「自甘風險」適用第一案;人臉識別第一案;吳春紅申請再審無罪賠償案;種子套牌侵權糾紛案;綠孔雀預防性保護公益訴訟案。
入選「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提名案件」的案件是:智能語音指令不正當競爭糾紛第一案;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案;證券普通代表人訴訟第一案;王某與某貿易公司跨境股權轉讓糾紛案;首例長城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王書金故意殺人、強奸案;首例涉外執行分配方案異議之訴案;王德彬等人涉黑案;「包工頭」工傷認定案;老人偷雞蛋被攔猝死案。
由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同主辦的「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宣傳活動已成功舉辦四屆。本次評選活動自2021年12月3日正式啟動,通過對全國法院2021年審結的各類案件進行篩選和初評,選出40個候選案例展開網路投票,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經過為期十天的投票,共收到網民投票1.2億張。經專家委員會評選,並綜合網民投票結果,最終評選出「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及十大提名案件。
(總台央視記者 吳闖 奚丹霓 張賽 韓文_ 周琨)
『肆』 十大案件的落實有怎樣的作用
法治的進步,既仰賴於頂層設計的夯基壘台、立柱架梁,也得益於無數具體案件的精耕細作、積厚成勢。典型案例作為詮釋法治精神的重要載體,往往記錄著時代發展變遷中那些最為關鍵的細節。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發布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賴小民受賄、貪污、重婚案,侵害英烈名譽、榮譽刑事第一案,百香果女童被害案,綠孔雀預防性保護公益訴訟案等案件入選「年度十大案件」;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案,王書金故意殺人、強奸案,老人偷雞蛋被攔猝死案等入選「十大提名案件」。
本次評選收到的網民投票達1.2億張,對於有些專業門檻的法治案例投票活動來說,這樣的「頂流」充分彰顯出公眾對於法治建設的高度關注以及全社會法治文化水平的顯著提升。這種司法機關與人民群眾的緊密互動本身,也是法治發展進步的縮影。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這20個案例選自全國法院2021年數千萬個案件,優中選優、精益求精,集中體現了在黨法治思想的引領下,司法領域在「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中的新氣象、新成效。這些個案將公平正義深深刻在判決書的字里行間,充分發揮出了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法治從來不是法律概念之間的疊床架屋,而是緊密地嵌合在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之中。毋寧說,法治本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從「辣筆小球」案中,凝聚崇尚英雄、捍衛英雄的全民共識;從「人臉識別」第一案中,確立個人信息處理的「合法正當必要」原則;從民法典「自甘風險」適用第一案中,感受民法典對個人權利慈母般的保護,
向人民群眾講好新時代的法治故事,就需要通過這樣見人見事的具體案例,通過入情入理的闡釋解讀,讓人民群眾對司法裁判有更多信任感,對權利保障有更多獲得感,對法治建設有更多參與感,進而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判決不是案件的終點,而是法律走向人心的起點。每一個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的判決都將在人心深處盪起一層漣漪、激起一朵浪花,給人以警示或激勵,幫助人們矯正行動的方向。無數浪花的奔涌,共同推動著法治建設大潮浩浩盪盪、勇往直前。
『伍』 王書金故意殺人、強奸案是怎麼判刑的
2022年1月22日上午,由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同主辦的「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評選結果揭曉。經專家委員會評選,並綜合網民投票結果,最終評選出「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及十大提名案件。王書金故意殺人、強奸案入選「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提名案件」。王書金故意殺人、強奸案系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刑事案賣搜件,也是人民法院貫徹證據裁判原則和疑罪從無原則的典型案例。對刑事案件的判處要重證據,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被告人王書金稿斗作案後潛逃,多年以後在異地被抓獲,即供認了自己實施的六起強奸、故意殺人作案。在審判階段,王書金及其辯護人認為,王書金主動供述石家莊西郊故意殺人案是自己所為,系對國家有重大貢獻,應認定為重大立功。法院審理認為,王書金供述的六起作案中,四起作案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予以認定;但現有證據不能證明石家莊西郊故意殺人中敬歷案系王書金所為,依法不予認定。王書金歸案後供述自己的罪行,不屬於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立功的情形,即使查證屬實,也不能認定為立功。王書金及其辯護人提出王書金有重大立功的意見不能成立。
專家案評團認為:
王書金故意殺人、強奸案,
讓罪犯明明白白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