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道德模範頒獎晚會
『壹』 全國第四屆道德模範頒獎晚會觀後感
在這個物慾橫流、經濟大發展的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道德的力量帶動了一批又一批人,並將代代相傳,這種力量是勢不可擋的。道德模範為什麼能感動人?因為堅守道德這塊陣地,是人心所向,是社會和時代所需。道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信仰和誠信上的制高點,而法律則是一個底線。人們關注這個典禮,不光是關注典禮的本身,更是關注這個社會的道德制高點,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堅守住這塊陣地。 弘揚時代主旋律,是廣大黨員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普通群眾的眼裡,世風日下和少數黨員幹部的誠信缺失和瀆職腐敗有很大關系。黨員幹部是這個社會正氣的踐行者與模範帶頭者,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只有黨員幹部行動起來了,走在了這個時代的前面,群眾就會自覺的跟上來,社會風氣就會好起來。 現階段,我們要加大對道德模範先進事跡的宣傳力度,讓我們的同齡人,更讓我們的下一代牢記道德之光。正如那14位「美德少年」所說的:「感受人間的溫暖,接過傳遞的火炬」,道德模範讓人們看到了良知的希望,點亮了人們追尋美德的燈塔。相信通過黨的領導、政府的牽引,人民的努力,溫暖會流進每個人的心田,火炬永遠不會熄滅,傳統美德代代相傳,道德模範生生不息。
把人物先說幾個,然後列舉幾個典型的和感動的,再把上面的文字加進去!!
『貳』 道德模範觀後感................................
道德模範觀後感範文篇一:
我觀看了10月1日晚上播出的全國道德模範頒獎晚會,晚會分「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五個環節。每個章節採用播放電視短片,現場訪談、歌曲舞蹈、朗誦頒獎禮致辭等多種形式交替進行,詮釋了震撼心靈的道德之美,讓我們走進了感人事跡後的他們。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用行動詮釋了「真愛與無私「;高淑珍用單薄而堅強的肩膀挑起了「炕頭小課堂」;天使何玥捐獻器官延續了三個人的生命??他們有著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但平凡的背後,能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堅持,那不平凡的勇毅。讓我們認識到道德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道德的力量是可以傳遞的.是他們的愛與付出讓奉獻與感動成為社會的主旋律,讓道德的精神文明之花開遍人間。
曾無數次被感動的落淚。特別是楊小玲老師的事跡讓我久久難以忘懷。做為一名普通殘疾人舞蹈教師,卻培養了那麼多全國頂尖殘疾人藝術人才。而且留下了那麼多優秀的作品。楊小玲老師從教22年,先後榮獲「全國愛心獎」、「全國特教園丁獎」、「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章』」和「武漢市十大魅力教師」等稱號。並且開創了一套用鼓聲、氣息傳遞節奏的教學法。
在義務指路的老爺爺身上我明白了人要熱心,也知道了為人民服務是快樂的事。在劉子元身上我學會了看見別人有困難就幫助,如果不幫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了。我還明白了只要別人有需要就要伸出援助的手;在趙國強生身上我明白了看見有讓自己打抱不平的事時,就要拔刀相助,因為自己不是自己的,而是全世界的,我們都應該有幫助別人的一顆心。
願在他們的帶動下,每個人都能夠高舉「道德」這面精神大旗,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踐行,讓道德的力量去溫暖每一個人。
道德模範觀後感範文篇二:
幾個月前,當鎮領導說要評選鎮道德模範時,我覺著好迂闊,認為在現在社會里,這很可笑。現在,我卻改變這一想法。
現代社會是個快節奏的社會,人們忙於追求自己的物質生活,往往忽視一些更寶貴的東西,或者說被光怪陸離的社會生活蒙蔽了雙眼,扭曲了人生觀、價值觀。
可是,對和諧美好的社會的嚮往是人類恆久的夢想!而再豐富的物質社會如果沒有美好道德的流動,那社會就是一座冰冷的孤城!有時我想,讓整個城市的人都消失,只
留我一人,那會是什麼樣子?讓滿城的人都對你冷臉相對,一言不發,又會如何?想一想簡直不可思議!所以,世界需要溫情、親情、友情、愛情,需要各種各樣的感情,需要責任和擔當,需要規范和約束,需要自律和反省。
道德人物的背後故事是他們用自己的人生書寫的。也許他們很平凡,但是任何有生活經歷的人都能理解他們的偉大所在。有一些很小的事我們從沒做過、從沒想過、從不屑做,這折射出了我們的勢力、市儈、浮躁。
我想偉大的人是不是也應該有一顆朴實的心、平凡的心?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這樣的名人軼事我可是見了聽了不少,都可算是美談了。作為讀過幾年書的人,教育他人的人,不更應該把人做的更朴實、真誠一些嗎?
