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的辯論

法治的辯論

發布時間: 2025-08-30 02:29:51

『壹』 辯論賽「法治能消除腐敗」的總結

1、法治可以取代人治達到有罪必罰 2、法治之所以還沒能根除的原因是因為法律還不夠健全

『貳』 人情與法治的辯論會。正方:社會中應以法治為先!求:正方二辯的辯詞!急

孟子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當社會發展由原始社會過渡到奴專隸社會的時候,生產屬資料有了剩餘,於是產生了私有制。人與人之間,集體與集體之間,自然會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也會產生千絲萬縷的矛盾。要讓人與人之間,集體與集體之間,能夠和諧相處,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必須在他們之間建立一種能夠共同遵守,相互制約的規矩。這種規矩,也就是後來逐漸形成的法令制度。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人類社會從奴隸社會一直發展至今,如果沒有法令制度來為人類的發展保駕護航,那麼,人類這艘航船不知道將在歷史的長河中駛向何方?也許人類還只能在黑暗中不斷地摸索!
是的,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良好的秩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要人類還有私有制存在,只要人類還有國家存在,人類就不可能沒有法律,人類就不可能不通過法律來維持秩序!

『叄』 辯論:以德治國比以法治國重要

因為沒有德治支持的法治,是沒有根基的。在當代中國加強德治是十分必要的。

法治與德治是相互促進的。一方面,加強法治能賦予社會道德規范以權威性,促進社會道德法制化;另一方面,加強德治能有效提高人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精神境界,從而在根本上防範和減少違法亂紀現象的滋生。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於道德在治國安邦中的地位與作用歷來予以高度重視和評價。馬克思曾提出,國家教育的重要任務就是使每個社會成員「把個人的目的變成大家的目的,把粗野的本能變成道德的意向,把天然的獨立性變成精神的自由。

基本內容

江澤民同志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指出:「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

「以德治國」,這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在我國社會經濟步入新的發展時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國方略,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治國經驗的基礎上作出的科學論斷,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重大發展。

『肆』 辯論賽中國社會需要德治還是法治攻辯問題

攻辯問題:復

1、我們應明確:法,能使人制知錯,但,德能使人知道什麼是錯,為什麼會錯,怎麼去改錯。試問對方,豈不知「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的道理嗎?

2、「德治」 「法治」都有一個「治」字。那麼請問:治的含義何在?治的、根本目的又何在?

3、難道說當今社會通過法治把中國僅僅建設成一個的犯罪率的國家就可以了么?

熱點內容
海商法第257 發布:2025-08-30 05:03:48 瀏覽:789
法院拍賣的發票 發布:2025-08-30 04:19:53 瀏覽:327
最高人民法院辭職庭長 發布:2025-08-30 04:17:33 瀏覽:556
2001年的婚姻法有多少條 發布:2025-08-30 03:45:19 瀏覽:587
行政訴訟法的所有版本 發布:2025-08-30 03:44:21 瀏覽:420
罰款在勞動法 發布:2025-08-30 03:36:50 瀏覽:727
公司內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30 03:20:50 瀏覽:263
新屠宰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30 03:05:41 瀏覽:663
行政法真題做幾年 發布:2025-08-30 03:02:29 瀏覽:958
南德法院法律咨詢公司 發布:2025-08-30 03:01:30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