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如何推進地區法治建設

如何推進地區法治建設

發布時間: 2025-08-16 11:07:56

Ⅰ 加快建設法治社會的主要重點

加快建設法治社會的主要重點: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

一、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

要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培育全社會法治信仰,強化人們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維,充分發揮法治文化的引領、熏陶作用,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二、建設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建設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有利於貫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憲法原則,使我國公民無論經濟條件好壞、社會地位高低都能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證人民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法律幫助。

三、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要堅持法治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加大全民普法力度,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增強法治宣傳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原則。

引導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立法,把立法過程變為宣傳法律法規的過程;充分發揮法律服務隊伍的專業作用,健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培育壯大普法志願者隊伍,形成各方面廣泛參與普法活動的實踐格局。

四、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要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依法維護社會秩序、解決社會問題、協調利益關系、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培育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

要推進市域、城鄉社區、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等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社會治理過程人民參與、成效人民評判、成果人民共享。要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推進社會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意義

建設法治社會是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法治社會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依照法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依法承擔社會責任,依法辦事、依法解決糾紛,社會治理依法進行。

建設法治社會是建設法治國家和法治政府的重要支撐。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法治政府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三者互為依存、相輔相成。法治國家和法治政府需要以法治社會作為依託和支撐,法治社會是建設法治國家和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礎和條件。

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熱點內容
南京工傷法律咨詢 發布:2025-08-16 12:51:02 瀏覽:973
社會與法一線罪惡 發布:2025-08-16 12:49:53 瀏覽:414
櫻花輸入法官方 發布:2025-08-16 12:47:19 瀏覽:605
宿遷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8-16 12:45:45 瀏覽:945
大連市西崗法院法官 發布:2025-08-16 12:39:14 瀏覽:148
刑法與人性 發布:2025-08-16 12:38:42 瀏覽:929
陝西濕地保護條例 發布:2025-08-16 12:34:21 瀏覽:355
刑事法學專業 發布:2025-08-16 12:26:02 瀏覽:760
婚姻法照顧雙方父母是應有的責任 發布:2025-08-16 12:18:49 瀏覽:519
智姓律師 發布:2025-08-16 11:45:28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