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是民法之

法治是民法之

發布時間: 2025-09-14 05:52:34

Ⅰ 法律與法治的區別與聯系

法律和法治,一字之差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又有緊密的聯系。所謂法律,一般指的是成文或者不成文的國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而法治是在法律組成體系後,進一步明確了法的精神、法的原則、法的價值導向,簡而言之,法治就是一種司法型的治理方式。談到二者的區別,第一個就是二者的表現形式不同。法治的表現形式是思想和實踐的循環。法律的表現形式是一種規范和社會關系。法治不只是思想,還要付諸實際行動。但這種付諸實際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政治運動,而是更加廣泛深刻的適用法律手段。第二點,形態不一樣。法治的形態是運動式的,是開放式的。法律更多是靜止的,更強調人們的服從和遵守。但是二者又有緊密的聯系,法治是依據既定規則而實現的治理,正是因為如此,司法型治理的最大好處就是避免了個人的恣意妄為。而法律的存在就是其中的關鍵步驟,不同的法律例如《民法典》、《刑法》等部門法組成了法律體系,形成了法律規則。而法律規則就是法治的保障。本質上來說,法治是圍繞追究和矯正違反規則的行為而展開的活動。一方面表現在,對於沒有涉嫌違反規則的人,不得實施任何追究或者矯正的行為,以充分尊重和保護遵守規則者的利益,可以理解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與「法無禁止皆可為」。另一方面表現在,對違反法律的追究和矯正,必須參照「罪刑法定原則」。綜上所述,法律是法治的組成部分。雖然法律也是由人來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能動性,但從法律的制定、執行到修改都必須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規則,人的能動性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發揮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這正是法治內在的本質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熱點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是誰 發布:2025-09-14 08:19:29 瀏覽:870
簡單民法 發布:2025-09-14 08:18:20 瀏覽:394
影響中國法治進程的事件 發布:2025-09-14 08:15:01 瀏覽:650
楊曉虹律師 發布:2025-09-14 08:14:51 瀏覽:161
第一個民法典是什麼 發布:2025-09-14 08:11:55 瀏覽:134
婚姻法離婚可以強制開庭嗎 發布:2025-09-14 07:57:10 瀏覽:173
法院中國 發布:2025-09-14 07:50:24 瀏覽:935
規章制度培訓新聞報道 發布:2025-09-14 07:49:42 瀏覽:667
仲裁法58與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9-14 07:49:33 瀏覽:947
道德法治煮婦也瘋狂20 發布:2025-09-14 07:49:28 瀏覽:584