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使得道德的作文
① 新技術之下,守住道德底線作文
如同一條寬闊平坦的道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道德,是人心中得法律專。道德是人類的根本,遺失屬了它,等於失去了你的靈魂。
那麼,道德是如何形成的呢?
當一個孩子在你身邊摔倒時,沒有哪條規則要求你必須把他扶起來,但你還是這樣做了,因為你心中有這樣一條規則:要幫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這樣的規則多了,道德也就隨之形成了。
道德,是體現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素質,知識水平,是人們追求的較高境界。但是,美玉也會有瑕疵,不道德的行為仍隨處可見;公交車上,有些人明明看到了老幼病疾,卻把頭撇向那人潮擁擠的街道,假裝自己並非是無動於衷;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了一輩子的孩子,到頭來卻很少到家看望父母;綮事司機逃逸後,沒有一個人幫助受害人撥打求救電話,或者是記住肇事車輛的車牌號;雖然這些事你不做也不會受到法律制裁,但是試問,難道你心中就沒有一點點的恥辱感嗎?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我們不予置評。
② 道德話題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我整理的道德話題作文 ,歡迎大家分享。
道德話題作文 1
人們對於道德,總是希望能給出一個標準的定義,把道德框死,可殊不知道德是無邊無際的,沒有人能夠完整的描述,說的只是冰山一角,汪洋中的一滴水。從古至今,所有聖人都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畢生目標,也留下了許多名句。
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又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之。」儒家另一代表人孟子說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些都是歷代聖人的道德准則,至今仍很盛行。
當然,我們不應空談道德,也應付諸行動。就拿前一段時間QQ與360軟體的決戰,絕對的劍拔弩張,還絕不兼容,而最大的受害者還是可憐的用戶。他們讓用戶2選1,還稱自己最有道德。他們雙方互相舉報對方在掃描用戶硬碟。兩大企業爭鋒相對,損害了網民的利益,還吃力不討好。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的絕不是有道德的人做的,這個道德的名分爭到了也是白搭,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道德之心已然違反過一次了,誰又能保證沒有第二次呢?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曾子的道德准則,你呢?
道德話題作文 2
星期天,天氣晴朗,陽光燦爛,我和媽媽到紅梅公園遊玩。
我先在游樂園玩了一會兒,然後來到一條小河邊,只見小河清澈見底,河裡的小蝌蚪像一條條黑色的小船在水中游來游去。
我打算抓幾條小蝌蚪玩玩,便隨身拿出一個空礦泉水瓶,小心翼翼地在水裡撈來撈去,好不容易撈到了三條,我非常高興,正准備離開的時候,耳邊傳來了媽媽的聲音:「孩子,快把蝌蚪放掉!」
「為什麼?我好不容易才撈到的。」我很不情願地嚷起來。
媽媽又嚴厲地對我說:「你們上課教的《古經賢文環保篇》你都還給老師了嗎?小蝌蚪長大以後是青蛙,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可不能傷害它。」
聽了媽媽的一番話後,我恍然大悟,再看看我抓的小蝌蚪,心想:對呀!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不能違反這條規定呀!於是,我又回到小河邊,打開瓶蓋,水「咕咚咕咚」地流了出來,小蝌蚪也回到了媽媽的身邊。
這個故事不僅告訴我們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我們要保護自然環境,杜絕人為破壞,而且也讓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話題作文 3
「道德和才藝是遠勝於富貴的資產,墮落的子孫可以把貴顯的門第敗壞,把巨富的財產盪毀,可是道德和才藝,卻可以使一個凡人成為不配的神明。——莎士比亞」,正如莎士比亞所說,道德遠遠勝於資產,人要是沒了道德,就等於沒了人生。
在我身邊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天,我和小夥伴們在小廣場上玩,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拿起一個空瓶子朝垃圾桶里丟去。誰知,沒丟進垃圾桶,卻砸中了一個年輕人。那個年輕人不但沒有罵這個老人,反而把空瓶子撿了起來,丟進了垃圾桶,那個老人感激不盡。老人慢慢地走著,回想起那個年輕人把空瓶子丟進垃圾桶的情景。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連忙跑回垃圾桶旁,把手伸進垃圾桶里,把那個瓶子撿了出來,丟進了另外一個垃圾桶。為什麼老人要把空瓶子從垃圾桶里拿出來在丟進另一個垃圾桶呢?原來,年輕人丟進的那個垃圾桶裡面裝的是不可回收垃圾,而老人家丟的那個垃圾桶裡面裝的是可回收垃圾,這個老人可真有道德!!!
生活中的這兩個人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要遵守道德,不能做一些違法行為。如果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想他們一樣,那我們的地球是多麼的美好啊!
