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發布時間: 2025-09-05 15:07:06

① 教育部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主要包括哪六個方面的內容

教育部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主要包括六個方面: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1)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擴展閱讀

新的《規范》從「愛國守法」、「愛崗敬業」 、「關愛學生」 三個方面,對教師的「愛」作了科學而全面的解讀。其核心指向和落腳點,與第四條「教書育人」的實踐活動緊緊相連,明確要求我們做到「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

其實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要有深深的愛的情感。教師在工作中,要把這種愛的情感轉化成職業自律,轉化成專業能力,更要轉化成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的教育態度,轉化成不斷汲取、不斷學習的動力。

熱點內容
政府機關保安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5 20:18:58 瀏覽:399
諸暨律師排行 發布:2025-09-05 20:16:01 瀏覽:716
法院執行訴訟 發布:2025-09-05 20:15:57 瀏覽:311
行政訴訟法三難 發布:2025-09-05 19:43:16 瀏覽:258
康德的道德哲學 發布:2025-09-05 19:40:02 瀏覽:473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行為 發布:2025-09-05 19:11:27 瀏覽:899
2015新婚姻法首付男方出 發布:2025-09-05 19:03:45 瀏覽:725
勞動法上的勞動者年齡 發布:2025-09-05 18:51:23 瀏覽:113
依法治疆辦 發布:2025-09-05 18:50:36 瀏覽:409
社保勞動法賠償 發布:2025-09-05 18:49:36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