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論文文獻

法學論文文獻

發布時間: 2025-08-11 11:33:36

Ⅰ 參考文獻中法律文獻格式怎麼寫

參考文獻的編寫順序是按照論文中引用文獻的順序進行編排,採用中括弧的數字連續編號,依次書寫作者、文獻名、雜志或書名、卷號或期刊號、出版時間。

國家標准GB 7713-87中有關論文格式、參考文獻格式:

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S——標准,P——專利;對於不屬於上述的文獻類型,採用字母「Z」標識。

[序號] 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起止頁碼。

[序號] 專著作者.書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序號] 論文集作者.題名〔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序號] 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序號] 專利所有者.專利文獻題名〔P〕.國別:專利號.發布日期。

一般來說,引用法律條文的,不列入參考文獻,但如果需要解釋的,可以在腳注中標注。

(1)法學論文文獻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寫法的誤區

1、文獻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體表現有:

(1)所列文獻范圍過寬,凡所參閱過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內部刊物、獲獎過但並未公開發表的成果報告等。

(2)所列文獻過多,如有些醫生認為文獻越多越好,將參閱過的文章書籍後的參考文獻也悉數收錄,有些文獻作者並沒有親自閱讀,只是認為跟自己的文章搭點邊,也湊數其後。

(3)所列文獻過少,有些醫生怕自己文章引述別人東西太多,被人認為抄襲,故意將一些重要參考文獻略去

(4)對文獻的理解偏面,以為只有引用文獻原文才需要列出。

(5)大而不當,將整期刊物甚至連續幾期雜志或整張報紙作為參考文獻。

2、文獻著錄不符合規范

具體表現有:

(1)漏寫項目,如有的文獻只有著者和篇名,有的書籍漏掉出版社,有的期刊漏掉年份期號等;

(2)項目過雜,如有的叢書文獻總主編、分冊主編甚至副主編以及叢書名稱,分冊名稱、主副標題等多餘贅述;

(3)次序雜亂,如有的文獻條目先寫篇名,有的先寫著者,有的先寫期刊名等不統一,不按要求;

(4)數字、標點符號不規范,如一會兒是中文數字,一會兒是阿拉伯數字,一會兒是用黑點,一會兒用書名號;

(5)不按標注排列,參考文獻在文內有標注的一般要按順序排列,不能雜亂無序。

Ⅱ 法學的畢業論文不會寫,可以參考的論文網站有哪些,急急急!

法學畢業論文撰寫可參考的論文網站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 學術論文搜索網站FindaRticles:提供廣泛的學術論文搜索服務。 SemanticScholar:專注於學術文獻的搜索與理解,適合查找高質量的法學論文。 MinimanuScript:一個學術論文資源平台,涵蓋多個學科領域。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國內權威的哲學社會科學文獻資源庫,包含大量法學論文。 Citeseerx:一個免費的學術文獻搜索引擎,支持全文下載。 國家數據: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有助於法學研究中的實證分析。

2. 實務網站中國法院:提供最新的司法動態、案例庫及法律實務信息。 最高人民法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渠道,發布權威的法律解釋、司法解釋及案例。 司法部:提供法律政策、法律實務指導及法律服務信息。 中國律師:律師行業的綜合性門戶網站,包含豐富的法律實務文章和案例。

3. 國際法律資源網站國際法院:提供國際法律案例和判例,有助於了解國際法律實踐。 盧安達國際刑事法庭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提供國際刑事法律案例,對研究國際刑法具有重要意義。 聯合國世界銀行集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這些全球性國際組織的網站提供了豐富的國際法律政策、合作與信息,有助於拓寬研究視野。

4. 論文查重網站知網萬方:國內知名的學術文獻資料庫,提供論文查重服務,確保論文的原創性。 PaperpassPaperbyePaperfreePapertimePaperyyPaperok:這些網站也提供論文查重服務,部分還提供額外的功能,如關注公眾號送字數或機器降重等。

以上網站資源涵蓋了法學專業論文撰寫所需的各種需求,有助於高效地查找和引用資料。請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的網站進行查閱。

Ⅲ 法學概論論文

法學概論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採的論文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法學概論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法學概論論文慎頃 篇1