葉鵬教授在任校長時圖書館草地圖案是:要把人字寫端正。後來他退了新領導上任,草地圖案是:發展才是硬道理!聽起來意味深長,但都不錯!不過根據現在的時政來看,「做人」追求的是精神文明,「發展」好像更物質化一些。
我很崇敬那些具有批判精神的,不隨波逐流媚俗的人!比如屈原、魯迅等。
『叄』 高淑珍被評選為「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 她身上體現了哪些優秀品質
高淑珍,56歲(2013年),一個純朴的農村婦女,住在河北灤南縣司各庄鎮窪里村一座普通的農家小院。2013年2月19日,因14年間收教近百名殘疾孩子被評選為「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2013年9月26日被評為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助人為樂模範。
2月19日晚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台舉行。很多普通民眾走上了這個舞台,比起星光閃閃的娛樂頒獎典禮來說這樣的頒獎典禮更能震撼人
心。57歲的河北農民高淑珍登上了這個舞台,14年來她用自己的愛心幫助39位失學殘疾兒童走上了求學的道路。她大愛無疆的寬廣胸懷和堅持不懈的韌勁打動
了大家。幫助殘疾兒童重返課堂的念頭是從兒子身上獲得啟發的。
十幾年前,高淑珍的兒子因患類風濕落下殘疾,不能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樣接受學校教育的兒子每天都蹲坐在家門口看著來來去去上下學的孩子們。作為一個母親她看
到了孩子內心的渴望。於是她多方打聽臨近村莊的殘疾兒童經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將殘疾孩子們聚集在一起開了個獨特的學習班子,她身上具有一諾千金,無私奉獻的精神!
『肆』 201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作文
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1000字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華與誘惑,當物慾的膨脹讓人迷失,當金錢與權力占據你的心靈,當你人生的坐標發生了傾斜…那你不妨坐下來看一看《201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用心來聆聽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們的生命熱忱會讓你我重拾感動與感激之情,撥動你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那根弦。如果說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顆凡星,那你就不該甘於躲在雲層之後,而是應該用你的光亮與璀璨去照亮別人乃至整個世界。
我是擦著眼淚陪孩子看完《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的,這本是學校留給孩子的家庭作業,但是卻給我這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激烈的撞擊與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交織的背後,我收獲的不僅僅是文字上的朴實與感動,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這是對中國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同志一生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的崇高贊譽。林俊德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在癌症晚期,生命的最後一刻,先後9次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最後在眾人的攙抬下,向數步之外的辦公桌,完成了他一生最艱難也是最後的一次沖鋒……
二十年堅守,你站成了一塊礁石,任憑風吹浪打。卻只能愧對青絲白發。你也有夢,可更知肩上的責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裡,祖國的風帆從不曾落下。這是中國海軍南海守礁戰士李文波的真實寫照,李文波21歲入伍,三年後赴南沙永暑礁守礁。一守就是20多年,20多年來,他先後29次赴南沙執行守礁任務,累計守礁97個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軍內外氣象部門提供水文氣象數據140多萬組,創造了國內守礁次數最多、時間最長、成果最豐的紀錄,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高度評價。
在2013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感動我的人還有很多,有航空英模羅陽;有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有孝子陳斌強;有鄉村醫生夫婦周月華……。其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如果說學雷鋒離你太過遙遠,那你不妨學學他們。放下內心的浮沉與躁動,去感受這些和你我一樣的平凡人而卻不平凡的事跡。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個世界才變得不再冰冷。其實我們無需偉大,我們只需付出一點責任之心、一點關愛之心、一點感恩之心,來回報社會,回報家人就足夠了。其實人生命的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內涵,在於你走過的過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樣,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擁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經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經多少次撲滅了夢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朋友!讓我們一起放飛夢想,超越自我,讓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義!立足本職,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示我們不平凡的力量吧!從此讓我們的人生光榮綻放!
