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依法治國
⑴ 為什麼要全面依法治國
全面依法治國是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全面依法治國是維護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的基礎
在一個法治社會中,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工具。全面依法治國意味著將法治貫穿於國家治理的各個領域和環節,通過健全的法律體系和嚴格的司法實踐,為社會穩定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只有法治健全,才能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
二、全面依法治國是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途徑
法治的核心價值之一是公平正義。全面依法治國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依法辦事,不得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權。通過全面依法治國,可以確保司法公正、公開,防止權力濫用,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增強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任和滿意度。
三、全面依法治國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在現代社會,法治是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國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只有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數字化的發展趨勢,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提升國家治理效能,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進程。
綜上所述,全面依法治國對於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全面依法治國之路,不斷健全法治體系,提高法治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⑵ 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
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是公正司法。
「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公正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當前,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續提升,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重要論述,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入推進公正司法提供了明確方向指引。要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
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進一步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動法官檢察官員額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完善法官檢察官利益迴避制度,加快構建司法管理監督新機制,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真正「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
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內容:
1、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
2、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
3、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新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5、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備的法律體系,使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
6、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
7、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總之,依法治國要求各級國家機關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