摘要: 《法學概論》課程開設的意圖是使學生體系地把握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原理,把握中國現行憲法和各部門法的主要規則。教專家為了完結教學方針,完結教學使命,在教學進程中有必要不斷地探究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形式。

關鍵詞 :法學概論論文

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進程中,老師和學生為完結教學方針、完結教學使命而採納的教與學彼此的活動方法的總稱」。[1]教學方法多種多樣,課程不一樣教學方法也應有所不一樣。《法學概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專業的一門根底課程,經過學習要到達的意圖不僅是讓學生被迫地承受某一項法學原理、法令規則,更主要的是讓學生考慮法令常識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運用法學理論處理法令實踐疑問。要到達此教學意圖,教專家在教學進程中有必要防止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形式,有必要充沛表現學生的自動性、參加性,有必要重視培育和進步學生剖析疑問和處理疑問的才能,而這一切的完結有賴於合理的恰當的教學方法在講堂教學中的遵循。筆者聯絡長期的教學實習,談談在《法學概論》教學中幾種教學方法的遵循和運用。

一、理論與實踐相聯絡

《法學概論》中的法學理論常識理論性強,教學中多選用理論與實踐相聯絡。中國社會主義法的理論常識的學習有必要聯絡中國的實踐情況,側重聯絡當代中國法治的實踐,教學中不逃避中國在法治建造中存在的疑問,讓學生了解:中國法學的研討起步晚,法治建造也還剛剛開始,與西方興旺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中國法治建造中亟待研討和處理的疑問還許多,要增強學生的前史責任感。一起要聯絡中國法制的建造和開展,對中國法治建造獲得的成果給予必定,讓學生了解到隨著中國改革的深化,中國民主與法治建造方面獲得的成果無窮,令世人注目,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起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用學法、懂法和遵法的實踐行動為推進中國法治化進程做出自個的貢獻。

二、用典型案例的剖析輔佐教學

《法學概論》中的部門法常識的學習,由於課時有限,觸及的法令常識面廣,在教學中多選用典型案例的剖析輔佐教學,加深學生對法令常識的了解。用案例輔佐教學,具有靈敏、直接的特色,能有效地活潑講堂空氣,啟發學生思想,學生更易承受,對深化穩固教材常識的要點和難點能起輔佐效果。

(一)案例輔佐法令常識的教學的首要環節是選好案例。

首要有必要對於教學中的要點與難點挑選案例,以利於學生對要點與難點的把握;其次,有必要和教學請求、教學意圖相吻合。《法學概論》是對於非法令專業學生開設的,案例不能太難,在挑選案例的時候,請求案情簡略、矮小,不能太復雜,學生要花長期才能把案情搞明白的案例不得選用。此外,挑選的案例不要觸及多個常識點,以只觸及一個到兩個詳細的常識點為宜。

(二)案例輔佐法令常識教學的關鍵是對案例的運用。

對案例的運用一是要經過案例提出疑問,讓學生用所學的常識回答疑問,或許請求學生對提出的疑問經過考慮引出新常識點,這么能激起學生激烈的求知慾和學習愛好,招引學生的注意力,活潑他們的思想,使學生能較快地把握所學常識。二是要運用典型案例例子法令原理。教材中許多理論常識都用一些法令術語敘說,老師假如朴實地用理論解說理論,學生就會覺得生澀難明,運用案例例子法令原理和法令規則,能夠把枯燥無味的法學理論常識形象化、生動化,讓學生更簡單把握用例子解說的法令理論。三是要經過案例剖析對比簡單混淆的法令景象或法令術語。教材中有許多法令概念或法令規則單一從字面上來看,不易了解也不易分辨,學生很難承受。假如能聯絡案例的剖析和對比就能協助學生透徹了解有關常識,在對比中准確把握。如對民法中通常侵權和特殊侵權的解說,別離輔以一個案例,並對二者進行對比,這兩者的不一樣點就十分明白了。

