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道德境界
Ⅰ 各位網友,我馬上要打辯論賽了,主題是新聞道德重於新聞價值,我是正方!幫我想想有什麼資料可以作論據啊
這個辯題剛好打過。僅是個人拙見。
其實正反占據情感方面的優勢內,很容易煽動現場氣氛。作為容一個記者,看到朋友(恰恰是社會知名人士)家裡失火,是第一時間救火還是拍照給自己報社...還有為了製造價值而編制的假新聞等等.....這樣類似的問題很多很多,反方其實很難作答,資料也好找,樓主自己動動手。正方入手點很多,仔細想想很容易出底線。感覺這個辯題重點是如何打回反方的觀點,反方很可能需要找一個平台去平衡上面說的這種情形,比如我們肯定道德優於價值,但今天的辯題前加了「新聞」二字,也就是記者看到朋友家裡失火去救火只是出於人情考慮,是人之本心,此辯題探討的是客觀的新聞存在,此新聞報道的時間已經發生後我們如何去看待。還有那些假新聞反方說我們可以通過有效手段規避掉,誇大政府能力(在辯論場上說政府怎麼怎麼不好畢竟不太好說)..甚至還可以說新聞價值中也囊括了道德(沒有道德的新聞就沒有價值可言)~~你們仔細分析分析,這個辯題拼的是臨場反應...資料卻是很好分類~~希望你們成功....
Ⅱ 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教程的內容簡要
前言
第一章 新聞法制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新聞法制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我國新聞法制的基本原則及淵源
第三節 新聞法制的核心問題
第四節 新聞法制中的法律關系
第五節 我國新聞法制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新聞法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新聞法產生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第二節 英美法系國家新聞法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大陸法系國家新聞法的歷史發展
第四節 舊中國新聞法的歷史發展
第五節 社會主義新聞法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 新聞事業的行政管理
第一節 新聞媒體的創建
第二節 新聞媒介日常運作秩序的行政監管
第三節 新聞媒介經營活動的規范
第四章 新聞、廣告等各類信息的發布
第一節 重大新聞的發布與新聞發言人與發布會制度的建立
第二節 特殊新聞與信息的發布與報道
第三節 廣告的發布及其行為准則
第四節 境外新聞與信息在境內的發布
第五章 新聞傳播與國家安全、社會秩序
第一節 新聞傳播活動與維護國家安全
第二節 新聞傳播活動與保密制度
第三節 新聞傳播活動與維護社會秩序
第六章 新聞傳播與公民權益
第一節 現代社會中的新聞維權和新聞侵權
第二節 新聞對公民權益的侵害
第三節 新聞侵害公民權益的常見形式
第七章 新聞職業道德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道德與職業道德
第二節 新聞職業與新聞職業道德
第三節 新聞職業道德的社會功能
第四節 新聞職業道德與新聞法規的關系
第八章 新聞職業道德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新聞職業道德理念與規范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社會主義新聞職業道德的形成與初步實踐
第三節 中國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的發展歷程
第九章 新聞職業道德原則與規范
第一節 新聞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
第三節 維護新聞的真實性,注重報道的客觀公正
第四節 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
第五節 提倡公平競爭,加強團結協作
第十章 新聞職業道德境界的涵養
第一節 新聞職業的道德境界
第二節 新聞職業的道德評價
第三節 新聞職業的道德教育
附錄一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新聞傳播活動的原則性規定
附錄二 法國《人權宣言》(1789年)有關新聞傳播自由的條文
附錄三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1791年)有關新聞自由的規定
附錄四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
附錄五 記者行為准則宣言
主要參考書目
Ⅲ 《媒介經營管理》!作業
考核題目:
1、請舉例說明媒介審判的相關內容。
答:媒介審判」(trial by media)是指新聞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對被報道對象所作的一種先在性的「審判預設」。它是新聞競爭日趨激烈下的產物,從法理學的視角看,「媒介審判」損害媒體作為社會公器的形象,是新聞媒體的職能錯位,它使得司法獨立和新聞自由的天平過分傾斜,有悖於法治精神。
「媒介審判」的原初法律涵義西方學者認為:「媒介審判」是一種不是依據法律程序對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實施的非法的道義上的裁判,也叫「報刊裁判」(trial by news paper)。它的歷史沿革是西方國家的法律審判實行大陪審團制度,陪審團由普通公民組成,如果大眾傳媒在開庭審判前就對案件或涉案的當事人做過多的報道和渲染,就孝做攜會影響陪審團的公正投票,從而間接影響判決的公允。
典型的案例是:上個世紀中葉發生在美國的「謝帕德案件」。1954年6月4日美國的一個外科醫生謝帕德(SamSheppard)被指控謀殺自己的妻子的兇手。由於當時在事發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線索,使得案情無法開展。但是,民眾和媒體的合理想像認定謝帕德醫生是殺死其妻子的兇手。媒體為了炒作的需要,不斷製造新聞,以此來刺激受眾情緒,致使法院最終裁定謝帕德醫生有罪。作為無辜的受害者謝帕德醫生每年上訴,一直上訴了十二年,屢次被法院駁回。直到1965年,美國最高法院接受謝帕德醫生的請求,重新審判,被判無罪。
我國學者魏永征認為,「媒介審判」是指新聞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搶先對涉案人員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勝訴或敗訴等結論。「媒介審判」是對法院的審判權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權利的雙重侵犯。
2、新聞職業道德與新聞法規是怎樣相互作用的?
