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人民當家做主
㈠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之間有何關系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是什麼關系?
第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離開黨的領導,就不可能體現人民利益,凝聚人民意志,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和依法治國也會落空。
第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要求,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和政治文明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黨執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要求,也是黨執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礎。
第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它與人民民主、黨的領導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依法治國不僅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而且也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執政地位。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依法執政,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憲法和法律就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
總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必須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實踐之中,決不能把它們分割開來或對立起來。
㈡ 「以法治國」與「依法治國」、「人民當家作主」與「人民當家做主」有什麼區別,這種區別有什麼意義
「以法治國」與「依法治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內涵卻有本質的區別。「以法治國」是專說用屬法律去治國,法律是一種用來治國的工具,這是傳統的管理主義的法律觀念,這種「法治」,主體是國家機關,是手中掌握權力的人,治理的對象是人民群眾。「依法治國」是說治國必須依法,即治理國家的方式方法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這是現代的控權主義的法律觀念,這種「法治」,主體是人民,治理的對象是有可能濫用國家權力的當權者。可見,「以法治國」的實質是「以法治民」,而「依法治國」的實質是「依法治所有人」。
㈢ 如何理解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之間的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推進社會主義政
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通過科學的制度和程序,堅持把這三者統一於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實踐中,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核心在於堅持黨的領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核心在於堅持黨的領導。黨代表工人階級實施政治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政治保證。黨領導人民推翻剝削階級的統治,建立人民民主專政,就是要組織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當家作主,實現自己的利益和意志。這也是我們黨執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的基礎。人民利益的廣泛性,要求有一個代表人民利益的堅強的政治核心,在實踐中創造和發展各種民主形式,領導、組織、支持人民掌握好國家權力,管理好國家、社會事務和各項事業。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堅持我國民主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我們才能把馬克思主義的民主理論同中國的國情相結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依法治國才能有可靠的政治保證。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強調堅持黨的領導,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和根本利益。
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們的事業取得勝利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包括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的建設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歸根到底是推進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物質文明、政治文
明和精神文明的偉大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三大建設和改革既是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實踐形式,也是創造人類文明的基本實踐形式。充分發揚人民民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政治,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各項事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相互保證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國的實質,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來治理國家,管理社會事務,關鍵是實現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的統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黨的政策和法律的關系,把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與轉變黨的執政方式統一起來,不斷提高執政水平。
總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性,是社會主義的重要優勢,是我們黨對國家事務實行領導的重要特點。只有堅持三者在實踐中的統一,才能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正確方向,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從事實上保證人民群眾享有廣泛的民主和自由。
1、中國過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穩定和完善黨的各項基本政策,擁護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人民和歷史的選擇,取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實質是取消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社會主義建設的現代化方向,才能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穩定的環境,才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搞好社會主義建設。
2、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國家機關都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和執行者,要努力為人民服務受人民監督。
3、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
㈣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關系是什麼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要求,是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界限的重要標志。
1、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2、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
3、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4)依法治國人民當家做主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動員、團結和組織全體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使社會充滿創新活力的基本保障。社會主義民主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在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方面體現出了明顯的制度優勢。
有利於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最廣泛的民主,能夠真正實現和落實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西方的資本主義民主是由金錢與資本主宰的民主,是少數人的民主、形式上的民主。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才能真正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人依法所享有的民主權利,是不受財產、職位、民族和性別差異限制的平等權利。在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之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了我國人民的自由與權利,人民可以依法選舉人民代表,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政治上的主人。
在社會文化生活中,人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享有信仰自由、文化創造與文化享受的多種、廣泛的文化權利,人民群眾真正成為文化上的主人。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真實地享有主人翁的地位,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能夠被充分地調動和發揮出來。
這為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所證明。
㈤ 簡述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的關系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的關系: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內國的根本保證,人民容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
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
(5)依法治國人民當家做主擴展閱讀:
黨的領導不是靠行政權力來實現的,而是靠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黨同群眾的密切聯系,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來實現的。黨的領導只能依靠自己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依靠向人民群眾作宣傳教育工作,使人民群眾自覺地接受和執行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
黨的領導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於黨所處的客觀環境及其所面臨的直接任務的不同,實現黨的領導作用的具體形式和方法的不同,因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於黨的領導的含義曾經作出不同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