道德話題作文 4
我是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前幾個星期,老師給我們講解13課一篇有關道德的課文時,我猛然想起以前一位同學給我講的一件事,不知不覺陷入了回憶……
這位同學的成績不好,他的父母便給他請了一位家教。這位家教有一位親人在教育局工作,臨近期末時,這位家教看教了這位同學這么久,他的成績仍不見起色,便著急了,於是想起了這位親人。家教用錢收買了這位親人,讓親人把期末試卷弄過來,再把試卷答案寫出來,讓這位同學背熟。期末成績發下來了,這位同學考了最高分、第一名。我正在以崇拜的目光看著他,並且准備像他那樣努力時,他卻告訴了我這件事。
道德,有誰一直遵守了它?金錢,又有誰能一直抵擋住它的誘惑?恐怕沒有,恐怕連課文里、生活里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們也不能。
我沉思著,想著為什麼那些人不能一直遵守道德呢?忽然,我突然想為什麼我不能當這樣的一個人呢?正當我興高采烈時,突然想起我以前的種種不道德,想著,沉思著,覺得難道我就一直道德了嗎?難道我二年級考差了就把試卷藏起來,還虛偽的跟爸爸媽媽說沒有發試卷,難道這就是誠實道德了嗎?那麼到我看著一個個無家可歸向我乞討的乞丐卻漠不關心地走了,難道這就是道德嗎?我又陷入了沉思……
最後,我得到了一個結果:沒有人能永遠道德,大人們說的那些永遠道德的人是虛假的,那一個個十全十美的人是虛幻的。可是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避開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小的不道德呢?
道德話題作文 5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使我感到了小男孩的父親是多麼有道德啊!
剛開始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產生了這樣的疑問:父親為什麼要把他如此喜愛的大鱸魚放回湖裡呢?我帶著好奇心急忙讀第二次。讀完第二次後,我終於明白了文中父親為什麼要把自己如此喜愛的大鱸魚放生了。因為捕捉鱸魚的時間還沒有到,所以父親的心裡非常矛盾。盡管如此,父親在經過劇烈思考和矛盾的斗爭下,他最終做出了不可更改的決定,那就是放生大鱸魚。想到這里,我不由得對這位父親產生了敬佩之情,正是因為他在道德面前,做出了正確的抉擇,才使「我」走向一條正路,他是一位多麼英明的父親啊!
我也有類似的經歷。有一次,我放學打掃衛生時,突然,在我桌子底下發現了一支金光閃閃的金筆,我看了看不禁在金筆上親了一下。我撿起後,剛想裝入自己的書包時,突然想起爸爸曾經告誡過我的話:「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想到這里,我就把它好好地保管著。第二天,我急忙四處打聽,原來是問克銘的。當我把金筆還給他時,他微笑地對我表示感謝,我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呢!
道德是最重要的,假如人們沒有道德,世界將一片混亂!
道德話題作文 6
道德是一扇門,推開它,就是一個美好的未來;道德是一顆樹,培育它,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道德是一顆心,撫摸它,你就知道它的純良。道德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去做,就會發現,
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正一邊吃著冰棍,一邊哼著小曲,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個滿臉胡須的中年男人,坐在椅子上吸著一支只剩幾口的煙。吸完後,隨地一扔,然後,裝出一副無所事事的模樣走了。我走上前去,非常苦惱:到底撿還是不撿呢?「還是不要撿了,那煙頭上還有口水呢,臟死了。」「要撿,做為一個少先隊員,就應該主動撿起垃圾。」「要」「不要」「要」「不要」兩種不同的選擇在我的腦中爭吵,我不知所措,正當這時,我想起了老師的一句話:「同學們,你們是少先隊員,要做小朋友的榜樣。」我立馬撿起煙頭,當放進垃圾桶的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光榮。也是在一刻,我才真正理解紅領巾的含義。
道德的根本,是自製心和克己心。同學們讓我們從我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話題作文 7
當今社會,科技日新月異,不管是國與國之間的科技斗爭,還是群眾間的科技關注,都說明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以經成為了世界的潮流,但在不知不覺中科技將會超出人類的控制。
據《參考消息》報道,挪威機構警告勿造殺人機器,警告企業不要研製下一代武器,即無需人類干預就可實施殺戮的武器。
科技是要發展的,但前提是必須符合倫理道德。人工智慧技術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如果不是從法律而從實際的角度來看,自主武器裝置的使用不再是幾十年後,而是幾年後的問題。這也就意味著,不加以節制的控制殺人機器人的製造,人類將會機器主宰。挪威機構已經警告勿造殺人機器人,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不得投資與生產殺傷人員地雷活核武器的企業。法律已經要求基金倫理道德二限制對企業的投資。
如果自主殺人機器人真的被研製出來,帶來的後果會是什麼,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一種新型武器的出現,就意味著多一次戰爭的風險,每個人追求的民主,但不是每個人都正面的思考一件裝置,本來是好的東西,在不同人眼裡有可能成為武器。
