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軍交流
❶ 求軍隊基層依法治軍建議
部隊基層來依法治軍建議源
建立部隊權力清單,釐清權力邊界,規范用權程序,強化用權監督,防止權力濫用;嚴格基層部隊的經費管理使用,嚴把預算、開支、報銷、結算關口,推行「陽光理財」工程,切實扎緊「錢袋子」;選人用人、工程建設、大項開支等重大事項,堅持部隊基層黨委集體研究決定,防止個人說了算。加強對部隊領導幹部的監管。嚴格抓好領導幹部雙重組織生活落實,加強個人有關事項請示報告,嚴格監督評議制度,以嚴的措施、嚴的紀律管理約束幹部,自覺做到不搞雙重標准、不玩兩面手法、不鑽政策空子、不當老好人,切實給部隊以堅定的信心和正確的導向。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能不能在基層落到實處,關鍵在於部隊基層領導幹部能不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努力形成抓上帶下、以上率下的常態。
望採納我的回答。
❷ 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如何長抓不懈
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我軍長期建軍實踐確立的重要治軍方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作為軍隊建設全局性、基礎性、長期性工作,如何進一步求深入、求突破、求發展?連日來,軍隊人大代表在討論時認為,堅持依法治軍,關鍵在於切實增強落實法規制度的執行力。 依法管理求深入 「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首先應當體現在依法開展工作上。要通過積極探索實踐,形成黨委依法決策、機關依法指導、部隊依法建設、官兵依法履職、職能部門依法監督的生動局面。」軍隊人大代表、海軍原政委胡彥林結合工作實踐談了自己的觀點。 胡彥林代表介紹說,近年來,海軍在8個不同特點的單位,圍繞如何克服黨委決策上的粗放化現象、機關指導上的隨意性傾向、部隊建設上的憑經驗問題、官兵履職上的能力不適應問題,進行了依法指導和開展工作試點。在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指導師以下部隊持續推進依法指導和開展工作專題法制教育實踐活動,為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提供借鑒。 軍隊人大代表、沈陽軍區聯勤部原政委李學智認為,依法指導和開展工作,關鍵在於嚴格落實法規制度。軍事法律法規體現了部隊各項工作和長遠建設的內在規律,只有嚴格堅持依法管理部隊、依法開展軍事活動、依法實施有效監督,才能抓好部隊的長遠建設。 向正規化要效益 濟南軍區某炮兵旅通過對法規制度進行梳理,從旅到營到連都制定了依法開展工作基本流程表。這張流程表看似簡單,卻實在管用,不僅增強了落實法規制度的執行力,還提高了基層的正規化建設水平,有利於克服忙亂現象。一張工作流程表在手,從旅到營到連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必須做什麼?程序是什麼?標準是什麼?官兵一清二楚。 實踐證明,正規化建設出凝聚力、出戰鬥力。正規化建設的水平越高,部隊的作戰能力越強,打贏的把握越大。軍隊人大代表、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張烈英認為,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加強正規化建設,是我軍實現革命化、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保持人民軍隊性質、宗旨和作風,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重要保證。80多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斷發展壯大的一條基本歷史經驗就是,通過不斷加強正規化建設,統一全軍的意志,規范全軍的行動,凝聚全軍的力量。 嚴字當先強根基 治軍之道,得之於嚴,失之於寬。 軍隊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軍區邊防某團二營教導員王曉東說:「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應該深化對新修訂的共同條令的學習貫徹,進一步把握新形勢下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特點規律。在具體實踐中,既要敢於嚴,又要善於嚴,嚴之有據、嚴之有度、嚴之有情。」 軍隊人大代表、南京軍區某炮兵團一連連長張豇菲認為,既要嚴格管理,又要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尊重廣大官兵的主體地位,增強基層幹部骨幹依法帶兵、文明帶兵、科學帶兵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團結、友愛、和諧、純潔的內部關系。同時,通過深入開展法制教育,引導官兵不斷強化法律意識,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積極樹立和維護軍隊、軍人的良好形象。
❸ 明確什麼是我們黨建軍治軍基本方式
明確依法治軍是我們黨建軍治軍基本方式。
依法治軍就是依照法律管理軍隊,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治軍治軍方略已經正式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之中,對依法治軍這一治軍方略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探討,是軍事法學基礎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黨的十九大報告確定「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依法治軍對於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愈來愈高,有著極強的時代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軍是古今中外治軍的普遍規律,在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含義,中國《周禮・夏官・諸子》中稱: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軍法治之,意即依照軍法設置和管理軍隊的組織編制。
依法治軍的基本特徵和要求
黨的領導是依法治軍的根本保證:依法治軍是把中國共產黨關於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實現黨的領導和依法管理國防事務、依法管理武裝力量建設事務的有機統一,從制度上、法律上維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是依法治軍的基本依據:法具有極大的權威性,包括軍人在內的全體公民在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中應當自覺地依法辦事,提高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運用法律管理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事務的能力。
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事務的各項工作是依法治軍的對象:充分發揮法律、法規在規范和管理邊防、海防和空防建設,軍事斗爭,國防科研生產,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對外軍事關系以及武裝力量建設等領域中的特殊作用,實現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事務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❹ 怎樣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
堅持政治建軍,就是要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強化官兵的政治意識,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築牢軍人的理想信念。
改革強軍,需要不斷推進軍隊體制改革,優化組織結構,提高軍事效能。這包括深化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等,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求。
科技強軍則要求我們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於軍事領域,提升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從而增強軍隊的戰鬥力。
人才強軍強調的是加強軍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通過完善軍事教育體系,培養出更多高素質、專業化的軍事人才,為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依法治軍是確保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要完善軍事法規體系,嚴格依法管理軍隊,確保軍隊的各項工作都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
這五個方面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新時代強軍興軍的戰略布局。只有全面推進這五個方面的工作,才能不斷提升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力量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