1、精神的覺醒
感動中國到昨天就已經整整十一個年頭了,其規模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讓我們看到了國人一種從物質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轉變。與發展迅速的物質水平相對比,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落後了太多太多,以至於被西方某些國家稱為是「沒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動中國的傳承與發揚讓我們看到了國人對道德發展與經濟發展的思考與探索,感動中國,其實是國人對優秀精神的一種寄託,是虛無縹緲的靈魂與現實接軌的媒介,是美好品質發揚傳承的載體。
2、榜樣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動中國》,與其說是對道德模範、學術精英的嘉獎表彰,不如說是對崇高精神、優秀精神的宣揚與傳播,當獲獎者的事跡通過感動中國傳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經默默無聞的他或她儼然已經成為了億萬中國人的榜樣,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與其說是被獲獎者的無私感動,不如說是被他們人性中的那種真善美感化、激勵,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們內心翻騰,化作一種獨特的動力,使我們不自覺地向他們靠攏,向他們學習,社會的風氣因此而改變。這就是感動中國的力量,是榜樣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3、時間的流逝帶走感動
每年都有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人們選擇坐在電視機前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淚總是停不住,但典禮結束以後,人們又恢復了之前的一切,內心平靜的沒有一絲波瀾似乎人們把感動中國變成了一種情緒的宣洩途徑,把一年的淚水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流干凈,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著,期待著下次感動中國。不信的話,可以捫心自問,你能叫出幾位曾經感動過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了吧。不管怎樣,我希望被遺忘的僅僅是名字,是符號,而不是其背後蘊含的一種精神。
2013年我們大家都要好好地活著,而且還要繼續受到感動。評論(2)|4
『伍』 觀看道德模範觀後感
觀看道德模範觀後感(精選8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觀看道德模範觀後感(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看道德模範觀後感1
《全國道德模範授獎儀式》剛剛結束不久,那些道德模範獲獎者的名字還依然縈繞在我的耳邊,他們的先進事跡還歷歷在目。授獎儀式在庄嚴、隆重、華麗的人民大會堂20:02分准時開播。儀式開始前以視頻的方式介紹了第一屆道德模範的啟動時間及重要意義。
親近接見了前四屆214名道德模範獲獎者和933名道德模範提名獲者,並大力學習、宣傳這種向上向善、互幫互助的精神。並提出如下批示:
觀看全國道德模範授獎儀式有感 觀看全國道德模範授獎儀式有感 儀式上共頒發了五個道德模範獎項分別是:助人為樂道德模範、見義勇為道德模範、誠實守信道德模範、敬業奉獻道德模範、孝老愛親道德模範。
今年全國道德模範授獎儀式中共有62名獲得道德模範榮譽稱號,265名獲得道德模範提名獎。他們中間有不顧自身安危,從車輪下救出3歲男孩而險被截肢的初中女學生周美玲,也有百歲老人,在戰爭時期忘我殺敵,如今和平年代中甘於奉獻 ,從1999年至2008年以個人名義捐款,款額高達69萬元的抗戰老英雄王福昌。
觀看全國道德模範授獎儀式有感 就是這樣一群普通人,為祖國描繪出五彩斑斕、散發出滿滿的正能量,為我們、也為祖國添上了濃墨的一筆,他們是值得我們現代人乃至中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所要學習的榜樣。
觀看道德模範觀後感2
觀看完第五屆道德模範頒獎晚會後,我的內心依然充滿感動和震撼不已。不僅滌盪了我的心靈,使我備受感動,更使我思緒萬千。
因為,從那些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背後,我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堅持,那不平凡的勇毅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職業,也有的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的,但他們都有一顆充滿既勇敢又善良的心,並曾經用這可心在道德―這本中華民族的巨著重重刻下感人的一筆。此次受到表彰傑出的模範,但是他們僅僅只是一部分代表而已。