科學的創新是需要的,但符合倫理道德是必須的。
道德話題作文 8
尊重別人是一個人的底線,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可有一些人,他們不以為然,就比如他:
那是一個中午,因為我家離學校太遠,所以就在食堂里吃了。我剛吃著,便看到一個高年級的學生命令一個正盛飯歸來的小同學幫他盛飯,那個同學不肯,拚命地甩他的手,但是始終擺脫不了那個高年級的同學,不耐煩地搶過小同學的碗,猛地甩在了地上,嘈雜聲響成一片。那個高年級的同學一面冷笑一面得意洋洋地說道:「這就是不聽話的下場。」那個小同學噙著淚花,拾起被甩到地上的米飯,哭了起來。
旁邊的同學,還各自忙著吃飯,好像一點事都沒發生。我好心的拿了一把掃帚,安慰他說:「他是一個表裡不一的人,你不必把他的話放在心裡。」他站了起來,說了句謝謝就走了。
在人們丟失道德的時候,他們並不在意,但到有人提醒他們的時候,他們便後悔莫及了,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傷害到別人了,良心沒了,同時自己應有的尊重沒了,他們就像一顆樹,突然被許多蟲子蛀掉了一般。
道德丟失的那一瞬間,你的那棵心中的樹已經蛀滿了蟲子!!!
道德話題作文 9
有朋之遠方來,不亦樂乎?第二十九屆奧運會正在我國北京舉行。我們展現給世界人民的除了奧運精神外,更重要展現給世界人民的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家。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做為他們的至高境界。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著名影視演員成龍大哥,一次隨團進入奧運村坐在觀光車上,突然發現前面地上有一個煙頭,他便急忙跳下車,很自然地蹲下身去將煙頭撿起放進垃圾箱內。然後若無其事地重新回到時觀光車上。這看似一則很小的事,人人都可以做到,關鍵是你心中是否擁有一顆道德之心來共同維護我們美好的家園。成龍在哥不以大牌自居,從小事做起,這樣的榜樣下不正是我們學習的嗎?
5.12大地震後,滿載著海內外的愛心款、物資源源不斷地匯往災區。這善款善用,考驗著人們的道德。審計署在審計上千億元救災款時發現了一些問題,譬如個別單位擠佔用救災資金,超標准巧立名目發放補貼,將補助金抵扣充當修路集資款等舞弊行為。這種「占慈善便宜,發國難橫財」是文明世界所摒棄,遭譴責的。所有的善款都是世界的良心,都應該用在刀刃上。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只要我們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
道德話題作文 10
大家的父母,老師,長輩們一定都過告訴大家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人要是沒有道德,再富也如同窮人,官再大也如同凡人。可是,怎樣才能做好一個有道德的人呢?那就往下看吧!
在公交車上,一位老人走了上來,大家都紛紛給老人讓位,這是一種道德。哪裡發生了災情,人們給災區人民捐錢捐物,獻血,有的人還領養了災區的孤兒,還有的人到災區去當志願者。特別是我們的救援人員和醫護人員,整日整夜地忙來忙去,顧不上休息,還有為災區人民運送救援物資的航空人員和一些司機更是忙不過來,有的一天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這都是有愛心,有道德的表現啊!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宋代文人蘇轍也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來吧,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話題作文 11
道德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則。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無法用知識去彌補。是呀,道德多麼重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並不難,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個眼神,就足以表達你的道德修養。
我看到過這樣一幕:一個司機叔叔在開車,他快速著駕駛車,可以看出,他開車技術非常好,可是,他突然向窗外扔出了許多垃圾,垃圾零零散散的散布在馬路上,馬路對面,一位清潔工阿姨走來,認真地打掃著垃圾,一輛車經過,差一點就撞到清潔工阿姨了。司機叔叔那一個細微的動作,就可以讓別人明白出那是不道德的行為。
什麼是道德的表現呢?道德的表現不需要驚天動地,哪怕是微小的事情也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在車廂里,有人自覺給老人讓座;下雨了,同學沒帶傘,和同學共用一把傘,送同學回家;在公共場合,無人吸煙;醫院里無人大聲吵鬧,安靜地說話;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學校里,愛護公共財物,不打架不說臟話;看到盲人要過馬路,扶盲人過馬路……這些都是道德的體現。
大家都知道,XX年四川地震了,許多中華兒女都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捐自己的零花錢,捐自己的書,捐自己的玩具……這些雖然微不足道,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愛心。這同樣也可以體現出,我們華夏兒女都是有道德的人。
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簡單,但實踐起來卻很難,只要控制好自己,人人都會是一個有道德的人,那我們的生活將更加美滿!
