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建設法治社會的重大意義是

建設法治社會的重大意義是

發布時間: 2021-01-12 20:02:19

❶ 簡述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有以下六條:

第一,依法治國是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專利於加強和改善黨屬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1)建設法治社會的重大意義是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❷ 試述依法治國對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的重大意義

依法治國對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具有重大的意義,主要表現在:
1、依法治國有利於對破壞社會主義建設敵人進行專政,保障人民的權益。
2、依法治國有利於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3、依法治國有利於改進政府的工作,對政府權力的監督,更好的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

❸ 論述依法治國對我國法制建設的重大意義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根本任務和原則,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一個基本目標。
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實行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措施。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是代表和體現人民的意志與利益的。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第二,實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並具有比較完備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最大限度的調動億萬人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落後的狀況。第三,實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第四,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❹ 依法治國對於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何重大意義

依法治國復是社會文明進步制的顯著標志,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我國實行依法治國戰略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有利於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同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民主與法治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密不可分。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具有比較完備的法制。
第四,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會穩定、安定團結是我們各項事業順利發展的前提。

❺ 法治社會建設的意義

你要的是學術文章還是了解一下?

簡單的來說
1。教改 2。醫改 3 土改 4。房改 5。企業改制 工人就業 6。股改

學術文章

縱觀歷史,中國在人治社會下發展了兩千年,在絕大多數時間里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從世界文明發展史上看,歷史上古希臘、兩河、印度、中國產生的四大文明只有中國的文明保存了下來,傳承至今。今天的中國人怎麼突然說已經被歷史證明了成功的經驗不好了呢?在我們已經進入文明的時代,西方社會還處在茹毛飲血的境地,現在我們卻要放棄自己的東西向西方學習,這樣做是為什麼?

對這個問題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並不是一篇短短的博文能夠解決問題的,而且本人對這個問題思考的遠遠不夠,本文只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各位共同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討論人治的優劣。

人治的最大優勢是決策效率高。人治社會的最大特點是少數人甚至一個人說了算。這就在決策過程中省去了民主政治中大量繁瑣的決策程序。社會發展的任何階段都存在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高效率的快速決策能夠更容易、適時地抓住這些機會。因此,在人治社會下,一旦明主出現,或者有一個好的領導團隊出現,社會的發展就會十分迅速。

第二個優勢就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人治社會祟尚萬眾一心,人心齊泰山移,要求有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因此許多法治社會辦不到的事,在人治社會卻可以輕而易舉地辦到。我們國家的城市建設能有如此日新月異的發展,在法治社會下是不可想像的。最簡單的例子是舊城改造中,經常需要道路加寬,取直,這從總體規劃上看怎麼說都是好事。但在民主社會下,必然會涉及到道路兩邊和取直障礙建築所有者一批人的利益,如果有一個人協商不通,這項工作可能幾年、甚至幾十年也別想做成。而在我們國家,這根本就不是問題。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不再贅述。

第三個優勢容易形成強大的勢力。歷史上的強大帝國無一例外都是人治社會下產生的。雖然我們過去稱美國為美帝國主義,蘇聯倒台後,美國人自己也在考慮是否應該建立帝國的問題,但美國並不符合歷史學家對帝國的定義。任何時代生活在一個強大的國家中要比生活在弱小的體制下更有安全感,也更容易獲得更多的利益。古希臘是民主的發源地,但它卻多次被外族侵佔。

人治的最大劣勢是容易犯大錯。希特勒一個人就可以讓世界數千萬生靈塗炭,財產損失更是不計其數。毛主席晚年一個判斷失誤給中帶來了十年動亂,使中國的發展一下子被世界甩在了後面。

第二個劣勢是不尊重個體。人治由於是少數人決策,在決策過程中不需要考慮大多數人的意見和想法,自然在決策過程中考慮少數人或單個人的個體的利益就會少一些。長期在這樣的社會體制下,自然在社會的總體認同下輕視個體的利益和感受,這與現代社會尊重個體,增加社會和諧相矛盾。

人治的第三個劣勢是難以保持社會穩定。由於人治的少數人決策機制,對大眾的感受不敏感,容易與多數民眾的意願相佐,且由於決策的暗箱操作,即便是正確的決策也可能因得不到理解而產生矛盾。這些問題的積累很容易造成社會動盪,甚至引起內戰,對社會的危害極大。

因本人對該問題思考的不夠深入,暫時就想到這些,希望大家補充、完善。

對人治社會的劣勢再補充兩點:
一是壓制人性,此一點造成的影響是十分廣泛、深遠的。在人冶社會,當權都的好惡決定著社會的好惡,不同的人當權,就會有不同的好惡,造成社會的道德標准、是非標准混亂。被封建社會大力推崇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就是典型的不問是非標准,只唯上的愚忠哲學。在這種道德規范下,追求真理是錯誤的,無限盡忠才是做人之本。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自然形成了君王、父輩老子天下第一,對下級、晚輩絕對的控制權,並且為了加強這種控制權,自然會限制下級、晚輩的獨立性和探索精神,對於下級、晚輩來說,既然獨立性和探索精神不是與社會相溶的觀念,自然就會在自身的成長過程中壓制這種尋求獨立、希望探索的原始沖動,學會夾著尾巴做人。中國代近代在自然科學方面遠遠落在了西方後面,應該說人治社會是重要根源之一。沒有獨立思考,也就談不上創新,並用「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觀念為自己的墨守成規找到了最好的理由。

