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和平論

道德和平論

發布時間: 2025-09-01 06:17:17

A. 關於道德的10句經典語錄(道理深刻的經典名言)

一、親賢學問,所以長德也。
賞析:出自《說苑·建本》。親近並向賢能的人請教學問,是增長才智和道德的途徑。
二、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賞析:出自《論語·里仁篇第四》。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一定會有很多與他親近的人。」
三、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賞析:出自唐·駱賓王《螢火蟲賦》。有道德的人,即使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也不做虧心事。說明君子的舉止光明磊落。
四、世治則以義衛身,世亂則以身衛義。
賞析:出自《淮南子·繆稱訓》。和平年代,就需要用道義去防止自身墮落。亂世的時候,要用道義去守護大義。這兩句話講述的是人們對待道義應該有的態度。太平盛世時,人們應該學會用道義來加強自身的修養,充實自己。世道混亂時,要懂得捨生取義,要用自己的生命捍衛「義」的精神。這兩句話多為後世的仁人志士引用,抒發自身情懷。
五、謹德須謹於至微之事,施恩務施於不報之人。
賞析:出自《菜根譚》。道德修養一定要注意細節,施恩行善一定要施給那些無法回報的人。
六、弘器度以養德也,省怨怒以養氣也,絕仇讎以遠禍也。
賞析:出自《呻吟語·修身》。可以通過拓展氣度來培養道德,可以通過減少怨恨來靜心養氣,可以通過杜絕仇敵來遠離災禍。
七、標節義者,必以節義受謗;榜道學者,常因道學招尤。
賞析:出自《菜根譚》。標榜節義的人,一定會因為節義而遭人誹謗;標榜道德學問的人,往往會因為道德學問而招來怨尤。
八、至人何思何慮,愚人不識不知,可與論學亦可與建功。
賞析:出自《菜根譚》。智慧與道德都高人一等,超脫於世俗之外的人心境淡然無憂無愁,因此遇事不會存戒心,愚鈍的人糊里糊塗,遇事不懂勾心斗爭——這兩種人都可以和他討論學問、可以建功立業。
九、人可以有德,而不可恃其德;可以有才,而不可恃其才。
賞析:出自明·方孝孺《遜志齋集·深慮論》一個人應當有高尚的道德,但不能以此驕傲自大;一個人應該有才能,但不能以此向人誇耀。
十、德盪乎名,知出乎爭。
賞析:出自戰國·莊周《莊子·人間世》。道德會因過分追求名聲而失去,智慧也會因爭取利益而產生的。當利益與品德矛盾時,如果一味追求利益,那麼就必定會失去品德,而失去品德的人,是不可能完成偉大事業的。

B. 關於和諧和道德的論據

什麼是和諧?
和諧是天地萬物之間最自然、最平衡、最協調的正常狀態。反之,無論個人還是社會,乃至整個世界,凡事越不正常、越不自然、越極端、矛盾和分歧越多,就越不和諧。
和諧,是萬物認識自然、回歸自然後,自然界(天地、人類社會、一切生靈)達到最自然,最協調的境界,也是世間最文明的景象。
當今生態環境工作者,所宣講和力圖實現的生態平衡,實際上就是自然界的一種平衡關系。可悲的是,這些人並不懂得生態平衡的根本在哪裡,也不知道如何從根本上實現這種平衡。
什麼是平衡?平衡的確切含義?萬物如何實現平衡?天下平衡的中點在哪裡?種種問題,在本人的著作中有詳細的論述。

什麼是道德?
道無形無象,無聲無嗅,卻是真實永恆的存在。道是產生天地萬物之大本,是一切的總能源。德者,和也。人的心性明於天道,行為合於天理,此謂之德。
道德,實乃萬物和諧之大本。人類社會脫離真實的道德,望世界實現永久的和平,生態環境得到根本的治理,實屬主觀之妄想。
認識道德,理解道德,回歸道德,合於道德,不僅是個人道德和精神修養的真實目標,也是人類社會走向和諧,實現永久和平的唯一途徑。人類對道德缺乏本質的認識,道德就會演變成為虛偽的形式。道德形式的發展,既無法使人本性得到回歸,也不會使人類社會走向最高的文明階段。