晚會每個章節採用播放電視短片、現場訪談、歌曲舞蹈或朗誦、頒獎禮、致敬辭等多種形式交錯進行,讓我們走近了感人事跡後的他們。感動無處不在,啟發無時不有。一個個或是平平凡凡,或是轟轟烈烈,或是催人淚下的故事,無不都折射處時代的主旋律,傳遞著時代的感動,讓我深深認識到道德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道德的力量是可以傳遞的。是他們愛與付出讓奉獻與感動成為社會的主旋律,讓道德的精神文明之花開遍人間善行無疆,是助人為樂者們的愛與付出;舍己為人,是見義勇為者們正直情懷的真實寫照;一諾千金,是誠實守信者們高貴人格的詮釋;恪盡職守,是敬業奉獻者們責任的踐行;大愛無聲,是孝老愛親者們的永恆真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照亮我們的心靈,驅散我們前進中的迷茫,讓我們的人格變得更加高尚,讓我們靈魂的到升華。
願我們能夠高舉「道德」這面精神大旗,向他們看齊,向他們致敬,向他們學習,並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踐行,讓道德的力量去溫暖每一個人,感到每一個人。那麼,道德這面中華民族的精神大旗終將飄揚在我們的心靈上空!
觀看道德模範觀後感3
近日,觀看了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頒獎晚會,我的內心充滿感動。因為,從那些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背後,我深刻地感受到那種不平凡的堅持,那種不平凡的勇毅和愛的傳遞,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職業,也有的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們都有一顆充滿勇敢和善良的心,並曾經用這顆心在中華民族的道德巨著上刻下感人的一筆。
晚會分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五個環節,每個章節採用播放電視短片、現場訪談、歌曲舞蹈或朗誦、頒獎禮、致敬辭等多種形式交錯進行,讓我們走近了感人事跡後的他們。有助人為樂的九旬老人龔全珍、無償捐獻全身器官的花季少年何玥、捨己救人的沈星、最美女孩刁娜、捨己救人的最美教師張麗莉等。一個個或是平平凡凡,或是轟轟烈烈,或是催人淚下的故事,無不都折射處時代的主旋律,傳遞著時代的感動。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向張麗莉學習,愛自己的工作,愛自己的學生,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踐行教師的愛和職責。
觀看道德模範觀後感4
看完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頒獎晚會已經一周了,但那天的場景始終使我的內心充滿感動和震撼,不僅滌盪了我的心靈,使我備受感動,更使我思緒萬千。因為,從那些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背後,我深刻地感受到那種不平凡的堅持,那種不平凡的勇毅和愛的傳遞,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職業,也有的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們都有一顆勇敢善良的心,並曾經用這顆心在《道德》——這本中華民族的巨著上重重刻下感人的一筆。此次傑出的模範受到表彰,但他們僅僅只是一部分代表。從背景新聞中我了解到,參與此次評選的正式候選人都是由全國的老百姓通過投票選出的,共分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5個類型。晚會中,每個章節採用播放電視短片、現場訪談、歌曲舞蹈或朗誦、頒獎禮、致敬辭等多種形式交錯進行,讓我們走近了感人事跡後的他們。
善行無疆,是助人為樂者們的愛與付出;舍己為人,是見義勇為者們正直情懷的真實寫照;一諾千金,是誠實守信者們高貴人格的詮釋;恪盡職守,是敬業奉獻者們責任的踐行;大愛無聲,是孝老愛親者們的永恆真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照亮我們的心靈,驅散我們前進中的迷茫,讓我們的人格變得更加高尚,讓我們靈魂的到升華。
一個個或是平平凡凡,或是轟轟烈烈,或是催人淚下的故事,無不都折射處時代的主旋律,傳遞著時代的感動。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向張麗莉學習,愛自己的工作,愛自己的學生,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踐行教師的愛和職責。
願我們能夠高舉「道德」這面精神大旗,向他們看齊,向他們致敬,向他們學習,並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踐行,讓道德的力量去溫暖每一個人,感動每一個人。那麼,道德這面中華民族的精神大旗終將飄揚在我們的心靈上空!