案例輔佐法令常識的教學要格外注意幾中孝跡點:首要,對案例的處理要突出一個「疑」字,請求學生讀懂案情,在讀懂案情的根底上清晰案子要處理什麼樣的疑問,老師要給學生引導,要把學生的思想集中在要了賣並解和把握的常識點上。其次,有必要調集每一位學生的參加認識,鼓舞學生斗膽發表意見和看法。在案例評論中通常有的學生很積極自動,有的學生則被迫,不考慮、不講話,老師能夠獨自發問這類學生。最終,老師要依據有關的法學原理和法令規則,對案例進行剖析並給予答案,由於學生對案例進行剖析後,通常會有各自不一樣的觀念,老師有必要進行歸納和評判。

三、加強師生互動

當時高校教學改革的主要方針之一是要改變傳統的以老師為基地的教學形式,建構一種既能表現老師的主導效果又能充沛體現學生認知主體效果的新式教學形式。中國高校教學的教學形式在上個世紀基本上是以老師講堂的教學為基地,這種教學形式的長處是便於老師對體系的科學常識的教授,其壞處是忽略了學生的自我認知,嚴峻地阻止了學生的學習自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僅僅很被迫地承受老師教授的講義常識,嚴峻阻止了學生的獨立考慮才能和立異才能的培育和進步。

《法學概論》課的特色是概念多,准則多,格外對法令規則的剖析和了解,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而,除了對學生不易了解和把握的`常識點講透以外,任課老師應格外重視講堂評論,選用師生互相提出疑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考慮。所提的疑問應盡也許環繞教學的要點和難點,環繞理論與實踐的聯絡點,以疑問導入解說和評論有助於激起學生自動的學習愛好或好奇心,有助於激起學生的考慮,有利於進步學生在日子中使用常識的才能,一起,也有利於考察學生的領悟與吸收的情況,能夠使老師依據學生學習成果的信息反饋,及時彌補教學內容。

四、浸透情感教學

教學進程既是常識教授的進程,也是師生進行情感交流,學生心智得到開展的進程。學校教學假如忽略了對學生情感的關注,培育出來的學生其情感將是殘損的。教學活動應當在民主、對等、親熱的空氣中進行,老師應充沛挖掘學科常識內容中的情感要素,並把這種情感當令恰當與講堂教學奇妙聯絡,然後到達學科常識與道理融合的教學境地。《法學概論》中的法學原理部分是純理論性的,在教學時應當當令恰當浸透豪情要素的教學,比如在講到法令認識、遵法、法令責任和法令制裁等理論疑問時,作為老師此刻應當既像父母又像年長的兄弟,教學學生要學好法令,進步法令認識,聯絡大學生違法違法的案例,苦口婆心地教訓學生有必要懂法、遵法,遠離違法和違法,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法學概論》中的部門常識的學習可交叉的案例和可浸透的豪情要素更多,如教學到婚姻法時能夠和學生們評論大學生在校時期即便具有了婚姻法規則的成婚條件,但成婚會給學習、日子帶來許多晦氣的要素,以兄弟的口吻勸導他們仍以不成婚為宜。在教學進程中貫穿情感教學能夠讓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反響,能更好地調集學生承受教學的積極性,讓學生愉快地承受所教授的常識和信息,自動去學習、探究。

完結教學使命所選用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做樣的,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共同的效果,都有其特定的適用范圍,在教學進程中應聯絡本章本節的教學內容,挑選適合的一種教學方法完結教學。現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請求高校大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如何選用能真實培育學生具有獨立考慮和立異才能的教學方法是擺在高校老師面前的一個課題。為了完結教學方針,完結教學使命,作為老師有必要教而不厭,學而不倦,不斷地探究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形式,給學生提供一個民主、自立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劍萍,魏薇主編.教學學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何克抗.建構主義――改造傳統教學的理論根底[J].電化教學研討,1997.3.