道德話題作文 12
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演繹著大大小小的道德故事。我也曾經歷過一些道德故事,它們就像一個個小小的貝殼,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閃一閃的。
記得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媽媽到超市買菜,有一車綠油油的小黃瓜吸引了媽媽的目光,我們來到菜前,媽媽彎腰買菜,我在旁邊等她。忽然,我發現媽媽身旁的一個阿姨在付錢時不小心掉了十元錢,她一點也沒感覺到。這時我急忙走過去,剛把錢拾起來給阿姨時,就聽見一個小女孩大聲說:「阿姨,你的錢掉了。」當丟錢的阿姨正疑惑得看著地面時,小姑娘指著我說:「阿姨,你的錢掉了,是這位姐姐幫你撿起來的。」我的臉通紅通紅的,然後我把拾到手裡的錢遞給丟錢的阿姨,阿姨立馬向我道了謝,我一邊高興地說著不用謝,一邊走向媽媽身邊。
道德,就像一束花,一朵開在心間的花、又像一句話,一句溫暖你我的話。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那麼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美好!許多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雖然平凡,卻不能忽視,就像《釣魚的啟示》一文中的父親講得那樣,「道德是一個是與非的問題。」我要向釣魚的孩子那樣,做一個有道德有志氣的人。
道德話題作文 13
在我們如今的生活中,道德這兩個字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道德這個詞經常縈繞在我們耳畔。可是,究竟怎樣才能做一個有道德觀念的人呢?
而我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認為,道德這個詞的含義就是在學校里不吃零食、不在教室里大聲說話、不罵人、不打人、不隨地亂丟垃圾、尊重他人。這就是我對道德的基本理解。
但是,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連這么簡單的事情做不好。例如,今天,我去上課外補習班,路上坐公交車。坐在後排的兩個人,說話聲音很大,使滿車廂盡是他們嘈雜地聲音。不僅僅是這樣,他們還抽煙,人們的咳嗽聲一聲接一聲,他們都不管不顧,說得還是臟話。我真想問問他們,「道德」這兩個字該怎樣寫?
還有些人,在公共場所,如火車站的候車大廳、會議室、商場,肆無忌憚地吐痰,絲毫不管別人的感受。還有些人把清潔工阿姨剛剛擦過的地板吐得劣跡斑斑。這樣不僅破壞清潔工阿姨的勞動成果,這還會傳播病菌,損害別人的利益。
通過上面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不講道德的人,影響的不僅僅是他個人,而是周圍的人,影響的是整個社會!所以,我要呼籲大家,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只要我們人人都講道德,人人都爭當有道德的人,那我們整個社會就會形成一個團結和諧的大家庭,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讓我們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
道德話題作文 14
在一個寒風凜冽的冬日清晨,在樹立的一塊寫著「母子上車處」指示牌旁的上車通道中,站立著四位衣冠楚楚的男士。他們雙手插在兜中,若無其事地盯著前方,將一位抱著嬰兒的女士擠在了旁邊。那位女士投來了詫異的目光,但男士們還是旁若無人,好像四個文盲。
這四位男士既不是殘疾人,也沒有懷抱嬰兒,但為什麼要站在「母子上車處」的上車通道呢?難道他們是文盲嗎?不,從衣著上來判斷,他們並不是文盲。他們有的身著滑順的皮革大衣;有的腳穿鋥亮的皮鞋;還有的戴著一副亮閃閃的眼鏡。儼然一副知識分子的模樣。
我猜測,這四位男士一定認識指示牌上的字。然而他們卻假裝文盲,對指示牌視而不見。將公共秩序轉變為個人利益。讓許許多多應該得到幫助的人得不到幫助,只為了自己的方便與得失。這樣的人在我看來確確實實是一個「文盲」!中國是文明古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著這樣的祖國,然而這四位男士卻連最起碼的公共秩序都不能遵守。那又談何禮儀?談何文明?!談何道德!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身邊少不了這樣貪圖利益的「假文盲」。而我們唯一能做的,便只有從我做起,與家人或身邊人一起遵守公共秩序,不做「假文盲」,讓文明之花開遍神州大地!
道德話題作文 15
道德,本是人間理想,卻演變成了如今人們的奢侈品
車上老人的身板在搖晃卻是周圍年輕人的袖手旁觀,落水不救,老人不扶。社會到了如今這種程度,不得不說,真的是人間的悲哀。但如今社會的冷漠,也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到底該用什麼重新扶起淪喪的道德?