答:新聞法規與新聞道德是現代社會中規范新聞傳播行為的兩種規則,是維護新聞傳播有序進行的兩個基本機制,它們共同為新聞媒介劃出了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它們大量的共同性與顯著的差異性,決定了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密切作用。
新聞職業道德對新聞法規的作用:
A、新聞道德為新聞法規提供存在的價值基礎
B、新聞道德對新聞法規具有多方面的補充作用
C、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對新聞法規的實施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
新聞法規對新聞職業道德的作用:
A、新聞法規可以保障道德規則的實施
B、新聞法規是傳播新聞職業道德的有力手段
新聞法規在實施中對新聞職業道德的傳播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所有為新聞法規所禁止的行為,也都是有違新聞職業道德的行為
其次,新聞法規巧伏的功能除了對不良傳播行為的制裁外,更重要的是保護新聞自由、維護新聞媒介及新聞從業者的合法權益,並賦予新聞工作者一些為更好從事新聞傳播所必需的職業特權。
3、試論述新聞職業道德境界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
答:新聞職業道德境界是特指新聞從業人員通過接受新聞職業道德教育,進行新聞職業道德修養之後達到的新聞職業道德的覺悟程度或所形成的新聞職業道德品質狀況與情操水平。特點:1.新聞職業是具有一定的政治特權地位和信息特權地位的職業2.新聞職業有明顯的信息優勢。3.新聞從業人員自然也具有較高的經濟地位與較高的社會地位,因此新聞職業道德境界應該建立在較高的起點上。
影響因素:1.新聞職業道德境界是提升受社會整體道德發展水平的制約。2.新聞職業道德境界的提升受該行業自身發展與成熟程度的影響。3.新聞職業道德境界的提升受新聞從業人員個體道德修養的影響。
《媒介經營管理》
考核題目:
1、媒介經營管理的層次和范疇是什麼?
答:管理:是一種活動,是通過並協調人們而把事情做成的一個過程。管理是一種宏觀把握,對所有要素起到統領作用。
經營:是指人們在社會商品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內進行的社會活動。經營是商品經濟的產物,經營是現代化企業的最基本活動,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組織、環境等五大不可缺少的要素。
經營與媒介管理:是對媒介組織的經營任務貨目標實現過程進行嚴密控制、科學把握和有效協調,是對媒介組織內部所有人力、物力、財力的控制與協調,力求實現效益的最大化,當然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胡迅2、媒介實施品牌戰略的內容主要是哪些?
媒介品牌戰略是針對媒介發展提出來的管理思想,是媒介管理者必須掌握的一部分內容。所謂媒介品牌戰略就是媒介為了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圍繞產品的品牌所制定的一系列長期性、帶有根本性的總體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
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生產的競爭主要體現在知識、信息、技術、品牌、設計等的競爭。技術、品牌、設計等知識產權和無形資產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企業管理的重點將發生深刻的變化,由資源、勞動力和資本轉向知識產權或無形資產——包括技術、品牌和企業形象,管理的主要環節則是物質生產的技術創新和形象設計。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媒介企業的經營管理也遠遠超出一般的生產製作經營和市場營銷,而是全方位的對媒介資源的有效組合。從媒介產品經營到資本經營,從有形資產經營發展為無形資產的經營。媒介無形資產經營主要包括媒介品牌、媒介形象、傳播設計等知識產權的經營,並促使它們轉化為現實的可以用貨幣符號衡量的財富。
3、電視節目製作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在電視業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人們不斷採用新技術,改進電視節目的生產
方式。目前數字技術、衛星直播技術都被廣泛運用於電視製作領域,形成了多種電視節目製作方式。
一、ENG方式:
ENG,即「電子新聞採集」(ElectronicNewsGathering)。這種方式,是人們經常採用的,指的是:使用攜帶型的攝像、錄像設備,來採集電視新聞。
二、EFP方式:
EFP,即電子現場製作(ElectronicFieldProction)。它是以一整套設備連結為一個拍攝和編輯系統,進行現場拍攝和現場編輯的節目生產方式。
三、ESP方式
ESP,亦即「電子演播室製作」(ElectronicstudioProction)。電子演播室製作,主要是指演播室錄像製作。
4、電視的「賣點」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數字一體機:數字一體機所具有的「高效、穩定、高觀賞性」優勢成為了最受消費群追捧的三大法寶。
LED:技術升級成亮點,LED作為普通LCD的升級版,已成為主流液晶電視的標配。LED從傳統的CCFL背光到LED,不僅技術上實現了質變,而且在觀賞性上也大幅提升。
3D電視:嚮往的「空中樓閣」, 3D顯示技術由來已久,並一直都給予厚望,而一部《阿凡達》終於給3D帶來了巨大的引擎,一時間,風靡世界,無與倫比。
互聯網電視:互聯網電視的前景至今依然撲朔迷離,雖然內容豐富,但其暗藏的不確定性卻總讓人擔憂其能走多遠。
5、媒介生產製作管理中引入企業生產機制、生產經營機制的主要內容。
6、媒介廣告營銷過程涉及的主要團體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