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道德規矩
❶ 法律與道德紀律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
1、形成不同
法律是為維護社會利益而制定的,道德紀律是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
2、實施手段不同
法律依靠法律手段即相關刑罰使其威嚴性得以實施,道德紀律依靠社會輿論以及社會團體的個人素質得以實施。
3、約束范圍不同
法律約束的是全體公民,道德紀律約束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社會團體之間的關系。
聯系:
1、相互滲透。
在法律規則體系中諸多法律規則都貫穿著道德的精神,一些法律規則直接根據道德規則來制定,或者說該法律規則就是一定道德規則的法律化。
2、相互轉化。
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3、相互制約。
道德規則通過正當性評價,推動和引導法律規則的廢、立、改及實施,其是法律規則的有益補充。法律規則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規則。

(1)法律道德規矩擴展閱讀:
法律的特徵
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2、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3、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
4、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
5、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
6、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規范。
❷ 什麼是道德,憲法,法律,規則,制度
1、道德 :是人抄在整個生活襲中必須遵循的,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有他先天遺傳、更有後天的積累,因為任何法律、法規都是有限的章節、條款所限,而道德這空間遠遠超越這些法律、法規都是有限度的,嚴格地講,道德它沒有邊界、沒有量限制,是無休止的;
2、憲法:是國家的大法、母法,它是由人民代表大會,即常委會制定的,任何法律、法規的發布、制定都要服從於憲法,它起到綱領性作用;
3、 法律,是國務院、以及國家各部委、各省、地區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依憲為統帥制定的條款、也稱之為法律,它和憲法一樣,都是維護國家利益,服務於百姓的工具;
4、規則,制度:都是單位、部門在不與憲法,法律的沖突的前提下,結合單位、部門的具體情況制定的、他的威懾面遠遠小於上述兩個法律的力度.
❸ 法律,道德,規矩,還有嗎
習慣,意思
❹ 法律和道德或行為規范的區別
說通俗點,抄法律是襲人為了約束人們而定的規則,規矩;道德是自身的一種修養,或者說是一種傳承的文化素養,正因為人有道德,才不被稱為動物;行為規范是在道德的基礎上對自身的一種約束,是對自身的一種修煉,和法律的約束不是一回事,要區分開。
❺ 道德 規則 法律怎麼畫關系圖
關系如下

❻ 法律、法規,道德、道理,良心、良知,規定、規則都到哪裡去了
法律、法規,道德、道理,良心、良知,規定、規則都被埋葬在這個制度下面了。
❼ 哪些道德義務演變成了法律規則
誠實信用本質上來是一個道自德規范。
①《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
②《合同法》的第六條明確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力、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③《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另外,締約過失責任也是誠實信用道德規則的延伸。 這是道德義務演變成了法律規則的典型例子。 還有拾金不昧道德規范演變成了物權法中的「遺失物返還」規則。
關於義務
(1)廣義的義務,既包括法定義務,又包括道德義務。二者是緊密聯系的,它們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一些道德義務被國家認可為法律規范,成為法定義務。有許多法定義務,同時就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如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其他亦可)
(2)加強立法進度,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拓寬道德義務進入法律制度的通道,使社會走向有序、文明所必需的道德義務成為法律規則。
(3)樹立權利義務一致性的觀念,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法律鼓勵我們做的,積極去做,禁止我們做的堅決不做,法律要求我們做的,必須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