法學概論論文 篇2

摘要:《法學概論》課程開設的目的是使學生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原理,掌握我國現行憲法和各部門法的主要規定。教學者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斷地探索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一個民主、自主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教學方法《法學概論》貫徹和運用

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教與學相互的活動方式的總稱」。[1]教學方法多種多樣,課程不同教學方法也應有所不同。《法學概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通過學習要達到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某一項法學原理、法律規定,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思考法律知識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運用法學理論解決法律實際問題。要達到此教學目的,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避免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必須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一切的完成有賴於合理的恰當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貫徹。筆者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談談在《法學概論》教學中幾種教學方法的貫徹和運用。

一、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法學概論》中的法學理論知識理論性強,教學中多採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我國社會主義法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必須聯系我國的實際情況,著重聯系當代中國法治的實際,教學中不迴避中國在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明白:我國法學的研究起步晚,法治建設也還剛剛開始,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我國法治建設中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還很多,要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同時要聯系中國法制的建設和發展,對中國法治建設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讓學生了解到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入,我國民主與法治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巨大,令世人矚目,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用學法、懂法和守法的實際行動為推動中國法治化進程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用典型案例的分析輔助教學

《法學概論》中的部門法知識的學習,因為課時有限,涉及的法律知識面廣,在教學中多選用典型案例的分析輔助教學,加深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用案例輔助教學,具有靈活、直接的特點,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啟發學生思維,學生更易接受,對深入鞏固教材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能起輔助作用。

(一)案例輔助法律知識的講授的首要環節是選好案例。

首先必須針對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選擇案例,以利於學生對重點與難點的把握;其次,必須和教學要求、教學目的相吻合。《法學概論》是針對非法律專業學生開設的,案例不能太難,在挑選案例的時候,要求案情簡單、短小,不能太復雜,學生要花長時間才能把案情搞清楚的案例不得選用。此外,選擇的案例不要涉及多個知識點,以只涉及一個到兩個具體的知識點為宜。

(二)案例輔助法律知識講授的關鍵是對案例的運用。

對案例的運用一是要通過案例提出問題,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答問題,或者要求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通過思考引出新知識點,這樣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他們的思維,使學生能較快地掌握所學知識。二是要運用典型案例例證法律原理。教材中很多理論知識都用一些法律術語敘述,教師如果純粹地用理論解釋理論,學生就會覺得生澀難懂,使用事例例證法律原理和法律規定,可以把枯燥無味的法學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讓學生更容易掌握用例證解釋的法律理論。三是要通過案例分析比較容易混淆的法律現象或法律術語。教材中有許多法律概念或法律規定單一從字面上來看,不易理解也不易分辨,學生很難接受。如果能結合案例的分析和比較就能幫助學生透徹理解有關知識,在比較中准確掌握。如對民法中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的講解,分別輔以一個案例,並對二者進行比較,這兩者的不同點就十分清楚了。

案例輔助法律知識的講授要特別注意幾點:首先,對案例的處理要突出一個「疑」字,要求學生讀懂案情,在讀懂案情的基礎上明確案件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教師要給學生引導,要把學生的思維集中在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上。其次,必須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參與意識,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和看法。在案例討論中往往有的學生很積極主動,有的學生則被動,不思考、不發言,教師可以單獨提問這類學生。最後,教師要依據相關的法學原理和法律規定,對案例進行分析並給予答案,因為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後,往往會有各自不同的觀點,教師必須進行歸納和評判。

三、加強師生互動

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建構一種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我國高校教育的教學模式在上個世紀基本上是以教師課堂的講授為中心,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是便於教師對系統的科學知識的傳授,其弊端是忽視了學生的自我認知,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只是很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課本知識,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法學概論》課的特點是概念多,原則多,尤其對法律規定的辨析和理解,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除了對學生不易理解和把握的知識點講透以外,任課教師應特別注重課堂討論,採用師生互相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所提的問題應盡可能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圍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點,以問題導入講解和討論有助於激發學生自動的學習興趣或好奇心,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考,有利於提高學生在生活中應用知識的能力,同時,也有利於考查學生的領悟與吸收的情況,可以使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結果的信息反饋,及時補充教學內容。

四、滲透情感教育

教學過程既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進行情感交流,學生心智得到發展的過程。學校教育如果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關注,培養出來的學生其情感將是殘缺的。教學活動應該在民主、平等、親切的氛圍中進行,教師應充分挖掘學科知識內容中的情感因素,並把這種情感適時適當與課堂教學巧妙結合,從而達到學科知識與情理交融的教學境界。《法學概論》中的法學原理部分是純理論性的,在講授時應該適時適當滲透感情因素的教育,比如在講到法律意識、守法、法律責任和法律制裁等理論問題時,作為教師此時應該既像父母又像年長的朋友,教育學生要學好法律,提高法律意識,結合大學生違法犯罪的事例,語重心長地教導學生必須懂法、守法,遠離違法和犯罪,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法學概論》中的部門知識的學習可穿插的事例和可滲透的感情因素更多,如講授到婚姻法時可以和學生們討論大學生在校期間即使具備了婚姻法規定的結婚條件,但結婚會給學習、生活帶來諸多不利的因素,以朋友的口吻勸導他們仍以不結婚為宜。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情感教學可以讓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反應,能更好地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積極性,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所傳授的知識和信息,主動去學習、探索。

