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簡版道德經
A. 逍遙游道德經全文(竹簡、帛書版)
道,可言說,但並非永恆不變;名,可命名,卻非恆常。無名,是萬物之始;有名,是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窺探其奧妙,常有欲以體悟其變化。兩面同源,同為一謂。深邃又深邃,眾妙之門。
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現;皆知善為善,不善隨之。萬物相生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先後相隨。聖人以無為之道,行言外之教,萬物自然生發,不始不終,不恃不居。
不崇賢、不重珍奇,使民不爭。不顯露可欲之物,使民不亂。聖人治理,虛心、實腹、弱志、強骨,無知無欲,讓智者不爭,事無不治。
道空虛而用之不竭,深邃似萬物之源。消磨銳利,化解紛爭,調和光芒,融入塵埃。沉靜,似乎存於無形。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間,猶如橐龠,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易窮,守中為上。
長存而久遠,天地之所以能長久,以其不自生。聖人退身而身先,捨身而身存。無私則成其私,此天道。
上善若水,利物而靜,處眾人之所惡。居善地,心善淵,與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不爭,無咎。
殖滿則止,湍流則失保。金玉盈室,難守。貴富驕,自招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保持魂魄合一,能不分離嗎?凝氣致柔,能如嬰兒嗎?修身觀察,能無瑕疵嗎?愛民治國,能不憑智嗎?天門開合,能效雌性嗎?明達四境,能不憑智嗎?生養萬物,而自身不佔有,是謂玄德。
輻條同轂,當其無有,車得以用。埴土成器,當其無有,器得以用。鑿戶牖,當其無有,室得以用。有為有利,無為有用。
五色使眼盲,五音使耳聾,五味使口爽。馳獵使心狂,珍寶使行阻。聖人為腹不為目,舍此取彼。
寵辱如驚,貴患如身。寵辱何為?寵為下,得驚失驚,寵辱驚。貴患何為?因身有患,亡身無患。以身護國,若可托國。以身安國,若可安天下。
視而不見,名曰微;聽而無聞,名曰希;觸而不得,名曰夷。三者無法計,混為一。一者,上不明,下不忽,深遠,不可名,復歸於無物。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忽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