觀看道德模範觀後感5
在時間的長河中,無數人用平凡的道德之美激起陣陣漣漪,水波緩緩向周圍擴散,在水流中央所呈現的是陽光,照射下無比燦爛的一番勝景。
光芒之下,漣漪依舊未消失,其中幾層「漣漪」尤為耀眼:邊疆戰士阿迪雅從小就許下長大後保衛祖國邊疆的承諾,36年來,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崗位,奔赴在祖國邊疆。廣袤的草原之上,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承載著希望與人民的信仰和堅定的意志矗立空中;風華正茂的青年黃文秀放棄優厚的待遇,走上了一條扶貧之路,也可以說是「長征路」。她芳華雖短,馨香卻永存;英雄機長劉傳健用熱血鑄就的平安,鐫刻在祖國的上空;掃雷英雄杜富國「你讓開,讓我來」的精神永立眾人心間,人民就是他失去的雙手,祖國就是他無形的眼睛;綠色金剛其美多吉用意志與毅力架起的內外聯系的橋梁在歲月的侵蝕下永不塌陷;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驚濤駭浪中盡顯報國之心。以對國家忠誠詮釋對父母的孝順。縱觀這些明爍的「漣漪」,哪一層不是出自平凡的擊打?哪一層不是在高尚道德的行動中綻放;他們成為道德模範,並不是他們擁有多靚麗的面龐,亦不是有多少榮華富貴,他們有的,只是一顆真誠的心與無私的行動……
身為中國人,應盡到中國人的責任,向道德模範學習,汲取他們身上寶貴的精神財富,鼓勵自己不斷去創造自己的價值。首先,擁有一顆誠實守信的心,言出必行,縱使再艱難,再困苦,也要堅決履行自己的承諾,以自身的行動與成果詮釋自己的力量和真誠。其次,有敬業奉獻的行動,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奇跡,並且懂得奉獻,樂於奉獻,在過程之中體驗那久違的幸福。也許無法做出開天闢地的驚天壯舉,亦無法擁有舍小家顧大家的開闊胸襟,但是,卻可以有一顆道德之心,做出自己的貢獻。道德模範的標桿可能過於高大,可望不可及,他們那偉大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共同學習,再傳給子孫後代,讓人類在一代又一代的交替中不斷進步,最終構造良好道德風尚的社會生活。
每個人的道德恰似那點點星光,雖微弱卻總能照亮某個地方,而千萬點星光匯聚在一起,便成就了光芒萬丈,讓東方雄獅在世界的東方熠熠生輝!
觀看道德模範觀後感6
10月1日,我觀看了第四屆道德模範頒獎典禮《圓中國夢德耀中華》。我被這個晚會中的道德模範感人事跡所感動著,久久不能平靜……面對這些受到表彰的道德模範和他們的事跡也使我有了許多感慨。
道德是一個多麼美好的詞,道德高尚的人是多麼令人景仰啊!
那麼,道德又是什麼?道德就是你判斷對錯時的明燈;是你選擇人生的指南燈,是你大腦和良心中最最基本的構造,也是你生活的必需品。在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中,有人為了救別人而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親人;有人為了救人日以繼夜地工作辛勞,最後暈倒在現場。甚至有一位老師,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張開雙手,緊緊地抱住他的學生,以身體保護住這些弱小的生命,不讓他們受傷,而自己卻永遠也見不到妻兒和白發蒼蒼的父母了!為了大家而舍小家,為了同胞赴湯蹈火,犧牲了自己保護了學生,不亦君子乎
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就是精神上的巨人,是受人尊敬的人。沒有道德沒有修養的人,就是精神上的乞丐,是受人唾棄的人。所以道德又是「乞丐」與「強者」的差別。「強者」尊重那些弱小、需要幫助的人,他慷慨地伸出自己的雙手,無私的撫慰那些人們,不計較得失,不為了名譽,他收獲的是快樂,他贏得了尊重。美國的微軟原董事長比爾。蓋茨退休後,將自己的所有財產都捐獻給了慈善事業,體現了高尚的道德,獲得了世界人民的敬佩。而一些「乞丐」為了個人的私利,斤斤計較,天天以醜陋自私的嘴臉待人,收獲的是別人厭惡的表情。這樣又有什麼意思呢?不如快樂地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
怎樣才能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呢?首先,當別人誤解、侮辱你的時候,你應該微笑地提醒他,真正有道德的人是不該這么做的。當別人嘲笑你,貶低你的時候,你應該用行動向他證明,你是一個強者。有道德的人給弱小者以幫助,給長輩以尊敬,給兒童以親切,給國家以熱愛,給人類以寬容。
做個有道德的人,既招人喜愛,又能受人尊敬,何樂而不為呢?做個道德高尚的人,每當你做出選擇時,請先想想道德的這條標准,把你劃分到了哪裡?