社會,我們要讓正義發光,讓道德閃耀。有個新聞,一老人救落水後要求登報,這算什麼呢?許多的網友謾罵老人追尋榮譽,是嗎?我看來,不是。他已經幾乎看遍了人生,此時再多的金錢對於他而言,又是什麼呢?他沒有精力再去享受了。無非,他只想藉此告訴這個社會,連老人都可以救人,為什麼年輕人不可以,他想喚醒這個世界。
人,本來是樂於助人的天性,但一次又一次的違背道德違背人們良心事情的出現,人們的熱情被冷水潑熄,於是社會變得冷漠,變得無情。但,這只是人們走入了死胡同,陷入了迷茫,稍一點,社會便可重幻光彩。
我們的行為受思想控制,如今思想又遭受輿論的控制。輿論的力量,顯得格外重要。我們的媒體不應該再關注這些有損道德的社會事件,應該努力讓世界不再倒退,讓社會重新變得光明。
讓我們用實踐、用熱情重新扶起這個世間淪喪的道德。
③ 寫一篇關於網路讓人們失去道德公平的作文
網路與道德
高三 議論文 1082字
網路,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新名詞,不知是何時闖入我們的生活。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新鮮事物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頭戲。如果說,你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對網路卻一無所知,那麼只能說明你與世界脫了軌,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快節奏。
的確,網路的出現,無疑是佔去了人們多餘的時間,方便了人們的日常所需,開闊了人們的眼界,豐富了人們工作之餘的空閑時間,關於網路的優點也是不勝枚舉,光從以上幾點便可窺見一斑了。但是,任何一種事物都有著兩面性:好與壞。這把雙刃劍使我們不得不警惕起來。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去考慮一下網路這東西,不難提出疑問:網路,它的安全性是多少;網路,它的道德底線是多少?擺在眼前的這個問號的卻夠份量去值得人們好好的沉思一番:網路游戲使不少青少年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名落孫山,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網路聊天使不少人變得無家可歸、失業在家。同時,網路欺騙更是慘無人道,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謀取暴利,不惜犧牲他人的一切去滿足個人利益,結果雙方都沒有好的結局。以上這些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實,網路的前景由此可想而知,是不容樂觀的。網路中沒有了安全保障和道德行為,那麼人與人之間還何談誠實守信,即使是虛擬世界的網路中,那也是違背了道德倫理。
所以,便有了古人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冕。」這句經典名句,有了錯誤,我們不怕,只要改正就行。
在思想家眼中:網路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有真有假,有好有壞,有金子也有糞便。網路是個大空間,人在其中的姿態也同樣是形形色色的。製造網路的人是聖賢,拒絕網路的人是白痴,聆聽網路的人是教民,毀滅網路的人是暴徒,拼接網路的認識學者,藐視網路的人是市儈,恪守網路的人是愚人,利用網路的人是智者。
在交警眼中:無論是什麼事物他都應該遵循「紅燈停,綠燈行」這個基本的交通規則。交通如此,網路亦如此。也許有人會說,網路中沒有紅綠燈,但真正的紅綠燈就在你的心中。
在刑警眼中:無論是真實的現實生活,還是虛擬的網路世界。我們都要遵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依法原則。不管是誰,只要他做了有害於人民利益的事,那麼它終究難逃法網,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在法官眼中:每個人的心裡都應該有一架天平,亘古不變的左右平衡,去測量著心中的點點滴滴。
在自己心中:其實自己最了解自己想了什麼,幹了什麼,知道什麼。至於自己下一步該干什麼,得看你心中那盞啟明燈能否照亮自己內心深處得道德底線。
文章的最後,依然是那句「我們與網路齊飛,道德共長天一色。」不求做得最好,但求一句:問心無愧!
