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高於行政

法治高於行政

發布時間: 2025-09-01 06:58:05

❶ 簡述法制行政與法治行政的異同。

【答案】:法制行政與法治行政是關於法制行政兩種不同的表述。二者的異同可以從以下咐正埋兩個個方面進行分析:
(1)強調以法律為依據的衡螞本質相同。從本質上說,法制行政與法治行政是一個概念、一種理論、一種制度、一種現象、一個過程,都是基於法治行政主義而強調法制對行政的指導作用、規范作用和監督作用,目的都是為了防止和反對行政恣意自為,不受約束,從而危及國家民主政治制度和大眾權益。
(2)遵從法律的側重點不同。法制行政強調關清局於行政的既定法律制度和其他關於行政的規定性,偏重於靜態的行政法律制度。法治行政則注重遵從法律精神或規定開展行政管理活動及其適度的靈活性,偏重於動態的行政依法治理的過程。因此,二者又是兩個側重點不同的概念。

❷ 法治行政的特點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法治行政的核心含義是法律高於行政。法治行政的特點包括:

1、職權法定。

2、法律保留。

3、法律優先。

4、依據法律。

5、職權與職責統一。

法治行政是指政府的一切權力來源於法律,法律優於行政,行政受制於法律,政府受法律支配,並嚴格按照法的規定以及法的宗旨和原則行事。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下列行為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一)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 (二)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 (三)行政指導行為; (四)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五)行政機關作出的不產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為; (六)行政機關為作出行政行為而實施的准備、論證、研究、層報、咨詢等過程性行為; (七)行政機關根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協助執行通知書作出的執行行為,但行政機關擴大執行范圍或者採取違法方式實施的除外; (八)上級行政機關基於內部層級監督關系對下級行政機關作出的聽取報告、執法檢查、督促履責等行為; (九)行政機關針對信訪事項作出的登記、受理、交辦、轉送、復查、復核意見等行為; (十)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第二條 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國家行為」,是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等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以國家的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和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憲法和法律授權的國家機關宣布緊急狀態等行為。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二項規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是指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對象發布的能反復適用的規范性文件。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是指行政機關作出的涉及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公務員權利義務的決定。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第四項規定的「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中的「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通過的規范性文件。

❸ 法治行政的特點包括

法治行政的核心含義是法律高於行政。法治行政的特點包括:

1、職權法定。專

2、法律保留。

3、法律優屬先。

4、依據法律。

5、職權與職責統一。

法治行政是指政府的一切權力來源於法律,法律優於行政,行政受制於法律,政府受法律支配,並嚴格按照法的規定以及法的宗旨和原則行事。

(3)法治高於行政擴展閱讀:

政府運用這種工具和手段來治理國家、管理公民。法治首先是依法治權、治官,依法規范政府機關及其公職人員的行為;而不是首先、更不是僅僅依法治民、治事,只用法律規范和約束行政相對人的行為。法治行政的核心是用法律控制政府,防止政府越位、錯位與缺位,避免行政機關失職、越權和濫用職權,從權力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控制行政權的惟我獨尊,切斷行政權的無處不在,限制行政權的無事不管,轉化行政權的無所不能。

❹ 依法行政與法治有什麼區別

法治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法律並選舉其版他國家機關的組成權人員執行法律。法治的范圍是全社會性的,並且要求個人、組織、企事業單位都必須遵守法律規定;而依法行政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其范圍僅限於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❺ 法治行政的特點

法律分析:法治行政的核心含義是法律高於行政。法治行政的特點包括:

1、職權法定。

2、法律保留。

3、法律優先。

4、依據法律。

5、職權與職責統一。

法治行政是指政府的一切權力來源於法律,法律優於行政,行政受制於法律,政府受法律支配,並嚴格按照法的規定以及法的宗旨和原則行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國家行為」,是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等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以國家的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和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憲法和法律授權的國家機關宣布緊急狀態等行為。

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二項規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是指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對象發布的能反復適用的規范性文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是指行政機關作出的涉及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公務員權利義務的決定。

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第四項規定的「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中的「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通過的規范性文件。

熱點內容
黃石最好的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01 11:34:44 瀏覽:382
最新版本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9-01 11:34:11 瀏覽:477
張掖市司法局 發布:2025-09-01 11:29:08 瀏覽:988
合同法合同權利義務的繼受 發布:2025-09-01 11:24:06 瀏覽:368
工人工資打欠條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1 11:14:01 瀏覽:141
支付寶轉賬備注有法律效力么 發布:2025-09-01 10:47:11 瀏覽:473
會計經濟法錯題多怎麼辦 發布:2025-09-01 10:38:41 瀏覽:393
交通法規對車燈顏色要求 發布:2025-09-01 10:16:53 瀏覽:286
津南區法院法官查詢 發布:2025-09-01 10:01:53 瀏覽:27
民法的書圖片 發布:2025-09-01 09:57:06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