和諧與道德兩者缺一不可呵呵。

C. 關於道德與規則議論文優秀作文

規則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的。沒有道德,規則是無法支撐一個社會正常運轉的,你想知道關於道德與規則 議論文 優秀 作文 怎麼寫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道德與規則議論文優秀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道德與規則議論文優秀作文篇1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古以來道德就是人們為人處事的行為准則。與此相反,西方國家卻用規則作為人們與人處世的行為准則。歷史的列車運轉到了今日,我認為,應讓道德與規則並行。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古至今都是以道德著稱的文明國度。古時的“君子不乘人之危”“君子不奪他人之愛”和今天的“ 愛崗敬業 ”“誠實守信”等都是很好的道德信條,正因如此,中國才被稱為禮儀之邦。西方文明雖不及中國文明博大精深,但其規則意識則為世人所褒揚。有些西方國家在建國之初,就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規定和許多法律規則,西方人也形成了濃厚的遵守法規的氛圍。

一次,幾名中國學生到加拿大體驗生活。當他們同加拿大同學一起去餐廳吃飯時,中國學生看到學生打飯窗口前拍著長長的隊伍,而教師打飯窗口前卻空無一人。於是,他們很快跑到了教師打飯窗口前,早早的盛到了飯,而加拿大學生卻仍排著隊等待。有人問加拿大學生為什麼不到教室窗口盛飯,加拿大學生說是學校校規有規定,學生不能到教室窗口去打飯。在他們看來,規則就是用來遵守的,沒有規則就沒有道德。

哈佛大學的圖書館藏書幾十萬,學校規定學生只能在圖書館里看書,不得外借,若違反規定,一律開除。一名學生曾偷偷把一本書偷偷帶出了圖書館。後來一場大火把圖書館的藏書都燒毀了,那名學生意識到他手中的書本是唯一的倖存品,於是他把它交給了學校。學校非常感謝他,接受了書本,卻把他開除了。因為他違反了校規。他們大規則看得高於一切,違反了校規就是失去了道德。

由此看來,我們在保留傳統的中華文明的同時,還要接受西方文明的規則意識。其實,在現實社會中,道德與規則是緊密相聯的。如果說規則是人的骨骼,那麼道德就是血和肉,這二者合一才能構成一個活生生的人。沒有規則的社會,將十分混亂;沒有道德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最起碼的信任,整個社會將失去安全感。道德與規則是密不可分的,有了道德,才會遵守規則;遵守了規則,才會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

讓道德與規則並行吧!
關於道德與規則議論文優秀作文篇2
什麼是規則?是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還是七大章八大節的校規?應該不是這些。當一個孩子在你身邊摔倒時,沒有哪條規則要求你必須把他扶起來,但你還是這樣做了,因為你心是有這樣一個規則:要幫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這種規則多了,道德也就隨之形成了。

規則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的。

沒有道德,規則是無法支撐一個社會正常運轉的,規則是人定的,如何嚴密也不能夠到“天衣無縫”。若沒有道德的支撐,規則是很容易被人鑽空子的。你說不許“隨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園的長椅上好了;你說不許“亂塗亂畫”,那我就“認認真真”地給你畫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畫那麼簡單了。律師們大可鑽法律的空子,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將事情弄得黑白顛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飛雪”了。

沒有規則的社會更是要方寸大亂。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促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遺”或許還有可能,而“夜不掩戶”卻怎麼聽怎麼像一個美麗的神話 傳說 ,當道德不足以約束人們的行為時,規則將會適時地補上這個漏洞。“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聽上去是道德的淪落,但美國卻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門前的雪掃干凈了再說,至少不能讓路人被你家的積雪滑倒。這就是道德的底線——規則劃出來的。