④ 高中作文:科技的發展需要道德法律的制約
盡管許多人認為法律程序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問題,並且為人們一直關心的,一直是有關實體問題的法律判斷。到底張三是自然死亡還是被謀殺?如果是謀
殺,謀殺者又是何人?李四稱王五借的自己的錢,但沒有借條,也沒有其他目擊者;這個借貸真的發生過嗎?憑什麼我們相信發生過?王五歷史上有過借錢不還的歷
史?或李四的一貫誠實?並在當地有口碑?但如果李四是本地人,而王五是外地人呢?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執法和司法中的大問題,正確或准確的裁決需要了解事實,
需要證據,需要證據隱含的諸多的信息。
事實上,程序之所以在今天的法律中變得逐漸顯著起來,重要原因之一是,至少有不少法律人對人們在多大程度上有能力准確發現事實真相有懷疑,因此
轉向嚴格的細致程序,或某些其他機制,例如古代的神判法、民間的抓鬮、以及陪審團等推定、舉證責任的分配。希望藉此來裁斷那些有關事實的難題,擺脫不確定
性和自我懷疑。即便如此,這些程序或機制也並沒有解決人們渴求到達的事實問題,它們最多隻是將這些問題以某種當時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掩藏起來了。這些機制
的存在本身恰恰例證了這些問題的永恆,以及對裁判者的永恆折磨。
然而,我們通常所說的事實問題,更准確地說,其實是一個信息問題,我們其實不可能完全復原並看到已經過去的事實,當我們說看到事實真相之際,我
們說的其實是,依據各種相關的信息,在我們現有的知識體系中,我們可以確信我們的關於必須裁斷的事實問題。由於信息的數量以及與相關事件的相關性不同,因
此不僅一個人對不同的問題的確信程度會有差別,而且因為個體之間的各種差別,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信息,也仍然會有不同的確信,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有相
反的判斷和確信。
相關的信息不僅在司法個案中對實現校正正義非常重要,在廣義的立法,行政決策和執法中,乃至當個案對未來具有示範意義之際的個案判決中,相關信
息也同樣格外重要。這首先因為,立法和行政決策涉及各種資源或價值物品的分配,影響面不但更為廣泛,而且持久。也還因為立法和行政決策的效果都發生在未
來,而政治責任要求立法者和行政官員在此刻做出效果良好的決策和行動,這需要大量的精確的信息,需要了解政治決策引發的眾多社會變數的互動可能產生的實際
後果。例如,勞動合同法會更有效保護勞動者嗎?保護了哪些勞動者?「對違反交通規則者,撞了白撞」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相撞,機動車主負全責」,會取得設
想的社會後果嗎?
基於往昔的經驗和知識積累,人們有可能在一定限度內對未來做出比較准確的預測。但過往的知識和經驗,無論如何,都不足以精確預測並有效應對未
來,仍然需要不斷地獲得新的信息,新的知識,並做出相應的法律和法律行動的調整。在這個意義上,隨著現代社會對相關信息的獲取和處理能力的加強,就立法和
行政而言,今天的法治已經不再是,不可能僅僅是,依據規則的治理,事實上更多是依據信息的治理。
也正因此,早在250年前,休謨就指出,如果所有的事實/信息問題都能解決,那麼社會甚至不會存在有任何道德爭議。而獲得各種信息和有效處理信息的基本手段和平台是科技。
為了便於討論,首先必需對科學技術做出界定。如今人們習慣將科學技術聯系起來使用,但是這兩者實際上並不必然相聯系,在歷史上兩者曾長期分離。
科學一般以系統地理解世界為目的,是對人類知識的一種系統的整理和思考,在古代往往專屬於有限的貴族哲學家;科學因此並不總是等同於真理。而技術是在人類
在製造工具的過程中產生的,往往以便利為目的,盡管人們獲得的技術可能符合科學原理,卻與科學理論沒有直接的關系。只是到了近代以後,由於商業製造業的發
展,由於信息交流的增進,科學與技術的關系才密切起來,技術逐漸以現代科學實驗和科學理論為基礎發展起來。進入20世紀下半葉,科學技術已經有了高度的發
展,兩者的關系日益密切。今天,人們一般認為科學是以實驗觀察為基礎的、以系統地發現因果關系為目的的社會實踐,側重以認識世界為目的;而技術則是人類改
變或控制客觀環境的手段或活動,以改造世界為目的。根據這個初步的界定,我們可以分別從科學和技術這兩個方面討論對法律的影響。
科學對法律的影響
世界萬物之間有普遍的聯系,這一點人類很早就意識到了。然而,這些現象是如何具體聯系的,卻不是人們一眼就可以看穿的。因此,盡管人類從很早就
有了因果關系的概念,但是在某些具體的事物現象之間究竟有無因果關系,以及有什麼樣的因果關系,這些問題卻是人們至今一直在探討的,並將持久地探討下去。
必須指出,人們之間的法律關系並不完全由或自動為自然的因果關系所決定;但是,關於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的某種因果關系的確認往往會影響法律制度的運作。因
此,如果說科學是基於實驗觀察基礎上發現因果關系的一種系統努力,那麼,因科學發展而引發的對社會生活某一方面的因果關系的認定、理解和把握就常常會對法
