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台灣以法治國

台灣以法治國

發布時間: 2025-09-05 23:42:37

❶ 依法從嚴治軍是我黨我軍什麼時期的思想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專軍目標,屬構建完善的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

依法保障「一國兩制」實踐和推進祖國統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依法保護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權益。加強涉外法律工作,運用法律手段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國公民、法人在我國的正當權益。

(1)台灣以法治國擴展閱讀

全會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在京舉行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投資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為了保護和鼓勵台灣同胞投資,促進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鼓勵台灣同胞投資,促進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台灣同胞投資適用本法;本法未規定的,國家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台灣同胞投資有規定的,依照該規定執行。
本法所稱台灣同胞投資是指台灣地區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作為投資者在其他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投資。
第三條 國家依法保護台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投資收益和其他合法權益。
台灣同胞投資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
第四條 國家對台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不實行國有化和徵收;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對台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實行徵收,並給予相應的補償。
第五條 台灣同胞投資者投資的財產、工業產權、投資收益和其他合法權益,可以依法轉讓和繼承。
第六條 台灣同胞投資者可以用可自由兌換貨幣、機器設備或者其他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作為投資。
台灣同胞投資者可以用投資獲得的收益進行再投資。
第七條台灣同胞投資,可以舉辦全部或者部分由台灣同胞投資者投資的企業(以下簡稱台灣同胞投資企業),也可以採用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投資形式。 [1]
舉辦台灣同胞投資企業,應當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有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
第八條 台灣同胞投資企業依法進行經營管理活動,其經營管理的自主權不受干涉。 [1]
第九條 在台灣同胞投資企業集中的地區,可以依法成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十條 台灣同胞投資者依法獲得的投資收益、其他合法收入和清算後的資金,可以依法匯回台灣或者匯往境外。
第十一條 台灣同胞投資者可以委託親友作為其投資的代理人。
第十二條 台灣同胞投資企業依照國務院關於鼓勵台灣同胞投資的有關規定,享受優惠待遇。
第十三條 台灣同胞投資者與其他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之間發生的與投資有關的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的,或者經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提交仲裁機構仲裁。
當事人未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後又未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四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4年3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6年9月3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等四部法律的決定》修正
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修改。 [1]

我國於1994年、1999年分別頒布《台胞投資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對保護台灣同胞的投資權益和促進兩岸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這部法律至今已經有20多年了,在實際工作當中,在具體實踐中存在法律環境滯後,不能反映台灣同胞的新訴求,可操作性不強這些問題。

張曉東代表表示,從市場經濟角度來講,市場經濟本身就是契約經濟、法治經濟,台灣同胞投資權益保護的法治化,是市場經濟和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要求,也是台商權益的根本保障。

張曉東代表表示近年來,代表們深入基層調研,發現問題,總結經驗,重點梳理多年來的惠台政策,並實地了解台胞新的訴求。台灣團也在積極推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及其相關部門在充分調研、開展執法檢查的基礎上,適時的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及實施條例,讓台灣同胞在大陸工作、生活、興業更放心、更舒暢、更安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鼓勵台灣同胞投資,促進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台灣同胞投資適用本法;本法未規定的,國家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台灣同胞投資有規定的,依照該規定執行。
本法所稱台灣同胞投資是指台灣地區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作為投資者在其他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投資。
第三條 國家依法保護台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投資收益和其他合法權益。
台灣同胞投資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
第四條 國家對台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不實行國有化和徵收;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對台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實行徵收,並給予相應的補償。
第五條 台灣同胞投資者投資的財產、工業產權、投資收益和其他合法權益,可以依法轉讓和繼承。
第六條 台灣同胞投資者可以用可自由兌換貨幣、機器設備或者其他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作為投資。
台灣同胞投資者可以用投資獲得的收益進行再投資。
第七條台灣同胞投資,可以舉辦全部或者部分由台灣同胞投資者投資的企業(以下簡稱台灣同胞投資企業),也可以採用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投資形式。 [1]
舉辦台灣同胞投資企業,應當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有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
第八條 台灣同胞投資企業依法進行經營管理活動,其經營管理的自主權不受干涉。 [1]
第九條 在台灣同胞投資企業集中的地區,可以依法成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十條 台灣同胞投資者依法獲得的投資收益、其他合法收入和清算後的資金,可以依法匯回台灣或者匯往境外。
第十一條 台灣同胞投資者可以委託親友作為其投資的代理人。
第十二條 台灣同胞投資企業依照國務院關於鼓勵台灣同胞投資的有關規定,享受優惠待遇。
第十三條 台灣同胞投資者與其他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之間發生的與投資有關的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的,或者經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提交仲裁機構仲裁。
當事人未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後又未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四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安監法律責任考題模擬 發布:2025-09-06 01:51:20 瀏覽:208
全面加強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的決定 發布:2025-09-06 01:46:53 瀏覽:737
條令條例學習月 發布:2025-09-06 01:45:16 瀏覽:190
先做律師再做法官 發布:2025-09-06 01:40:31 瀏覽:830
通用函件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06 01:34:57 瀏覽:519
收款委託書有無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06 01:18:34 瀏覽:902
法學考冀北 發布:2025-09-06 01:17:44 瀏覽:518
惠州大亞灣法律援助服務中心 發布:2025-09-06 01:08:38 瀏覽:627
脫袍女法官 發布:2025-09-06 01:07:06 瀏覽:130
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有 發布:2025-09-06 00:54:51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