道德楷模們平凡的名字和平凡的面容背後,是不平凡的堅持和不平凡的勇毅,讓人們為之動容。他們的先進事跡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產生的:他們或助人為樂,或見義勇為,或誠實守信,或敬業奉獻,或孝老愛親……他們是我們道德之路上的前行者,是我們這個時代精神的象徵,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驕傲。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在關鍵時刻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被碾到車下,造成雙腿截癱。這一刻,她用行動證明了一位教師是如何把學生的利益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應該向張麗莉學習,愛自己的'工作,愛自己的學生,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詮釋教師的職責和愛。
觀看道德模範觀後感7
德才兼備稱之為聖人,有德無才則為君子,有才無德則為小人。千百年來,道德一直被視為人性最美的一面,被視為做人的基準、是素質的體現。正因有了道德,世界才處處充滿了愛心。
在周三周四的中午,我們觀看了《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看到如此多用道德譜寫大愛的人們時,我徹底被震撼了。他們雖然年齡不同、從事的行業不同,可是他們卻始終用心堅守著同樣的一種理念——道德。
從關愛孤獨症患兒的,用自己的愛拯救了無數的孤獨症兒童,讓孩子們擁有美好童年的楊建軍,到用生命譜寫「孝」字,為救父親毅然獻腎的周麗芳。再到助人為樂,幫助有需要的人,年老心不老的徐爾鑄。多少人在道德的驅使下譜寫生命的高貴,多少人在道德的光芒下編織著大愛。他們讓道德的光芒照耀人間,力爭讓道德的精神傳遞,靈魂高尚又不求回報。
當面對著誘惑,你會怎麼做?鹽城環衛女工陳紅、韋青就很好的做了榜樣。她們在掃除積雪時撿到兩萬元多現金。面對巨大的誘惑,她們卻並未動搖自己的良心,在風雪中苦苦等待兩個多小時,只為等到失主回來,堅守道德。你們知道嗎?他們的工資養活自己都十分困難,每月900元的收入勉強支撐自己的家庭。在婉謝失主酬金後,她們又將2000元獎金捐獻給了一位患腦膜瘤繼續治療的女孩,給那位女孩帶來了生的希望。後來,失主王壽鋼也趕到現場,他的愛人親手為兩位美麗的女工編制了兩副毛線手套,作為答謝,不能不收。在道德的面前,那些高尚的人格是多麼的美麗,多麼動人。
我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人人心中都少那麼一點點邪念,一點點貪欲,多一點純凈,多一份道德,那麼,人性的美麗就一定可以使我們的生活中少一點爭吵,多一點大愛。相信,只要人人心中都存著道德,那麼,社會會更加和諧美好,人們心靈會變更美麗。
讓道德傳承,為身邊好人高歌。讓我們大家都大家樹立起道德的標桿,呼籲更多的人們加入崇德尚善的隊伍中去。所謂道德,不是索取,不是回報,而是付出,是感恩……
觀看道德模範觀後感8
為了充分發揮道德模範的榜樣示範作用 ,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公民道德建設的深入開展。金秋十月,我校米河二中以各種形式開展了「我身邊的道德模範」先進事跡學習活動,我們要懷著恭敬、敬重的心情,集中學習宣傳 「我身邊的道德模範」先進事跡,王三樂、常獻忠、張芬仙、吳新軍、張粉娥、劉緒通、張可山7位道德模範,都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的事跡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是全市開展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和財富。
閃光點,寫心得體會,找差距、查不足,真正從思想上提高對學習道德模範的認識,把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不健康的東西,替換成 「我身邊的道德模範」內容,道德就像太陽的光輝,照耀並溫暖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道德的力量是強大的,這種力量匯聚在一起就是大愛,這種愛的力量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傳遞的。今天我們學習的的七名模範,多是來自於基層或農村,但他(她)們卻以實際行動和樸素的感情詮釋了人間大道、人間大愛、人間大德,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要求。