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教學方式是多種做樣的,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都有其特定的適用范圍,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本章本節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一種教學方法完成教學。目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要求高校大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如何採用能真正培養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的教學方法是擺在高校教師面前的一個課題。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作為教師必須教而不厭,學而不倦,不斷地探索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一個民主、自主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劍萍,魏薇主編.教育學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3.

;

Ⅳ 法學論文文獻引用格式是什麼

在法學論文引用格式中,以《哈佛法律評論》等為主的期刊聯盟就自行制定了文獻引用體系的藍皮書,也即The Bluebook,該引用格式目前是世界法學英文文獻的主流引用格式。
The Bluebook 文獻引用格式
The Bluebook的英文全稱為The Bluebook: A Uniform System of Citation,中文全稱為《藍皮書:統一注釋體系》。在使用過程中,一般直接稱為藍皮書(The Bluebook),它是一本在美國使用最為廣泛的法律引用指南。藍皮書是由《哈佛法律評論》、《哥倫比亞法律評論》、《賓夕法尼亞法律評論》、《耶魯法律評論》的編委會共同參與編寫。藍皮書第一版出版於1926年,現在已經出到了第二十版。藍皮書是美國絕大多數法學院進行引用時參考的指南,也是美國絕大多數聯邦法院使用的引用格式。當然,美國最高法院有自己的引用格式,每個州在自己的法院系統里也只遵守自己制定的引用格式。
The Bluebook全書共計560頁,詳細的列舉了各類文獻的引用形式。在書中,你可以看到中文文獻的英文引用方式,也可以看到同一本文獻的多種引用形式。
在每一類文獻的引用規范中,The Bluebook列舉了許多中不同情況、不同形式的引用形式,供讀者自己選擇。例如,對於著作,他列舉了一個作者、兩個作者、三個作者以上的不同引用形式,同時對於一個作者的著作又列舉了不同引用形式,供讀者自行選擇適用。在期刊論文、電子文獻等其他各類資源下,也盡可能窮盡各種形式進行舉例說明。
為了讓留學生們有直觀認識,下面列舉幾個The Bluebook的引用示例給大家參考:(紅色字體是為了更醒目,並不是格式字體)
著作:PENNY A. HAZELTON, ETAL., WASHINGTON LEGAL RESEARCHER』S DESKBOOK, 3D (2002).
期刊論文:Helen Anderson, The Freedom to Speak and the Freedom toListen: the Admissibility of the Criminal Defendant』s Taste in Entertainment,83 OR. L. REV. 899 (2005).
論文集:Paul Steven Miller, Analyzing Genetic Discrimination in the Workplace, in RIGHTS AND LIBERTIES IN THE BIOTECH AGE: WHY WE NEED A GENETICBILL OF RIGHTS (Sheldon Krimsky & Peter Shorett eds., 2005).
The Bluebook引用規范非常詳細,一方面得到大網路全書的贊譽,另外也因為其過於繁雜而飽受了許多批評。例如,芝加哥大學直接將藍皮書簡化改版為Maroonbook,以增加適用的便利性。總而言之,The Bluebook是法學論文寫作的必備書,但是並不需要大家全文閱讀,而僅僅是在需要使用的時候查看。

Ⅳ 法律論文參考文獻分享

法律論文的撰寫需要很多參考文獻,你知道有哪些文獻可以參考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法律論文參考文獻,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參考文獻

1.趙維田著《世貿組織(WTO)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石廣生主編《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結果:法律文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編《烏拉圭回合協議導讀》,索必成胡盈之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John H Jackson著《GATT/WTO法理與實踐》,張玉卿、李成剛、楊國華等譯,新華出版社2002年版