理想的社會應是規則與道德並存的。規則約束著人們,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線;同時,道德也填補了規則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個人被外在的規則和內在的道德約束著,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社會的規則與道德相輔相成,這個社會才能充滿希望。道德是通向美好未來的路,而規則就是路旁的燈,照亮我們純潔的靈魂,也照亮那條充滿理想的大道。我們將道德埋在心底,將規則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對未來。
關於道德與規則議論文優秀作文篇3
哈佛圖書館遭受大火肆虐,唯一存在的珍本卻是一名學生違規帶出的。在規矩和道德之間,哈佛毅然選擇了規矩,開除了那個學生。

或許有人認為霍里厄克校長的做法未免太過刻板,太過不近人情。古人說:“不以一眚掩大德”,這個學生能歸還圖書,是應該表揚的。但我想說:“不以一德掩大眚”。人應該在規則的框架里,再談美德,莫用道德綁架規則!

不可否認的是,道德是社會的底線,是我們判斷是非的一個准則,但若事事都用道德評判,讓道德佔領人性的制高點,而讓法律、規則屈尊其後,必然會導致良知的泛濫,一切公正、公平亦將不復存在。對於那些既做了好事又做了壞事的人,只有法律、規則能予以最公正的審判!

規則是高懸於我們頭頂上空的達摩克利斯劍,它以最為公平而肅穆的目光審視我們的一言一行,裁斷我們的一舉一動。當我們難以克制心中的慾望,試圖觸碰並打開潘多拉魔盒時,鋒利的劍刃便虎視眈眈,令我們膽怯卻步,遠離墮落。

《簡愛》中有言:“人們死後,每個人的靈魂都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不單是上帝,規則面前亦是如此。無論是窮凶極惡還是盜亦有道,規則會以最嚴苛的目光透視違規者的內心深處,冷漠,公正,不帶有分毫私心。規則是公正與和平最為冷酷而稱職的守望者。

“汶川大地震”時的救人小英雄雷楚年,用他的奮不顧身拯救了七名同學,一時間成為人人贊譽的對象,全國的道德楷模。而六年時間過去了,當時的英雄已墮落成一個詐騙犯,讓他一生的光環消失殆盡,做了錯事也迎來了法律的審判。不能否認,雷楚年的義舉帶給了我們很多感動,可是再多的感動也不能抹去他欺詐的事實。法律的正義不會被他曾經的壯舉而蒙蔽,法律會對他做出最公正的判決。

林肯曾經說過:“法律是顯露的道德。”法律、規則依據道德修訂,是道德的體現。觸犯法律、規則,是對道德的褻瀆。那些妄圖以道德之名行觸犯規則之實的行為本身就是對道德的違背!理性之光不能被黑暗所遮蔽,我們也不能讓規則的天平在道德的影響下搖擺。每個人都要遵守規則,這是做人的根本!

人民大學校長陳玉露在 畢業 典禮上勸導學生:“人大學子應身懷為民立命之道,抓緊規則這一準繩,守護信仰,守護規則。”莫讓道德綁架規則,我們應該守護好規則這一社會准繩,以我們的行動,給社會帶來一種正義的風氣,讓人人手中都持有一把規則的量尺,規劃自己行為的邊界,規劃自己心靈不可逾越的范圍!
猜你喜歡:
1. 談社會公德的800字議論文
2. 關於道德的高中作文範文

3. 關於道德的高中作文

4. 有關道德的作文範文5篇

5. 與道德有關的優秀作文5篇

6. 議論文關於道德

熱點內容
會計經濟法錯題多怎麼辦 發布:2025-09-01 10:38:41 瀏覽:393
交通法規對車燈顏色要求 發布:2025-09-01 10:16:53 瀏覽:286
津南區法院法官查詢 發布:2025-09-01 10:01:53 瀏覽:27
民法的書圖片 發布:2025-09-01 09:57:06 瀏覽:938
法官績效工資方案 發布:2025-09-01 09:34:13 瀏覽:478
死在法院里 發布:2025-09-01 09:32:47 瀏覽:832
華中師大非全法律碩士復試 發布:2025-09-01 09:25:01 瀏覽:503
建設安全法規 發布:2025-09-01 09:14:57 瀏覽:206
為公司法為民 發布:2025-09-01 09:07:54 瀏覽:318
跨國公司關聯企業法律問題 發布:2025-09-01 09:00:37 瀏覽: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