「企業家身上流淌著道德的血液」,這是劉頭通的座右銘。三十年來,他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投入扶貧助困、建校修路等公益資金數百萬,先後榮獲中華百業傑出創業人才、河南省新農村建設先進個人,鞏義市改革開放三十年最具影響力的人物稱號,2010年被評為鄭州市首屆道德模範。
王三樂,男,1934年生,鞏義市西村鎮羅口村醫生,現任羅口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因家貧,王三樂早年輟學,從此他潛心鑽研醫學知識,最終成為一名鄉村名醫,免費為困難群眾看病萬余例。1994年以後,他任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後,捐資建校,不遺餘力,創辦了羅口村家庭學校、開辦了家長講壇,受到了家長和社會各界好評。2002年榮登「中國保護未成年人傑出公民」榜,2011年6月,又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
常獻忠,現任鞏義市公安局副局長。2010年6月,他臨危受命,帶領偵破6。12鞏義特大系列盜搶案。6月25日下午,他接報後,帶人前往抓捕犯罪嫌疑人,面對歹徒手中的尖刀,他臨危不懼,用血肉之軀擋住了歹徒的逃路,最終因失血過多,昏倒在了追捕途中,用鮮血寫了忠誠,他被譽為不怕死的公安局長。
2010年,常獻忠被評為河南省十大忠誠衛士、榮立個人一等功,參加了第四屆全國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評選活動,被公安局評為特級人民警察,2011年6月獲敬業奉獻中國好人。
家住竹林鎮被評為「中國孝老敬親之星」的張粉娥,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自己孝敬公婆、照顧家人;幫助鄰里,助人為樂的平凡故事,使在場的觀眾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傳統文化教育。
被評為「中國好人」的鞏義市小關鎮山懷村村民張芬仙,用山裡人質朴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幾十年如一日照顧自己三個傻小叔子的感人故事。伴隨著她的娓娓講述,深深感染了現場的所有觀眾,看電視片記錄的她生活的點滴,現場的觀眾無不潸然淚下。
非物質文化遺產「河洛大鼓」傳人尚繼業和他的徒弟,用河洛大鼓說唱的方式,熱情贊頌了被評為「中國好人」的鞏義市站街鎮巴溝村原黨支部書記張可山一心為民,累死在工作崗位上的感人事跡,還原了一名基層共產黨員顧全大局、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高大形象。 吳新軍、武勁風、劉紅剛是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的英雄群體,電視專題片用紀實的手法,真實記錄了英雄群體勇救落水青年、英雄吳新軍至今下落不明的英勇事跡和吳新軍家人不向組織伸手的高風亮節,他們的英勇事跡,為全市人民樹立了楷模。
我市道德模範的事跡進一步說明,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成為感動他人的人,而不僅僅是我們被別人所感動。公民道德的魅力,不僅在於能夠釋放出質朴的人性光輝,為他人和社會奉獻人世間最可寶貴的愛與善,更在於它能夠煥發無聲的感召力和強大的凝聚力。上善若水,道德的力量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它是事關國家發展、社會和諧、你我幸福的重要力量。
在人們越來越自覺的實踐中,道德日漸升華為一種追求進步、崇尚文明的精神。這種精神,包含著當代公民具有的責任意識、參與意識和自主意識,表現為當代公民濃烈的人文關愛、國家情懷與自覺擔當。這種精神,內化為個人品質,就是崇高的公民道德與良好的公民素質;外鑄成社會力量,就是為他人奉獻、為社會分憂、為國家盡責。讓我們在學習傳播道德模範感人事跡的同時,也從自身做起,一點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匯聚成無窮的道德力量。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