5.李浩培著《條約法概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周忠海等著《國際法學述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李居遷著《WTO爭端解決機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

8.宣增益主編《世界貿易組織法律教程》,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9.梁西著《國際組織法》(總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0.司法部法規教育司,國家外國專家科教文衛司編《WTO爭端解決機制/規則、程序與實踐》,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篇二:參考文獻

1. 鄭成良主編:《現代法理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 。

2. 張文顯,李步雲主編:《法理學論叢》(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3. 潘維大,劉文琦編著:《英美法導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4. 陳舜著:《權利及其維護:一種交易成本觀點》,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

5. 劉湘廉主編:《刑法學總論論點要覽》,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6. 賀衛方編:《中國法律教育之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

7. 阿計著:《法治備忘:共和國立法、執法實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8. 陳建新著:《依法治國論》,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8 。

9. 黃文藝著:《當代中國法律發展研究:模式、傳統與過程》,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0 。

10. 公丕祥主編:《當代中國的法律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11. 中共中央、國務院:《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12.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法學論文參考文獻法學論文參考文獻。

13.公丕祥主編:《法制現代化研究》,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14.郭成偉主編:《法學教育的現狀與未來》,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

15.〔德〕Karl Larenz:《法學方法論》,台灣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

16.孫曉樓:《法律教育》,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17.劉旺洪 劉敏主編:《中國公民現代法律觀念》,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

18.靳諾主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北京:學習出版社,2001,

19.郝鐵川著:《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江澤民同志治國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0.谷春德主編:《法律基礎》教師教學參考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三:參考文獻

1.魯麗麗:《形式與非形式邏輯――論法律邏輯之定位》,《現代物業》2013年第5期。

2.成靜:《論法律邏輯學與法律思維能力的培養》,《安康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

3.楊娟:《法律思維研究綜述――從語言的角度》,《經濟管理者》2012年第24期。

4.庾晉鵬:《從法律推理到法律論證――法律邏輯內涵的逐漸豐富》,《經濟師》2012年第11期。

5.李瑜青、張建:《法律思維內涵與特徵再思考》,《東方法學》2012年第2期。

6.王利明:《論法律思維》,《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7.孫培福:《法律方法中的邏輯真諦》,《齊魯學刊》2012年第1期。

8.王新娟、張斌:《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的培養――以問題意識為導向的憲法案例教學》,《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第9期。

9.梁開銀:《法律思維: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契合點――論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互動與改良》,《法學評論》2011年第4期。

10.郭瑞昌:《論中國傳統法律思維方式的現代化》,《滄桑》2011年第2期。

11.李義松、蘇勝利:《環境公益訴訟的環保邏輯與法律邏輯》,《青海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

12.項庭庭:《淺議法律思維》,《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13.馬玉波:《法律邏輯的思維模式選擇――談談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第10期法學論文參考文獻論文。

14.郭新傑、葛宇寧:《試論法律邏輯的品質》,《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15.周占生:《法律思維路徑之辨――以規范結構為基點》,《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16.王萍:《對法律思維研究的整理與思考》,《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17.印大雙:《法律邏輯與大眾邏輯之博弈》,《理論與改革》2009年第2期。

18.徐楠:《淺議法律邏輯研究的轉向》,《滄桑》2009年第1期。

19.聶小明:《關於法律思維方式特徵的內在觀察》,《滁州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熱點內容
海南大學法律碩士學制 發布:2025-08-11 18:03:41 瀏覽:590
會簽名卻只蓋章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1 18:03:41 瀏覽:690
商法的程序 發布:2025-08-11 17:56:15 瀏覽:569
有沒有土方法治灰指甲 發布:2025-08-11 17:48:44 瀏覽:608
甌海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8-11 17:47:15 瀏覽:243
尋甸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1 17:36:59 瀏覽:12
離婚律師艷艷 發布:2025-08-11 17:36:20 瀏覽:199
個體工商戶的公章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1 17:35:07 瀏覽:434
上海交大法律碩士2011年分數線 發布:2025-08-11 17:34:54 瀏覽:301
法院和檢察院職權 發布:2025-08-11 17:19:17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