壓制人性的另一大危害是讓人失去了真誠。既然一切以君王、長輩的好惡為標准,就不能隨意表示自己的真實思想,不管是善意還是惡意。中國的處世原則就是「話到嘴邊留三分,不可全拋一片心」、「言多必失」,中國善於察言觀色等等,都是要人不要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而要學會順從上級的的意思發表自己的見解。久而久之,中國人自然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成為只會人雲亦雲的應聲蟲。中國人的機變、權謀等處事哲學應該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這些就是在人治體制下「發明」的生存之道,只有學會了事不關已、高高掛起,才能明哲保身。

二是對缺少對社會進步的繼承性。中國古代出出現了一大批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醫學家、探險家,如張衡、祖沖之、華佗、徐霞客、鄭和等,還有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等應用技術。但這些發現、發明很少能延續下來,一個重要原因是就在人治社會下,一切以統治者的好惡為標准,這一個統治者有某種愛好,這一方面便可以得到發揚光大,當另一個人當政時,不喜歡這些東西,便將前者的成果束之高閣,甚至付之一炬。最典型的就是鄭和下西洋。鄭和在這一個皇帝的支持下七下西洋,可是到另一個皇帝當政後,不喜歡這樣的行為,下一道「片板不得下海」的聖旨,中國的遠洋事業也就徹底終結了。特別是中國在改朝換代的過程中,更將前朝的一切破壞殆盡。

這種一切從頭再來,讓中國的歷史在兩千年來陷入停頓。年齡大一些的人都看過過去的「小人書」,那其中有許多歷史故事,我們在這些故事中看到不管是使用的兵器、穿的衣服、住的民房或宮殿等等,除了清朝的辨子和帽子有點變化外,如果不看文字根本就分不清是哪一朝、哪一代,兩千年基本沒什麼變化。中國最早建立了偉大的農耕文明,把世界遠遠卻甩在了後面,而兩千年的停滯,卻給了西方超越我們的機會。

先補充這兩點。希望各位繼續發表各自的高見,我們一起來討論。

❻ 法治中國建設的重大意義包括什麼

重大意義:
第一,抄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民法典對於中國法治社會建設的意義是什麼

民法典對於中國法制社會建設的意義什麼?民法典,我的文化淺,也不明白民法典是什麼?是民間法律嗎?

❽ 法治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法治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是:
1、法治文化建設是現代民主法治回的靈魂;
2、法治文化建設是深入推答進依法治國方略的現實需求;
3、法治文化建設,是做好新時期人大工作的內在要求;
4、法治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5、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

❾ 建設法治政府對依法治國的意義

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

(一)有利於實現民主政治。
法治與民主具有天然的聯系,法治是實專現人民當家做主屬的制度保證。建設法治政府可以調和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之間的沖突,從體制、機制、程序上規范民主、發展民主、保障民主,實現民主政治。
(二)有利於促進法制完備。
建設法治政府要求必須建立完備的法律和完善的法律體系。法制完備首先是形式意義上的完備,即法律制度的類別齊全、規范系統、內在統一;其次是實質意義上的完備,即法律制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符合公平正義的價值需求。

(三)有利於嚴格公正司法
建設法治政府要求司法人員自覺用公正理念指導司法工作,維護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樹立司法權威,發揚司法民主,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四)有利於社會文明進步。
法治與文明一脈相通,集中體現了人類追求政治民主、社會正義、社會秩序中自由、平等的共同要求。法治作為文明的制度形態和秩序形態,不僅是文明豐富內涵的集中體現,也是文明成果的顯著標志。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建設法治政府,就是建設文明社會。

熱點內容
2016勞動法對停薪 發布:2025-05-10 13:37:11 瀏覽:890
海南法治廳 發布:2025-05-10 13:37:10 瀏覽:946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 發布:2025-05-10 13:29:03 瀏覽:698
婁底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10 13:17:45 瀏覽:426
遼寧省大連市勞動法 發布:2025-05-10 13:11:56 瀏覽:626
2020年婚姻法登記 發布:2025-05-10 12:53:05 瀏覽:46
道德賴以 發布:2025-05-10 12:51:40 瀏覽:516
新民事訴訟法修改內容 發布:2025-05-10 12:46:23 瀏覽:434
司法所接收 發布:2025-05-10 12:39:45 瀏覽:378
3x公共法律服務 發布:2025-05-10 12:32:51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