律制度,並對通過這一制度完成的責任分配產生重大影響。
一個例子可以說明許多問題。中國古代文獻有一條不很起眼的記載,「姦宄殺人,歷人宥」;意思是說歹徒殺人與過往的行人無關。這一紀錄看起來很簡
單,但是仔細琢磨起來,卻可能反映了當時司法實踐的一個重要變化,而這一實踐的變化是由於人們對歹徒殺人的因果關系有了一個重要的具有轉折性的判斷。這一
記載之所以重要、值得記載,很可能在於,此前,歹徒殺人時,路過的人會受到處罰。這種做法,在今天看來當然是極其荒謬的;但是,古代人無法如同今天的人們
那樣科學地確認事件的因果關系,他們認為這種殺人的發生與過路的行人很可能有某種神秘的因果關系,並因此對路人施以懲罰。這並不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要有意制
造冤案,而更多是因為他們在這一問題上的因果關系判斷有錯誤;這兩個現象的相繼出現很容易給人造成一種虛假的、然而在他們的世界中被視為正常的因果關系。
正是在經驗基礎上對事物因果關系的追究和發現,這種虛構的因果關系逐漸從人類生活中排除出去了,逐步確立起一種以經驗觀察和驗證為基礎的、在我們今天看來
是真實的因果關系。「姦宄殺人歷人宥」之所以是一段重要的歷史文獻,就在於它標志著人們對於以前共同分享的那種虛假因果關系的否定。盡管今天看來這一因果
關系的否認,太微不足道,但是對於中國法律史,這一個是具有空前重要意義的事件。它的意義不是認識論上的,而是法律制度上的,它對於當時的刑事法律制度運
作以及刑事責任分配都具有根本的意義。甚至這一意義不限於當時,它對此後中國社會這類刑事案件的責任追究和分配都具有了導向性和指導性的意義。因此,這是
中華民族歷史上因人們對因果關系的探索和科學理解而引發的法律制度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一個重要轉折。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理解科學地認識因果關系對於法律發展和制度變遷的重要意義。在很大程度上,古代世界各國的許多在今天看來荒謬的法律制度和
責任分配製度之所以發生,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因為當時的人們對事物的因果關系缺乏科學的理解,甚至是無法獲得科學的理解。例如在西方古代,如果樹木、動
物、物品給人帶來了傷害,就會對樹木、動物或物品進行懲罰;又如,在西方中世紀,當瘟疫流行時,或出現其它天災人禍之際,往往會迫害一些離群索居、行為怪
異的人,指控他/她們搞巫術,或者將這些人流放;在許多社會中,都大量使用了神判、決斗的方式來分配刑事責任。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缺乏對科學
地因果關系的理解。而隨著人類在無數次錯誤地認定因果關系之後,人們逐漸累積起一些科學的因果關系判斷,因此,法律制度也就隨之發生了重大變革。今天,人
們已經不再懲罰動物、樹木或物品,不再有虛構那種騎著掃帚滿天飛、散布瘟疫的巫婆,不再將「針扎面人」之類的迷信的咒人做法——即使被詛咒的人確實在此期
間得了病甚至死亡了——作為一種犯罪,不再以神判或決斗之類的方式來分配法律責任、實施懲罰。這些法律規定或法律制度的變化並不是由於如今的人們變得更仁
慈了,而是人們對這些問題有了更多科學地因果認識。
必須指出,引發這些法律制度變化的並不僅僅是自然科學發現的因果關系,同樣也包括社會科學發現或構建的因果關系。一個重要例子就是法律家首先發
現,而首先由經濟學家首先系統明確表述的在損害相互性問題上的因果關系。在因相鄰權而發生的許多侵權案件中,例如工廠機器的雜訊影響了隔壁醫生的診斷工
作,許多人習慣於認為這里造成傷害的因果關系是廠家造成了對醫生的損失,因此法律責任應由廠家承擔,廠家應當停止使用機器,應當搬遷。但在大量的司法案
件,法官實際發現並確定了,這類傷害實際上具有相互性;因為在諸如此類的案件中,如果一味要求廠家變遷,實際上就剝奪了廠家自由使用地產的權利以及由於這
一權利帶來的收益,給廠家帶來傷害。因此,按照邊際原則,這里的傷害——無論對於哪一方來說——都是雙方造成的。因此,在此類案件中,許多法官並沒有用簡
單的、人們習慣的因果律分析處理這一問題,而是在司法過程中按照這種關於傷害相互性的因果關系來處理的。這實際上是採取了財富最大化的進路對相互沖突的權
利進行了配置。正是根據這些古老的司法案例,美國經濟學家科斯通通過他卓越的分析,更加明確系統地表述了這一原則。從而使得當代法律家對侵權制度、特別是
環境保護法、知識產權保護法制度都有了更為系統的理解,深刻地影響了與此直接相關或間接相關的法律制度和制度運作。
我在此僅僅是舉了兩個例子說明對因果律的科學探討和研究及其研究結論對於法律制度變革的深刻影響。但這並不是全部影響。人類在社會發展中對因果
關系的認識一直在不斷深入,深刻地影響了法律制度和法律原則。例如,社會學和犯罪學的研究使得現代社會的法律制度在處理犯罪問題時已不再僅僅依賴刑事懲
罰,開始注重其他社會工作,注重對犯罪根源的防治;對於成人和青少年的心理、行為因果性研究,不僅使得青少年法庭成為現代許多國家的法律組織機構的一部
