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發布時間: 2025-09-12 16:06:34
①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介紹
中國社會蔽絕科學院法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Law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簡稱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是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研究重鎮、國家級法學研究機構、黨和國家的法治智庫1,其前身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董必武的提議,於1958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法學研究所」,隸屬於當時的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副主任、著名憲法學家張友漁出任首任所長。1977年改屬中國社會科學咐並明院。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的主要任務是開展法學基礎理論研究與法治建設對衡告策研究,設有法理學、法制史、憲法與行政法、民法、商法、經濟法、知識產權、刑法、訴訟法、傳媒與信息法、社會法、法治國情調查等12個專業研究室,10餘個非實體研究中心,以及法學所國際法所法治戰略研究部。中國法律史學會也掛靠在此。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另設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以及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這里不僅是全國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而且還是國內唯一一所碩士研究生起點的高級法學教育機構。
②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地理位置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位於紫禁城東北角、景山東麓的沙灘北街15號院。該址清朝時為軍機大臣、大內學士富察·容傅恆的家廟;民國時經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重新設計,是為北京大學地質館,成為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舊址的一部分。1964年,法學所由位於南禮士路的原中央政法幹部學校搬入於此至今。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