分,而且監獄制度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這方面的例子是大量的,但是如果可以對這些變化作出一種法理學的概括的話,這就是——至少部分是——由於對因果關系的
重新認識導致了這種法律制度和原則的變化。
科學因果關系在法律上的限制
我們強調科學地因果關系對法律制度及其運作的深刻影響,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科學研究發現的因果關系必然導致或應該導致法律制度的變遷。我們
必須指出,科學發現的因果關系僅僅是指出了事物現象之間的聯系,這種因果關系並不能直接而且也不應當直接決定法律責任的分配。這兩者是有重大區別的。
首先,科學研究發現的因果關系,即使完全正確,也往往會形成一個無限的鏈條。一個人犯殺人罪可能是由於父母離婚,由此造成了家境貧寒,從小無人
管教,受人歧視,因此誤入歧途,最終殺人犯罪。在這里,每個原因都可能是另一個或諸多原因的結果;如果不斷追求因果關系,可能無法判定法律責任。法律必須
在某個地方切斷這種因果鏈,僅僅考慮或著重考慮這其中的某一個因果關系,並以此為基礎確定責任的分配。因此,法律對因果關系的認定總是要受到社會其它因素
的制約的,科學發現的因果關系並不可能決定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其次,我們還必須充分意識到,科學研究發現的因果關系並不可能窮盡世界的因果關系,甚至有些通過實證科學研究發現的,並為當時人們所接受的因果
關系也完全有可能是錯誤的。例如,龍勃羅梭曾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犯罪與人的體型、腦容量、性別等因素之間有某種「因果關系」,這一觀點也曾一度為不少人分
享。但是,這種實證研究所確認的因果關系後來乃至今天看來有很多問題,如果依據這種自然的因果關系來分配責任或設計刑事懲罰制度,那麼就可能出問題。科學
永遠沒有完結,科學總是處於不斷地發展中,因此我們無論如何不應當假定我們今天關於世界的某些具體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認識已經是「真理」,是一切法律判決
的唯一可靠基礎。現實的科學研究及其發現都具有某種局限性,因此,不能完全依據或僅僅依據現有科學發現的因果關系來分配法律責任。如果科學自身還不是非常
堅實,那麼建築在這個不堅實的基礎之上的法律制度就有可能坍塌。對此,我們——社會和法律界——都必須保持高度的清醒。因為法律是代表社會在分配責任,可
能具有很強的壓迫人的力量。
⑤ 有關道德與利益的作文
論道德觀與價值觀
九年級 | 600字 | 議論文
現代科技發展之迅猛,是令人震驚的。上輩人的夢想,甚至於妄想,在科技急速發展的今天被實現。而人們也日發富裕起來,當年人只能吃上窩窩頭,今天我們卻吃上漢堡包。從一切一切的事情看來,我們的生活似乎是什麼都變得美好了,其實這個想法大錯特錯。有一個東西,它就退步了。它就像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找,但親身感受得到。唯一不同的就是,空氣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而它的缺失卻有可能使人家破人亡。而這個東西就是「道德」!
隨著經濟的發展,有的人受利益的驅使,幹了違法,違背道德的事情。可樂中有殺蟲劑,菜中有農葯,食品中有防腐劑和蘇丹紅,甚至連與人生死相連的葯品,也被人利用,換成了假葯。
多少人因錯買了假農葯而一年的心血顆粒無收;多少人因錯吃假葯而危在旦夕;多少人因被人詐騙而窮家盪產!電視上的廣告一個接一個,可是又有多少廣告可信呢?每當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又有多少廣告被揭發!幾乎所有的廣告都帶有虛假宣傳!一口普通的鍋平日里賣十幾元,可是一上電視就成了不粘鍋,無油煙鍋,不糊鍋,身價也從原來的十幾元猛增到了六百多元!現在誰有能說什麼是健康的呢?人們越來越吃也不敢吃,買也不敢買,相投資也不敢投了。
所以我們應樹立好「道德觀」與「價值觀」。我們不騙人也能滿足自己的經濟心。
武漢男生設計的熊貓燒香病毒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多少台計算機中了這種病毒多少個帳戶被盜取一空,他是賺了很多錢,但是他卻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其實他能設計出中國第一的計算機病毒,就說明他對計算機很有研究,也十分有這方面的天賦。如果他能把這方面的知識運用在科研這方面,他也能賺大錢,而命運卻與現在截然不同。
看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他就把這方面的知識運用到了軟體開發這一方面,結果成為了世界首富,而他也是近年來捐款最多的人。我想我們大家都加強加強一點對「道德觀」與「價值觀」的認識,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是多麼的美好!
來源:作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